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島內掀起了一股“罷免潮”,民進黨瘋狂針對國民黨民意代表,泛藍陣營也不甘示弱,予以猛烈回擊。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似乎“罷免”成為了臺島政壇新年的主旋律。這股“罷免潮”從何而來,其背后究竟隱藏了多少民進黨不為人知的小心思?為了一黨之私頻繁挑起事端,罔顧臺灣民眾利益的民進黨在潮水退去之后又能蹦跶多久呢?
春節假期后開工第一天,民進黨就針對國民黨民意代表發動“大罷免”,國民黨也展開反制,“朝野”雙方互斗持續。
這次“大罷免”浪潮成了當前臺灣社會最關注、最熱議的話題之一,老墨認為這或許可能成為2025年臺島政治的主節奏。
01
島內“罷免潮”全面爆發
2025年2月,島內民意代表就職滿一年,根據所謂“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就職滿一年可被罷免,因此2月1日是“大罷免”正式啟動之日。
島內的罷免制度本應該是民眾對于不聽民意的政客發起的糾偏正向手段,而現在已實實在在變成了政黨惡斗的工具。
隨著臺民意機構即將處理行政機構所提出的“選罷法”復議案,島內各地罷免團體紛紛加緊腳步送件。目前,總計約14名綠營民代和34名泛藍民代面臨罷免提案。
對國民黨與泛藍陣營,“中選會”已收到19位在野民代的罷免提案。
2月10日下午,第2梯次罷免提案共12組送抵“中選會”,包括臺北市羅智強、賴士葆、徐巧芯,新北市林德福、張智倫等。
此外,罷免團體還規劃了第3梯次送件,名單包括苗栗縣無黨籍民代陳超明、新北市國民黨民代邱鎮軍,以及彰化縣國民黨民代謝衣鳳。
而對于綠營,截至目前,“中選會”已收到12名綠營民代的第1階段罷免提案,包括臺北市吳沛憶、新北市蘇巧慧、臺中市蔡其昌、高雄市李坤城等人。
此外,南投縣的民進黨籍議員蔡銘軒、陳玉鈴也被提案罷免,如果加上黃捷、許智杰,則總數達14人。
臺灣綠營推動罷免藍營的各級議員
值得一提的是罷免發動者文案設計也是別出心裁,引人注目。
比如民進黨罷免文案:罷免林沛祥,文案是“基隆絕沛”;罷免徐巧芯,文案是“鏟除黑芯”;罷免王鴻薇,文案是“山除薇害”;罷免李彥秀,文案是“港湖除銹”;罷免洪孟楷,文案是“罷洪!刻不容楷”。
不得不說民進黨在“口號式”動員方面能力出眾。
02
藍綠“罷免戰”的臺前幕后
現在的臺灣地區民意機構“立法院”共有113席“立委”,其中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無黨籍2席,均不過半(57席)。
從綠營方面來看,2024年1月選舉后,國民黨成為“立法院”第一大黨,藍白聯手席位超50%,有效遏制了民進黨的獨裁霸凌。
而且在2024年12月20日,藍白攜手以多數優勢表決通過了“修改罷免門檻”“提高釋案門檻”以及“修改財劃案”三項提議,直接約束了綠營。
今年1月21日,藍白攜手又刪減了超過2000億新臺幣的“預算”,觸及綠營的利益底線。
藍營方面則屬于被迫“應戰”,不過也在積極反制。朱立倫表示,當前他們的首要目標是要罷掉原民綠委陳瑩與伍麗華。
國民黨采取“精準罷免”策略,藍軍在島內少數民族的基本盤在六七成,若全力動員罷免伍麗華、陳瑩兩位少數民族民代,成功的可能性較高。
綠委伍麗華
這對于囂張跋扈慣了的民進黨來說很不適應,無賴本性暴露,不僅在“立法院”議事時拳腳相加,惡意破壞法定議題,還開啟“大罷免”的政治惡斗,意圖扳回在“立法院”的劣勢。
他們深感當下是最糟糕的時候,發動大罷免,結果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說不定亂拳打死老師傅,還能贏得席位過半,換來一個好結果。
03
“罷免潮”不得人心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向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喊話,大家以和為貴、要有智慧,倘若將國民黨所有民意代表被罷免,國民黨將以戰止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
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發聲表示,賴清德無視多數聲音,企圖通過“大罷免”的方式來構建“一家獨大”,因此必須做出反制。
他宣布將發起罷免綠委的行動,第一階段將會重點放在罷免臺北綠委,接下來將會拓展至新北。
素有“祖母綠”之稱的民進黨元老呂秀蓮也看不下去了,向賴清德喊話,一是民進黨當局3.1兆臺幣的預算已經是歷史最高,被刪減1075億新臺幣,民進黨不應該向臺“立院”宣戰;
二是賴清德當局并沒有明白拿臺島民眾的錢做什么,只是一味“以武拒統”;
三是賴清德應該拿出立竿見影的政績,而不是搞大罷免。
認真分析,民進黨此次“大罷免”毫無正當性,只會把臺灣搞得烏煙瘴氣,且行動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
因為即便民進黨成功罷免部分藍委,最多也就翻轉3席“立委”,席位數從現在的51席上升到54席,依然無法在“立法院”過半,且這種結果發生的概率很低。
而且罷免成功只是第一階段,還需要讓本方在“立委”補選中勝出,才算真正達成目的。
此外,如果藍白緊密攜手,且基本盤結構也并未改變,那么綠營此番針對藍委發起的罷免行動,大概率會以失敗告終。反而綠委被罷的數量或許會遠超他們預期。
04
“大罷免”背后的“小算盤”
民進黨搞“大罷免”,將所謂的“民主”玩弄于股掌之間,使其成為了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笑話。
盡管島內高達七成民意反對“大罷免”,民進黨仍罔顧民意,執意亂搞,試圖通過制造混亂來打破政治局面,以達到亂中取勝的目的。
從兩岸關系來看,賴清德當局一邊推動“大罷免”,加劇島內社會的對立和分裂,一邊聲稱“愿意良性互動,增進了解”,卻罔顧歷史事實與現實。
不愿意承認“兩岸同屬一中”,讓兩岸人民處于敵對狀態,甚至讓臺灣人民處于戰爭風險之中。
島內的“大罷免”風波,不僅是藍綠陣營之間的政治斗爭,更反映出民進黨當局為了一黨之私,不顧社會穩定和民眾利益,頻繁挑起政治對立和沖突的本質。
這種行為只會讓臺灣社會陷入更深的分裂和動蕩,也給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當下,臺灣地區的政治局勢牽一發而動全身。
而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任何企圖分裂自己國家的人都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