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12月26日訊(記者 肖暢 彭婷 通訊員 龐旺)“吃一碗福壽面,主席的恩情萬年長咯!”今天早晨6點,天剛蒙蒙亮,韶山市韶山村村部、游客換乘中心、各賓館等各福壽面免費提供點卻已是人山人海。大伙排著隊,有序入場,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吃在嘴里,暖在心窩,甜在了心頭。
吃壽面起源于毛主席家所在的村——韶山村。毛主席逝世后,為了紀念這位偉人,村民在主席壽辰這一天自發地聚在一起,殺豬宰羊、架鍋燒水,煮一碗長長的壽面,寄托對主席綿綿的思念。“吃碗福壽面,共念主席恩”、“主席誕辰到韶山吃福壽面”,也漸漸地被廣大游客傳播開來。
臘梅初綻,故園情深。凌晨時分,游客換乘中心的福壽面就已經免費向游客開放了。擁擠的人群、繚繞的霧氣,帶著溫馨,透著暖意,有的游客邊吃著面邊談論著毛主席的豐功偉績,有的哼唱著的革命歌曲引來了大家自然的和聲,現場一片溫馨和睦。
韶山村的活動現場更是火熱。廣場上擺滿了桌椅,大家圍在一起,坐著的,站著的,弓著腰的,抱著孩子的,熱熱鬧鬧地同吃福壽面。還有的,戴著紅色小帽和紅領巾,揮著紅旗唱著紅歌,吆喝著一起合影留念。從株洲趕過來的馮旭明一邊給1歲零3個月的兒子喂著熱氣騰騰的面條,一邊跟兒子講述著紅色革命故事,“毛主席的革命精神,需要一代代傳承下去,希望我的孩子銘記歷史,感恩偉人,感恩時代,做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