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不僅各大超市的春節BGM陸續解凍,“每逢佳節胖三斤”的節日tag也刷新在各類社交媒體的首頁。過去,大家往往會以為過節變胖是因為大魚大肉。近幾年,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攝入過多糖分是肥胖的主因之一。最新的證據來自2025年1月7日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的一項研究,科學家對184個國家進行建模估算后發現,2020年全球約1/10的新發2型糖尿病和1/30的新發心血管疾病可歸因于攝入含糖飲料。
“控糖”成為社交熱詞,頻繁出現在熱搜和消費者的日常討論中。對高糖食品的討伐聲量越來越大,各類含糖飲料的銷量都呈不同程度的下滑。以軟飲料巨頭可口可樂為例,根據其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可口可樂當季營收118.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45.1億元),同比下滑1%,中國所在的亞太市場銷售額13.49億美元,同比下滑4%。媒體表示在線下調研中,多位經銷商均向記者抱怨,可樂銷售越來越難。
可口可樂的“天”是不是就要塌了呢?恐怕不見得。翻開美國歷史學家巴托·J·埃爾莫爾的《可口可樂帝國:一部資源掠奪史》,你就會發現,類似的危機不是第一次出現,可口可樂的問題也不僅僅是“讓肥宅變得更肥”而已。作者以可口可樂作為研究對象,用一部企業的發展史串聯起了食品工業對消費者飲食嗜好型塑的方式、跨國資本無道德的樣貌,以及資本掠奪變化多樣手法背后不變的底層邏輯。
垃圾食品的背后,是垃圾的企業價值觀和無法降解、污染地球的真垃圾
1
發家三板斧
可口可樂起源于1886年的美國亞特蘭大,有一個為大家所熟知的發家故事:藥劑師彭伯頓在自家的藥店發明了可口可樂,作為一種聲稱可以“戒除對嗎啡、鴉片及致幻劑成癮”的“健腦”飲品。彭伯頓大肆宣揚,喝了可樂,所有心理及生理的焦慮都會無影無蹤,就像是裝在瓶子里的魔法。這個故事傳播范圍之廣,連中國都有“熱可樂可以治感冒”的都市傳說。
少有人知道的是,創始人彭伯頓在成功建立可口可樂帝國前,曾經歷過一次破產,這次失敗讓他意識到成功的第一個因素是:抓緊政策,搭便車。1886年,彭伯頓第一次搭上政策的便車是美國的禁酒令。他制作了一款新口味的無酒精蘇打水,代替酒精飲料。更準確地說,彭伯頓制作了一種濃縮糖漿,再賣給亞特蘭大的冷飲銷售商。叮咚,可口可樂成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出現:濃縮糖漿以外的非核心生產,統統外包。
可口可樂的配方可以說是"鍍金時代"資源過剩的完美體現:水、大量的蔗糖、便宜咖啡因、可卡因和香料的混合物。作者在書中指出:可口可樂公司像撿垃圾的人一樣,利用過剩的產品實現了資本積累,通過加成定價的方式售賣廉價商品,以獲得邊際利潤。因此,作為獲得利潤的先決條件,尋找或制造“供過于求”的廉價原料成了可口可樂成功的第三個關鍵因素。
這三個關鍵因素在可口可樂最核心的原材料獲取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其中有天時地利,也有可口可樂的主動操縱,最后喂養出一個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巨物。
2
來自公共事業的水
首先是可口可樂中占比最高的成分:水。彭伯頓用飲料代替酒不僅僅是禁酒風潮下不得已的做法,也是一個節約成本的辦法。在南部城市亞特蘭大,水和酒相比,更便宜又方便獲得。可口可樂通過只生產濃縮糖漿的方式,不僅節省了支付運輸成品飲料的費用,還巧妙地將買水和灌裝的成本轉移給了裝瓶經銷商。妙的是,最主要的原料——水,既不是可口可樂公司生產的,也不來自于瓶裝經銷商,完全來自公共自來水系統。雖然公共供水遠稱不上資源過剩,但有聯邦政府主動負擔建設處理的全部成本,當站在可口可樂的角度——1921年密爾沃基市的公共供水每加侖只需0.005美分——過分便宜就是過剩。
如果說可口可樂這種“包裝公共用水為自己賺錢”的行為發生在美國還能平和地唾罵一句“資本真貪得無厭”,他們在海外的行為幾乎可以用“資源掠奪者”來形容,因為可口可樂公司海外投資的地方常常是水資源最稀缺的地區,而這家企業的生意消耗大量水。
