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男女矛盾的加劇下,我囯也開始向日韓的極端兩性對立形式發展,但我不準備從表象出發討論,我打算直接先分析他的經濟實質:父權制問題,但是,很顯然,其實恩格斯早就總結過這些問題的本質原因了,我這里只是做一個簡要論述,甚至于直接的摘抄和擴展使用而已。因此我的所謂貢獻,實際上很少,只是綜合了恩格斯到原文罷了,但希望各位可以因此看懂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關于家庭的問題。
1,先天差距?
從母系社會轉變為父權社會出發的話,那末也就是:女性因為自己的生育能力,和私有制下家庭轉為專偶制家庭,女性不得不開始更多的從事家庭內的私人勞動,這時候的原因就只有:因為女性有生育能力。
但是,原始社會末期到奴隸制時期,體力勞動都是社會勞動的主要。
因此,女性對體力勞動的參與,實際上是愈發減少,參與體力勞動的強度也愈發降低,但是這絕非什么“好事”因為在經濟上就意味著女性開始被家庭內的男性支配,在社會上,一旦女性要參與社會勞動,因為長期的對女性體力勞動的“不需要”導致的女性在體力勞動方面的天賦根本沒有追上男性的增加(因為這個過程中顯然人類仍然處于進化階段),所以相對于男性反而是降低了的。既然如此,女性參與社會勞動時,她們的勞動價格將低于男性(這里,剝削階級將勞動力的質量作為了衡量勞動力的價格的標準之一了)。
一段調查研究也可以證明:“(董豫,2017)指出,仰韶時期(此時是母系社會)的女性骨骼非常強壯,而在三千年后的東周,女性骨骼明顯變矮。而男性骨骼在這兩個時期沒有明顯變化。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是女性飲食結構的變化,東周女性攝入的蛋白質相較男性明顯更低,主要以小麥和大麥為食,而小麥和大麥在東周是低等級人的食物。這表明,東周時期已經形成了父權社會。”
所以一切宣稱女性天生弱勢的,實際上忽視了階級社會長期異化中對女性做了什么。
2,生產
家庭是基本生產單位
女性在家庭內,因為參與私人勞動而不參與社會勞動,也就是說,女性進行的家務勞動,子女養育等等,不是直接參與社會生產,不是被資本家雇傭她們才這樣勞動,而是由于她們作為妻子的義務,作為妻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必須進行這樣的生產,而反過來,男性的義務在家庭中則是養活妻子和自己的孩子:因為男子的財產是可以繼承的,使用的,因而需要女子來生育和成為一種私人勞動者,男性在這里相當于“雇傭”了女性。
那么這樣的制度從何而來呢?恩格斯從歷史時期到經濟基礎都有確切的說法:
在舊大陸,家畜的馴養和畜群的繁殖,開發出前所未有的財富的來源,并創造了全新的社會關系。直到野蠻時代低級階段,固定的財富差不多只限于住房、衣服、粗糙的裝飾品以及獲得食物和制作食物的工具:小船、武器、最簡單的家庭用具。天天都要重新獲得食物。現在,日益前進的游牧民族——住在印度五河地區和恒河地區,以及當時水草更豐茂的奧克蘇斯河和藥殺水草原的雅利安人,住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閃米特人——已經有了馬、駱駝、驢、牛、綿羊、山羊和豬等畜群,這些財產,只須加以看管和最簡單的照顧,就可以越來越多地繁殖起來,供給非常充裕的乳肉食物。以前一切獲取食物的方法,現在都退居次要地位了;打獵在從前曾經是必需的,如今也成了一種奢持。
但是,這種新的財富歸誰所有呢?最初無疑是歸氏族所有。然而,對畜群的私幼稚,一定是很早就已經發展起來了。很難說,亞伯拉罕族長被所謂摩西一經的作者看作畜群的占有者,究竟是由于他作為家庭公社首領所擁有的權利,還是由于他作為實際上世襲的氏族酋長的身分。只有一點沒有疑問,那就是我們不應該把他設想為現代意義上的財產所有者。其次,沒有疑問的是,在成文史的最初期,我們就已經到處都可以看到畜群乃是家庭首領的特殊財產,完全同野蠻時代的工藝品一樣,同金屬器具、奢侈品以及人畜——奴隸一樣。
