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WHO可沒說新冠大流行結束了

任易 · 2023-05-06 · 來源:任易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別聽張網紅的,新冠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那是由PHEIC的定義決定的,畢竟定義權掌握在西方那邊——但是這可不代表一切都恢復正常了。

  2023年5月5日,WHO在官方網站發文《《國際衛生條例(2005)》突發事件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關于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的聲明[1]》

  認定新冠病毒現在是一個既定且持續的健康問題,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PHEIC)。

  查了一下,構成世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的標準有三個,我們看一下:

  異常事件

  通過國際傳播對其他國家構成公共衛生風險

  需要采取協調一致的國際應對措施

  首先,新冠已經流行三年了,應死盡死,應感盡感了,所以算不上新鮮東西,第一條不符合。

  然后,新冠已經實現了全球大流行,整個世界除了南極洲已經沒有凈土了,所以不再對其他國家構成公共衛生風險,第二條不符合。

  最后,各國已經協調一致的封關、隔離、接種疫苗、生產口罩、宣傳醫療常識,能做的都做了,現在各國都接受新冠帶來的超額死亡了,所以第三條不符合。

  因此,從定義上,新冠病毒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PHEIC),是時候將 SARS-CoV-2 作為一個持續的健康問題進行長期管理了。

  取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PHEIC)對平民的最大好處,是旅行者不再需要疫苗接種證明、核酸檢測證明來完成國際旅行了,大家該玩就出去好好玩吧。

  張網紅在5月6日凌晨發文[2],說「恍惚間似乎什么都沒有發生過。正常的感覺特別好」、「病毒還會存在,大流行已經過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經同此冷暖」。

  別聽張網紅的,新冠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那是由PHEIC的定義決定的,畢竟定義權掌握在西方那邊——但是這可不代表一切都恢復正常了。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看中文媒體,比如中國新聞網《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因為中文媒體既不放原文鏈接,又不放原文全文,只是給你放個大綱和摘抄。

  比如新華社《世衛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華每日電訊[4]》,WHO原文不放,只是寫個更簡略的梗概。

  然后新華社快速安排專家進行解讀,《新冠大流行迎來轉折點,世衛“新決定”怎么看?——權威專家詳解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華網[5]》,仍然只是發布一些專家意見。

  我們來看一下世衛組織的原文。WHO譚德塞確定,新冠是一個既定且持續的健康問題,所以不再構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在當前傳播的 SARS-CoV-2 Omicron 亞系與之前的Omicron 亞系毒力保持一致,加上廣泛的疫苗接種(全球已接種 133 億劑 COVID-19 疫苗。目前,89% 的衛生工作者和 82% 的 60 歲以上成年人已經完成了初級系列),全球每周與 COVID-19 相關的死亡、住院和入住重癥監護病房的人數顯著下降,目前流行的變體似乎與嚴重程度的增加無關的前提下,WHO做出了終止 PHEIC 的建議。

  consistent virulence of currently circulating SARS-CoV-2 Omicron sub-lineages compared to previously circulating Omicron sub-lineages

  這并不代表新冠流行的終結,畢竟WHO甚至還發布了《2023-2025 年 COVID-19 戰略準備和應對計劃》《the publication of the 2023-2025 COVID-19 Strategic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Plan[6]》

  在這個文件中第7頁,WHO還專門說了一個前提:在出版時,每周仍有數百萬人被報告為感染/再感染(目前公認低估了 SARS-CoV-2 的真實傳播量[注:這句話是WHO文件里說的!!!]),數十萬人因 COVID- 19 全世界每周都有數千人死亡(圖 1)。

  世衛組織「承認剩余不確定性、建議過渡到對新冠大流行的長期管理」

  什么是長期管理呢?我們查WHO的原文:

  減少和控制 SARS-CoV-2 變體的發病率,增加增長率和免疫逃逸,特別關注減少高風險和弱勢人群的感染;

  預防、診斷和治療 COVID-19,以降低死亡率、發病率和長期后遺癥

  支持會員國從危機應對過渡到可持續、綜合、長期和加強的 COVID-19 疾病管理

  在2023-2025 年,各國必須保持核心 SARS-CoV-2 監測活動以實現關鍵戰略目標并應用多種監測方法,例如哨點監測、環境監測、參與式監測、血清流行病學監測、基于事件的監測。

  上圖寫的是,世衛組織繼續大力鼓勵各國發展更強大的數據收集和報告系統,以報告更有意義的影響數據。

  這個就要吐槽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了。上個月一篇報道《吳尊友:從世衛數據看,全球新冠大流行已經趨于結束[7]》,吳尊友說:從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公布的全球疫情數據來看,新冠全球大流行已經趨于結束,“新冠的發病和死亡對人類的威脅已經不再那么嚴重”。

  我們看看世衛組織的數據,WHO會發布《COVID-19 Weekly Epidemiological Update》每周流行病學更新,我隨便找個今年4月的版本

  倒數第二行是非洲,28天內的新增病例數是12036,但是美洲28天的病例數是1,047,358,也就是100萬例,歐洲的病例數是138萬例。

  我們再看第五列,28天內死亡數,非洲死亡28人,美洲死亡1萬人,歐洲死亡1萬人,看來非洲人完全不怕新冠。

  非洲這種欠發達地區的醫療條件,真的會比美洲和歐洲高么?非洲黑人真的無懼新冠么?為什么非洲的新增病例和死亡都這么少呢?——因為不測就是沒有啊!

