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號,財政部發布會,出臺了一系列的財政刺激措施,雖然沒有具體說明數量,但至少表明了堅決的態度,也提振了大家對未來的信心。但能持續多久,多大程度上提振,還要看后續的具體措施。信心比黃金還重要。政府管理現代經濟,就是要把市場的預期管理好。
這里先回顧一下,以往我國財政支出的歷史。
從上圖可以看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08年之后的幾年,財政支出大幅上漲。 大家廣為所知的四萬億財政刺激計劃,就是當時提出的。從08年到11年,這四年的財政支出增幅分別達到了25.7%,21.9%,17.8%,和21.6%。這一時期也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基建狂魔”名號形成的時期。同時,我國的社保體系也在這一時期得到加強。 這幾年財政支出的大幅增長,功不可沒。
當然,對于“四萬億”也有很多批評。比如,造成了大量浪費、經濟過于依賴基建投資等。而社保體系的建立,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問題,例如,覆蓋范圍有限,報銷力度不夠等。
雖然,這幾年我國的財政收入也快速增長,但是支出的增長仍然大于收入,這也造成赤字和債務的增長。08年赤字只占財政收入的2%多一點,09年赤字占比上升到了11.36%,2010年也有8.15%。(這里的赤字計算方法為支出減去收入。但由于我國還設立了中央穩定預算調節基金,實際的赤字計算要復雜很多,這里只使用了最簡單的方法計算,大體的數值影響不大。)
13年和14年財政支出的增速放緩,但是到了15年,由于整體需求的變弱,我國經濟再次面臨壓力。繼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后,2015年對外貿易進出口額再次出現雙下降的情況。 當時國家又開啟了財政刺激。2015年全年,全國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5萬億元(152217億元),但同口徑增長僅為5.8%,增速創自1988年以來新低。與收入不景氣相比,為發揮財政托底經濟的作用,財政支出則加足了“油門”。2015年全年,全國財政支出高達17萬億元(175768億元),同口徑增長13.17%。從這一年開始,赤字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也迅速攀升至15%以上。2018年之后,常年維持在20%以上。
但是,2015年的刺激過后,財政支出的擴張明顯放緩,尤其是2020和2021兩年,增速接近于零。 也就是說,過去四五年,財政支出是非常謹慎的。所以現在大家才期盼久旱逢甘露。
但財政政策的擴展也是附帶風險的,也就是赤字和債務。過去十來年的財政擴張也附帶著赤字和債務的迅速增長。12號的發布會上明確表示,“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這說明財政還有空間擴張,但也要在既定的空間內,不可能突破限制。和08年不同的情況是,當時我國的赤字規模很小,但現在赤字和債務的規模已經很大。擴大財政支出,就必須考慮對債務的影響。
(赤字數額由支出減收入得出,并不準確,只是估計大體的趨勢)
?。ń洕鷮W人總結的各國債務與GDP比值)
根據經濟學人的一篇文章,中國的整體債務與GDP的比率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增加了四倍。尤其在過去的十年中增長尤為迅速(城投債這些隱形債務就更難說了,目前已經和美國的水平差不多)。這一總額為47.5萬億美元的債務在2023年進一步增長,這可能意味著中國在債務與GDP比率方面現在終于超越了美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