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2日)是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150周年誕辰。列寧是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論的主要繼承者,他有著開明的科學思想,是人民的領袖和熱情的革命家,是無產階級新型政黨和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俄國無產階級的這位偉大領袖畢生致力于為工人階級和一切被壓迫群眾的社會解放而斗爭。
對全世界工人階級來說,無產階級新型政黨是列寧至關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遺產。列寧率先認識到并明確提出了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沒有它,就不可能準備和進行革命)武裝起來的堅持革命的新型政黨的必要性。列寧走在其最前沿的歷史表明,只有新型的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及其最高組織形式——才能組織和指導工人階級推翻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斗爭。1917年4月,列寧表達了重要的立場,提出了由工人奪取政權的最近目標——這樣,布爾什維克黨得以準備并成功地在俄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列寧進一步發展和詳細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切組成部分,即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共產主義。
在其多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工作中,列寧闡明了帝國主義時代人類社會重大而復雜的理論問題。運用這些論斷,他指出了工人階級斗爭勝利的道路和前提條件。
列寧關于帝國主義、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新型政黨及其原則、土地和民族問題等的教導是無價的。此外,他還發展了新社會(即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理論基礎。列寧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他研究了19、20世紀之交的資本主義發展,發現資本主義已經進入了最高、最后的發展階段——帝國主義階段,它的一切矛盾也已經發展到了最尖銳的程度。(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為在其最薄弱環節打破國際帝國主義體系的鏈條創造了可能,這一意識形態和政治論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對歐洲共產黨人的斗爭而言,列寧的著作《論歐洲聯邦口號》永遠是無價之寶。列寧在這篇著作中強調,在資本主義政權之下,“歐洲聯邦”要么是不可能的,要么是反動的。這一結論已在現實中被證明,它既駁斥了列寧時代的機會主義勢力,也駁斥了我們這個時代歐盟和其他跨國資本集團的辯護者。列寧反對一切對革命理論的曲解,并認為毫不妥協地對機會主義進行斗爭是社會主義革命成功的最基本條件之一。
列寧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們堅持不懈的國際主義行動,以及作為這些行動的成果而建立起來的第三(共產)國際,是國際共產主義的基石;他們在國際層面強調了把革命力量從機會主義黨派中分離出來的任務,并譴責第二國際支持本國資產階級、號召工人階級在資本利益的驅使下進入屠宰場的背叛行為。
時至今日,列寧的有教導性的、仍不過時的著作,揭露了所有那些試圖抹黑和藏匿它卻勞而無功的人。他的著作是資本主義的眼中釘、肉中刺。最近這些天來,我們正經歷著衛生部門的可悲的缺陷所導致的新冠病毒大流行,以及壟斷組織之間的激烈競爭(這種競爭將危機、戰爭的負擔轉嫁到人民頭上,并使他們成為難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強調社會主義的必要性。
對于全世界共產黨的當前行動來說,對于各國工人階級及其盟友的斗爭來說,列寧的著作是答案和指南。
為實現我們的革命目標,“歐洲共產黨倡議”(European Communist Initiative。譯注:該組織的成員包括希臘共產黨、土耳其共產黨、共產黨(意大利)、西班牙工人共產黨、俄羅斯共產主義工人黨、比利時共產黨、南斯拉夫新共產黨等30個黨派)將在列寧著作的鼓舞和指導下,在他的道路上不懈前進,并捍衛他的遺產。
來源:歐洲共產黨倡議網站
https://www.initiative-cwpe.org/en/news/Statement-of-the-European-Communist-Initiative-for-the-150th-anniversary-of-the-birth-of-VI-Lenin/
翻譯:重回一九八四、鏡魚、99 Renown
校對:草原
相關文章
- 郝貴生:毛主席對列寧哲學思想的學習與應用
- 郝貴生:我們究竟如何搞“紀念”活動?
- 《資本論》與唯物辯證法: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
- 郝貴生:經濟利益起決定作用不能推導出經濟斗爭有首要意義的結論——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
- 郝貴生:究竟如何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 ——列寧《我們的綱領》學習批注
- 堅持列寧主義的斗爭精神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訪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書林教授
- 后伯尼·桑德斯時代,重讀列寧的《怎么辦?》
- 郝貴生:列寧批判“運動就是一切”及其現實意義——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
- 白鋼|顛倒的“主奴辯證法”
- 郝貴生|論列寧《哲學筆記》的當代價值 ——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
- 與革命者共話:略談機會主義——紀念革命導師列寧誕辰150周年
- 列寧主義視閾下的工人運動:階級運動和民族運動的統一——為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所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