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世衛正式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田畔 · 2023-07-15 · 來源:食物天地人 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阿斯巴甜是一種廣泛用于食品加工的人工合成化學添加劑,被廣泛應用于藥劑加工和食品加工中,近日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等機構,將阿斯巴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

   據世衛組織官網7月14日消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今天發布了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結果。IARC援引對人類致癌性的“有限證據”,將阿斯巴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1]。

  1.jpg
  圖片來源:世衛組織官網
  阿斯巴甜,一種重要的甜味劑,被廣泛應用于藥劑加工和食品加工中,其安全性非常重要,它涉及到一個食品安全的原則問題,人工合成化學品是否靠譜。
  根據有關材料:
  1. 阿斯巴甜不是食物,而是一種廣泛用于食品加工的人工合成化學添加劑。
  2. 阿斯巴甜來自化學藥品試驗。20世紀60年代,美國一家公司合成制作抑制潰瘍藥物,無意間發現到阿斯巴甜這種化學物質具有強烈甜味。做了幾項動物研究后,用作于蔗糖的代替品。
  3. 關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爭議非常大,其中有兩點很值得關注:
  其一,一些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很多人對代糖阿巴斯甜有不良反應,最典型的是長期頭痛、偏頭痛、暈眩、煩躁不安、經痛。部分較嚴重的,有突發性痙攣,眼前忽然漆黑一片,甚至死亡。
  其二,爭議雙方利益關聯不同。1996年,美國俄亥俄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中心主席 Prof. Ralph G. Walton 曾分析164項在專業學報上發表關于阿斯巴甜的研究,其中有74項認為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湊巧地"這些研究的經費,都是跟阿斯巴甜生產商有利益關系的。另外的90項獨立研究中,卻是九成以上發現服用阿斯巴甜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安全問題。
  2.jpg
  圖片來源:medicalinspire.com
  參考資料一:阿斯巴甜
  來源:百度百科
  安全性測試
  1967年春,G.D. Searle Searle公司開始關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測試。
  1967年秋,Dr.Harold Waisman對7只嬰兒猴子用加了阿斯巴甜的牛奶喂養,1死、5癲癇發作。
  1970年,Dr.John Olney的一份報告指出,阿斯巴甜對人體有重大危害。而G.D.Searle公司的研究員Dr.Olney出來證實其研究結果。
  1974年,阿斯巴甜獲得在干果中使用許可。
  1975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組織一個特別調查組,重新審查G.D.Searle公司之前提交的實驗。懷疑其實驗結果是“被操縱”。
  禁用
  經調查后,1977年,FDA要求美國律師辦公室對G.D.Searle提出起訴,訴因是“G.D.Searle在阿斯帕坦的安全性實驗中有意地誤傳所發現的事實,隱瞞實質性事實并做虛假陳述”。不久,G.D.Searle聘請美國國防部長Donald Rumsfeld為CEO,其后兩次因主控官被代表G.D.Searle的律師事務所聘請了,而拖延審訊。從而造成這一指控的訴訟時效期滿,而被迫終止起訴。
  使用
  之后,FDA一直拒絕批準使用阿斯巴甜作為代糖。直到里根總統上任后,他解雇不批準的FDA委員,并建立調查小組去決定是否準許使用,并委任Donald Rumsfeld的朋友Arthur Hull Hayes醫生為FDA陪長。在調查小組成立的不久,就批準阿斯巴甜使用在含二氧化碳的飲料上。其實當時有許多委員反對,但Hayes醫生否決他自己的調查小組的決定,堅決批準使用阿斯巴甜。而Hayes醫生在立法阿斯巴甜可以作為代糖后,被傳媒揭發收受利益而離職,就轉到G.D.Searle公司工作,而阿斯巴甜正是由G.D.Searle公司發明,至少擁有70個阿斯巴甜的生產專利。
  自1988年起,世界各地不少航空安全報刊先后發出警告,呼機師不宜于飛行前食用阿斯巴甜。指有飛行員食用阿斯巴甜后視力突然下降、模糊、眼前突然漆黑一片、痙攣等各種癥狀。1995年新罕布什爾州(Stoddard)飛行員食用阿斯巴甜后在駕駛艙癲癇大發作、至少5名American Airlines飛行員食用阿斯巴甜后死亡,其中:1人在飛行途中,1人飲了無糖汽水、更有部分飛行員因阿斯巴甜引起的痙攣而丟了飛行執照。
