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在上海紀念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發表8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提綱
80年前毛主席發表了不朽之作《為人民服務》。從那時起“緊緊地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同時也是毛主席對共產主義思想品德的一次詮釋。它同《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大寨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以及一系列思想文化領域里的破舊立新一起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共產主義思想品德體系,構建了我們幾代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本骨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為建設社會主義、追求共產主義前赴后繼,不懈奮斗,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光輝思想也是我們黨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的根本保障。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在毛主席發表《為人民服務》80周年的今天,情況發生了巨大而深刻變化,傳統的為人民服務思想面臨復雜情況挑戰。
首先是人民結構的復雜化和訴求的多元化。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敵人,根據我國原有憲法:一切贊同、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團體,都屬于人民。一切反抗社會主義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團體,都是人民的敵人?,F行憲法對人民概念的詮釋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知識分子、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以及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成員涵蓋現階段社會的各個階級和階層。人民一詞在不同語境下的具體含義也不同,新時代人民的內涵還包括擁護祖國統一致力于中華民族復興的愛國者。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人民的對立面是敵人,人民和敵人有時是相互轉化的。
毛澤東時代敵我陣線分明,人民結構相對單一,人民的利益訴求也是相對一致的。改革開放后隨著市場經濟的介入,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人民被逐漸分成了若干階級和階層,結構復雜化了,而且有階級固化的趨勢,利益訴求也各不相同。為哪個階層服務多一點,為哪個階層服務少一點,為誰服務的問題比較突出,影響社會公平公正和人民團結,甚至還可能動搖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
為人民服務這個概念最早是誰提出的無可考證。國民黨也號稱是革命黨,也講為人民服務,在延安曾設立了“為人民服務處”。封建帝王也講念天下蒼生,為億兆子民。但他們跟毛主席提出的為人民服務思想從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毛主席認為共產黨是“革命的隊伍”,是為天下最廣大勞動人民服務的黨,要“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
人民和公民在政治屬性和法律屬性上不同,中國公民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公民中有一部分不屬于人民。由于政治制度不同,世界上不同國家在國家治理模式上實行人民社會或公民社會。我們國家實行的是人民社會。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都冠以人民的名義。如人民政府、人民軍隊、人民警察、人民醫院……他們必須為人民服務。
其次是服務主體結構的復雜化和主張的多元化。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改革開放后,由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變為既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先富裕起來的階級和階層在取得了經濟地位后逐步進入了國家上層建筑各個領域參政議政擁有了話語權。經濟斗爭的最高形式是政治斗爭,上層建筑領域不同成分的組成必然帶來兩條路線的斗爭,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直接導致政治主張的多元化和為人民服務政策的多樣化,進而影響國家的發展和政權的穩固。
第三是上述變化必然導致傳統的為人民服務思想遭遇復雜情況挑戰。我們就拿《為人民服務》五個自然段所闡述的中心思想舉例討論。
1、“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是革命黨,要通過階級斗爭,不斷革命,解放并服務于最廣大的勞苦大眾,最終任務是實現共產主義,為人民服務只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和過程。不講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就不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就會導致思想混亂,信仰缺失,目標迷茫,基于共產黨初心的為人民服務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就難以實行。
2、“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蛑赜谔┥?,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當年成千成萬的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的犧牲了,因此才有了新中國,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成就。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面臨殘酷斗爭,他們前赴后繼,英勇奮斗,忘我犧牲,憑的就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和共產黨人的思想品德。如果為了錢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而當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撕裂化,信仰危機,一切向錢看嚴重影響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價值取向?,F在的孩子們如果看到的現實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用他們的世界觀就很難理解前輩們當年的行為,又怎能讓他們按照《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行事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世界觀的改變是造成傳統為人民服務思想遭遇困惑、迷茫、挑戰的根源。
3、“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在目前形勢下,一些黨員,尤其是黨的領導干部,黨性觀念淡薄,一切從私利出發,只為自己服務,公權私用,忘記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們壓制不同意見,打擊批評幫助,破壞正常的黨內民主生活。如遇有人批評指正,盡管你說得對,他也不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對他自己沒有好處,也不照你的辦。這種現象表現在少數個人身上影響有限。但如果出現在國家層面并且形成風氣那影響就大了。改革開放幾十年成績巨大,但也存在許多重大問題,不能改正將影響國家民族前途命運。如腐敗、“三農”、教育、醫療、住房問題等等,關系國計民生,盡管人民呼聲強烈,但影響資本的利益,傳統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難以執行。因此,在資本橫行的情況下執政黨需要有糾正缺點錯誤的決心和勇氣。
4、“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當今社會經濟主導著一切,唯利是圖左右著人們的行為。集體主義、團結友愛的協作精神遭到破壞。大家各做各的夢,甚至同床異夢,人與人之間成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一切都成了生意,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被互相利用所替代。為了一己私利,殘酷競爭導致互害模式的產生。一位老師教導他的學生們說:你幫助了一個同學就等于幫助了你的競爭對手,是在干傻事。這同當年“一幫一對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社會形態決定了人們不同的價值取向,只有在公有制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建立起平等的同志關系,才能使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成為現實。
5、“今后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托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毛主席是從人人平等、移風易俗、破除封建禮教、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的角度主張喪葬革命的。他的思想維護了人的尊嚴,凈化了社會風氣,強調了人生的意義,開創了一代新風。而近些年來封建迷信回潮,陳規陋習泛濫,貧富差距損害逝者尊嚴。更有甚者,少數黨的高級領導人還要在自己死后的謚號上斤斤計較,毒化黨風,令人不齒。人死了要看他在世時為人民都做了些什么,是非功過人民自有公論。
目前國家面臨著嚴峻的政治經濟形勢,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嚴重影響團結穩定和國家發展,更需要毛主席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引領。這些年我國經濟在內外不利因素作用下增速下降,兩極分化嚴重,生產過剩,失業率增加,私有制和市場經濟的負面作用逐步顯現。經濟形勢的變化必然影響國家政治生活,產生社會矛盾。在意識形態領域,思想混亂、信念動搖、西化分化、離心離德、脫離群眾現象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形勢下更需要我們認真學習運用毛主席《為人民服務》思想,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正確方向,堅決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堅決維護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認真貫徹習主席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思想,才能解決各種矛盾,戰勝內外挑戰,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完成黨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簡介:靳建疆,1960年5月生,1979年考入北京農學院園藝系果樹專業,1983年畢業后參軍入伍,進入總參防化學院學習防化指揮,1984年赴云南老山前線代職參戰榮立戰功,1985年參加由中宣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的解放軍英模匯報團,后留校工作。歷任防化學院政治部干事、指揮系教導員、教務部辦公室主任。1997年轉業到人民日報社工作,從事文化出版、知青史、中共中央機關報史的研究工作,2020年退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