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指控亞亞等陸配網紅談解放軍軍演,“也許一覺醒來臺灣已插滿五星紅旗”,說這叫做鼓動武統,不受言論自由的保障。
但正如邱毅教授所言,大陸平臺其實并不喜歡武統言論,稍有觸及很容易就被限流、限評,官方也反復強調當前政策仍是和統。反而近些年最愛談武統的,其實是臺灣民進黨當局和美國。
如過去陳明通說“解放軍已兵臨城下”,吳釗燮也時不時上外媒談“武統時間表”,再到本月賴清德當局才又公布“國防總檢討”,說解放軍可以隨時由訓轉戰,“決戰境外”?“決戰灘頭”可能都做不到,必須打到城鎮戰、持久戰。言下之意,解放軍真可能到臺灣島上插旗來了?
臺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炒作“解放軍已兵臨城下”。
至于臺海若真開戰,民進黨當局說要撐得住、撐得久,但撐的目的無非是等美國救。大約從2021年起,美國就開始熱衷談武統,最有名的便是時任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提出“2027武統論”,后來幾任司令通通繼承這套預言,包括最近戰略司令部司令柯頓也老調重彈。最近《華爾街日報》還大炒“解放軍武統四步走”,即“空襲打擊、海上封鎖、切斷貿易、癱瘓網路”,這其實就是現代戰爭必然會有的策略,說不上是什么秘辛,卻極為聳動。
美媒《華爾街日報》炒作解放軍對臺武統“四步走”。
美國時不時炒作大陸武統,大致有幾個原因,說到底還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
一、陳文茜老早就發現,同樣一批預言2027武統的美國國防部長、中情局局長,在2022年炒臺海戰爭炒得最厲害,等到了2023年又瞬間消停,改口“未來十年臺海不至于有開戰風險”,說白了就是用戰爭理由逼臺積電到美國設廠,等臺積電就范后,也就不再炒作武統了。
二、炒作武統風險,美國更能逼迫民進黨當局加緊買武器,包括任美國需索各種利益,尤其現在川普開口要臺灣每年GDP將近一成的“保護費”,這等同臺灣一年的總預算,但因為“2027就要武統了”,不付也不行,然后美國又可以錢先拿了,武器慢慢拖延交付。
三、美國一邊預言2027武統,一邊又開始議論“臺灣并非攸關美國生死的核心利益”,也就是所謂的棄臺論。最近《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還有川普任命的國防部次長柯伯吉都有類似說法。此外還有美國智庫配合最新“武統四步走”的分析,加碼指出“美國就算賠上兩艘航母,也阻止不了武統”,等于預先撇除美國防衛臺灣的“責任”。
美國防部次長柯伯吉,稱臺灣并非攸關美國生死的核心利益。
也就是說,美國一方面用武統預言給臺灣“不得不抱緊美國”的壓力,一方面又不承諾防衛,等于打得一手“只有暴利,沒有風險”的如意算盤。至于民進黨當局,也享受一種兩岸高度對立、卻又不至于真打的“灰色沖突”,這樣他就能繼續操作“抗中保臺”,綁架臺灣人都得“團結”在他的領導,再用臺灣人的納稅錢去“孝敬”美國,大家一起炒作“武統”這張牌。
可憐亞亞明明和美國、民進黨談的是同一件事,卻落得“夫離子散”的遭遇。時至今日,“武統”已成為美臺政客聯手的獨門好生意,至于何時會弄巧成拙,變成自我實現預言,那就沒人說得準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