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學學術界討飯吃,有兩種途徑。
一種是“叫賣祖宗”,采用的是“管理學+國學”研究法。
平心而論,這個領域部分研究者是真心實意地熱愛老祖宗,并有相應的研究功底。這種學者盡管不多——不會比今天懂得引力子的人更多,但社會其實應褒獎他們,他們的努力對提升我國國民的“文化自信力”,和復興傳統文化,都大有裨益。
可惜的是,在這個領域內,大部分“研究者”對國學其實一知半解,其中一部分人骨子里甚至是“質量一流”的“兩面人”——滿嘴都是仁義道德,心中卻完全是男盜女娼。
他們張口是《論語》,閉嘴是《道德經》。他們所有的吆喝,都是為了花花綠綠的鈔票和異性的美色。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甚至不惜數十年如一日地制造學術垃圾,販賣文憑,并以“通靈大師”自居。
但本文的重點不在于批判他們,對他們的素描姑且從略。
一種是靠“倒賣洋貨”,成為留洋派中的學術二販子,借助曼哈頓的“妖嬈”混飯吃。
為了霸占富得流油的管理學學術江湖,他們使出了讓緬北詐騙犯也自嘆弗如的江湖伎倆。
1.拜洋碼頭。
他們找一個曼哈頓的管理學者,將他鼓吹為“大師”或“大師中的大師”,甚至將他吹捧為“通天教主”。他們一邊喊著“西方自由民主萬歲”,一邊對洋大師三跪九叩,然后自愿賣身為洋大師的嘍啰,以托庇于洋大師福蔭下,沾沾他的齊天洪福,好討點殘羹冷炙過日子……
他們有了“主公”后,立即在國內高校“占山為王,插桿為旗,言必曼哈頓”,并因此混得風生水起,“人才頭銜”掛滿了他們祖宗的靈堂。
他們的所作所為總是讓明白人冷笑不已:“你們不就是為了混碗飯吃嗎,何苦把自己作賤成這個樣子!”
難怪魯迅先生面對他們的民國前輩,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2.“無用之用”。
不管是寫論文或是申請課題或是講課、講座,他們一定是“言必曼哈頓”。
讓他們無奈的是,吹出來的“曼哈頓管理大師智慧”,還有曼哈頓大師遠不如八股文價值的套路論文,在實踐這面照妖鏡面前,立即如烈日下的妖魔原形畢露:幾乎毫無任何用處!
一二十年或更長的時間以來,管理學界都被管理業界和培訓界嘲諷為:自言自語,自娛自樂,自我封王……
這并沒有冤枉“言必曼哈頓們”,因為管理學界的大咖也已經自我反省一二十年了:我們的管理理論脫離實踐很多年了!
盡管他們“自我反省”了這么久,管理學界卻不是朝著管理實踐的方向靠近了一步,而是背道而馳,越走越遠……
真正可憐的是商學院或管理學院的學生,他們往往在畢業季發出浩嘆:,讀了三四年大學,卻什么都沒有學到!
當然,無用的東西其實也有用,言必曼哈頓們借助“論文+課題”,吃得滿嘴油光,官也越做越大。
3.“曼哈頓管理大師”及其徒子徒孫本就不過如此。
其實我們根本無須看曼哈頓管理洋大師的東西,因為洋大師和他們的徒子徒孫也只能“紙上談兵”,導致囊中羞澀,甚至為了加薪,要加入罷工(請注意,不是罷課)隊伍。我們就曉得他們的智商或科研成果,不過如此而已。如果他們真的懂得管理、營銷……他們還會活得這么“寒酸可憐”?因為一個真正懂得管理、營銷的高手,可能“日進萬金”——即使他們是美國一些工會的會員必須參與罷工,他們也只是湊湊數而已。
請大家在網上搜搜美國教職工罷工的新聞:多少美國教職工,包括加州大學的教職工(他們在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大罷工)只能通過罷工才能向資本家討點殘羹冷炙。在美國教職工大罷工隊伍內面,又有多少罷工者是“曼哈頓管理大師”及他們的徒子徒孫,他們是不是仍在“貧困線”上掙扎?
當然,美國勞動人民的罷工是正義的,也應獲得全世界勞動人民的支持。但由此可見,“曼哈頓管理大師”及其徒子徒孫混得不咋的也是事實——如果他們真的有水平,早就是資本家的座上客了。
而國內的“言必曼哈頓們”,如果沒有我國政府發給他們薪水,沒有工農群眾養著他們,他們的溫飽問題能解決嗎——就憑他們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自言自語的水平?
進而言之,他們是否應感謝自己偉大的祖國呢,而不是言必曼哈頓!
4.“城頭變幻大王旗”。
曼哈頓管理大師無法面對現實的詰問,他們的嘍啰自然也不能。嘍啰要在神州大陸活下去或爬上去,他們只能搞點玄幻手法來掩飾他們的集體無能。
(1)盡管他們完全不懂科學為何物,但不妨高舉科學主義大旗。
(2)他們鼓搗的“科學”是什么呢,那就是曼哈頓的“洋八股”的論文套路。
(3)他們的論文套路的特征呢,那就是“膚淺的數學+愚昧的形而上學”。
(4)但是,不管他們怎么包裝自己,他們也只能騙人民一時,不能騙人民一世。面對管理業界和正直學者對他們“無用的科研成果”的批評,他們狡辯說這是因為曼哈頓管理大師的理論和思想,沒有被國人情境化、本土化,所以才出現了“水土不服”問題,而究其實,管理洋大師其實蠻靈的,他們的屎尿都能包治百病……
他們在神州大陸忽悠了將近半個世紀,時至今日,他們反而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忽悠被揭穿。因為他們在苦心經營了四十多年后,已經靠“發論文+拿課題”,并借助“五唯標準”,從“百無一用”,晉升為“領軍人才”。
假如人文領域也恢復民國的“院士制度”,他們肯定或遲或早地會成為院士。
事實上,他們早就把高校的系主任、院長、校長等職務搞到了手。
他們唾沫橫飛和持之以恒地告訴地方教育部門領導說:俺們的科研方法和論文套路具有科學化、國際化、前沿化等優勢,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它們也是評判人才的唯一、而非唯二的標準。
一些地方教育部門的領導沒有明察,于是同意了,并將他們的科研方法和論文套路“規則化”了。
現在言必曼哈頓們活得很踏實:
“錢權都在我們手里,誰敢說個不字……”
“俺們現在人多勢眾,你居然敢單挑我們,你不想在學術圈混了”!
作者:江西省萍鄉市山里人,博士.研究經濟管理、國學和黨史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