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關于民營企業座談會的解讀鋪天蓋地,出席企業家的名單,座次,報道鏡頭,有無發言等等都被輿論拿著顯微鏡進行了全方位挖掘分析。在筆者看來具體誰來誰沒來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么這個時候會開這個會,重要的是這個會展現了我們的努力有了怎樣的階段性結果,重要的是我們要堅持走在什么道路上。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與戎互為表里,出征之前要祭祖,為的是名正言順,凝聚人心,出征歸來要告廟,為的是昭示勝利,論功行賞,排定座次。在筆者看來,這次會議就是一場祭祀,為的是昭告貿易戰勝利這個結果,為的是給接下來面臨的更激烈的形勢和斗爭做總動員。
上一次會議還是18年,貿易戰剛剛開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當時社會上是什么氛圍呢?有人鼓吹”現在投降是代價最小的時候“,有人讓中國必須反思”破壞文明規則的代價“,有人言之鑿鑿中國的芯片產業自主不可能成功,甚至技術封鎖將根本性摧毀我國技術進步的空間……
那兩年我們寫了一系列文章分析貿易戰和科技封鎖不可能將我們打倒,而中美脫鉤必然走向加速。我們當時的判斷并非只出于立場,而是基于歷史,現實和大勢。
不過,長期趨勢在我是一回事,在趨勢中能否堅定道路信心,堅定推進戰略規劃又是一回事。2020年初,我國迎來驚濤駭浪的考驗。彼時從西方到國內,鼓吹疫情過后中國制造業會流出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當時筆者寫文指出疫情不但不會導致去工業化現象的發生,反而會進一步加強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隨后中國生產恢復,西方應對疫情無力社會陷入亂象。(見《疫情過后,中國制造業會流出嗎》。這篇文章當時發在公眾號時,讀者評論中多數還是認同的,不過做成視頻發在B站時遭到不少質疑和攻擊)
與此同時,從TikTok收購到華為自主芯片陷入生死危機,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持續加碼。當時和一位媒體朋友聊到華為,他興奮的宣告華為手機死定了,那種語氣和表情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
現實的發展證明了我們的判斷。科技封鎖和疫情兩相結合,推動了中國相關產業摒棄外部依賴念頭,加速進行國產化替代,正是在疫情期間中國的新三樣產業領域實現了深度整合升級。
考驗也從來沒有停止。2022年底,隨著全球疫情的放開,又是一輪輪鼓吹西方生產恢復和中國產業將要轉移到東南亞,中國外貿額將迎來向下拐點的輿論戰。然而世界終究是物質的,物質的此消彼漲不會被媒體宣傳機器的鼓吹而扭轉。隨著中外交流全面恢復,西方人驚恐地發現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在三年間已然進化成怪物。同一時期內,美國黨爭加劇通脹高企債務飆升,歐洲被攪進了俄烏戰場的血肉磨盤,領頭羊德國的工業4.0計劃變成了0.4,即將邁進歷史性的衰退而不自知,直到最近才驚呼自己即將被端上餐桌變成食物。
隨著特朗普二進宮繼續揮舞起關稅大棒,這一次我們看到,我國政府開始更多進行主動出擊。曾經,2016年的美國給了特朗普敢于頻繁進行”極限施壓“的力量。彼時,俄羅斯還在處理第一次東烏沖突,敘利亞戰爭進入最艱難的時段,顏色革命已經從街頭運動進化到了武裝侵略,中國則還在15年棚改的貨幣超發里掙扎,半導體產業鏈完完全全受制于美國。而美國通過長期放水“看起來”已經從08年的危機里走出來了,至少表面上,當時的美國依然強大,美國冷戰勝利積累的威望還處在能兌現的狀態。無論是軍事,經濟,還是對世界制造業產業鏈的控制力,都至少讓人看起來心生畏懼,這些東西也是特朗普開啟貿易戰的底氣。
然而,八年之后,世界已經完完全全改變了。同樣,2016的美國和2024年的美國,也早已不是同一個國家。美國沒有打贏中國,也沒打垮俄羅斯,在阿富汗徹底失敗,在與胡賽武裝的對峙也體現出師老兵疲缺乏決心的現狀,即使連巴沙爾政府閃崩這種事件,美國政府都沒有做出什么有意義的反饋。
在制裁中國上面,美國只能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卡住中國先進制程芯片,在AI競爭中壓倒中國上。應該說對芯片產業的封堵確實是美國遏制中國產業升級的最后一個可能性機會。回顧18年,當時,其間我國正處于“中國制造2025”計劃實施、國內制造業換擋升級的關鍵時期。現在的工業支撐“新三樣”在當時還沒有完全形成規模,特別是在電動汽車上,由于使用了規模更大的智能化體系和控制系統,需要比傳統燃油車多得多的芯片和軟件,這一擊確實打在了我們的薄弱點上。
如今,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已經完成了蛻變,很難說到底到了哪一步,但華為的麒麟9020已經在手機上廣泛應用,昇騰系列計算卡也幾乎占據了國內大廠的合規市場。也就是說,至少旗艦級手機芯片和AI計算卡這兩個最要命的東西已經開始擺脫受制于人。
而在成熟制程領域,去年中國集成電路出口1595億美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同比增長17.4%,在成熟制程市場已經極大地擠壓了美系半導體產業鏈的市場空間。可以說,在種種因素疊加下,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卡脖子的窗口期幾乎已經消失。
