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北京景山紅歌會在毛小青美食城隆重紀念毛主席誕辰128周年。北京部分離退休干部、專家教授、紅色網友等參加了會議,北京景山紅歌會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
活動由暖暖主持。到會嘉賓主要有:中央政策研究室綜合局原局長張勤德,原中國毛澤東學院院長、北京楊沫研究會會長馬青柯,清華大學教授、《工農文學》雜志社長李定凱,毛澤東思想旗幟網副站長隋傳法,北京靈芝柏康養公司董事長劉承果,北京某公司總監金凱恩等。張勤德、馬青柯、金凱恩等分別作了發言,李定凱教授給每位到會人員贈送了近期面世的四期《工農文學》雜志。
主持人暖暖作開場白:
伴隨著冬日溫暖的陽光,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滿懷深情,深切懷念我們敬愛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這里隆重舉行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8周年文藝演出活動,用我們深情的歌聲,來表達對毛主席深厚的愛。溫馨的會場,親切的毛主席畫像,讓我們每個人心中油然升起幸福和甜蜜。
一個民族不可以沒有信仰,毛澤東思想就是中華民族的信仰;一個民族不可以沒有精神,毛澤東思想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一個民族不可以沒有靈魂,毛澤東思想就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一個民族不可以沒有旗幟,毛澤東思想就是中華民族的旗幟!
毛主席愛人民,人民熱愛毛主席!敬愛的毛主席在中國人民的心中就像明亮的燈塔,永遠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中央政策研究室綜合局原局長張勤德
張勤德老作了《抓好“聯想風波”等實際斗爭是對毛主席的最好紀念》的主題發言。他說:
著名社會評論家司馬南、中國科學院院士倪光南、中央電視臺財經評論員張捷、北京市原副市長陸首群等先后揭發聯想集團賤賣國有資產近13億元、使中科院失去對聯想集團對控股權、柳傳志退休后還拿9000多萬元的報酬等問題,引起了一起軒然大波。。
對此,聯想集團動員全體員工“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聯絡270多家媒體一齊聲討;組織百位企業老板進行圍攻。《財經》雜志發表社評,認為柳傳志同志作為改革開放的典型,否定他,就涉及否定一個時代。神舟電腦集團總裁吳海軍說:“雖然5000年中華文明出了不少民族英雄,但也出了不少漢奸。現在的中國人一定要看清楚誰在煽動民意,打壓中國公司以便幫助美國公司!”名聲相當大的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原總編輯胡錫進提出,“倒過來追究聯想是否導致了“國有資產流失”,需要非常非常謹慎。因為有不少民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都有所謂的類似“原罪”。中國經濟曾經是完全的國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如今民營企業占了大半江山,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盡管大量民營企業都不是從國企改造出來的,但它們中的不少也曾有過掛靠鄉鎮的“紅帽子”,那當中的情形極其復雜。而且當時的改制方向受到了各地政府的認可和推動。我很擔心,如果反過來追究,甚至形成一個運動,將會對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造成打擊,增加他們的不安全感。”
支持司馬南等人的網絡名人老田說;“由于胡錫進等人的努力,我們就看到了在中國為聯想式積累進行辯護的主導策略是——以撤資相威脅,要挾各種越過法律界線的支持,不對企業背負的社會責任進行正面回應。”解放軍報文藝部原主任陳先義寫道:“觀戰者,則是中國十四億老百姓。為什么觀戰?因為這件事,直接牽動著億萬百姓的家國情懷,牽動著每個人相關的利益,如今這些利益被人私下倒騰到個人手里了,或者出賣給洋人了,這是何等大事啊!”譚吉柯德網友指出:“對李鴻章和柳傳志的評價,不同體制下的人會有不同的結論,這不奇怪,這不是學術問題,而是路線和道路問題。”人民解放軍空軍中校原戰斗機飛行員郭松民認為,“一旦資產階級獲得了這種免于公眾輿論質疑和監督的權利,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把自己的利益凌駕于國家和民族之上。這就是柳傳志和聯想事件的真正秘密!有了這種免于被質疑的特權,當然并不意味著一定會賣國,但卻會為賣國大開方便之門。但人民——主體是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是要走向社會主義的,他們不可能把自己浴血奮戰建立的新中國放在盤子里,獻給基本袖手旁觀的民族資產階級,讓他們去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五百二網友強調:“如果要深入進去,又必須突破司馬南先生預設的框架,對整個市場化改革進行深刻的反思,對資本家和企業家們進行深入的解剖,而不是糾纏于愛國情懷、分配多寡的問題。”15098725537網友的跟帖是,抓“這些私企,也僅僅是開始,中國的經濟已經開始走向下行線了,日子開始越來越難過了。想改變這種現狀,只能是回到社會主義的軌道,沒有別的出路。”
要抓好“聯想風波”之類的實際斗爭,當然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但目前要特別注意的,是抓好以下三點:
一是要充分認識這場斗爭的重要性。從表面上看,這僅僅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可實質上則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一次交鋒,勝負成敗對斗爭雙方都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當前國內外形勢都極其嚴峻和復雜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所以,我們切不可書生氣十足,把這場斗爭看得太簡單了。
