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共產黨宣言》對于正在從事偉大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有極其巨大的現實意義:一是永遠永遠高舉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二是堅持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學說和階級分析方法,認識和解決當代世界、中國的一系列重大社會現象和問題。 三是批判中國當今社會一切直接間接否定《宣言》的基本思想的錯誤言行。四是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五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六是把握科學社會主義和社會發展的本質,堅持社會主義的改革方向,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七是劃清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根本區別,強化對“私有觀念”為核心的剝削階級意識形態的深入而系統的批判。八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學說,永葆我們黨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九是堅持“兩個絕大多數”思想,真正確立“為人民服務”思想和做社會主人的意識。十是必須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觀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十一是堅持“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始終把改造、發展、提高自己擺在重要的地位上來。十二是堅持“無產者聯合起來”,最大限度地調度和組織人民群眾,積極投身到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來。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 階級斗爭 兩個決裂 共產主義理論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第一部公開問世的全面闡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奠基性著作,是馬克思恩格斯世界觀根本轉變、批判繼承人類優秀文化成果、深入調查研究與工農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研究社會現實的結果,是世界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第一部綱領性著作,是人類思想發展史上第一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統一的著作,是170年來國際共產主義事業和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的理論源泉,也是具有馬克思主義批判性與革命性典型特征的著作。今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研究這部著作及其理論、歷史和現實意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著重闡發《宣言》對當今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堅持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目標所具有的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永遠高舉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
恩格斯說過:“一個新的綱領畢竟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5頁)《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實際是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公開樹立起來的一面旗幟。170年來,世界各國無產階級正是在這么旗幟指引下,取得了十月革命、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今天對于正在從事偉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要繼續高舉《共產黨宣言》的旗幟,也就是共產主義的旗幟,馬克思主義旗幟。馬克思恩格斯1872年為《宣言》寫的德文版《序言》指出:“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8頁)
我們完全可以說,170年來無論世界發生了比1872年更加巨大的變化,實踐充分證明《宣言》中的一般原理也完全是正確的。當今世界和中國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社會問題和社會事件,仍然需要運用《宣言》的基本觀點說明解釋之,發展馬克思主義也需要在繼承《宣言》的基本思想基礎上才能真正發展和創新。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都是在繼承《宣言》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創新,任何離開《宣言》的基本思想去進行對馬克思主義的所謂“創新”和“發展”,實踐證明其所作所為都是程度不同甚至完全是對《宣言》基本思想的偏離和背叛。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第二國際伯恩施坦和原蘇聯赫魯曉夫都是背離《宣言》的一般原則最終走上修正主義道路的。近幾十年來,社會主義國家一些當政者和知識分子也在借口時代的某些變化直接間接否定《宣言》的基本思想,特別是根本否定《宣言》的階級斗爭、兩個必然、黨的階級屬性、消滅私有制、兩個決裂等基本思想,推行一條反馬克思主義和歪曲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社會主義運動發展實踐中證明,真正高舉《宣言》即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社會主義事業就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反之,社會主義事業就會遭到挫折、失敗。