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為什么越來越急?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現在,70多個年頭過去了,幾代人都沒有看到臺灣的回歸,中國人期盼統一的心情,越來越強烈。實現統一,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目標的必修課。
現在,實現統一的實力條件已經具備,就是現在啟動收臺行動,勝利一定屬于我們。別看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動作越來越大,越來越逾越紅線,越來越不把中國的警告當回事,但美國為了臺灣跟中國的軍事力量在臺灣海峽進行一戰,越來越不可能。
美國現在已經沒有能力阻止中國統一,未來更不具備這種能力。
美國現在的實力都已經無法覆蓋遍布全球的利益,越來越捉襟見肘。美國已經不是那個叫囂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巔峰時期的美國了。現在的美國主要力量,被中俄的力量牽制在亞太和歐洲東西兩線,能夠調動的軍事力量極為有限。美國傾全國之兵,攜盟友之力,都未必能跟解放軍在臺海進行一戰,何況,美國還不舍得放棄其他地區的利益,無法集中全力阻止中國統一。因為,歐洲、中東,亞太,丟掉其中一個,美國都會丟掉全球大國的地位,都是美國無法承受的代價。
美國這些年干的齷齪事太多,在全球樹敵不少,世界苦美久矣。根據現有的局勢,對美元地位那么重要的中東,美國的控制力都越來越力不從心。沙特伊朗和解就是美國對中東控制力下降的標志性事件。
2012年之前,美國的基本判斷是用60%的海軍力量就能保持在亞太地區針對解放軍的軍事優勢,但十年過去了,美國軍事力量沒有增加,還是吃老本,但中國的變化太大了。即便美國60%的海軍布局在亞太,也已經無法建立對解放軍的力量優勢了,中國用實力增長破解了美國的亞太再平衡。
美國現在越來越喜歡搞朋友圈,就是因為美國自己的力量已經不夠。工業時代,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上限取決于制造業的實力。美國軍事力量的頂峰是美國的去工業化還不十分嚴重的時候。但現在,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船都銹跡斑斑,更新緩慢,新的艦船研制受阻。美國的民用船舶制造能力已經廢掉了,導致現在的美國沒有那么多熟練工人,也影響了軍事船舶制造和保養的能力。美國現在雖然紙面戰力有十一艘航母,正常情況下三分之一維護保養,三分之一訓練,三分之一進行部署。但因為更新和保養能力跟不上,美國現在能投入戰斗的總共不到四艘航母。
中國海軍的主力艦船的更新速度是美國的好幾倍,2021年,中國海軍接收的艦艇總噸位達17萬噸,2022年,中國海軍下水/入列的大型水面艦艇總噸位近20萬噸,有人統計相當于大約相當于2/5個英國海軍、2/3個法國海軍、2/3個印度海軍。
美國的空軍優勢也在迅速縮小,陸軍給美國的心理陰影,到現在還在,不跟解放軍進行陸地上的戰爭,仍然是美軍的祖訓。中美軍事力量的對比在迅速發生著變化。
這種軍事力量的實力變化和中美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的變化一起,構成了讓美國越來越焦慮的原因。中國的強大制造業可以在戰時轉化為強大的軍事裝備制造能力,這個能力比美國在二戰期間讓世界瞠目的強大制造能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之前,美國還仗著軍事裝備技術的領先給自己打氣,但現在美國的陸海空的技術優勢,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抹平和縮小。越來越多的先進武器,中國還實現了技術的反超。再過十年,甚至用不了那么久,美國的軍事技術優勢在整體上就不復存在了。沒有了技術優勢,產能又跟中國沒法比,美國對未來除了焦慮,還能怎么辦?
以雙方現在實力縮小的速度,用不了五年,美國及其盟友連干預臺海的想法可能都沒有了。所以,美國現在在臺灣問題上表現得比中國還急,因為時間不在美國一邊,而且,要不是沒有好牌可用,美國也不會打臺灣牌。
美國從硬實力來說,越來越是個如假包換的紙老虎。
二、為什么美軍越來越“鴿”?
