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農村失去的未來:教育的衰落和青年的出路

我在深圳做保安 · 2025-03-25 · 來源:轉軌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國的大學教育對中國農村青年意味著雙重不公平:“教育產業化” 設定的高收費門檻剝奪了許多農村青年的教育機會;畢業意味著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無法進入社會上升通道,只能絕望地在社會底層掙扎。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農村教育卻凋敝嚴重。這一現象表明,中國農村人口不僅失去了現在,也失去了未來。從根本上說,這與農村秩序的破壞與教育的枯竭直接相關。

  農村教育陷入長期萎縮狀態

  農村教育的廢棄始于基礎教育,標志性事件是農村地區實施 “撤點并校”,這是1998年中國合并鄉鎮的后續改革。

  2001年,國務院發布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決定》,提出根據當地情況調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從此,中國農村進入了“撤點并校”階段。

  根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農村教育布局調整十年評價報告》(2000-2010),2000年至2010年,全國農村平均每天有63所小學、30個教學點、3所初中消失,幾乎每小時消失一次。在這十年里,中國農村的中小學已經消失了一半。

  “撤點并校”的后果之一是農村青年不能再在附近上學了。低齡兒童每天在路上花費幾個小時,這是一個安全問題,同時兒童輟學率也有所上升。從農村地區變化的角度來看,“撤點并校” 與農村“空心”之間的過程幾乎是一個同步的過程,隨著學生和家長到城鎮陪同學生,基礎教育資源進一步集中在城鎮,農村的教育功能正在消失。

  2015年,中國中小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中國小學入學人數為 1729 萬人,比 2014年增加71萬人。然而,中國中小學校數量降至24萬所,比2014年減少1.1萬所,學校數量主要減少在農村地區。

  在農村義務教育逐漸減弱的同時,城鄉高中教育資源配置嚴重不均衡。在農村地區,只有不到 10% 的學齡人口能夠進入高中,而在城市學齡人口中,這一比例高達70%,結果是:三分之一的城市青年能夠完成高等教育,而只有8%的農村青年能夠完成高等教育。

  這一過程與兩個過程同步:教育產業化 (即高校收費體度改革) 和大學生 (特別是農村學生) 的就業困難。

  產業化使農村家庭極難支持大學生

  根據中國青年基金會的數據,超過60%完成義務教育的農村學生無法升入高中和大學教育,也無法返回家鄉耕種或在戶外工作。由于農村大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他們的家庭經常因為高額的學費和債務而選擇離開孩子。

  所謂“教育產業化”政策,是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為了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教育產業化 可以推動經濟增長。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唐敏用他的數學模型建立了一個“經濟擴張模型”,讓普通高校規模增加了200 萬人。

  在現代國家,政府負責教育資源的主要分配,公共教育的目標之一是通過教育平等實現社會正義,因此發展教育往往被納入國家的長期扶貧戰略。

  在1999年“教育產業化”開始時,由于中國產業結構和教育結構的雙重缺陷,這將不可避免地經歷知識型勞動力的過剩。

  對于中國青年來說,“教育產業化”政策的唯一好處是降低入學門檻,擴大入學規模。在“讀書改變命運”的呼吁下,中國廣大農村家庭不惜透支未來收入,以支持子女的大學教育,這已成為他們生活中最大和唯一的巨額投資。

  農村青年無路可走

  2003年開始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現象粉碎了農村青年的夢想,讓大量農村家庭負債累累。

  大學畢業后,如果畢業生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找工作難” 或許還能意味著畢業后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但在西部省份,如若不去從事體力和低技術的工作,或許他們將長期待業。

  民盟青海省委研究組對青海省海東地區平安、樂都等六個縣的農村大學生狀況進行了研究,發現2000年至2005年,返回海東地區的農村大學畢業生總數為8863 人,截至200 年6月有5900人等待就業,其中樂都縣和平安縣的失業率分別高達 82.8%和96.2%。支持子女教育的農村家庭,在子女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必須應付大學學費的債務。

  在甘肅省會寧縣,教育是大多數農村家庭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渠道,也是這個民族貧困縣的 “立縣之本”。 但在21 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里就出現 “教育破產”:大量農村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出現許多長期舉債無法償還的農村家庭。

