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座談會在京舉行
《祖國》雜志報道: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精神,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注入新動力,10月31日,由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 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會、《祖國》雜志社和中愛聯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會承辦的“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座談會現場
軍事科學院原院長劉精松上將,全國政協原常委、全國工商聯原常務副主席張緒武,原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員賈文先中將,原總后勤部副部長孫志強中將,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任海泉中將,志愿軍老戰士、軍事科學院原百科部部長許忠敬少將,志愿軍副司令員陳賡大將之子、重慶警備區原副司令員陳知建少將,解放軍裝備學院原副院長、朱德元帥外孫劉建少將,原北京軍區總醫院副院長、徐信上將之子、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徐黎明,軍事博物館原館長郭得河少將,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原副部長齊德學少將,志愿軍老戰士萬海峰上將代表郭運泉,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八一電影制片廠原副廠長、軍旅作家劉星,解放軍出版社原副總編輯董保存;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原會長、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名譽會長陳昊蘇,中共中央宣傳部原秘書長、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偉華,中央紀委原副部級巡視專員戴儉明,求是雜志原副總編輯、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潤為,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會長趙健,全國政協原常委、國務院原參事任玉嶺,中共中央黨校原校務委員、組織部部長張虎林,中國知青網理事長、周恩來總理侄子周秉和,北京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張云逸大將之孫張曉龍,志愿軍第 3 兵團代司令員王近山中將之女王媛媛 ,志愿軍第 3 兵團副政治委員杜義德中將之子杜偉,志愿軍副參謀長王政柱少將之子王延,原人民日報社區域規劃辦公室主任、《誰是最可愛的人》作者魏巍部長之子魏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軍事科學院原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尹斌,北京市于若木基金會理事長李和平、秘書長梁茂林,《祖國》雜志社執行社長龔泓銘、總編輯程四化等50余位領導專家出席了座談會。會議由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單秀法主持。
劉精松上將講話
軍事科學院原院長劉精松上將在講話中談到,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時,我有許多的心得體會。抗美援朝對于我國開展偉大事業的影響非常深刻。作為一名抗美援朝戰爭初期入伍的老戰士,我親歷了這場戰爭。這場戰爭中,中國是絕對的勝利者,美國是失敗者。美國和國內一些學者認為這是一場平手的較量,這是錯誤的。過去我在沈陽軍區當司令員接待美國軍事代表團時,就曾對他們闡明過這個觀點。同時我還告誡他們,現在你們也不要與中國作對,一旦再與中國軍隊交手,你們還會失敗,而且還會敗得更慘。抗美援朝我們從鴨綠江邊把美軍趕過三八線,然后又在三八線附近血拼,美國實在沒有辦法,才簽署《停戰協定》,這顯然不是一場平局,而是分出了勝敗,中國軍隊是取勝的一方。為什么我們能夠取得這樣的勝利?首先,我們有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的英明領導,帶領全國軍民堅決打贏了這場戰爭。毛主席卓越的戰略智慧、細致的論證思考和超強的用兵戰略都體現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英勇不屈的戰斗精神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今天我們面對美國的各種打壓、圍堵,不能被動應對,應該主動出擊。
劉潤為會長致辭
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求是雜志原副總編輯劉潤為代表會議主辦方致辭。他說,正是憑借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志愿軍將士打出了軍威國威,打出了安全穩定,打出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嚴,打出了世界歷史前進的光明前景,使得我軍、我國不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稱贊,也贏得了對手的尊重。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紅色基因的絢麗花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燦爛升華,是中國革命精神譜系發展的巍峨豐碑,是我黨我軍我國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和強大敵人的精神旗幟。他還指出,我們應當“感謝”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政客,因為他們給我們上了警醒的一課,讓我們重新明白:帝國主義就是掠奪,就是欺壓,就是搗亂,就是戰爭,就是我國發展進步的“絆腳石”和“攔路虎”。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與帝國主義進行堅決的毫不妥協的斗爭。要與帝國主義進行堅決的毫不妥協的斗爭,就不能丟掉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任玉嶺參事發言
國務院原參事任玉嶺在發言中談到:毛主席講,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個大學校,我們在那里實行了大演習,這個演習比辦軍事學校還要好。這場戰爭不僅使我們的部隊有了空軍、高射炮、大炮、坦克等。而且使我們認識到發展重工業和搞好國防建設的重要性。依據抗美援朝的需要和經驗,我們高度重視了工業建設和國防建設。原先工業基礎十分薄弱,1951年,1952年的增長速度都達到了34.8,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占到17.64%。在50—60年代之間,中國先后制造出了第一臺汽車、第一臺拖拉機,第一臺萬噸水壓機,第一臺轟炸機,第一臺萬噸輪船,并在資金緊缺、人才緊缺、技術緊缺、材料緊缺情況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先后造出了原子彈、氫彈、導彈和衛星。如今中國已成為第一大工業國,制造業產值達到美國1.6倍、日本的3倍,是美日德三國之和。有22個制造業大類位居世界前列,鋼鐵、水泥、銅、化肥、化纖、發電量、造船、汽車、計算機、筆記本電腦、打印機、電視機、空調、洗衣機均位居世界第一。如今,50%的煤炭、40%的鋼鐵,60%的水泥,50%的玻璃,65%的電解鋁都在中國。此外,在兩彈一星、航天探月、天眼、北斗、海上平臺、大型吊車,可燃冰開采,高壓輸電以及航空母艦、大飛機制造和5G,人工智能,區塊鏈、互聯網技術發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志愿軍老戰士代表許忠敬少將發言