事到如今,中美貿易結構的變化導致美方主導的貿易戰實際上已經無法繼續。從2024年情況看,中國對美出口的主要產品是機電、家具玩具、塑料制品、紡織品、賤金屬制品等直接影響民用消費領域,但同時利潤稀薄的普通民品。
考慮到大量的洗澡蟹商品都已經脫離了中美直接貿易范疇,剩下的自然是連洗澡都讓人引不起興趣的低附加值產品。這種商品對關稅是不敏感的:你加也得買,不加也得買,因為不可能在其他地方買到更便宜的了。這也是很多人預測的,高關稅未來最主要的影響是提高美國國內通脹。
本來美國還能繼續寄希望于AI競爭繼續壓制中國,英偉達,臺積電,美股TOP7科技巨頭,OpenAI等一眾AI公司組成的從硬件到軟件到市場的強大聯盟看上去不可戰勝,星際之門5000億刀的龐大投資計劃仿佛真的可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然而DeepSeekR1開源的橫空出世讓美國通過硬件來壟斷算力的AI霸權面臨嚴重的破產危機,Grok3坐擁10萬張顯卡算力堆出的乏善可陳的性能優勢又在宣告Scaling Law已經遭遇了階段性的瓶頸。又一次彎道超車的機遇已經出現。
所以我們說,這次坐談會是昭告貿易戰事實上的勝利,也是為了進行下一階段的總動員。
七年前,這里面有人壓力巨大風雨飄搖,有人過得不錯但立場搖擺,有的人更是私底下與對手暗通款曲,而有的人還是一無所有的闖將,沒有上桌的資格;
七年后,立場堅定戰功卓著的要獎,扎實做事成績斐然的要賞。會議精神也為新生代們的歷史任務指明了方向。
從本次參會企業的產業分布可以清晰看出,過去這七年不光是中國艱難打贏貿易戰的七年,也是中國全面進行產業升級的七年,甚至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七年——去房地產依賴確實很痛,我們還沒有走出高房價和土地財政的陰影。但起碼,中國最重要的民營企業們,已經沒有了房地產商的身影;起碼在房地產熄火后,中國仍然維持住了5%的經濟增速。
過去七年的貿易戰,揭示了這樣一個殘酷的事實,“世界公民““自由貿易”對小黃人來說只是一個美妙的幻想,資本家是有國界的,資本同樣也有國界,無論中國企業家們多么不喜歡背后這個嚴肅甚至有些嚴厲的國家和黨,但他們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沒有背后強大的盾牌,一切雄才大略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偉大的事業總是在競爭、對抗和相互的不滿中前進的,“后來過上幸福的生活”只會出現在王子與公主的童話里,能認識到大家共同的利益基礎,能達成向一個方向前進的共識,已經是非常好的事情了。
所以,為了下一階段斗爭而進行動員和統一思想至關重要。特朗普二次上臺不過月余,對內將美國政治體系折騰得天翻地覆,對外為了甩掉國際秩序負擔實現體面戰略收縮,一方面火速謀求與俄羅斯和解,一方面頻頻對盟友重拳出擊。
然而美國的戰略收縮不意味著就會和中國走向和平。相反,正如我們之前文章《2025-2027,世界更可能走向沖突》所分析,在優勢轉換期的某一時刻,美國可能會過度倚仗核威懾的能量去孤注一擲。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界變局以及極高概率可能發生的驚濤駭浪,不光是國家和民眾,企業也要直面相應的歷史考驗。
這并非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更大的問題在于,在解決我們的內部發展矛盾中,企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承擔怎樣的歷史責任。
貿易戰的勝利和產業升級的推進并非沒有代價。從特朗普第一任期上臺開始,中國民眾承受了高漲的房價,為了企業發展的寬松環境做出了很多犧牲,有太多的企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還沒有在收入和勞動條件上給社會和民眾很好的回報。過去我們處在攻堅克難的時期,社會和民眾還不得不體諒容忍,未來隨著東升西落,中國企業面對歐美可以挺直腰桿,也就再沒有任何借口回避對社會對民眾的回報。
更為嚴峻的危機也已經出現。隨著低成本開源的AI大模型DeepSeek的出現,在從政府到各種公共機構到廣大企業,正在跑步邁入AI時代。要知道我國是當下這個世界上最追求技術進步的國家,在推廣AI方面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然而AI革命與此前的技術革命不同,不光是生產效率的革命,更是生產關系的革命。一旦沒有穩妥利用好這把雙刃劍,那么未來技術發展到某一臨界點后,大規模的生產力替代導致的社會矛盾激化也只是瞬息之事。
要想徹底讓AI實現造福社會,新的生態形態,新的生產關系和分配結構必然呼之欲出。中國作為世界上僅存的社會主義超大規模國家,必須要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邁向中高級階段的探求轉型。
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這一起源于資本主義制度中的社會生產組織形式也必然面臨著進化變革。是順應時代潮流,與國家,社會和民眾一同努力,推動我們的社會向下一形態邁進,還是死守資本祖宗之法,拒絕承擔新時代的責任?對中國的民營企業們來說,這將是比打贏經濟外戰要困難得多的歷史考驗。
這可能就是本次座談會中,”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的題中之意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