  1991年,國立衛生研究院發布了關于阿斯巴甜糖毒性的警告,并附上了167種害處。
  1992年,美國空軍警告自己的飛行員,在食用過阿斯巴甜后不得執行飛行任務。
  1994年,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發布了因阿斯巴甜毒性造成的88種癥狀的詳情,以下是部分該部認為由這種添加劑導致或激發的疾病:現代缺陷、抑郁癥、智力遲鈍、慢性疲乏、腦瘤,癲癇、多發性硬化癥、帕金森癥和阿爾茨海默癥。
  1994年,美國糖尿病協會和部分公司成立National Justice League對G.D.Searle提出訴訟(案件編號:C043872),包括:
  Donald Rumsfeld用自己的政治本錢和手法,讓阿斯巴甜獲得FDA的批準;
  G.D.Searle公司銷毀一份1983/84年對它不利的研究記錄;
  不正當競爭,虛假廣告,詐騙,違反擔保,違反適銷;
  并代表因食用阿斯巴甜而產生永久性傷害的美國消費者集體訴訟,要求賠償共3.5億美元。
  4_副本.jpg
  圖片來源:潮健康
  矛盾、研究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把阿斯巴甜描述為“研究最徹底的食品添加劑之一”,其安全性“毋庸置疑”。有一些通過電子郵件傳播的網絡流言宣傳說阿斯巴甜可能引起多種疾病,然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調查顯示并沒有流行病學證據可以驗證阿斯巴甜能引起重大傷害或嚴重風險。
  東北俄亥俄醫學院的行為醫學中心主任拉爾夫·沃頓(Ralph Walton)對這些相互矛盾的試驗結果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在過去的幾十年內,83項沒有受到阿斯巴甜糖產業資助的試驗專案都顯示,使用這種人造增甜劑不利于人體健康。
  另一個諷刺的是,食品里的這些甜味素本來是為了減肥添加的,但是當被人體吸收后,它們卻能促進脂肪的增長。美國某癌癥協會對8000名婦女進行了長達6年的跟蹤研究,最后得出結論,“在體重增加的女性中,食用人造增甜劑的女性所增長的體重大于未曾食用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這些合成化學物影響了人體荷爾蒙含量,削弱了我們自身的體重調控系統,它們減緩了新陳代謝,卻增進了食欲。
  相反,為達到市場壟斷的目的,FDA禁止用天然甜味素取代阿斯巴甜糖。甜菊糖(stevia)這種產自南美的天然甜味素,不僅不含熱量,而且對健康有利,但它卻被官僚主義者埋沒了。據日本的研究,指這種甜菊糖有抑制口腔細菌滋作用;亦有臨床研究發現,此甜菊糖不引起血糖波動,而且還有低降人體血糖、增加葡萄糖含量的藥療效用,有助舒緩心臟病、高血壓、heartburn及低尿酸等疾病。而這種甜菊糖,是南美洲用了幾百年的食物,應很安全。
  但1994年,在所有研究都證實甜菊糖的好處而未找到它的害處的情況下,FDA因為未有充份證據證實甜菊糖可以安全食用,而且接到某公司的舉報,投訴天然草本茶未經許可就使用了甜菊糖草,但FDA拒絕透露舉報公司的名字(部分人士認為是代糖公司)。而禁止使用甜菊糖,并稱之為“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劑”。
  更壞的是,在1996年6月27日,沒有通知公眾,FDA除去所有的阿斯巴甜的限制,允許它使用在任何東西上,包括所有的加熱的和烤的食品。但它在加熱后不單失去甜味,而且會對身體的傷害更大。
  4.jpg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二:代糖——阿斯巴甜
  摘自:《挑最自然的吃——別讓食物殺了你》
  在健康食品行業工作久了,最令人憤怒的,就是一些公司完全不顧消費者健康,只為利益,顛倒是非黑白。而醫療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受到洗腦,不顧眼前事實,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與藥劑工業、化學工業同謀,謀害消費者的健康。最典型的例子是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
  很多人對代糖阿巴斯甜有不良反應,最典型的是長期頭痛、偏頭痛、暈眩、煩躁不安、經痛。這些還算較輕微的,部分較嚴重的,有突發性痙攣,眼前忽然漆黑一片。
  1996年,美國俄亥俄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中心主席Prof. Ralph G. Walton曾分析164項在專業學報上發表關于阿斯巴甜的研究,其中有74項認為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湊巧地”這些研究的經費,都是跟阿斯巴甜生產商有利益關系的。另外的90項獨立研究中,卻是九成以上發現服用阿斯巴甜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安全問題!
  代糖不是合法的東西嗎?