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就是拋棄了共產主義旗幟,背叛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背叛了《宣言》的基本思想。當代中國也存在不同甚至是極其嚴重的改旗易幟現象。在各級領導干部包括中高級領導干部、知識分子包括搞馬列的相當多的學者、某些黨校和主流媒體的一些人員企圖用普世價值論、自由主義理論、儒家學說等等取代我們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中國當代社會腐敗愈演愈烈以及其它各種社會問題如是非、善惡、美丑觀念的顛倒,思想的極其混亂等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歸根結底也都是拋棄共產主義旗幟和根本背叛《共產黨宣言》的結果。全黨必須認識這種現象的極其嚴重性、危害性,必須認真學習和研究《共產黨宣言》的基本思想,必須學會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和解決當代中國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社會問題,把我們黨領導的科學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進行到底!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學說和階級分析方法,認識和解決當代世界、中國的一系列重大社會現象和問題
《共產黨宣言》第一章第一句話就明確指出,自原始社會解體以來人類歷史就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而且《宣言》全書就主要是揭示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并指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是消滅階級,最終實現共產主義。所以恩格斯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提到《宣言》的基本思想時,再次闡述階級斗爭思想。他指出:“貫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因此(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即社會發展各個階段上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被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之間斗爭的歷史;這個斗爭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斗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2頁)。但是,自《宣言》發表之后,圍繞《宣言》的這一基本思想始終受到黨內外許多人的質疑和根本否定。馬克思、恩格斯1879年針對德國黨內某些人把“階級斗爭”看做令人不快的社會“粗野”現象,并主張用“真正的博愛”和關于“正義”的空話取而代之時說:“將近40年來,我們一貫強調階級斗爭,認為它是歷史的直接動力,特別是一貫強調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認為它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杠桿;所以我們決不能和那些想把這個階級斗爭從運動中勾銷的人們一道走。在創立國際時,我們明確地制定了一個戰斗口號:工人階級的解放應當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們不能和那些公開說什么工人太沒有教養,不能自己解放自己,因而必須由仁愛的大小資產者從上面來解放的人們一道走。如果黨的新機關報將采取符合這些先生們的觀點的立場,即采取資產階級的而不是無產階級的立場,那么很遺憾,我們就沒有別的路可走,而只好公開對此表示反對,并結束我們一向代表德國黨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和你們的團結一致。但愿事情不致于弄到這種地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5頁
列寧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和階級分析的方法,并且說:“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一條指導性的線索,使我們能在這種看來撲朔迷離、一團混亂的狀態中發現規律性。這條線索就是階級斗爭的理論。”《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6頁從這個意義上說,《宣言》中闡發的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觀點和方法仍然是分析認識當代世界和中國社會現象問題的極其重要的方法。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偉光同志2014年在一篇文章中就明確指出,今天的中國和世界仍然處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判定的歷史時代,即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個前途、兩條道路、兩種命運、兩大力量生死博弈的時代,這個時代仍貫穿著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階級斗爭的主線索,這就決定了國際領域內的階級斗爭是不可能熄滅的,國內的階級斗爭也是不可能熄滅的。因此,作為真正的共產黨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認識當代世界蘇聯解體、美國霸權、金融危機、朝核問題及近幾十年發生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兩伊戰爭、南斯拉夫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等問題,分析認識當代中國腐敗現象及尖銳激烈的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的階級斗爭現象,更應該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政治、法律、文學藝術、道德、教育等本質特征。列寧說:“一切關于非階級的社會主義和非階級的政治的學說,都是胡說八道。”《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6頁)“誰若還說什么非階級的政治和非階級的社會主義,誰就只配關在籠子里,和澳洲袋鼠一起供人觀賞。”《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8頁)列寧還指出,社會主義就是成長著的共產主義因素與衰亡著的資本主義斗爭的歷史時期。