可口可樂無恥的掠奪行為當然引起了各國人民的反抗,但多數以失敗告終,除了印度喀拉拉邦。當地的可口可樂瓶裝廠的生產設備運行以后,地下水幾乎都枯竭,當地的河流和土地也被污染。2002年,當地社會活動人士成立“可口可樂違背薩馬拉委員會”,希望關閉可口可樂的加工廠,但直到2014年才成功將其趕走,算是屈指可數也非常艱巨的“成功”。
3
被政府補貼和保護的糖
可口可樂中其次多的成分是糖。19世紀90年代,全世界的甘蔗種植和精制蔗糖工業茁壯地成長,那是一個蔗糖價格超級低廉、供應量空前豐富的時代,可口可樂公司起初就獲得了對其成功極其關鍵的因素:便宜的蔗糖。但這不是亞當·斯密所謂的“看不見的手”帶來的。實際上整個19世紀,美國政府都在繼續實行對國內精煉廠的保護政策,精制糖的批發價格從1890年的6.2美分降至1894年的4.1美分。但其代價是甘蔗種植園農民承受殘酷的勞動剝削,大量小型糖精煉廠被以糖業托拉斯為代表的壟斷企業擠壓到破產。諷刺的是,幾年之后蔗糖價格上漲時,可口可樂轉頭抨擊美國政府惡意哄抬蔗糖的價格,請求恢復之前的“自由市場”。
波動的糖價讓可口可樂對這重要原料心生嫌隙。好在出現了一個對它來說更完美的甜味劑——高果玉米糖漿——來自美國另一產量過剩作物玉米。可口可樂再一次抓住了這一因政府補貼而極其廉價的原材料。1985年,可口可樂在美國添加的不再是蔗糖,改為玉米糖漿。這是巨大的生產調整,但公司不需要賣掉工廠、種植園和設備,因為公司沒有這些。它只需把供應商從生產蔗糖的,換成生產高果糖漿的就可以。至于因此被甩出供應鏈的企業和背后的工人,正如“可口可樂之父”伍德拉夫甩開孟山都化工公司時回復說的:實在幫不上多少忙。至于孟山都從賣糖精和咖啡因給可口可樂轉向賣有毒化學品、農藥和轉基因種子給全世界,則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可樂中的廉價材料之三
咖啡因
與水和糖相比,可口可樂中的咖啡因含量并不高,但其讓人頭腦清醒和輕微成癮的特質使得它在配方中不可或缺。早期的可口可樂不僅含有咖啡因,還含有少量成癮性更強的可卡因,他們都來源于古柯葉提取物,也是可口可樂名字的由來。但可卡因日益聲名狼藉,古柯葉的成本始終高昂,以及市場對咖啡因需求的不斷攀升,可口可樂一直奔忙在尋找廉價咖啡來源的路上。
一開始,可口可樂從孟山都采購從廢棄茶葉中提取的咖啡因,然后又從梅伍德化學公司那里采購從可可廢料中提取的咖啡因。受世界戰爭、化工技術發展等因素影響,咖啡因原材料市場持續低迷,得益于此,可口可樂公司以低于世紀之交的價格囤積咖啡因,進而成為最大的買家。強勢的大買家身份又加強了其對咖啡因議價能力。例如,在1942年初,可口可樂公司從孟山都采購咖啡因是1.61美元每磅,而百事可樂公司就要花每磅2.18美元。
當時間來到20世紀后半葉,即使咖啡因生產和消費中隱性的生態、經濟和生物成本的升高開始威脅到公司產品鏈的存續,可口可樂也很快就從這個困局中掙脫,但通過的是20世紀50年代的反咖啡因熱潮。雖然當時可口可樂作為傳播咖啡因的罪魁禍首,落的一片罵名,脫咖啡因市場卻得到了不斷擴大,大量的咖啡因被當成廢棄物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咖啡因加工廠中,然后,可口可樂公司再次獲得了大量咖啡因的新來源。抵制咖啡因的活動竟然使得咖啡因的生產達到前所未有的數量,可口可樂公司在接下來幾十年中利潤繼續不斷上升。
5
畸形瘦削的資源掠奪者
如果說對過剩資源的高度敏感貫穿了可口可樂的擴張史,竭盡全力地將生產外包則是其決策的行動綱領。可口可樂現在作為一家市值超過2600億美金的巨型跨國集團,員工數量也僅有約7.9萬人,而單單它在中國的瓶裝供應商(中糧可口可樂)員工就有約2萬人。可口可樂公司始終保持著相對于跨國企業來說太“纖細”的體量,以避免承擔由自然資源萃取和原料生產所帶來的成本和風險。
這也使得它輕易地成了最貪婪的資源掠奪者:沒有位于特定地區的種植園和工廠的約束,公司可以自由地選擇最佳的原料供應地和分銷市場。即使是“可口可樂”這一名字由來的古柯葉,如果它成為了風險本身,可口可樂也會斷尾求生。1960年代,可口可樂公司曾委托科研機構在夏威夷進行不含可卡因的古柯種植實驗,最后實驗失敗,試驗占用的土地由于含有致使植物枯萎的真菌群落而被閑置。可口可樂沒有去恢復這一切,“只是靜靜地和這一切說聲再見”。更不要說前文提到過的,其在海外對水資源的掠奪有多么嚴重,澳大利亞經歷百年一遇的干旱時,當地政府還要去駁回它大量抽取地下水的申請。
