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觀看原文視頻
三大邏輯
很多人以為資本主義才有政策游說套路,想當然認為社會主義國家,應該按照老百姓需求制定政策。現實恐怕不完全如此,因為資本有專門團隊負責改變政府政策。
第一個招商引資邏輯應該很好理解。這些年很多地方政府,強制層層分配招商引資指標,甚至法院檢察院公安局都有招商指標。有些地方甚至把招商引資規模,作為最重要的考核指標,各級干部必定圍著資本轉。
資本任何要求,都有層層上達現成渠道。工農大眾有沒有同樣方便呢?工農聲音傳不到決策者桌面上,怎么為大家出臺政策呢?
焦裕祿谷文昌那樣人物,一定源于成天跟工農群眾打交道,不可能源于成天招商引資。把游說外商和外地投資,放在工作中心,難免要不斷降低要求,生怕人家不來!
第二個資本主動改變政策邏輯,稍微費點腦筋。資本想要達成利益最大化目標,必然要最大限度低成本。大大小小資本專門安排精力和人手負責。
最有代表性的操作套路,就是招募政府離職人員,或者招募官員的后代。那些得到華爾街招募的高級官員后代,你以為真憑本事被人家看中?笑話!人家看中的直接信息渠道、政策溝通渠道和游說通道。別人進不了的門,有人輕而易舉就能進。別人七彎八拐傳不到的話,有些人打個電話就解決。這才是資本最省力氣的渠道,可能占到最大便宜。
比如證券公司有投資銀行部,專門負責幫企業上市、并購或者發行債券。這個部門一是承做一個叫承攬,承攬負責找活干,承做負責干活。假如大型城投公司要發債,這給誰做都是做,怎么把項目拿到手呢?絕大部分發債都是國企,絕大部分決策權在地方政府,誰關系硬誰就能拿到項目。
證券公司投行部承攬人員,如果認真調查他們家庭背景,相當多的人都是官員子女親屬,都跟各類領導沾親帶故。這種人一年一個項目,收入輕易超百萬。最大問題是這樣做毫不違法,這才非常可怕。不需要告訴你“某某是我什么什么人”,資本多精明啊,搞清主要領導孩子家人,在何處任職是基本功,對這些了如指掌。
外資去某個地區辦廠,都會招聘一個本地人當中方廠長。這個人家里面要么有人為官,要么和政府體系非常熟悉。不需要常到廠里,甚至不需要干活,唯一作用是幫工廠協調政府關系,拿到優惠土地和最優惠待遇,申請落實各種政策獎勵等。
一廠一策就是給人量身定做政策措施,幫企業省錢,幫企業獲得政府扶植資金,幫企業拿到優質低價地塊。甚至把企業該做的包裝成政府任務,讓政府決策圍著資本轉。
精心呵護,資本能不膨脹?不少時候彼此相得益彰,政府官員因此沾光得到提升。
發展起來的那些企業,隨便走走很容易發現,很多所謂企業家都官商兩條腿,家里面有人經商也有人為官。
有些資本巨頭公開聲稱,“圍繞高層關切進行策劃傳播”,把資本戰略業務訴求慢慢植入高層關切,“起到迎合、引導政策作用”。資本猖狂到公然引導政策,不再遮遮掩掩,還要懷疑他們能量嗎?
第三個邏輯就是智庫政策建議,不少時候誰運籌誰有好處。
疫情期間恐怕已經深有體會,為什么效果好的中醫藥,沒任何一個網紅磚家大力推薦?也沒有主流媒體主動積極傳播?根本原因是沒有利益驅動。網紅磚家若推薦中醫藥,資本必定反對,那誰還找他帶鹽呢?媒體若積極傳播中醫藥,醫藥豪強大筆贊助廣告還想不想要?
媒體平臺靠別人支持,個人收益相當仰仗平臺和提成,怎么敢跟資本的要求對著干?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沒錯,為誰做調查和對誰做調查,為誰發展依靠誰,這都是最基本問題,也是風氣和方向性本質問題!磚家不聽你意見,智庫不聽你的意見,媒體沒人反映你的訴求,有誰為你制定政策解決問題呢?
資本改變政策不該再繼續下去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