毛澤東的繼續革命的最重要內容就是揭示了社會主義整個歷史階段始終存在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斗爭,存在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蘇聯解體的客觀事實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今腐敗現象愈演愈烈的客觀事實已經充分證明毛澤東論斷的顛撲不破的科學性、真理性。毛澤東同志還把階級斗爭看做社會實踐中一項極其重要的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途徑、手段和形式。因此真正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積極投身到中國當今的反對資本主義復辟現象的階級斗爭實踐活動中去,任何不講階級斗爭、不講階級分析的方法,離開無產階級階級斗爭的實踐就不可能真正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不可能真正實現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任務。
三、批判中國當今社會一切直接間接否定《宣言》的基本思想的錯誤言行
馬克思在《資本論》“序言”中指出,辯證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建立在唯物辯證法基礎上的《宣言》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它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首先《共產黨宣言》科學地批判了資本主義。其第一章就是在充分肯定資產階級產生的歷史功績的同時,也揭露和批判了其對社會發展的阻礙作用,由此爆發了經濟危機以及造成工人階級貧困化和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等。指出正是其內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性導致其必然滅亡和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同時還批判了拜金主義的實質、表現及其危害性。其次,批判了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思潮,如封建社會主義、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保守的社會主義、真正的社會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尤其對空想社會主義進行了科學的分析,既指出其產生的合理性和合理內容,也指出其根本缺陷和理論依據的根本錯誤。再次,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反對共產主義的錯誤思潮。今天我們學習研究《宣言》,高舉《宣言》的偉大旗幟,就必須堅持《宣言》的這種批判性革命性的顯著特征。同時,《宣言》前言中就指出,共產主義作為一個幽靈在歐洲游蕩,歐洲各國反對派都聯合起來圍剿這個幽靈。《宣言》發表之后,歐洲以及世界各國反動派繼續圍剿這個幽靈。當代中國決不亞于《宣言》發表之前和發表之后的100多年的歷史對共產主義和《宣言》的圍剿,尤其近些年來,對《宣言》中的共產主義的圍剿,也達到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時刻。因此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人也應該堅決打破對《宣言》的圍剿,深入批判當代中國否定和歪曲《宣言》基本和核心思想的一系列錯誤言行。
首先批判把《宣言》核心思想歸結為“全球化”的錯誤觀點。“全球化”確實是《宣言》中闡發的一個觀點,主要是指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資產階級為推銷產品,驅使其奔走于世界各地,客觀上促進了世界各地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世界各國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但這種“全球化”思想只是《宣言》的一個普通觀點,既不是基本觀點,更不是重要觀點。但國內某些學者為了為當今中國“與世界接軌”行為提供馬克思主義的所謂“理論根據”,自覺不自覺就把全球化思想作為《宣言》的主要或核心觀點,如某著名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心曾出過兩本有關書籍即《共產黨宣言與全球化》、《馬克思主義與全球化》。這種借我們今天的某些政策而拔高《宣言》的某一觀點,同時自覺不自覺否認和歪曲“消滅私有制”、“兩個決裂”的核心思想的觀點是錯誤的。
其次批判把《宣言》的核心單純歸結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思想。恩格斯晚年在回答意大利記者關于《宣言》的主要思想時,提到《宣言》第二章最后一句話即“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頁)于是理論界某些人抓住恩格斯這句話,硬要說這句話是《宣言》的唯一的核心思想,把“消滅私有制”思想只是看做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手段,甚至完全否定“消滅私有制”的科學性。這種觀點也是對《宣言》的歪曲。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既包括改造客觀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觀世界。《宣言》的“消滅私有制”思想是建立在“兩個必然”基礎上的,是共產黨人改造客觀世界的主要或根本內容。把《宣言》中的“消滅私有制”思想看做《宣言》的核心無疑是正確的。但馬克思主義的改造客觀世界同時必須伴隨改造主觀世界,也就是改造客觀世界的主體自身的發展。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從改造主觀世界的角度界定《宣言》的核心思想無疑也是正確的。但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也必須在客觀世界的發展,即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所以《宣言》中講得清清楚楚,強調真正做到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必須是代替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聯合體基礎上。因此借恩格斯強調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歪曲和根本否定“消滅私有制”思想是完全錯誤的。