6
最大的塑料污染企業
說到可口可樂的“罪行”,更為西方普通公眾所熟知的其實是“世界上最大塑料污染企業”的名號。據國際環保機構擺脫塑料運動(Break Free From Plastic,BBFP)過去幾年的品牌審計數據,2018年起,可口可樂已經連續多年位居最大的塑料污染企業的榜首。2023年的審計結果揭示:可口可樂所產生的塑料垃圾總量要遠超第二名(雀巢)和第三名(聯合利華)加起來的總和。
其實可口可樂并不是一直都產生這么多包裝廢棄物的,早期甚至是重復使用包裝的先驅,用押金制引導消費者退回玻璃飲料瓶。這種重復使用的方式,至今仍是環保機構最推薦的解決方案之一。
但降低成本和推卸垃圾責任的誘惑實在太大。可口可樂一方面迅速將環保的重用玻璃瓶換成一次性金屬罐或塑料瓶;另一方面開始操縱輿論,和合作方創立“美麗美國”,用一個看似草根環保的名字對公眾和政府進行政治游說,目的是將飲料企業處理包裝垃圾的責任轉移給公眾:“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在他們的宣傳中,似乎是因為消費者亂扔垃圾才導致塑料污染的,絲毫不提在消費者購買產品前,這些產品已經被裝在一次性包裝里。而這么做的原因是因為可口可樂公司需要用更低的成本將產品送到更偏遠的市場。
盡管飲料行業努力游說,清醒的環保主義者并不上當,繼續指責污染源頭——企業。環境和立法部門也企圖通過征稅和立法處罰的方式,解決日益嚴重的垃圾問題。這些遭到了以可口可樂為代表的企業強烈阻撓和反對,他們威脅政府“成千上萬的工廠員工將會面臨失業”、“整個行業將不復存在”。
然而就業問題是不是無解?不見得。當初可口可樂為了節省成本拋棄玻璃瓶時,必然也造成了大批清洗和運輸玻璃瓶的工人失業。未來如果重建重復使用包裝系統,新增維護系統的崗位數量想必也能填補一次性包裝生產的崗位空缺吧。如果可口可樂確實有保護公眾的責任心,就不會在全球各地留下一片片資源被榨干的濫觴。
最近,可口可樂又因為漂綠被罵上風頭浪尖。2024年12月初,可口可樂公開其調整了“自愿性環保目標”,新目標是到2035年,在包裝中使用35%至40%的可回收材料,此前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50%的目標,目標斷崖式下調。環保機構Oceana的代表表示:“可口可樂公司的新承諾對其塑料使用總量幾乎沒有任何實際影響。”
可口可樂公司創造出的價值是否能夠彌補整個社會付出的成本,這仍有待商榷。
7
肥胖的元兇之一
回到文章開頭,《自然-醫學》的研究發現,2020年,全球約1/10的新發2型糖尿病和1/30的新發心血管疾病或可歸因于攝入含糖飲料,這必然少不了可口可樂的功勞。其實在《可口可樂帝國》一書中也提到,2004年《美國醫學會雜志》的一項調查顯示,人均消費的增加使得高熱量甜味劑成為年度“美國卡路里含量最高的單一食物來源”。在更早之前,可口可樂就察覺消費者對無熱量飲料的需求,用糖精和甜蜜素替代糖,然而糖精這種煤焦油衍生物有巨大的致癌風險,很快被政府禁止。可口可樂馬上創建卡路里控制委員會去反對這一禁令,理由是“這種干預措施違反了公民的自由選擇權。”多么熟悉的一幕!肥胖稅再次失效。
到了90年代,美國的肥胖問題不降反升,開始有城市開始對垃圾食品征收“肥胖稅”,飲料企業繼續用“公司將放棄該地區瓶裝廠的投資項目”威脅。21世紀初,紐約州再次提出向垃圾食品征稅,可口可樂支持的消費者自由組織發起了游說運動反對“政府不應該決定人們應該吃什么或者喝什么”。可口可樂的輿情策略告訴我們什么叫“橋唔怕舊,最緊要受”(普通話翻譯:方法老套沒關系,有用就好)。
但無論可口可樂再如何垂死掙扎,已經越來越多公眾明白,以它為代表的甜味飲料就是肥胖的元兇。不僅如此,消費者對甜味的嗜好也早已超過自然的范疇。有研究人員表示:“碳酸飲料的甜度在給孩子們傳遞一種信息,所有食物都應該這么甜。”即使是號稱零卡的代糖飲料,也有研究證明其會導致食欲增加,干擾人體基本的自我平衡機制,帶來肥胖的困擾。因此,近年也越來越多國家都加入到限制含糖飲料的隊列中。
正如作者所說,對于可口可樂而言,連“神圣不可犯的秘密配方”都一直隨著世界的改變而變化,只有它賺取利潤的系統和機制一直以來都不曾變化。而其源源不斷賺取利潤的基石是充足的供應鏈,是因為過剩而廉價的原料,因此可口可樂實際上是一個損耗型產物。即使可口可樂一直試圖擺脫自然規律的束縛,無論是下滑的業績,越來越差的品牌形象,還是消費者岌岌可危的健康,都明示著這種資源掠奪的路,快要走到頭了。