美國的外強中干、色厲內荏充分暴露于2016年中美海軍那場南海對峙。中國做出不惜一戰的姿態,美軍到南海表演的兩個航母艦隊就尿遁到菲律賓以東了。連叫囂著今夜就開戰的日裔海軍上將哈里斯,都很快被解除了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職務。美國軍方越來越不能容忍鷹派人物的存在。
和美國的政治人物鷹派越來越多,鴿派越來越被邊緣化不同,美國軍方的鴿派越來越多,鷹派越來越被邊緣化。
美國的現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勒將軍就是鴿派。“鴿”到啥程度呢?他曾經代表美軍的高級將領,主動與我們的國防部長聯系,并承諾有事會提前通氣。
美國軍方為什么越來越“鴿”了呢?因為最了解美軍真實實力、最清楚美軍能不能打的,當然是美軍的將領,而不是美國政府和國會的那些政客,后者不怕打仗,是因為戰端一開,接受解放軍炮火考驗的又不是他們。
美國的政客距離中美沖突的直線距離越遠,就態度越強硬。平時是美國政府的政客沖刺在第一線,戰時可就是美國軍人了。美國的政府官員和軍方將領都比美國的國會議員要身段更柔軟一些。
米勒將軍還在國會聽證會上,諄諄告誡美國頭腦發熱的議員們,為他們的反華意識太過火而感到不安。米勒將軍是明白人,爆發戰爭而美軍打不贏,第一個承擔責任的是他,而不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國會議員們。
美國的軍事將領越來越“鴿”,就是源于真實實力的清醒。
曾經被用來分析晚清北洋艦隊戰敗的軍紀軍風問題,在現在的美國海軍身上都能找到,而且更嚴重。
美國的晚清化特征,不僅僅是體現在美國的吸毒現象越來越嚴重,每年死于吸毒的人數就超過十萬,而且也表現在美軍越來越有晚清的軍隊風氣了。2019年,美國空軍監管部門對某基地進行檢查時,都能看到地上散落有大麻。2016年,美國空軍第90導彈聯隊懷俄明州沃倫空軍基地多名官兵下班后竟購買,分發和使用迷幻劑LSD。美國有線新聞網2018年2月11日報道,美國第七艦隊公共事務官員多斯證實,包括“羅納德里根”號航空母艦和駐日美軍基地在內,共計有十余名美國海軍官兵涉嫌販毒和販賣人口。而據美國軍事網2018年4月25日報道,美國海軍“平克號”驅逐艦一名二級副炮手,涉嫌為墨西哥黑幫偷取20枚大威力震蕩型手榴彈。
這還遠遠不是美軍問題的全部。驚不驚喜,刺不刺激?
帝國的興衰都有周期,沒有長盛不衰的帝國。帝國的衰落會在軍隊的管理方面表現出來。還記得駐阿富汗美軍用六百萬美軍買了九只羊的事情嗎?現在的美軍腐敗已經失控,明明知道美軍內部腐敗嚴重,也沒有人真正去查,經常不了了之。這就是帝國夕陽西下的外在表現。
美國已經經不起一場大規模戰爭的考驗,還因為美國的經濟不行了,制造業不行了,美國的財政也不行了。和平時期,美國現在都是年年巨額赤字,債務雪球越滾越大。這要是戰爭一起,美國的財政首先崩潰。美國軍事干預臺海的第一代價,就是美債先崩為敬。
美國現在最強的單項實力,除了話語權,就是金融。但美國現在的金融也很脆弱。美國的金融現在已經不能跟過去那樣輕松地通過美元潮汐收割財富了,反而時不時來個銀行自爆。為了防止更多的銀行暴雷,美國連銀行的會計準則都改了。
美債流動性成為美國金融鏈條最脆弱的一環。現在的美債銷售壓力都越來越大。美國財政部于當地時間8月10日周四完成總規模230億美元的30年期國債拍賣,得標利率為4.189%,創下2011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還是美聯儲和其他美國聯邦政府實體為了防止流拍,認購了獲配19.6%。
美軍現在越來越作為一種威懾力量而存在,擺在那里,但是不能真拿出來用,當作美國跟其他國家打心理戰的工具,就怕真要放出去打一仗,美軍的腐朽程度和美國的國力衰退程度立即來個全面暴露。英國在帝國衰落之時,軍隊腐朽成啥樣了,被日軍趕得跟兔子一樣逃竄,連中國遠征軍的戰斗力都不如。美國正在走英國當年走過的路。
所以,現在美國最怕打仗的是美軍。阿富汗都搞得一團糟,還指望他們能為了臺灣,跟解放軍不惜一戰?那可真是想多了。
臺灣島內的明白人都知道美國不可能為了他們的獨立而戰。相信美國的人好多都已經墳頭的草比人高了。
因為軍事實力的優勢不夠,所以在臺海問題上,美國已經實際失去了主導權。
三、美國的全球戰略讓自己陷入越來越大的戰略被動,無法在臺海一點上集中用力
美國不只是在臺灣問題上失去了主導權,美國的全球戰略主導權也要丟掉了,這很大程度上要感謝美國這些年的戰略王八拳。
美國挑起的俄烏沖突,并沒有如美國希望的那樣,迅速拿下俄羅斯。美國想把臺灣打造成烏克蘭,那是不可能做到的,烏克蘭都不能承擔起拖死俄羅斯的重任,何況面積不如烏克蘭十分之一的臺灣,面對制造業實力是俄羅斯十倍不止的大陸?