再次,批判歪曲《宣言》中“消滅私有制”的思想。“消滅私有制”是《宣言》中的極其重要甚至是核心的思想。許多否定質疑《宣言》思想的人幾乎都不同程度地歪曲和根本否定“消滅私有制”思想。今年以來網絡上掀起的對周新城同志的圍剿就典型地說明了這一問題。其實,歪曲和根本否定“消滅私有制”思想近些年來一直存在。2008年,國防大學辛子陵教授發表在《炎黃春秋》上的《對資產階級認識的歷史變遷》一文公開宣稱《共產黨宣言》的根本錯誤就是提出“消滅私有制”思想,他認為,馬克思這一結論完全是建立在對工人階級同情的道德基礎上寫出,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宣言》之后的資本主義發展和社會主義陣營的不復存在、蘇聯的解體恰恰證明了“消滅私有制”思想的荒謬性。筆者當年寫了一篇《<共產黨宣言>中“消滅私有制”的思想是科學的結論——評辛子陵《走出<共產黨宣言>的誤區》一文的根本錯誤》一文,發表在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學報《理論學科》2010年第9期上。對其思想及歪曲的手法、實質進行了深入揭露和批判。此外,某些學者還認為,中文版《宣言》中“消滅私有制”翻譯錯了,應該翻譯為“揚棄私有制”。德文原文是“揚棄”的意思,而不是“消滅”。“消滅”就是徹底否定、全盤否定,違反辯證法否定就是“揚棄”的思想,“消滅私有制”是“一大二公”的“左”的理論基礎。有的認為,《宣言》中的“消滅私有制”不是消滅整個私有制,而只是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是用勞動者的個體私有制(或者說個人所有制)代替資本家的所有制。 還有的認為,《宣言》中的“消滅私有制”思想馬克思、恩格斯提出過早了,當時的資本主義還處在上升的青春時期,生產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還沒有走向滅亡。他們甚至依據馬克思1859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作為歷史觀觀點的“兩個決不會”思想主觀主義推論出馬克思認為當時的資本主義還沒有發展到滅亡階段,以此說明馬克思1859年已經開始修正《宣言》中的“消滅私有制”思想了。這完全是主觀主義的方法,是把作為哲學結論的“兩個決不會”思想與作為社會主義結論的“兩個必然”和“消滅私有制”思想混為一談了。
最后,批判對《宣言》中邏輯思想的歪曲。中央黨校王長江教授2008年11月17日在《北京日報》發表文章《要仔細研究一下<共產黨宣言>的邏輯》。《宣言》的邏輯思想確實有研究的必要,然而王文卻歪曲了《宣言》的邏輯思想。他認為,《宣言》的邏輯起點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把人變成了機器的奴隸,由此推斷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對立,工人建立自己的政黨,爭得民主。他贊賞這種邏輯。他說,既然《宣言》結論是建立在工業革命把人變成機器的奴隸這一“現實”基礎上,那么二戰以后,人類科學技術得到迅速發展,人不再是機器的奴隸、附庸而變成主體。依據《宣言》的這種邏輯,《宣言》的基本結論就過時了,這個馬克思主義結論就過時了。中國共產黨就應該徹底拋棄“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結論了。這實質也是對《宣言》科學邏輯思想的歪曲和根本否定。首先,《宣言》的邏輯起點是階級斗爭而不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導致的生產力進一步的發展確實把人變成機器的奴隸,但其根源不是工業革命本身,而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阻礙生產力發展是階級對立、尖銳的經濟根源。其次二戰后,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并沒有根本改變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因而也沒有根本改變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根本對立。《宣言》的基本思想如馬克思恩格斯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說:“宣言”的一般原理也“完全正確”。王長江由歪曲《宣言》的邏輯思想進而歪曲《宣言》的科學結論,其目的就要根本改變中國共產黨人“消滅私有制”的大目標和改變黨的無產階級性質。
相關文章
- 郝貴生:《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對列寧和列寧主義的影響——論《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在全書和馬克思主義整個體系中的理論地位(四)
- 郝貴生:論《共產黨宣言》第一章在全書和馬克思主義整個體系中的理論地位(一)
- 全球生產體系與當代資本主義階級結構——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 岳青山:高舉《宣言》旗幟,“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
- 郝貴生:談談《共產黨宣言》中的階級斗爭思想
- 尹漢寧:《共產黨宣言》的科學歷史觀
- 《共產黨宣言》在中國早期傳播的特點
- 重讀《共產黨宣言》,我們需要弄清楚的幾個問題
- 《共產黨宣言》穿越時空的強大生命力
- 《共產黨宣言》:指導工人階級開創新世界的綱領
- 郝貴生:《共產黨宣言》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哪些“一般原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