  代糖阿斯巴甜是合法的東西,醫學文獻對其安全性是正反兩面都有的,于是,筆者以身試法,幾次連續吃兩三包含有阿斯巴甜的口香糖,結果都出現視力模糊、思考不清晰,而且持續數小時。多年來,也搜集朋友的反應,最典型的不良反應是視力模糊、頭痛、偏頭痛。
  其實,代糖自1981年正式獲準使用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投訴個案不絕,數以千計,不適反應癥狀包括:頭痛、作嘔、睡眠欠佳、抑郁、憂郁、煩躁不安、長期疲勞、暈眩、痙攣、視力障礙、眼前忽然漆黑一片等,嚴重者甚至死亡。
  究竟阿斯巴甜是什么東西?
  從化學成分來說,阿斯巴甜主要是天門冬氨酸(aspartic acid:40%)、苯丙安酸(phenylalanine:50%)以及在消化系統中分解出來的甲醇(methanol:10%)。
  有關廠家支持阿斯巴甜是安全的典型論調,天門冬氨酸和苯丙氨酸都是日常食物中含有的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成分;而甲醇雖然有害,但天然果汁、酒精飲品中也含少量,所以"影響不大",卻不宜多喝。
  沒錯!天門冬氨酸是神經系統中正常的神經遞質,作用是傳送信息。食物中含有天門冬氨酸,但代糖阿斯巴甜中的天門冬氨酸卻呈游離狀態,是刺激神經系統的毒素,在化學結構上,不依附其他物質分子,故服用吸收極快,實時推高血清內的天門冬氨酸水平,使神經元細胞受過度刺激而死亡。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不良反應監察系統"搜集的報告顯示,天門冬氨酸所引起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腹痛、視力障礙、憂郁、煩躁不安、長期疲勞。
  另一成分苯丙氨酸,是較多人知道有問題的。有一種遺傳病,叫先天性苯丙酮尿癥(PKU),就是身體因不能代謝苯丙酮,導致腦中堆積苯丙氨酸,這是所有醫生都知道的,所以代糖標簽上應寫明不適合PKU患者服用。然而,在1987年第一屆國際苯丙氨酸與腦功能會議中,已有學者指出,長期食用阿斯巴甜的人,他們的血清苯丙氨酸顯著增加。苯丙氨酸上升,導致情緒不正常波動,可能呈現中風、精神分裂,甚至死亡。
  代糖阿斯巴甜原來是不含甲醇的,但是在人體的小腸碰上凝奶酪蛋白(chymotrysin)時,會慢慢產生甲醇,即是木酒精。甲醇是制造劣質假酒的原料,在人體內被分解成蟻酸及甲醛,甲醛對神經細胞有劇毒,最顯著的急性中毒癥狀是視力突然下降,模糊不清、視野逐漸收窄、視網膜損壞,以致完全失明,其他癥狀還有頭痛、耳鳴、暈眩、惡心、腸胃不適、四肢肌肉虛弱無力、發冷、失憶、肢端麻痹刺痛、行為異常等。
  讀者可能聽過阿斯巴甜不能加熱,原因正是阿斯巴甜加熱到攝氏三十度以上時,就會釋放出大量甲醇。試想,像一瓶可樂,在運輸、貯存過程中堆在貨倉里,都可能遭陽光曝曬,或是一杯用沸水沖泡開的咖啡,放入代糖,溫度都很容易超過三十度,產生甲醇,即使之后降溫冷卻,甚至放入冰箱冷藏,都使代糖即使未遇上小腸內的凝奶酪蛋白,也已含有大量甲醇。
  阿斯巴甜制造商的常用借口是,酒精飲品中也含少量甲醇。然而,果汁或酒精中同時含大量的乙醇,乙醇雖也有害,但遠較甲醇為低,而且身體是先代謝乙醇,減緩、減少甲醇的吸收,降低甲醇的禍害。簡單來說,乙醇可以說是甲醇的解藥!