因為這時奴隸制度也已經發明了。對于低級階段的野蠻人來說,奴隸是沒有價值的。所以,美洲印第安人處置戰敗敵人的辦法,與較高發展階段上的人們的處置辦法,完全不同。男子被殺死或者被當作兄弟編入勝利者的部落;婦女則作為妻子,或者把她們同她們的尚存的子女一起收養入族。在這個階段上,人的勞動力還不能提供超出維持它的費用的顯著的盈余。由于采用牲畜繁殖、金屬加工、紡織以及最后田野耕作,情況就改變了。正如以前容易得到的妻子現在具有了交換價值而可以購買一樣,勞動力也發生了同樣的變化,特別是在畜群完全轉歸家庭所有以后。家庭并不像牲畜那樣迅速繁殖。現在需要有更多的人來看管牲畜;為此正可以利用被俘虜的敵人,何況這些敵人像牲畜一樣,也是可以繼續繁殖的。
這些財富,一旦轉歸家庭私有并且迅速增加起來,就給了以對偶婚和母權制氏族為基礎的社會一個強有力的打擊。對偶婚給家庭添加了一個新的因素。除了生身的母親以外,它又確立了確實的生身的父親,而且這個生身的父親,大概比今天的許多“父親”還要確實一些。按照當時家庭內的分工,丈夫的責任是獲得食物和為此所必需的勞動工具,從而,他也取得了勞動工具的所有權;在離婚時,他就隨身帶走這些勞動工具,而妻子則保留有她的家庭用具。所以,根據當時社會的習慣,丈夫也是食物的新來源即家畜的所有者,而后來又是新的勞動工具即奴隸的所有者。但是根據同一社會的習慣,他的子女卻不能繼承他的財產,因為關于繼承問題有如下的情形。
根據母權制,就是說,當世系還是只按女系計算的時候,并根據氏族內最初的繼承習慣,氏族成員死亡以后早先是由他的同氏族親屬繼承的。財產必須留在氏族以內。最初,由于財物不多,在實踐上大概總是轉歸最親近的同氏族親屬所有,就是說,轉歸母方的血緣親屬所有。但是,男性死者的子女并不屬于死者的氏族,而是屬于他們的母親的氏族;最初他們是同母親的其他血緣親屬共同繼承母親的,后來,可能就首先由他們來繼承了;不過,他們不能繼承自己的父親,因為他們不屬于父親的氏族,而父親的財產應該留在父親自己的氏族內。所以,畜群的所有者死亡以后,他的畜群首先應當轉歸他的兄弟姊妹和他的姊妹的子女所有,或者轉歸他母親的姊妹的后代所有。他自己的子女則被剝奪了繼承權。
因此,隨著財富的增加,財富便一方面使丈夫在家庭中占據比妻子更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又產生了利用這個增強了的地位來廢除傳統的繼承制度使之有利于子女的原動力。但是,當世系還是按母權制來確定的時候,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廢除母權制,而它也就被廢除了。這并不像我們現在所想象的那樣困難,因為這一革命——人類所經歷過的最深刻的革命之一,——并不需要侵害到任何一個活著的氏族成員。氏族的全體成員都仍然能夠和以前一樣。只要有一個簡單的決定,規定以后氏族男性成員的子女應該留在本氏族內,而女性成員的子女應該離開本氏族,轉到他們父親的氏族中去就行了。這樣就廢除了按女系計算世系的辦法和母系的繼承權,確立了按男系計算世系的辦法和父系的繼承權。”
女子依附于這種財產,所以也就貢獻她們的義務以換取繼續“過這樣的日子”也就是說相當于把自己“出賣了”。我把她們這種情況,看做是守護寶藏的精靈,但卻是替他人守護,而且還因此被詛咒,失去了自由!
這樣一來,在家庭中,進行私人勞動的是女性,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卻是男性,則男性在這樣的前提下,擁有了話語權,實際上控制了整個家庭,女性不得不被男性支配,孩子則被父母共同支配(因為女性又直接參與到養育孩子的勞動中)
有的自由主義者們,可能會首先否認這一點,認為家庭制度,認為女性是否參與私人勞動生產,是自由的,他們熱衷于高呼:這是現代社會的自由,現代社會是文明的,你們僵死的,用舊社會視角看待問題!
