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紅網上海2019年1月8日電(上海抗大研究會)2018年12月24日在普陀區社區學院,上海抗大研究會舉辦了一場紀念毛主席誕辰125周年活動,活動請上海抗大研究會會員孟廣瑤同志主旨演講,抗大研究會會員邢曉芳,楊荷娟,王愛平,王林,莊妙發,林剛,胡玉妹,劉聿,陳韜,吳魯益,鐘惠秀,地下黨后代蔣中亮等出席紀念會,孟老師以大量詳實的史料講述了新中國建立前后,毛主席為打破帝國主義的政治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威脅而殫精竭慮,以他堅定的信念,敏銳的洞察,高超的藝術,打破堅冰,打開國門,為人民共和國的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向聽眾宣示了毛主席關于對外開放思想與實的實景。
毛主席在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遵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這是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國的施政綱領一對外開放。
在1954年7月8日的政協會上,他提出了外交工作11條,其中第三,四,五條,就是爭取和英,法,美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1954年8月24日會見英國工黨訪華團艾德禮,和他進行了長時間談話,說:中國是農業國,要變為工業國,需要幾十年,需要各方面幫助,首先需要和平環境,經常打仗不好辦事,養許多兵是妨礙經濟建設的。還說:我們需要聯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在1956年10月1日會見法國客人時,那種需求西方幫助的急切心情更是溢于言表,他說:中國是塊未被開墾的處女地,中國的前途是好的,但有艱苦的任務。法國政府能否擺脫美國干涉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在貿易上能把成套設備賣給我們嗎?技術和裝備出口的可能性怎么樣?不是一般的作生意,是替中國設計工廠,供應裝備,安裝設備,并教會中國工人開動機器。
對外國先進技術,毛主席表現出虛心學習的謙虛態度,。1956年10月16日,日本在北京舉辦商品展覽會,毛主席親自出席參觀,並題詞,在參觀日本農業機械的時候,舉辦方問毛主席,對這些東西主席一定很熟悉,毛主席回答說:不敢說,我是來學習的。帝國主義的封鎖和蘇聯的背信棄義,使中國的發展面臨嚴重困難,毛主席精力高度集中,尋找破解困境的鑰匙。
美國有一個刊物《外交季刊》,它在1967年10月號上發表了一篇下屆總統竟選人尼克松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話說后,毛澤東主席敏銳發現了這篇文章背后的文章,是美國急于要結朿越戰,美國在兩個超級大國爭霸中,需要中國這個重量級的砝碼。毛主席立即抓住戰機,打出了一套外交戰略的組合拳。最終于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訪華,實現了兩國關糸正常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回到國際大家庭。
兩國關系正常化后,帶動了一大批國家與中國建交。據統計,自1972年尼克松訪華起至1976年毛主席逝世,短短的四年間,就有36個國家與我國建交,平均每年建交國家達9個之多。其中日本,德國,都是世界一流發達國家。其中英國最性急,尼克松72年2月訪華,英國3月份就由代辦級升級為大使級。比英國還著急的是日本首相田中角榮,72年8月首相座位還沒坐熱乎,就于9月訪問北京,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耐人尋味的是,在與毛主席會談時,毛主席送他一套《楚辭集注》,意在告訴日本當局人物,我們兩國是擁有共同文化淵源的國家,我們不應該相互為敵。我們應該合作,互相支援。據資料顯示:
一自1949年建國,至1979年與美國建交30年間與中國建交的國家110個,平均每年建交3,667個國家。
一其中1972至1976四年間與中國建交36個國家,平均每年建交9個國家。
一1979至2005年26年間,建交49個國家,其中包括15個從前蘇聯獨立出來的國家,平均每年建交1,88個國家。
一1949年至1979年30年間,世界上所有強國,富國,大國悉數與中國建交。
宗上所述,完全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對外開放,廣交朋友,是毛澤東治國理念的重要組成部份。
二,毛澤東自始至終為他的治國理念拼搏著,奮斗著,從未動搖,從未懈怠。
三,毛澤東對外開放的實踐碩果累累,有目共睹,世界公認。
四,毛澤東生前為中國人民開創的和平環境,為今天的改革開放打下了堅實而雄厚的基礎。
會后抗大會員陳韜先生獻上對聯一副:“澤輝穿世紀,東日照環球”,并講解此副對聯含義。
緬懷毛主席,同筑中國夢。改革開放40年就是在毛主席奠定的基礎上前進的,毛主席的偉大令全世界人民嘆服敬仰,毛澤東思想世界共認,民心所向。我們要認真學習毛譯東思想,聽毛主席話跟黨走。在習主席領導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