  4.png
  圖片來源:潮健康
  代糖面世的幾許風雨
  阿斯巴甜原是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G.D.Searle公司于開發抗潰瘍藥物時,意外地發現了這種有強烈甜味的化學物質,于是做了幾項動物研究,并于1974年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初步準許用于干糧。
  然而,因其安全性受獨立學者的強烈質疑及提出上訴,于是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委任了項目小組調查,復核G.D.Searle公司的申請書。
  1976年該項目小組提交了報告,指出申請書確實有不少研究,但其水平相當拙劣,整體上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安全數據;甚至有明顯操縱實驗結果的意圖,恣意玩弄統計數字,蓄意隱瞞或忽然中止不利審查的研究。動物實驗執行上錯誤百出,例如動物可在數據記錄中死而復生、動物“意外”出現腫瘤竟可以割掉,又未在申請書上報告。項目小組最后的結論是要把審查擱置。
  G.D.Searle自然不服,1981年1月再度上書申請,竟是火速于同年八月獲準于干糧中使用,1983年獲準用于有氣飲品。又“巧合地”,這幾年間,多名負責審查的FDA高級官員相繼在審查后離職,受聘于G.D.Searle公司或是相關的研究、公關公司。1986年7月,美國審計處(U.S.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調查了其中五名由FDA轉職到與阿斯巴甜有關的私人機構,審查報告說他們的轉職“未有違法”。然而,這次事件已反映出FDA的獨立性蕩然無存,完全受大企業所操縱。
  盡管代糖阿斯巴甜是合法商品,但由于有多項報告指出,一些飛行員服用含有阿斯巴甜的果汁、汽水、咖啡后,在飛行時突然有眩暈、痙攣抽搐、顫抖,甚至眼前一片漆黑的狀況出現。
5.jpg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三:我們堅持的迷信
  ——人造增甜劑是安全的
  摘自:《百年謊言:食物和藥品如何損害你的健康》
  人造增甜劑能夠蒙蔽我們的感覺,讓我們覺得吃了糖。許多人認為,目前發現的人造增甜劑的危害還只停留在個別人說說的階段上。葆拉·貝利-漢密爾頓注意到,她常喝的減肥汽水不僅能夠改變她的心情,還能讓她頭疼。“我聽到有報道說這些飲料里的人造增甜劑不僅能導致頭痛,讓人處于一種激動的狀態,仿佛感到狂喜一樣,和我的癥狀簡直一模一樣,于是我就再也不喝了。這些只是我以前個人經歷過的,除此之外人造增甜劑還能導致腦癌、肝癌、肺癌、腎癌和淋巴癌。”
  人工增甜劑的危害
  阿斯巴甜糖是人造增甜劑中使用最為普遍的,它出現在一百多種減肥或無糖食品中,比如軟飲料、麥片、冷凍甜食及作佐料使用。此外,它也出現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多種維生素、營養補充成分,還有藥品里。它的主要成分是甲醇、苯丙氨酸和天門冬氨酸,這三種化學成分都能分別造成腦細胞死亡、大腦荷爾蒙失衡,或成為神經毒素,而大家還不清楚這三種成分一旦發生協同作用,會對健康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加拿大作家出版的《食不下咽:關于食品添加劑的真相》一書,他們描述了這樣一種情況:如果把含有阿斯巴甜糖的減肥飲料置于29攝氏度的環境中一周以上,“飲料中的阿斯巴甜糖蕩然無存,它分解成了甲醛、乙酸和二酮哌嗪(diketopiperazine),第三種能夠導致腦瘤,而所有這些成分都被證明了對人體有毒。”
  許多動物實驗都證明了阿斯巴甜糖的安全性是令人擔心的,因為它能夠導致腦瘤。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討論了16年,卻最終允許在食物中使用阿斯巴甜糖。1980年,食品藥品管理局的一個調查小組一致反對人類食用阿斯巴甜糖,但是一年以后,局長小阿瑟·胡爾·海斯(Arthur Hull Hayes Jr.)卻推翻了自己局里科學家的意見,最終同意在干糧食品中使用阿斯巴甜糖;到了1983年,他又同意了在碳酸飲料里加入阿斯巴甜糖。此后,海斯很快離職,到西爾公司工作,而這家制藥公司正好生產阿斯巴甜糖(西爾后來并入孟山都公司)。
  在阿斯巴甜糖被允許用于軟飲料的兩年后,圣·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奧爾尼(J.W.Olney)發現美國居民的腦癌患病率平均增長了10%,每年大概有1500個新病例,65歲以上老年人的腦癌發病率居然增長了60%以上。奧爾尼發現在阿斯巴甜糖的動物測試中,動物的腦癌發生率也大幅提高。受此啟發,他開始著手試驗,并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等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闡述了阿斯巴甜糖對兒童可能造成的大腦損傷。
6.jpg 
  圖片來源:潮健康
  五角大樓曾經把這種化學毒劑作為防御性生化武器的原料,現在它卻廣泛地存在于美國和其他70個國家的食品生產中,只有在日本和少數幾個國家禁用了阿斯巴甜糖。那么它能夠繼續存在的秘密是什么呢?英國毒物學家葆拉·貝利-漢密爾頓直言不諱地道出了她的揣測:“沒什么能比得上嘩嘩作響的鈔票有用。”在她看來,食品商由于贏利豐厚,而且能夠拉攏政治靠山,立法系統不過被他們玩弄于股掌之間,不得已妥協了。
