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臺灣舉辦的一場黃埔建校百年紀念活動中,臺軍退役上將季麟連高呼:“驅逐臺獨,復興中華,為民族立信,為國家立命!”
據中評社報道,6月16日,大陸將邀請部分臺灣校友赴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出席紀念活動,季麟連將是來大陸參加紀念活動的最高級別(退役)將領。但季麟連稱自己是自費前往,不是接受中國大陸邀請。對此,賴清德稱“尊重兩岸的交流”。
季麟連是臺灣“海軍陸戰隊”前司令。1947年出生于大連,1949年隨父逃往臺灣,與陳水扁是臺南一中的同窗好友,1969年從臺陸軍官校(黃埔軍校在臺復校后名稱)38期步兵科畢業,卻一直在海軍發展。
臺軍中人士評季麟連是勇猛有余、謀略不足,導致臺海軍陸戰隊在其手下編制不斷縮減,成為臺軍“精進案”最大犧牲品。
不過季麟連卻一路官運亨通,重要原因就是季麟連跟陳水扁是校友,又緊跟親陳水扁的總司令陳邦治、投靠陳水扁的“國防部長”李杰,因此季麟連一度被認定為親陳水扁將領,違背了軍方“中立”承諾。
2004年5月,季麟連由“聯勤副總司令”調任“國防部聯合準則辦公室主任”。3個月后,季麟連公然穿著軍服并全程以“臺語”(閩南話)在政論性節目中發言,大談“可抵擋解放軍150天”,這是臺軍高級將領首次在公開場合以所謂“臺語”發言,一舉打破軍中“禁令”,此舉被視作對李杰提攜之恩的回報。另據臺媒披露,季麟連還經常悄悄私自離開軍營,到外面洗“三溫暖”……
不過,退役之后的季麟連不知什么時候忽然“洗心革面”。2020年,退役上將季麟連在參加一檔臺灣政論節目時,被主持人唐湘龍問了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兩岸如果開戰,臺灣現在有勝算嗎?這個提問引來季麟連輕蔑一笑,稱“解放軍現在有多少兵力,裝備又是什么情況,臺灣應該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美軍會來支援臺灣嗎?美國當然不會來……”
2021年10月,季麟連任中國臺軍退除役人員黨部(黃復興)主任委員,此時的季麟連已轉投深藍。“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1956年7月正式成立,為中國國民黨昔日的特種黨部之一,是為臺軍退役人員設立的黨部,向來有國民黨鐵票部隊之稱。
此次,季麟連對著賴清德“開大”,可能是鑒于季麟連與綠營的淵源,賴清德不便說什么,反而是國民黨在那里勸季麟連“慎選”。
由此可見,盼望祖國統一,不要對藍綠兩營任何一方抱幻想。
此外,看著季麟連的幾次“選擇”,筆者想到了三國時期的“三姓”名將呂布。
季麟連高呼“驅逐臺獨,復興中華”,很感人。這是晚年的幡然悔悟,還是“落葉歸根”心切、“血脈相連”情深?筆者不得而知。但這樣的口號,用處事實上是不大的,這個口號甚至影響不了他的兒子。
別說季麟連中途投靠了阿扁,就算季麟連繼承父輩遺志、傳揚黃埔精神、一路深藍,又怎么樣呢?國民黨后裔組成的政商精英在臺島統治了半個世紀,腐敗橫行,與臺灣底層老百姓之間是無法化解的階級矛盾,這給了綠營收買人心、借機崛起的機會。上臺之后的民進黨搞起腐敗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季麟連在臺軍任上的表現,不過是臺灣政局亂象的顯露。
所以,無論季是一路深藍還是由綠轉藍,這樣的精英都是脫離臺灣普通老百姓的;今天的季可以作為統戰對象,但不能深度依靠。
正如筆者在上篇評某電影“洗白國民黨將領”的文章所寫道的:
惠臺制造出了郭臺銘為代表的一大批臺灣富商,他們很多是國軍將領后裔。這反而拉大了島內的貧富分化、激化了階級矛盾,臺灣省的勞動人民并不非感念大陸同胞。
從兩岸關系這些年來漸行漸遠的結果來看,作為統戰對象的臺灣的上層精英——無論是現在臺上的民進黨還是過去的國民黨都是靠不住的,臺灣省的勞動人民才是“祖國統一”真正可依靠的對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