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沖繩國際大學講師、北京工業大學講師、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大城尚子于2023年6月21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海問題研究中心的演講記錄,由李穎翻譯。
大家好,我是北京工業大學的大城尚子。感謝給予此次報告的機會。報告的題目是 “沖繩美軍基地建設與掠奪土地的歷史過程”。
美國自建國以來一直在擴大其領土和建設基地。當基于“天命論 Manifest Destiny”的西部擴張接近尾聲時,他們開始向海外擴張其領土。美軍在沖繩為帝國擴張建立基地,打著“自由和民主”的旗號掠奪了大量土地。本報告將闡明美軍的土地掠奪的歷史過程。
美國在沖繩建立軍事基地時,曾經獨立的琉球國已經被日本吞并,成為 “沖繩縣”。美國已在其簽署的《大西洋憲章》(1941年)中確定“領土不擴張”原則,因此美國沒有吞并沖繩。另一方面,美國充分了解日本在沖繩實施了殖民地政策,大和民族歧視琉球人這一形勢,并認為可以在政治上利用這種“不和”。二戰結束后,美國向蘇聯進行戰略轉移,將“冷戰思維”引入對日政策時利用了日本和沖繩的“不和”。
一、長期占有沖繩提案
沖繩的軍事要塞化是由麥克阿瑟元帥提出的。曾多次會見麥克阿瑟的昭和天皇也希望美國長期軍事占領琉球群島(“天皇信息”)。與此同時,在美國本土,美國總參謀部主張沖繩成為聯合國戰略托管地,國務院則持沖繩非軍事化并將其歸還日本。由于兩大對立的政策主張,美國內部遲遲未能決定關于沖繩地位的政策。
為打開局面,喬治·凱南于1948年3月訪問沖繩。凱南提出 “永久使用美軍沖繩基地 “,他說:“美國政府應該下決心永久控制并發展沖繩基地。應由國務院來考慮如何在國際上取得我對沖繩永久性戰略管理的認同問題”。美國政府將“冷戰思維”引入其對日政策當中。
在這一報告的基礎上,形成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的一份文件。文件寫道:“長期保持沖繩并擴大沖繩及其周圍的軍事基地 “。該文件于1949年5月6日獲得杜魯門批準。
二、為了 “自由和民主 “的世界和平無限期占領沖繩
日本和美國之間就沖繩的地位進行了談判。最終確定日本擁有“潛在主權”,美軍統治。沖繩被迫陷入到一個扭曲的結構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琉球人自己卻未能參與到決定他們未來的討論當中。1945年12月,日本首次承認了婦女的參政權,但同時取消了沖繩在國會的席位。當然,1947年日本憲法也沒有包括沖繩的聲音。決定沖繩地位的談判由日本國民選出的議員進行的,這里不包括沖繩。選擇美國的軍事統治,還是保持為日本領土,亦或者是獨立,琉球人甚至都沒有決定自己地位的投票權。
1953年4月3日,美軍政府頒布了 “土地征用令”(第109號法令),聲稱該法令是新一輪土地掠奪的法律依據。為了應對琉球人的不滿,美軍政府給出了搶奪土地的理由。4月28日的政府大樓落成典禮上,時任副長官奧格登說:“為抵御侵略,自由主義國家的人民必須形成一條共同的防線,為此授權使用琉球的土地,而且必須繼續進行軍事設施的工作。琉球群島為自由世界、為共同的目標、為戰后重建工作做出了貢獻,受到了自由世界人民的贊賞和贊揚”。其演講的邏輯是,美軍是為了自由世界的和平而奪取沖繩土地,而琉球人為此做出了所謂 “貢獻”。
隨后,美軍掠奪了那霸、伊佐濱(現在的宜野灣市)、伊江島等土地,建立軍事基地(美軍掠奪土地被稱為“刺刀和推土機”)
在沖繩建造和無限期使用軍事基地以建立自由世界防線的框架成為美國的國家政策,即“藍天政策(或“藍天法”)”。1953年12月,美國對沖繩的 “永久 “和 “長期 “使用和占領政策轉變為 “無限期”。12月5日,美軍政府頒布了第26號文件,“對軍事區不動產使用的補償”。該文件是美軍政府首次承認租賃租金問題。該文件指出,“為了琉球群島的福祉和防御,合眾國軍隊須繼續無限期地使用和占領所有軍事用地”。在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宣布 “藍天政策”的20天前,也就是1954年1月艾森豪威爾總統發表新年賀詞前的一個月,美軍政府正式表示“無限期”持有沖繩土地。
