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觀分析《哪吒2》的爆火現象,結合其劇情隱喻與社會現實的深層互動。影片通過神話重構和階級符號的現代化改編,既映射了當下社會的結構性矛盾,又借助資本與意識形態的共謀,將階級反抗轉化為大眾文化消費品。以下是具體分析:
一、劇情隱喻中的階級對立與反抗
1. 哪吒:被壓迫階級污名化
哪吒被設定為“魔丸轉世”,從出生起便背負“災星”的污名,遭到陳塘關百姓的排斥。這一情節隱喻了現實中底層群體(如農民工、低收入者)因出身或身份被系統性歧視的現象。馬克思主義認為,階級壓迫常通過文化符號(如“魔丸”)合理化,而哪吒的反抗則是對這種“符號暴力”的挑戰。
2. 龍族:體制內基層干部困境
龍族被鎮壓在海底煉獄、天庭掌控絕對權力的設定,影射了現實中的壟斷資本與官僚體系。龍族表面“鎮妖”實為天庭棄子,暗喻現實中基層干部被資本與權力雙重剝削,進退兩難的處境。龍族渴望通過敖丙躋身天庭,卻始終被排斥,揭示了階級躍升的虛假承諾——即使“成功者”(如敖丙)也被要求背叛本階級利益,成為統治秩序的附庸。這種矛盾呼應了馬克思主義對“小資產階級搖擺性”的批判。后來聯合妖族起義,則對應無產階級從“工賊思維”到階級意識覺醒的過程。只有跨越種族/職業的“全階級聯合”,才能打破天庭的剝削鏈。
3.天庭:壟斷權力具象化
天命不可違的統治邏輯:天庭以“天命”之名掌控眾生命運,對應現實中壟斷資本與官僚體系對資源的絕對控制。其“天道”規則本質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如通過“天劫咒”消滅哪吒,隱喻權力對底層反抗者的暴力鎮壓。
4.無量仙翁: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代言人
其掌握“成仙綠卡”,設立“成仙資格考試”,表面公平光鮮實則為權貴后代預留名額(如靈珠的特別培養,鹿童鶴童可以成仙),而土肥坡什么壞事都沒做的妖精卻要被煉成丹,以供闡教增強實力。則隱喻現實中的教育壟斷與階層固化,寒門子弟難以突破資源壁壘,只能淪為魚肉被榨干剩余價值,官僚資產階級通過制度設計永久占據統治地位。
5.申公豹:小鎮做題家的尷尬
其被設定為“修道者中的邊緣人”,雖屬天庭體系卻因出身(如妖族血統)被排斥。這隱喻現實中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困境:既掌握文化資本(如法術修為),又因缺乏生產資料(如金仙編制)而無法躋身統治核心,處于“半無產化”狀態。之前其法術修為(象征專業技術能力)被用于服務無量仙翁,而非解放眾生,呼應馬克思對“腦力勞動被資本收編”的批判。馬克思主義強調,真正的解放需消滅階級本身,而申公豹一開始的反抗僅追求權力再分配,本質是“剝削關系的再生產”。后續的反抗則是被逼破了產的無業游民的心理反應,產生絕望、立刻復仇的情緒。
6.李靖夫婦:小資產階級的妥協性
夫婦試圖通過“教化”改變哪吒的魔性(如送他修仙、以功德抵消天劫),實則是小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體現,既不滿現有秩序對個體的壓迫(哪吒被污名化),又拒絕挑戰制度根源(天庭統治合法性),幻想通過個人道德提升實現階級和解。這種邏輯類似現實中“教育改變命運”的敘事,掩蓋了結構性資源壟斷,本質是通過自我規訓與家庭犧牲維持階級地位。影片也揭示了小資的脆弱性,一旦違背體制意志(如支持哪吒反抗),將瞬間跌落為被鎮壓對象。
二、資本邏輯與階級矛盾的商業化
1. 反抗精神的消費主義轉化
《哪吒2》的成功離不開資本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控。資本意識到“階級矛盾”可作為賣點,將反抗精神商品化,轉化為票房收益。例如,影片通過炫酷特效和煽情敘事,將嚴肅的階級議題轉化為娛樂產品,既吸引觀眾,又避免直接挑戰現有秩序。這種策略符合馬克思主義對“文化工業”的批判,資本通過收編反抗符號,削弱其革命性。
2. 技術奇觀掩蓋階級本質
影片以頂尖特效和視覺奇觀吸引觀眾,但技術升級的成本依賴資本壟斷(如頭部影視公司的資源控制)。這導致文化生產日益集中于少數資本集團手中,草根創作者被邊緣化。技術越是進步,文化產品的階級性反而越隱蔽,觀眾沉浸于視覺盛宴,卻忽視了背后的生產關系和資源分配不公。
三、文化霸權與階級意識
虛假解放與階級麻醉
影片結局中,哪吒聯合龍妖實現“救贖”,卻未根本改變龍族妖族被壓迫、天庭權力依舊穩固的格局。這種“局部和解”隱喻了馬克思主義所說的“虛假解放”,觀眾在淚水中獲得情感宣泄,卻閉口現實壓迫性結構的永恒性。反抗被簡化為“自我超越”,而非對生產關系的革命性改造。
四、總結
影片爆火是階級矛盾、資本操縱與意識形態收編共同作用的產物。
進步性:從個人英雄主義奮斗上升到集體斗爭;回應部分民眾對階級固化的不滿,提供象征性反抗。
局限性:漠視底層民眾(陳塘關百姓死后再無任何提及);用技術奇觀和消費主義消解革命性。
若想真正推動社會變革,需超越《哪吒2》式的象征性反抗,從文化消費回歸現實中的階級意識覺醒與集體行動——畢竟,“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