然而,這樣那樣的道德提倡,是虛偽的,道德提倡只有在經濟生產上女性的私人勞動不再必要的時候,才起作用。
恩格斯也在這里斷言
“謀取生活資料總是男子的事情﹐謀取生活資料的工具是由男子制造的﹐并且是他們的財產。”、“這時謀生所得的全部剩余都歸了男子,婦女參加它的享用﹐但在財產中沒有她們的份兒。”、“婦女只限于從事家務勞動,現在卻保證男子在家中占統治地位﹕婦女的家務勞動現在同男子謀取生活資料的勞動比較起來已經相形見絀;”
最后,恩格斯直接總結的說:
“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業中去”
這些都是從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可以得出的結論
然,恩格斯有一點,其實并沒有仔細的講,我這里做一個補充,那就是前面提到的關于男性養活家庭的問題,實際上,“男性養活家庭”,已經成為了資產階級捆綁那些所有擁有家庭的無產階級的工具,因為你會為了家庭而接受更進一步的被壓迫:如果工作時間和工資都增加,你甚至為了家庭而是樂意的!而養育子女的經濟負擔也直接到達無產階級男性身上,更何況,這里再補充一點恩格斯的相關論述:
“只有在被壓迫階級中間,而在今天就是在無產階級中間,性受才成為而且也才可能成為對婦女的關系的常規,不管這種關系是否為官方所認可。不過,在這里,古典的專偶制的全部基礎也就除去了。在這里沒有任何財產,而專偶制和男子的統治原是為了保存和繼承財產而建立的;因此,在這里也就沒有建立男子統治的任何推動力了。況且,在這里也沒有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維護男子統治的資產階級法律,只是為了有產者和為了他們同無產者的相互關系而存在的;它是要錢的,而因為工人貧窮的緣故,它對于工人同他的妻子的關系就沒有效力了。在這里,起決定作用的完全是另一種個人的和社會的關系。此外,自從大工業迫使婦女從家庭進入勞動市場和工廠,而且往往把她們變為家庭的供養者以后,在無產者家庭中,除了自專偶制出現以來就蔓延開來的對妻子的野蠻粗暴也許還遺留一些以外,男子統治的最后殘余也已失去了任何基礎。這樣一來,無產者的家庭,甚至在雙方都保持最熱烈的愛情和最牢固的忠實的情況下,也不管有可能得到什么宗教的和世俗的祝福,也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專偶制的家庭了。所以,專偶制的經常伴侶——淫游和通奸,在這里只有極其微小的作用;妻子事實上重新取得了離婚的權力,當雙方不能和睦相處時,他們寧愿分。一句話,無產者的婚姻之為專偶制,是在這個名詞的詞源意義上說的,決不是在這個名詞的歷史意義上說的。(《家私國》,73頁)
那么,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無產階級男性可以拋棄陳舊的觀念,那末他最后的結果是更加自愿的和無產階級女性一起飽受資本主義的壓榨,而且他也必須拋棄這種陳舊的觀念,他才更可能發現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他也才知道自己的同志在哪里,他也在才明白誰是真正的人,誰才是非人的,吃人的惡魔,更進一步說,只有這樣他才不會成為這個惡魔的幫兇!
3,現代“女拳”
首先,值得否認的第一點就是:“女拳”不等于女權,沒有資格代表廣大無產階級女性,更別提代表無產階級女性的利益。
一切對真正的女權主義者扣上“女拳”的帽子的人,或是那種真“打女拳”的人,都是極其庸俗的:一句話就是,你也配談女權?