  阿斯巴甜糖能夠繼續得以使用的另外一個原因,便是科學界對于其危害的試驗結果相互矛盾,讓普通人難明究里。西爾公司、孟山都公司以及其他本行業中的實驗室所得出的結論是,阿斯巴甜糖是安全的,而獨立科學家在研究后卻經常發現它對健康具有危害性。東北俄亥俄醫學院的行為醫學中心主任拉爾夫·沃頓(Ralph Walton)對這些相互矛盾的試驗結果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在過去的幾十年內,83項沒有受到阿斯巴甜糖產業資助的試驗項目都顯示,使用這種人造增甜劑不利于人體健康。
  在阿斯巴甜糖之后被批準的人造增甜劑也并沒有為人類健康作過多的考慮。1988年,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使用安賽蜜(sulfameK),這種甜味素比糖甜200倍,目前用于碳酸飲料、甜點、色拉調味汁、口香糖、糕點原料以及口氣清新劑里。在試驗室對老鼠的實驗中,人們發現安賽蜜能夠導致白血病、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在許多食品中,阿斯巴甜糖與安賽蜜被混用,以掩蓋食物本身的苦味,但目前還沒有人研究過這兩種添加劑在人體內會產生什么樣的協同作用。
  7.png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天然甜味素被打壓
  利用食品藥品管理局禁止用天然甜味素取代阿斯巴甜糖,這些企業達到了市場壟斷的目的。甜菊糖(stevia)這種產自南美的天然甜味素,不僅不含熱量,而且對健康有利,但它卻被官僚主義者埋沒了。1994年,食品藥品管理局禁止使用甜菊糖,稱之為“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劑”,該局之所以禁用甜菊糖,是因為接到某公司的舉報,投訴天然草本茶(lestial Seasonings tea)未經許可就使用了甜菊糖草,但食品藥品管理局拒絕透露舉報公司的名字。
  亞利桑那州議員喬恩·凱爾(Jon Kyl)譴責食品藥品管理局在“限制這個行業,以使人造增甜劑制造業受益”,同時他懷疑發起投訴的正是阿斯巴甜糖制造商。后來,議會立法對飲食補充劑進行管理,允許甜菊糖作為營養品出售;可是,又奇怪又別扭的是,制造商仍被禁止將甜菊糖稱為增甜劑,甚至不能作相關暗示,其實眾所周知,甜菊糖比白糖甜300倍,而且不含熱量,但是宣告這一事實或打廣告卻是違法的。
  鑒于食品藥品管理局仍然堅持“無法證明甜菊糖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我們只需看看它的歷史,便可發現這種論調是多么荒謬。甜菊糖不僅在南美已經使用了好幾百年,而且從20世紀70年代起,日本就將其作為甜味素使用——并且接受了日本各個實驗室大范圍的檢驗——從來沒有出現過關于危害健康的記錄。
  1997年,一位記者要求食品藥品管理局出具有關限制甜菊糖使用依據的科學試驗名單,而食品藥品管理局提供的一份短短的名單正好事與愿違,它頻繁地引用了巴西科學家莫羅·阿爾瓦雷斯(Mauro Alvarez)的試驗結果,證明甜菊糖并不安全。當阿爾瓦雷斯得知食品藥品管理局使用了他的研究來立法限制甜菊糖時,就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聲稱:“能從我的研究中找到甜菊糖的危害作用,這簡直就是斷章取義。”阿爾瓦雷斯認為:“對其安全性的誤導,就是為了讓美國消費者不能使用甜菊糖。我對甜菊糖及其他植物作為食品或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進行了15年的研究。我能保證,我們的各項試驗結果表明人類食用甜菊糖是安全的。”
  
參考資料:
  [1] 付健青 ,2023-07-14,《重磅!世衛正式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中新經緯 https://mp.weixin.qq.com/s/E6BSCcZ5lmP-IzCbrFEqJg
  [2] 2019-02-24,《關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田畔科學網博客,部分內容有刪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27592-1163954.html
  原標題:關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少府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3.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烏克蘭逃兵
  6.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7.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到底誰“封建”?
  10.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无遮挡 | 日韩专区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电影 |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欧美 中出中文字幕欧美 | 日韩精品精品第一区 | 天天摸天天添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