1953年12月25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發表聲明說,“只要遠東存在威脅和緊張局勢”,美國將繼續行使其治理沖繩的權利。這一聲明向海內外明確表示了其立場, “亞洲和平與安全的一切威脅被消除,天空變藍”之前,沖繩不會被交還給日本。這就是所謂的 “藍天政策”。艾森豪威爾總統在1954年1月7日的新年致辭中宣布,“美國將無限期地維持其在沖繩的基地”,從而確定了美國無限期地控制沖繩的框架。
即使在1972年美國軍事統治結束和沖繩“回歸”日本之后,這個框架仍然存在。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被視為對民主國家的挑戰。美國與其盟友發起了一場無休止的反恐戰爭。這一時期,沖繩美軍基地的地位進一步加強。
軍事基地是沖繩人的 “負擔”。沖繩人民敦促日本和美國政府 “減輕負擔”。然而,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美國在沖繩的軍事基地不是 “負擔”,而是為了維護一個民主國家的和平而共同承擔的 “責任”。今年3月,美國駐日本大使重申,沖繩基地負擔增加不是負擔,而是 “責任”(《琉球新報》,2023年3月16日)。1953年4月以來,美國的方針一直沒有變化。
三、合法的刺刀和推土機
沖繩‘回歸’后,日本政府將“沖繩公共土地等臨時使用法”和1961年以來未適用的“駐日美軍用地特別措施法”適用于沖繩,與土地所有人達成租賃協議,并提供給美軍使用。從1996年4月到1997年5月,有35個駐軍軍事用地的使用期限等已經過期,須獲得新的使用權。1995年,國家根據“駐日美軍用地特別措施法”啟動了使用裁決程序,并于9月29日要求當時的沖繩知事大田昌秀代簽合同,但大田拒絕了這一要求。同年12月7日,國家(村山富市首相)就大田拒絕執行國家命令對沖繩知事提起訴訟。最高法院認為,“如果知事繼續拒絕執行簽字和其他機構的職責,國家將無法履行安全條約和其他國家義務。通過拒絕簽字來解決基地問題,不符合強制使用制度的目的,嚴重損害公共利益”,法院裁定縣政府敗訴。
隨后,日本政府于1997年和1999年對“駐日美軍用地特別措施法”進行了修訂,1997年的修訂要點如下。
(1) 經防衛設施局裁定申請,在一定條件下,即使都道府縣征用委員會裁決過程中使用期滿,也允許臨時使用美軍事設施用地(第15條)。
(2) 即使征用委員會拒絕了政府的裁定申請,在政府(防衛設施局局長)向建設大臣提出上訴期間,臨時使用期仍然繼續(第15條第1款第1項,括號內)。
(3) 作為一項過渡措施,征用委員會正在審查中的土地也可作為臨時使用對象(補充規定2)。
(4) 非法占用的土地也屬于臨時使用范圍(附則第2項后段),在此期間的使用視為 “損失補償”(附則第3項)。
也就是說,此次修訂實現了日本政府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臨時使用軍事用地。
在修訂《特別措施法》時,全國范圍內發起了反對運動,但該法以壓倒性多數獲得通過,眾·參兩院有約90%的議員贊成。此外,日本民主黨的代表鳩山由紀夫和菅直人要求將《特別措施法》作為有時限的立法進行修改,他們強調 “安全條約的順利運行”,并表示他們同意該修正案是因為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
1999年7月的修正案涉及沖繩的抵抗權。小淵內閣通過《地方分權總括法》剝奪了在強制使用或征用土地的土地財產記錄上代理簽名的程序,以及市町村長及知事(代理)發出公告和公開檢查相關文件的程序,允許首相直接續約。此外,各都道府縣設立的征用委員會的審查征用和強制使用土地的權力也被限制。
關于提供給美軍的土地,即使土地所有者反對,日本政府最終也能由首相全權決定。在廢除代理行政制度而回歸日本后,反戰的土地所有者被‘合法的刺刀和推土機逐一打倒,沖繩人的抵抗權被剝奪。
結語
美國在沖繩搶奪土地利用了日本在沖繩的殖民主義以及由此產生的琉球人和大和人之間的’不和‘而展開。通過“捐贈土地建設軍事基地是為了自由民主世界的和平,而沖繩對其有’貢獻‘“的主張,使無限期使用成為了國策。
1972年沖繩’回歸‘日本后,日本政府修訂了“駐日美軍用地特別措施法”,以確保美國的國策(無限期使用沖繩)不受阻礙,并剝奪了反戰地主的抵抗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