因為,她們要的不是女性的權利,又或者說,這些這樣那樣的優待,看似是優待,可實際上,是對資產階級的崇拜,是一種媚富思想。
因為在主張上,她們認為男性這樣那樣社會責任的承擔,婚嫁的彩禮制度,理應被加強,認為女性從事私人勞動,所以獲得這樣那樣的優待是應當的,強調男方的經濟能力,弱化女方的條件,等等…
但是不難看出,她們這樣做,實質上還是在倒向父權制度,還是在支持父權制的異化,其實還是從舊的,弱化女性的社會地位的社會地位的制度上出發的,雖然嘴上說的好聽,或許也強調所謂“父權制”,但在主張上卻是在重復:女性不行,女性做不到,女性應當因為弱勢地位受這樣那樣的袒護,這其實就是在說,女性不應該承擔這樣那樣的社會責任:其實更深層在說,女性沒有必要參與社會生產,只需要成為男性的附庸就行了,可是,明面上不這樣說,而是用一種歐美社會的舊道德,舊“紳士”形式的道德來作為一種合理性,然而在歐美,這樣的道德已然是被揚棄的。
然后當她們再來談家庭,她們可以肯定地說:男方的財富能力是女性婚嫁的依據!
我為她們做一個翻譯吧,首先我們得出以下情況:婚姻使女性成為因繼承制度和私人勞動而受到控制的群體,那么加強這樣的財富,便加強了對女性的控制;而貧窮的無產階級,幾乎沒有什么繼承的財產,越是貧窮,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條件下,離婚的負擔就越小,因而成為女性敢于離婚的緣由。
可這些“女拳”主義者們談到的,卻是如何加強這樣的情況,如何使女性更加陷入這種經濟上的被支配,一句話就是,她們只要小恩小惠,不談真正長遠的女性就業問題,社會經濟地位,轉而抽象的談女性的“社會地位”,解決方法確實表面化的。
更何況在社會輿論和資本的流量作用下,仿佛她們在表面上承認女性的地位,實際上背地里加強對女性的壓迫的行為,才是一種真正的女權,而那些為了把女性從私有制家庭中解放出來的,真正做了失實事的女權主義者們,反倒是“保守的”了,反倒要因為她們女拳分子借用女權主義的名頭而被抹黑!可實際上,“女拳”分子們只是一種逆父權制思想,但是就和逆民族主義其實也是民族歧視和挑起民族矛盾一樣,“女拳”實際上和正統的父權制思想:大男子主義,實際上是父權制思想懂了一體兩面罷了,本質還是在維護父權制的地位,看似走向了父權制的反叛,實則只是在逆向的繼續承認父權制這個根本制度,順帶還抹黑了女權主義者們,所以我不愿叫他們女拳,在這里做一個揚棄,應當對于這些逆父權制思想者抱有最大的敵意,我稱她們為:
“逆向父權主義”
4,斗爭
既然,女拳不能代表女性,父權制才是問題所在,而且,這樣的父權制,反倒不是有利于無產階級中最貧困的男性,反而有利于越是富裕的人:其中這種情況最嚴重的就是包資產階級!
資產階級家庭出生的女性極有可能因為性別被當做聯姻棋子,如果說是親生長女一類的那么可能還會好些。
但,比如如果他并不是和自己的聯姻對象所生子女,而是和小三,被包養者,情況會壞的多。
那么一旦這個資產階級男性他開始享受資產階級的特權:共妻制。
一切他的女兒都可以成為討好其他資產階級的工具。
特別是在這個封建思想深深扎根的國家,他將自己的女兒按照“禮數”甚至作為性奴隸送給這樣那樣的“老爺們”,有的資產階級家庭內女性長輩甚至可以說出“讀那么多書,還不如用鐵鏈栓起來”的話來。
而那些為了討好老板的,資產階級走狗們,更是可以用自己的妻子來直接服侍資產階級,獲得地位,利益。
一個一個吃人的真相就是這樣的黑暗。
即使是所謂的“正宮親生”,也要被作為“聯姻的工具”來為自己獲取這樣那樣的利益。
我寧愿這是假的,但很不幸,這是殘酷的事實。
共產黨宣言里所說的“資產階級不以支配自己的妻女為滿足”就是這樣的意思。
因而,一切馬克思主義者,都必須,也必然是一名堅定的馬克思女權主義者,必須同這些維護當前的父權制度的老爺們,也就是資產階級們斗爭,必須反對封建的社會思想,必須通過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把私人生產轉移到社會中去,把孩子的養育不僅僅作為個人同時也作為社會的共同責任,在社會可以以及應當參與的地方來直接參與教育,實行免費教育和工作分配。
而且應當強調無產階級男性和無產階級女性聯合起來,才能打破這樣的枷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