  高學費和低就業率,以大學入學率的擴大為標志,就像兩個看不見的手壓碎已經破碎而狹窄的農場大門。

  而高校,為了看起來實現 “高就業率”,就制造虛假就業率,一些大學簡單地將學生提交的就業證明與畢業證書掛鉤,迫使學生回家尋找父母和親戚單位發放虛假就業證書,并允許學生獲得此類畢業證書。這種就業率欺詐也是始于2003年。每年也都是“有史以來最難的就業季”。

  自隋唐以來,科舉制度取代了魏晉南北朝的門閥士族制度,成為中國各朝的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只論考試的“士大夫 階層,“朝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的故事并不多,但它為人民向上發展提供了重要渠道。

  21世紀,由于大學生就業困難,“讀書無用論”終于席卷了中國農村。2009 年 84萬名應屆畢業生從高考中退學,導致自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以來,考生總數首次下降。中國大多數省市放棄考試的浪潮被教育部門稱為中國高考的“拐點”。

  在現代社會,大學教育被視為 “中產階級的搖籃”,是切斷底層社會 “貧困代際傳播”鏈的最佳途徑。中國的大學教育對中國農村青年意味著雙重不公平:“教育產業化” 設定的高收費門檻剝奪了許多農村青年的教育機會;畢業意味著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無法進入社會上升通道,只能絕望地在社會底層掙扎。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關于長江和記向貝萊德“突發”轉讓43個港口,本號的預見準確
  2. 走向人民的對立面(遲早完蛋)
  3. 商戰:就是要把愛國做成生意——兼說司馬南偷稅漏稅(甲子篇)
  4. 復旦研究生退學擺攤丟了誰的人
  5. 農村狼外婆
  6. “要相信市場會自己調節”
  7. 李嘉誠緣何“賣港”
  8. 天眸:陳永貴逝世39年的緬懷
  9. 土耳其劇變,埃蘇丹要玩?
  10. 比“單純揭露”意義更大的是“怎么辦”
  1. 從李光耀到設計師對李嘉誠的評價
  2. 陳先義:這個新動向給我們敲了一記警鐘
  3. 在這個關節點,這位大院士站出來極力為香港“長和”公司鳴不平
  4. 劉繼明微博被封!
  5. 吳名|舉一反三,亡羊補牢
  6. 子午|李嘉誠為何不“愛國”?資本無國界,人民有枷鎖!
  7. 韻達快遞最近被國家郵政局立案調查,到底犯了啥事?
  8. 你只有見到了棺材,你才會知道毛主席有多么偉大!
  9. 6億農民“娶不起“、”死不起”背后的經濟黑洞,正在吸干鄉村振興的血
  10. 用歷史的角度看李嘉誠賣港口事件
  1. 原全國人大代表、春江集團裴春亮:官商勾結,欺壓鄉里,侵吞巨額國資,營造政治光環為非作歹,至今仍逍遙法外
  2. 毛主席的光輝不可磨滅,正確性終將被承認!
  3. 二十年前的無意插柳,二十年后竟讓中國躲過一場千年浩劫!
  4. 中國有沒有過赫魯曉夫?
  5. 李克勤|不聽毛主席言,吃虧在長遠
  6. 王忠新:咋都說不清啥是“中國特色”——從王立華老師的困惑說起
  7. 李克勤 |“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將《“五七一”工程紀要》公布的做法需要深悟
  8. 為“地富反壞右”摘帽的人,就是“人民救星”嗎?——再評“作家于艾平”
  9. 紅旗落地的那天,他們才發現被騙了半輩子
  10. 尿著尿著,又出名了!
  1. 他的偉大,沒誰能替代
  2. AI時代,裁員的風終于吹到了公務員
  3. 吳名|舉一反三,亡羊補牢
  4. 拿“吃不飽”抹黑前三十年,用心極其險惡!
  5. 沉默的群山
  6. 劉繼明微博被封!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2 | 乱码乱a∨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免费专区在线 | 综合国产在线中文字幕 | 日韩1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自拍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