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當局正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要迫使中國在內政外交等各方面進一步服從美國的指令、聽從霸權的安排,其中相當突出的一個焦點,就是中俄關系。
按照美西方代表“國際社會”所做出的闡釋,現如今的中俄關系已經引起他們嚴重的擔憂和不安了,原因在于中國“幫忙加強俄羅斯國防工業”。他們說,北京正以“令人擔憂的規模”向莫斯科提供援助,這包括工具、建議和技術專長。他們聲稱,“我們在過去幾個月看到的是,有一些材料從中國轉移到俄羅斯,俄羅斯用這些材料重建了工業基地,并生產了出現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武器。我們對此非常擔心。”
讓美國擔心擔憂,乖乖不得了!當今世界還有比這更大的事情嗎?是可忍孰不可忍耶,中國罪莫大焉!于是乎,霸權帝國率領西方世界向中國施加強大的壓力。美國政府放出狠話說,“我們已直接告訴中國,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將對美中關系產生影響。我們不會坐視不理”,那些幫助俄羅斯的中國企業將面臨“嚴重后果”。緊隨美國其后,英國、法國、德國等也通過各種渠道施壓中國,強烈要求中國利用自己的影響“說服”俄羅斯,使之按照西方的旨意撤出烏克蘭,停止在戰爭。甚至連意大利乃至烏克蘭澤連斯基當局也都對中國玩起了這樣的把戲,也都在呼吁中國應發揮自己對俄羅斯的影響向普京總統施加壓力。也就是說,發展深化中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正在遭遇空前強烈的狙擊。
其實,以霸權為首的西方集團不僅在強烈狙擊中俄關系,而且還在全面狙擊中國的發展與進步,他們正緊盯中國,正在對中國步步緊逼,他們不僅要狙擊中俄關系使之不得超出美西方所能允許的范圍,而且還在狙擊中國伊朗的關系、中國同朝鮮的中國、中國同越南的關系,甚至連中國同南太平洋那些明不見經傳的島嶼國家的關系,都一概都在狙擊,都要使它們局限在美國所設定的框架內。
綜合起來看,目前,美西方正發起一輪針對中國高度綜合的戰略攻勢。在這輪戰略攻勢中,美西方集團對中國采取打拉兩種手法,有的扮演紅臉,有的扮演白臉,還有的扮演黑臉,各種臉譜與手法交替運用、有機整合、綜合施策,要在政治、軍事與經濟等各方面給中國量身定制相應規則、秩序、戒律和禁令,要在上述各領域一概都將中國馴服搞定。譬如在發展新質生產力與新產業問題上,要中國“去產能”,在制造業產業鏈問題上,要對中國“去風險”,要在南海諸島與臺灣問題上,對中國“去威脅”,等等。事實上,美西方集團對中國所要“去”的東西很多,目前看已經遠遠多過當年的前蘇聯。當年他們只是要蘇聯銷毀SS-20中程彈道導彈,而現如今他們則要全面閹割中國,當前只不過勒令與壓迫中國必須在西方所限定的框架內活動。其戰略邏輯非常清晰,那就是不能使中國脫離他們的掌控,否則,如果像俄羅斯那樣徹底鬧翻,那就大事不妙難以收拾了。這才是他們所指向的目的與目標。
美西方狙擊中國的戰略攻勢在中國內外激起了強烈的反響,首當其沖的是怎樣對待以及如何選邊站隊,這已成為各國及中國國內各階層必須直面而不可回避的重大政治課題。在中國國內,中國要不要服從美西方的指令,該不該聽從他們的指揮,相關爭論與爭議日益激烈。愛國的中國人大都對霸權集團的行徑義憤填膺,但他們所能做的只能是利用有限的輿情手段來鼓與呼,而那些有比較有影響有顯著地位的人,其態度與立場卻大相徑庭,其中有些人積極配合美西方的攻勢,大聲疾呼美國不是中國的敵人,呼吁中國堅決不能當美國的敵人,說什么不能把美國往敵人的方向上塑造。其實說白了,就是要中國綏靖退讓、屈服妥協。有的則在保持“戰略定力”的名義下,限制約束中國反抗和拒絕美西方壓制的思想與行動,而要中國對來自霸權集團的攻擊淡然無視、逆來順受,甚至還要甘之如飴。而另外一些中國人則試圖同美國講理爭辯,說中國同俄羅斯的關系都是正常的貿易關系,不能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卻不允許中國同俄羅斯貿易,說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新興產業并沒有威脅美國與世界經濟,中國在南海和針對臺灣的行動只是為了捍衛主權,美國不能對中國搞“雙標”,等等。
當然,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屢屢的訴說與申辯完全沒有什么效果,并且在霸權邏輯下,此等行徑簡直就是對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挑戰。在霸權邏輯下,中國的內外政策是否適合、是否正常,要由美國來裁定裁決。美國說行才行,美國說不行就是不行,任何試圖同美國講理辯論的行為,都將被視為冒犯與挑釁。對霸權要么服從,要么反抗,除此之外沒有可以討價還價余地,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因而,上述申辯行為就難免遭到霸權的呵斥——你只需照我說的去做就行了,至于我做什么、我怎樣做,你無權過問。
正因為這樣,所以那些主張對美妥協投降的人,他們對自己的主張和意見從來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因為他們壓根就瞧不起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反霸情感,心目中將其視為“新義和團”。同時他們也對試圖同美國講理的行徑嗤之以鼻,認為這不過是不識時務的徒勞之舉,而只有他們才真懂美國,他們的主張才真正確,才屬于戰略上的“大智慧”。
一方面要應對美西方的綜合攻勢,一方面要應對國內的立場紛爭,造成當前的中國可謂壓力巨大、挑戰突出。這是不能不承認的客觀現實。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俄關系要注定遭遇一定程度的沖擊,譬如中俄之間的貿易等。美西方如此密集施壓,幾天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要親自來中國談這個問題。這些重大舉措不可能不對中俄關系不發生相應的作用與影響,所差只在大小而已。一切站在中國的立場上、從基本戰略理性出發的人,當然都希望相關沖擊越小越好,但他們可能要有一定的失望;而那些站在美西方立場上的人,可能將更加憤懣,因為總體而言,中國不大可能以犧牲中俄關系為代價來取悅美國,中俄關系的基本面不會因為美西方的施壓狙擊而動搖。
更進一步說,在美西方的綜合攻勢下,中國的內外政策都要受到相應的沖擊。任何有基本判斷能力的中國人都知道,不管霸權的政客怎樣偽裝欺騙,指天發誓說他們針對中國的一切都是為了中國好,都沒有誰會真的相信,人們完全明白霸權集團對中國包藏怎樣的禍心。但明白歸明白,現下的中國受制于內外環境與戰略條件,似乎還難以做到敢同霸權正面直抗,還不得不忍辱負重,不得不與之迂回周旋,甚至有時會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讓步。對此也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因此,美國狙擊中俄關系這件事堪稱是當前國際關系發展最新和最重要的動向。密切注意這一動向的實際進展,無疑是正確判斷全球局勢的關鍵要點之一。中俄關系未來向何處去,甚至整個國際關系未來向何處去,不得不說,今后一個時期內確實面臨不可忽視的考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