二是要不斷提高克敵制勝的信心。這場風波發生在“2021決議”發表之后,地處首都,人民群眾急切希望對國資流失等給個說法的問題上,可見天時、地利、人和,特別是真理和工農大眾,都在我們這一邊。理論只要徹底,成為真理就能說服人,人民群眾掌握了真理,就是我們的勝利之本。
三是要抓住路線這個綱。毛主席指出,“和平時期檢驗路線正確不正確,要難得多。這個勝仗和敗仗,不光要看有哪些成績和錯誤,還要看舉什么旗幟,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張國燾的路線不對,在一定的時間內,比我們的勢力還要大,但長久地看,就不行了。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也可能會是這樣。”(《前奏——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171頁)他老人家在這里指出了怎樣檢驗路線和必須充分重視走什么道路等問題,非常深刻,極其重要。可見,抓好這次斗爭的基礎和前提,是通過扎扎實實的具體工作,使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尤其是普通工人農民和青年學生,真正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和發展中國,而民族資產階級的一些人所信奉的國民黨的三民主義,則過去救不了中國,今天仍然救不了中國。
關于在新中國的前27年中毛主席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建立的社會主義(簡稱毛式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王岐山副主席有一段話(有視頻為證)講得既簡潔又明確。他說:“為啥這么多奇跡,都出在毛澤東時代,而不是其他什么時代,根本原因是毛主席共產黨帶領人民建立了新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人民當了主人,不是為官員修,不是為資本家修。毛澤東時代,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干部帶頭參加勞動,縣委書記楊貴帶頭修建紅旗渠。靠毛澤東思想,將億萬有無私奉獻精神的人組織起來,形成集體力量,才是排山倒海,改天換地的生產力,集體能量和集體智慧才是最偉大的創造力。有了這種巨大的生產力,才能創造出那么多奇跡。”這樣擺事實講道理,才能使人們認清和掌握客觀真理。
關于民族資產階級的一些人所信奉的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救不了中國,辛亥革命證明了這一點。現階段民族資產階級的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這是在于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即既具有反抗帝國主義打壓的一面,又具有一定的軟弱性、搖擺性,在反帝斗爭當中容易妥協退讓,因而擔負不起領導重任,必定導致革命失敗。所以毛主席指出,“民族資產階級之所以不能充當革命的領導者和所以不應當在國家政權中占主要地位,是因為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經濟地位規定了他們的軟弱性,他們缺乏遠見,缺乏足夠的勇氣。并且有不少人害怕民眾。”(《毛澤東選集》,1368頁)認清這一點,才能和資產階級自由化改革觀劃清界限,避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總之,正如毛主席所說,“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在路線問題上沒有調和的余地。”因此,我們應該把列寧這句話作為我們的誓言:“我們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勝利。還有另外一條路,死亡。死亡不屬于工人階級!”
▲中國紅色歷程研究會會長馬青柯
馬青柯老在發言中說:
毛主席、共產黨是我們心中永遠不可磨滅的豐碑。我從小就受到黨的教育,知道毛主席是大恩人。我對毛主席非常熱愛。有人說毛主席晚年犯了嚴重錯誤,我認為這是完全不成立的。說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的一個新的高峰,是完全正確的。毛主席與人民心連心,是人民心中的紅太陽,我們永遠熱愛毛主席,永遠忠于毛主席,永遠宣傳、捍衛毛澤東思想!
▲北京某單位退休人員發言
北京某公司總監金凱恩談到:
我很榮幸從十六七歲起就開始讀毛主席的著作,在文字里領略偉人的思想偉人的智慧偉人的胸懷。希望年輕人再接再厲,以實際行動去宣傳毛澤東思想,宣傳紅色文化。
演出開始。領隊:部隊轉業文體干部吳春霞。
首先是小合唱《東方紅》、《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領唱:孟維秀。
接下來,是男女聲二重唱:《北京頌歌》(吳國英孟祥奎)。
▲男聲獨唱:《頌歌獻給毛主席》、《雄偉的天安門》(孫秀山)
▲女聲獨唱:《延安兒女熱愛毛主席》(吳春霞)
▲男女聲二重唱:《瀏陽河》(吳春霞王文才)
▲男女聲二重唱:《毛主席派人來》、《祖國一片新面貌》(孟維秀孫秀山)
▲男聲獨唱:《戰士歌唱毛主席》、《毛主席話兒記在我們心坎里》(王文才)
王文才老師曾是長春電影制片廠長影樂團合唱團的領唱、獨唱演員,多次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國家大劇院參加大型演出,曾獲全國百團才藝大賽金曲類金獎。
接下來是小合唱《七律﹒長征》。
▲男聲獨唱:《祖國慈祥母親》(孟祥奎)
▲朗誦《紀念毛主席》(暖暖)
▲口琴合奏《打虎上山》(北京口琴協會范開鍵、王志祥吹奏王文才伴唱)
口琴合奏《快樂的女戰士》(范開鍵、王志祥)
▲京劇清唱:《做人要做這樣的人》(孟維秀)
▲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選段(孫秀山孟祥奎)
演員們還表演了女聲二重唱《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吳國英、孟維秀),紅歌聯唱《草原紅衛兵見到了毛主席》、《咱們的領袖毛澤東》、《毛主席來到咱們農莊》、《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等。
最后是全體合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大家合影留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