但可口可樂的未來不等于人類的未來。雖然有時我們會有“資本家命比我長”的錯覺,但只要有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到飲料背后的健康、環境和社會代價,少喝幾瓶可樂,他們就要惶惶終日。而我們反而得到了平穩的血糖曲線。
附注及參考資料
[1]Lara-Castor, L., O’Hearn, M., Cudhea, F. et al. Burdens of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n 184 countries. Nat Med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3345-4
[2]可口可樂中國官網[OL].https://www.coca-cola.com/cn/zh
[3]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公司2024三季報:營收超預期 CEO稱在華長期目標不變[OL].https://www.coca-cola.com/cn/zh/media-center/q3-2024-financial-report,2024-10-23.
[4]21世紀經濟報道.可口可樂在華銷量下滑:放下飲用水,加碼含汽飲料[OL].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41025/321e2a57981f9c7d1a54b525bee0b791.html,2024-10-25.
[5]Wilipedia.The Coca-Cola Company[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Coca-Cola_Company,2023.
[6]中國食品有限公司[OL].http://www.chinafoodsltd.com/.
[7]愛企查-中糧可口可樂飲料(中國)投資公司[OL].https://aiqicha.baidu.com/company_detail_28672433808726?p_type=2&p_tk=6540HVJ2znYhUzPGqUSHdsgVsFJCkOT7EHJDy3r%2BZqkrjraVucdxs3nJDfbaEaaHhdNoRPA6w5w6Jge5awN9GU91pO%2F1v%2BKZpMZhdMxkFKFvgqc5PWIP0BEbVSeM5QPSXunW1bo8JYr%2Bra2SOAJguOytJh%2B3VRfG5NaGwYNkwe3g4Ck%3D&p_timestamp=1737717947&p_sign=03d1383f7bcdf77b4954fbc74fe3fe22&p_signature=c67845b7ca55bff8937d6114d434aea4&__pc2ps_ab=6540HVJ2znYhUzPGqUSHdsgVsFJCkOT7EHJDy3r%2BZqkrjraVucdxs3nJDfbaEaaHhdNoRPA6w5w6Jge5awN9GU91pO%2F1v%2BKZpMZhdMxkFKFvgqc5PWIP0BEbVSeM5QPSXunW1bo8JYr%2Bra2SOAJguOytJh%2B3VRfG5NaGwYNkwe3g4Ck%3D|1737717947|c67845b7ca55bff8937d6114d434aea4|03d1383f7bcdf77b4954fbc74fe3fe22.
[8]BFFP.The Brand Audit Report 2023[R].2024.https://brandaudit.breakfreefromplastic.org/brand-audit-2023/.
[9]可口可樂放棄環保承諾 塑料污染危機再升級[OL].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79912,2024-12-07.
[10]邁克爾·莫斯.鹽糖脂--視頻巨頭是如何操縱我們的[M].中信出版社.2015-11.
[11]氫消費.這屆年輕人正在拋棄“含糖飲料”[OL].https://36kr.com/p/2864886416018052,2024-7-1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