日本作為戰爭代理人呢?按說塊頭夠,實力也夠,但日本精得跟猴似的。日本正在琢磨把美國推到前面去,讓中美互毆,日本坐收漁翁之利。
韓國不用指望了,一個朝鮮就可以把它看得死死的。
澳大利亞距離中國那么遠,做不了軍事戰爭的代理人。但中國對澳大利亞多少有些原材料依賴,這個需要中國好好建設與俄羅斯的能源和大宗貨物的運輸通道。
印度是美國極力拉攏的對象,但要求印度作為戰爭代理人,不現實。
美國能做的最優選擇是發動盟友,對中國采取群狼戰術。但拿不下俄羅斯,美國就無法動員歐洲一起全力圍堵中國。美國現在被卡在半空中,又找不到合適的代理人。
雖然獲得了不少戰術性的收益,但遠遠彌補不了戰略上的損失。以前我們分析過,俄羅斯多堅持一個月,就給中國多創造一個月的寶貴時間。現在最寶貴的就是時間了。俄羅斯如果能再堅持一兩年,美國就哭了。
現在看,俄羅斯再堅持一年至少不是問題。烏克蘭的反攻越來越沒力量,給美西方的希望越來越小。北約官員都開始散布消息,要烏克蘭放棄部分國土換取和平了。
為了迅速擊敗俄羅斯,美國(還有歐洲)賭上了百年的金融信用,然而沒什么用,俄羅斯經濟沒有崩,反而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官方國家數據測算,截至去年底,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為5.5萬億美元,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
意不意外?
先俄后中,本來就是一步臭棋。美國的老油條基辛格一直建議美國決策層聯俄抗中。美國先俄后中,是在賭俄羅斯在美西方的全力制裁之下迅速崩盤,一旦不能速戰速決,美國就會陷入被動。
現在的美國看似張牙舞爪,但戰略上越來越沒有主動空間了。美國對中俄戰略合作的快速升級功不可沒,還堵死俄羅斯融入西方的路,讓俄羅斯向東看,中國成為俄羅斯能源出口的重點。中國二十年拉攏俄羅斯沒有實現的格局,美國幫助中國完成了大半。這樣中國在戰時的能源安全就有了保障,可以繞開海運,又有核武力量保護陸上能源運輸線的安全。
自己處于中俄東西夾擊扯動的美國,暫時無法擺脫戰略被動,怎么可能集中全部力量為了臺獨勢力跟中國一戰?
美國對中國經濟威脅最大的半導體科技戰,也沒有取得既定目標,反而給中國的企業讓出了市場空間,讓自主產業鏈替代成為全民共識。美國一頓王八拳打下來,給中國造成了短期的麻煩,但給中國解決了長期困擾的思想禁錮,比如“造不如買”。美國現在的對華戰略,并沒有削弱中國,而是成就了中國。
現在美國很怕太極拳,只要中國自己不亂,再過個三五年,形勢會如何,美國自己都不敢往深處想。
四、相對美國,更需要警惕的是精神美國人
跟中國現在那些形形色色反對統一的精神美國人相比,美國現在還真算不了什么多么嚴重的威脅。
沒有精神美國人和美國的里應外合,美國對中國形不成致命的威脅,更阻止不了中國的統一。現在阻礙中國統一的因素,美國已經不是第一位了。
這些精神美國人,現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瓦解中國人民統一的意志,還搞出秦國統一六國是野蠻戰勝文明的議題,消解中國實現統一的正當性。他們把世界經濟下行的周期性問題說成是中國政策導致的問題,把資本游戲規則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出現的普遍性問題,說成是中國獨有的問題,給中國出各種餿主意、毒藥方。
這些藥方毒性最大的就是四個:一是徹底私有化,要求國企為私企讓出空間,才能讓私企解困。二是完全經濟自由化,神話市場無形的手,貶低政府有形的手,美國的政客都開始反思美國衰敗于自由市場經濟,中國的這些人還在給中國推銷自由市場經濟那一套。三是避開收入差距問題,要中國大放水擴張資產負債表,讓中國變成下一個債務包袱失控的國家。四是配合美國利用美元加息對中國的金融戰,唱衰中國經濟,做空人民幣。
現在能夠阻止中國統一大業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中國自己亂起來。所以這些人的上述殺招,個個都是為了讓中國犯下顛覆性錯誤,造成不可逆的危機。
五、解決臺灣問題之前有必要重點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是通過反間諜的東風,不但要把那些潛藏的間諜挖出來,還要重點解決那些發揮著事實上戰略性間諜作用的精神美國人利用話語權對中國統一意志實施的瓦解和破壞。目前,中文互聯網上充斥著對反間諜的反對抹黑言論,不解決這些勢力利用話語權興風作浪,反間諜也缺少必要的輿論環境。
二是停止向臺灣輸送經濟利益。這個要重點講一下。
