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講了很多年了,這句話就是“經濟發展就是最大的政治”。這句話是由“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引伸出來的。在縣市區及鄉鎮,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招商引資,故招商引資就是中心的中心,故“招商引資就是最大的政治”。所以,在縣市區及鄉鎮,只要是吃財政飯的干部,幾乎人人都有招商引資的任務。有極端的縣市區,老師和醫生也攤派招商引資的任務指標,與工資獎金掛鉤。
我這些年跑全國各地,所見縣市區及鄉鎮干部都在為招商引資東奔西跑,主要領導都在為招商引資南征北戰。
這些年,各地招商引資的成效怎么樣呢?
只有極少數地方還行,如“鄂包榆”地區;絕大多數地方,抓雞不到倒貼米的比較普遍,或老板開豪車熱熱鬧鬧來、坐的士偷偷摸摸逃的比較普遍。總之吧,在縣市區的開發區、工業園區,活企業越來越少,僵尸企業越來越多了。很多招商引資來的企業,還沒開工就死了。政府和商人,互相“指責”對方是“騙子”的比較普遍!
為什么會這樣呢?
第一,一般性制造業出現了全球性過剩。我十幾年前寫文章說“全球一般性制造業出現了’中國拐點’”,全球一般性制造業由幾億人為幾十億人搞制造、逆轉為中印等幾十億人口為歐美等國家的幾億人口搞制造,全球一般性制造業嚴重過剩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全球一般性制造業還沒有過剩,招商引資招來企業就能創造利稅;現在,全球一般性制造業嚴重過剩了,招商引資招來企業并不一定能創造利稅,有的企業還沒有開工就關門了!這就像八十年代初的社隊企業,因為短缺,生產什么都能賣出去,招來企業就有利稅。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社隊企業產品過剩,社隊企業就出現了倒閉潮,招來一個垮掉三個。
第二,高科技產業,不太可能在中西部縣市區工業園區落戶。招引來一般性制造業是不行了,于是,很多縣市區都開始招引高新企業,都在拼盡全力搞高科技產業園區。高科技企業,一定是少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方都為招引高科技企業競爭得頭破血流,中西部的縣市區的高科技產業園區招引到高科技企業可不是容易的事,招來的高科技企業多半是假的、是來騙取優惠政策的就不奇怪了。
第三,招商引資“政治化”,導致經濟活動非市場化。現在,招商引資不是一般的工作,是人人都要完成的政治任務。政治任務是不惜代價必須完成的!本來,經濟活動是要按市場規律辦事的,現在招商引資政治化了,經濟活動就不是市場行為了,就不按經濟規律辦了。為了完成招商引資政治任務,就只能搞假或假搞了,找“朋友”幫忙假戲真演,有的演到簽約、有的演到奠基、有的演到開業,開業即死就算很好了!所謂的多少多少億的投資,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先“無償取得土地”、再“土地抵押貸款”等非市場行為創造出來的。銀行是個冤大頭、政府擔保基金是個冤二頭!
政府要政績、商人要土地,銀行出資金、財政倒貼息,熱熱鬧鬧、合力演戲。這就是絕大多數地方的招商引資的真實寫照!
像鄂包榆地區,因為有稀缺的“礦”,其招商引資是優中選優,結果是大不一樣的。
招商引資,在一般性制造業嚴重短缺時,各縣市區競相以最優惠的條件及營商環境招引企業,工業園區是可以一哄而起的,GDP是可以一哄而上的。在一般性制造業嚴重過剩的今天,各縣市區還像過去一樣招商引資,或是比過去更優惠的條件招商引資,結果只有一個:制造更加嚴重的過剩!這就像九十年代中后期農產品過剩之后,再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一樣,結果只有一個:小農戶勤勞致窮!
現在的招商引資政治化,是在以體制的力量制造縣市區之間的惡性競爭,是反市場經濟規律的政府行為,是自欺欺人的假發展,是害人害己的倒發展。長此下去,縣市區政府競爭性的“招商引資”所造成的負債將是十幾倍的恒大。恒大讓中國人只看清了房地產的雷,縣市區工業園區的雷夠大了,要警惕啊!
我呼于:中央政府要堅決禁止縣市區以非市場化手段“招商引資”,讓經濟活動遵循市場規律,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同時,也呼于中央政府堅決杜絕少數地方稅政“藏稅于企”的違法行為。
在改革開放初期,生產不足,縣市區之間的競爭發展是有其積極意義的;現在,生產過剩,對縣市區之間的惡性競爭發展還不加以管束和規范,甚至還在鼓勵惡性競爭,對經濟發展的破壞力將是巨大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