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2017年看過一個視頻,講核潛艇研制的,里面有一位老同志叫黃旭華,用極其鏗鏘有力的語氣談到毛主席“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戰略意圖。一般我們講毛主席的戰略戰術,而黃老先從戰術角度講了毛主席的這句名言的意義,然后再講戰略意義。別小看這一點變化,則可以看作黃旭華那一代人深悟毛主席之道的獨特方法——毛主席是領袖,他的指示如何執行?至少要有自己的理解,理解之后的執行,與不理解而盲目執行,這是有區別的。黃旭華屬于深悟毛主席戰略戰術的那種人,加上他一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核潛艇研制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因此,他不愧為毛主席的好學生,這完全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
1953年毛主席視察海軍,發出“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號召。
1960年代初在三年自然災害時,赫魯曉夫撕毀合同,撤走專家時,毛主席斬釘截鐵說了那句氣壯山河的話: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在第一代核潛艇研制中就是總設計師之一的黃旭華多年后談起毛主席的名言,首先說了一句“我怎么樣理解”,這反映出他和他的同事們強烈的問題意識,由此可以對推斷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嚴謹的科技工作者。
接著他條理清晰地概括為兩點:
“第一是核潛艇技術復雜,要求高,不能等閑視之。”
這是說在戰術層面,要重視敵人(困難),不能急躁冒進,也可以說是防止“左”的意思。
“第二我們有決心。一百年搞不出來,一千年,一萬年,一定要決心把它搞出來。”
這是講戰略上藐視敵人(困難),這也是防止右傾保守,固步自封的意思。
黃旭華那代人,對毛主席的思想領悟之深,對毛主席的指示精神理解之透徹,可見一斑。
他們的世界觀方法論,是怎么來的?
無疑是通過潛心研讀毛主席著作得來的。
他們那代人為什么能夠白手起家,土法上馬,群策群力,敢想敢干敢闖敢創?
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在毛澤東文化氛圍里,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才會有那樣的奇跡發生。
這是不能有一點含糊的,否則就是高歷史虛無主義。用歷史虛無主義那一套來解釋新中國的成就,是解釋不清楚的,是不會讓人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的。
搞歷史虛無主義的人禍國殃民。
01
—
黃旭華同志是毛主席的好學生
黃旭華有兩個重要方面的品質。
第一個是甘當無名英雄。這是毛澤東文化哺育革命者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天到晚就知道搞自己成名成家那些資產階級的東西,只會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談何革命呢?怎么可能在極其艱苦的環境里,搞出核潛艇呢?
第二個是在創業團隊里,自覺潛心研讀毛主席的哲學著作。最近這些年從黃旭華同志的事跡里,可以看出他的優良品質,不是裝出來的,那是所有毛主席好學生的共同特征。像科技戰線的錢學森、鄧稼先等同志清一色都是那個樣子的。
02
—
黃旭華同志是毛主席的好戰士
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彭士祿(左二,彭湃烈士之子),副總設計師趙仁愷(左一)、黃緯祿(右二)、黃旭華(右一)
不能孤立地看黃旭華一個人,必須把他放在一個創業團隊里去看他的貢獻,那才能把他的事跡說清楚。
正如錢學森同志一貫不同意把他說成“導彈之父”那樣,我想黃旭華同志也不會同意把他說成是“核潛艇之父”。
說誰誰是什么之父,這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說法,他們喜歡個人英雄主義那一套。
而黃旭華和錢學森一樣,不僅是科技戰線上敢想敢干敢闖敢創——具有“四敢精神”的戰士,同時在思想戰線上他們又是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成員,他們也是繼續革命的戰士,這個繼續革命包括破除封建落后和資本主義落后文化的革命,其中當然就有反對個人英雄主義的意思在里面。
他們是共產主義戰士,怎么能用資本主義的說法那稱呼之呢?
03
—
李克勤后記:
毛主席的好學生好戰士,完全可以概括黃旭華同志的品德與貢獻。對黃旭華同志請不要再用資本主義社會“......之父”那樣的稱謂,那是資產階級個人英雄主義的東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