從昨天晚上開始,朋友圈就被"消費貸2字頭利率"刷屏了,仿佛不借個幾十萬就是對國家經濟的背叛。我盯著手機屏幕陷入沉思:原來愛國新姿勢是貸款消費?這屆愛國群眾的KPI真是越來越魔幻了。
說實話,看到這波操作時,我的表情比看到"元宇宙買房"還難繃。幾千號智庫精英關起門來頭腦風暴,最后端出的硬菜居然是——讓大家伙兒借錢花?
當然了,我從小對數字就不敏感,當年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選的文科,所以對這項決策不做過多評價。
但是感謝互聯網,讓我能了解韓國正在發生的事:當各大銀行把消費貸利率卷到"2字頭"時,可能沒想到正在復刻鄰國的劇本——韓國年輕人自嘲的"貸鼠人生"(貸款老鼠),或許正在東海對岸上演著鏡像故事。
在韓國首爾的江南區,房產中介的金牌話術之一是:"現在貸款買房,三十年后你就是人生贏家!"
這句話的背景前提是首爾特有的"全租制"租房模式,堪稱債務游戲的教科書案例:租客需要一次性支付房價50-70%的押金,這筆錢對剛畢業的年輕人無異于天文數字。
于是"租房貸"應運而生,年輕人不得不借貸支付押金,再把押金存在銀行吃利息還貸——這個看似精明的財務操作,實則是刀尖上的舞蹈。當我們在北京看到"押一付三"都讓年輕人捉襟見肘時,或許該慶幸還沒進化到"全租制"階段。
韓國年輕人的債務雪球里,藏著一把鋒利的冰鎬——虛妄的階層跨越夢:在首爾鐘路區的證券交易大廳,隨處可見手握冰美式、緊盯KOSPI指數的年輕面孔。
他們中不少人抵押了全租房押金,用杠桿資金在股市搏殺。這種瘋狂在2021年達到巔峰:韓國散戶占股市交易量的64%,20-30歲群體占比超過13%。而當泡沫破裂時,天臺上的排隊者比江南夜店的等位隊伍還要壯觀。
消費主義的糖衣炮彈總是裹著文化認同的外衣:首爾明洞街頭,拎著LV Neverfull的職場新人可能正在分期償還36期貸款,因為組長說見客戶必須用拿得出手的包,否則會被當成菜鳥。
但她不知道的是,隔壁辦公室的課長同樣在還五年前買的同款包貸款。這種職場"裝備競賽",催生了韓國特有的"西裝貸""皮鞋貸",甚至還有"牙齒矯正貸"——畢竟在江南區的職場,一口烤瓷牙才是真正的入職敲門磚。
金融機構在這場狂歡中扮演著天才導演的角色:韓國某商業銀行的廣告詞堪稱典范:"今天的選擇,明天的自由!"這些精心設計的故事模板,讓年輕人產生"借貸=投資未來"的致命錯覺。殊不知,首爾某咨詢公司的調查顯示——87%的貸款者五年后薪資漲幅未能覆蓋貸款成本。
教育的軍備競賽是讓債務雪球越滾越大的另一推手:在大峙洞的補習街,無數家長正用"教育貸"支付孩子每小時15萬韓元的私教費。
“比起孩子將來考不上首爾大學的代價,這點利息不算什么。”這種恐慌性投資造就了荒誕的市場景觀:韓國考公培訓機構的股價三年漲了400%,而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漲幅只有1.2%。當教育變成一場杠桿游戲,畢業證書的分量就變成了貸款合同的厚度。
政策制定者的精妙算計藏在溫情脈脈的臺詞里:當韓國政府將消費貸上限提高至年薪500%時,打的旗號是"金融民主化";當銀行把貸款廣告植入偶像劇時,美其名曰"文化創新"。
首爾國立大學經濟系教授李政民的比喻一針見血:"這就像給糖尿病人注射葡萄糖——數字好看了,身體卻更垮了。"
婚戀市場的信貸化撕開了最后的體面:在江南區某高端婚介所,男方的貸款額度直接決定匹配對象的檔次。"信用分低于700的客戶,我們只能安排'貸款互助相親'。"紅娘說這話時,就像在討論期貨合約的杠桿比例。
更魔幻的是"婚禮貸"產品,還款期限正好設定為韓國平均婚姻保鮮期(4.7年)。這種精準到殘忍的金融設計,讓《寄生蟲》的荒誕劇情都顯得保守。
歷史的警示總是被刻意遺忘:1997年金融危機時,韓國信用卡債務引發百萬家庭破產;2003年"LG信用卡事件"讓整個金融系統瀕臨崩潰。如今,首爾街頭又飄起"新經濟貸""元宇宙創業貸"的廣告旗,仿佛2008年全球次貸危機只是上古傳說。這種選擇性失憶,就像賭徒永遠相信下一局能翻盤。
政策制定者并非看不見這些危機。首爾某智庫流出的閉門會議紀要顯示,官員們清楚知道"每個百分點的利率下降,都在給債務火山添柴"。就像明知剎車失靈的司機選擇踩油門,所有人都默契地維持著危險的平衡——畢竟,讓雪崩發生在自己任期之后,是全世界官僚的共同智慧。解開這個死結可能需要釜底抽薪的勇氣,但當整個社會的運轉都建立在債務鏈條之上時,個體的反抗更像堂吉訶德沖向風車——悲壯,但收效甚微。
韓國的“貸鼠人生”早已為未來寫好了注腳:2023年韓國央行數據顯示——韓國20-39歲群體人均負債已突破4000萬韓元(約21萬人民幣),其中38%的年輕人月收入半數用于還貸。當我們的手機每天收到“史上最低利率”的推送時,當"分期消費"成為新時代的生存技能時,或許該聽聽首爾鷺梁津考試院里傳來的警世鐘聲——那里住著太多曾經相信“借貸改變命運”的年輕人,而今他們最寶貴的資產,只剩下手機里永遠清不完的還款提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