這是解決臺灣問題的關鍵一步,其意義不比軍事行動小。臺灣島內形成反對統一的所謂主流民意,還是我們讓他們吃得太飽。現在的臺灣,可以說依靠大陸才能維持著經濟發展水平不發生嚴重衰退。2022年臺灣的貿易順差一共才500億美元多一點,但對大陸的貿易順差竟然高達1565億美元,除去對大陸的貿易逆差,臺灣的對外貿易馬上變成巨大的赤字。2021年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更是超過1700億美元。
2022年,中國大陸的對外貿易順差為8776億美元,如果沒有對臺灣的逆差,可以輕松過萬億美元。
要沒有來自大陸的巨額貿易逆差,臺灣的經濟早就出現大問題了,哪還有那么多的資金去購買美國的武器。而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是建立在臺灣對大陸實行歧視性貿易政策的基礎上。中國這么多年忍受著世界上最歧視的貿易政策,給臺灣輸送了大量的利益,換來了什么?
只要有替代性的產品,臺灣就會考慮其他的國家而不是大陸。今年1~6月,中國大陸的造船業完工量和接訂單量均超過全球的70%,手持訂單量也達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這些數據足以證明中國的造船業實力,而臺灣的長榮海運把24艘價值43.2億美元的訂單交給了中國的競爭對手韓國。
類似這樣的例子有很多,臺灣沒有因為大陸單方面的利益輸出而心向統一,反而更加敵視大陸,抗拒統一。
所以,4月12日大陸商務部宣布對臺灣針對大陸的歧視性貿易政策展開調查,引起了大陸網民的廣泛認同,認為這是實現統一的重要一步。7月17日,商務部表示,經初步調查,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涉嫌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關于“非歧視原則”和“普遍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等規則,受臺灣貿易限制措施影響,大陸石化、紡織、機電設備、汽車等多個類別的產品以及許多物美價廉的農產品和民生必需品無法對臺出口,對相關出口企業利益造成負面影響。商務部同時宣布對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采取限制措施的調查涉及產品已從立案時的2455項增加到2509項。
大陸不需要故意窮臺,就要求臺灣消除對大陸的歧視性貿易政策就可以。這幾年,和大陸產業形成競爭的日本和韓國,都開始出現較長時間的貿易逆差。沒有相對大陸的貿易順差,臺灣的貿易逆差比日韓還要嚴重。
韓國和日本正在因為大陸的產業升級,而向著發展中國家滑落。抗拒統一的臺灣憑什么依靠大陸繼續過著發達的生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杜震華稱,大陸的產業發展水平已趕上臺灣,單向對臺方提供零關稅,是大陸企業難以忍受的不公平待遇。未來大陸的動作只會越來越多,臺灣將看到更多傳統企業外移,可能只剩下高科技電子業撐場,經濟之嚴峻不言而喻。
實際上,沒有貿易歧視政策的保護,隨著大陸半導體產業的自主替代性加速進行,臺灣的高科技電子業的好日子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抗拒統一,支持分裂,在中國歷朝歷代都是逆天的罪行。反對統一的,都按反賊論,反而讓他們活得舒舒服服的,實在沒道理,還會讓他們覺得推遲統一獲利更大。
臺灣的經濟發展水平落后于大陸,島內很多抗拒統一的人就開始向往統一了。他們不是反對統一,而是嫌貧愛富。要讓臺灣島內歸心,就要讓他們經濟回到該有的位置,仰望大陸。
這是實現統一的必需步驟。沒有這樣的步驟,就是強行收回來,也要面對著很多治理難題。
六、希望我們這代人很幸運
統一大業是十四億中國人的堅強意志,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很幸運,可以很快見到統一的實現。
具體的統一時間,我還是愿意相信2035年高鐵通車到臺北不是夢,高鐵從立項到建設一般需要七到八年。
8月19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位臺島周邊組織海空聯合戰備警巡,舉行海空等兵力聯合演訓,重點演練艦機協同、奪取制權、搜潛反潛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
這種演練隔不長時間就進行一次,已經形成常態化,而且越來越有針對性,越來越像真打,這樣練著練著就成真的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