  巴西也碾壓美國,每10萬人中的病死數,巴西低于1例,俄羅斯1例,而德國是1.3例,加拿大是1.6例,美國是2.3例,英國是3.9例。

  根據WHO數據,我們中國就更牛了,我們10萬人的新增病例數僅為9.2例,而日本是160.2例。同一個報告周期內,韓國感染27萬例,日本感染20萬例,中國感染13.6萬例。

  國家 新增病例數 新增死亡數 10萬人感染數

  中國 136071 715 9.2

  日本 202631 1168 160.2

  韓國 271162 247 528.9

  反正在這個報告期里,我認識的感染者已經達到5個了,那說明我應該認識5萬多人,但是我顯然不可能認識幾萬人。所以這個數據可靠性,你相信就好。

  畢竟WHO自己在周報里面都會寫

  Current trends in reported COVID-19 cases continue to be underestimates of the true number of global infections and reinfections as shown by prevalence surveys. This is partly due to the reductions in testing and delays in reporting in many countries. Data presented in this report are therefore incomplete and should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翻譯過來就是

  目前COVID-19病例報告的趨勢仍然低估了全球感染和再次感染的真實數量,這一點可以從患病率調查中得知。這部分原因是由于許多國家測試減少和報告延遲所致。因此,本報告中呈現的數據是不完整的,應謹慎解釋。

  所以病例數并不能算是真實數據,我們還是用生命說話。根據《COVID-19大流行所致全球超額死亡人數[8]》,超額死亡率才是WHO認定的首選衡量指標。

  但現在的超額死亡率,美日團隊是這個形狀的:

  中國港臺是這個形狀的。

  反正,你說結束就結束吧。但是大家心里還是要有B數。能做好防護,盡量注意一點,空氣凈化器、口罩、阿茲夫定、止痛片,該準備的準備好,我們爭取躲過第二波。

  根據目前大英帝國統計局ONS的統計,《Cumulative COVID-19 infections time series, England -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 累計 COVID-19 感染時間序列,英格蘭 - 國家統計局[9]》,推特上的Jean Fisch老師做了圖:

  黑色實線是實際感染率,大約在80%上面一點,英國約有18%的人一直沒被感染。

  而累積感染率,大約是180%,也就是在20%的人一直沒被感染的前提下,還有更多的倒霉蛋反復感染兩次以上。

  根據《The prevalence of SARS-CoV-2 infection and long COVID in U.S. adults during the BA.4/BA.5 surge, June–July 2022 - ScienceDirect --- 2022 年 6 月至 7 月 BA.4/BA.5 激增期間美國成年人 SARS-CoV-2 感染和長期 COVID 的患病率 - ScienceDirect[10]》論文,在美國BA.5大流行中:

  金身不破、無感染史的人,5.8-8.3%被感染;

  有既往感染史的人,17.0-29.2%被感染。

  所以,新冠破甲、流感殺傷可不是說著玩的。得過新冠的人,身體還是脆弱了不少。像我老婆陽康之后,原來的陳年舊傷就變嚴重了,很是心疼。

  新冠再怎么變異,中國大陸也肯定不會有堪比去年年底的那一波80%人口感染的超級新冠大流行了,以后新冠的子子孫孫也不可能再取得這樣的成就。

  未來的再感染率參照美國,就是在20%-30%之間,這是不會影響社會運轉的。未來新冠后遺癥患者越來越多、勞動力不足的時候,至少我們還有人工智能的加持。

  不管WHO怎么說,不管國內的網紅醫生怎么說,還是希望大家茍住,做好防護,減少感染次數。難道健健康康,能蹦能跳,能吃能玩他不香么?

參考資料

  [1]

  突發事件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關于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的聲明: https://www.who.int/news/item/05-05-2023-statement-on-the-fifteenth-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2005)-emergency-committee-regarding-the-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pandemic

  [2]

  張網紅在5月6日凌晨發文: https://weibo.com/7454177482/MFcVp8tHf

  [3]

  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5070654526650068&wfr=spider&for=pc

  [4]

  世衛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華每日電訊: http://www.news.cn/mrdx/2023-05/06/c_1310716338.htm

  [5]

  新冠大流行迎來轉折點,世衛“新決定”怎么看?——權威專家詳解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華網: http://www.news.cn/health/20230506/a5b75ff9315f44af877b4b7693d44e41/c.html

  [6]

  2023-2025 COVID-19 Strategic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Plan: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redirect/WHO-WHE-SPP-2023.1

  [7]

  吳尊友:從世衛數據看,全球新冠大流行已經趨于結束: http://www.gyscdc.com/gyscdc/article.html?id=3570

  [8]

  COVID-19大流行所致全球超額死亡人數: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global-excess-deaths-associated-with-the-COVID-19-pandemic

  [9]

  Cumulative COVID-19 infections time series, England -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 累計 COVID-19 感染時間序列,英格蘭 - 國家統計局: https://www.ons.gov.uk/peoplepopulationandcommunity/healthandsocialcare/conditionsanddiseases/datasets/cumulativecovid19infectionstimeseriesengland

  [10]

  The prevalence of SARS-CoV-2 infection and long COVID in U.S. adults during the BA.4/BA.5 surge, June–July 2022 - ScienceDirect --- 2022 年 6 月至 7 月 BA.4/BA.5 激增期間美國成年人 SARS-CoV-2 感染和長期 COVID 的患病率 - ScienceDirec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1743523000415?via%3Dihub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烏克蘭逃兵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 婷婷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日本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AV中文免费在线 | 香蕉国产免费天天视频频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