志愿軍老戰士、軍事科學院原百科部部長許忠敬少將在發言中從“勸慰金日成,警告杜魯門”、“贊同毛澤東,說服斯大林”、“參與指揮作戰,領導停戰談判”等方面回顧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的《周恩來與抗美援朝戰爭》。他在發言中指出,周恩來妥善地處理了抗美援朝戰爭許多復雜問題,形成了一系列正確的決策,對于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值得永遠稱頌的特殊貢獻。他還講道,彭德懷雖然臨危受命,倉促出征,但卻以他的卓越智慧才能,率部連戰連勝,把侵略者打回到三八線,震撼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展現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受到了廣泛的贊譽。
齊德學少將發言
軍事科學院戰略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原副部長齊德學少將在會上談到,我們的軍隊是毛澤東思想教育出來的軍隊,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文明之師、威武之師。抗美援朝戰爭中,政治工作發揮了巨大的優勢,廣大志愿軍官兵群策群力,為保證戰爭的勝利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抗美援朝還是一場人民戰爭,全國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支援了抗美援朝前線的作戰取得最后勝利。他總結道,領導因素、軍隊因素、人民因素是取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因素,而其中黨中央毛主席的堅強正確領導,是打破美軍不可戰勝神話、打贏抗美援朝戰爭最為重要的因素。
楊希雨研究員發言
著名國際問題專家、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在會上談了中國不得不出兵朝鮮的原因。在弘揚抗美援朝戰爭時,要重視國際宣傳,要突出戰略勇氣和戰略智慧。戰略智慧是我們中國外交的寶貴財富。我們說,當年中國之所以入朝參戰,是由于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圍攻朝鮮一個國家,并且幾乎占領了朝鮮的全部國土,這是一場赤裸裸的侵略戰爭。中國為了幫助鄰國不受侵略出手相助,這是真正的國際主義精神,也決定了抗美援朝是一場正義戰爭,因此,我認為今天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當前,我們特別要糾正一個錯誤的認識,就是當年美國假借聯合國的名義,帶領仆從國假冒聯合國軍北犯朝鮮,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欺世盜名。而包括我國大多數民眾在內的世人,對其中的真實情況還不了解,被美國為首侵略朝鮮的所謂“聯合國軍”的說法忽悠了,一些媒體也對此混淆不清,經常把我們抗美援朝時的對手稱作“聯合國軍”。事實上這是大錯特錯的,這也給我國在國際上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我們必須澄清這一事實,并消除由此給我們國家帶來的任何不利的影響。
尹斌研究員發言
軍事科學院原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尹斌認為,今天,我們有必要提煉并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這種精神大致由這三個方面組成:一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社會主義陣營第一次對帝國主義陣營的大戰,而且是中國獨挑大梁的戰爭;二是愛國主義精神;三是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這種精神的原動力是軍民團結是人民戰爭,黨中央和黨和人民的領袖敢于做出抗美援朝的決斷,我們的軍隊能打勝仗,底氣從哪來?從貫徹人民民主專政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群眾中來,這也讓我們的人民軍隊擁有了敢戰必勝的氣勢。
《誰是最可愛的人》作者魏巍之子魏猛發言
魏巍之子魏猛在發言中說,“70年前,《誰是最可愛的人》發表后,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毛主席批示印發全軍,朱總司令表揚這篇文章,很多人紛紛贊揚這篇文章寫得好,但是我父親說,志愿軍才是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他還講道:這篇文章50年來作為中學語文教材,文中有多處寫的很美的抒情語句,但是我感悟最深的是這行話:勇士們是仍然不會后退的呀!“不會后退!”,我認為這就是志愿軍精神,這就是抗美援朝精神,這就是人民解放軍,毛主席締造的偉大軍隊的精神;也是中國人民的精神,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艱難困苦,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強敵,中國人絕不能后退。有了這種精神,就一定會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八一電影制片廠原副廠長劉星發言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單秀法主持會議
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和《祖國》雜志社等新聞媒體記者也參加了本次座談會。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原會長、陳毅元帥之子陳昊蘇(右二),中共中央宣傳部原秘書長、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偉華(左二)、北京市于若木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李德生上將之子李和平(左一)與魏巍之子魏猛參觀書畫展后合影
原總后勤部副部長孫志強中將(中)與志愿軍副參謀長王政柱少將之子王延(左)、志愿軍第 3 兵團副政治委員杜義德中將之子杜偉出席活動
座談會后,與會人員還參觀了“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名人、藝術家書畫作品展。
廣東厚能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渝愛聯文化傳播中心、貴州銘潤福鋅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愛聯“海峽兩岸”酒業有限公司為本次座談會的協辦單位。
(《祖國》雜志報道 文/楊晨 鄭杰川 李欣欣 圖/宋志嬌 李園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