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公祭日前夕臺灣當局給日本天皇祝壽
在國家公祭日之前的12月11日晚,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舉辦“天皇誕生日慶祝酒會”為日本天皇祝壽,參加祝酒會為日本天皇祝壽的臺灣“日本關系協會”會長邱義仁要求加入“自由開放的印度洋與太平洋戰略”。
12月12日,蔡英文在與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會面時稱,臺灣是印度-太平洋區域的“自由民主國家”,自然是“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中的相關者,臺灣可以對這個區域做更多貢獻。臺灣將在區域穩定上持續扮演重要角色,會與美國一起穩定朝鮮半島情勢,并與美國在此區域的盟友深化合作,“臺灣也將加速軍事改革,以擁有更堅實的自我防衛能力”。
光滿點評:2017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此我們向南京大屠殺慘案中的300000遇難者表示哀悼!在這樣一個日子,全中國人民都感到刻骨銘心的傷痛,而蔡英文當局的這些人卻去給日本天皇祝壽,并要求加入由日本人最先策劃,由美、日、印、澳參加,以遏制中國為目的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這已經不僅是令人憤怒的事,而是公開投靠日本的賣國行徑,必須予以堅決打擊。
二、臺大楊振明教授記述:臺獨是日本的百年陰謀!
臺灣大學楊振明教授記述:二戰結束后,有30萬的日本人留在臺灣,變更姓氏為臺灣人,臺獨就是混在臺灣內部的日本人之陰謀。現在他們在臺灣后代估有200萬人之多,真正的臺灣人不可不防。
中華民國34年接收臺灣時,那時約有30多萬日本皇民,放棄日本國籍,歸順為中華民國國民,落地生根。這批人在政府遷臺初期,兩蔣政府統治下,不敢妄動。待至李登輝、陳水扁執政后,在政治、學術、商業各行業竄出。至目前更是囂張,目無法紀,竟敢說“支那男女滾回支那”,“支那外來種滾蛋”!我們不能再沉默,應全民奮起,清理門戶。光復臺灣才70年,戶藉資料應清楚記載,更改姓名是可查監,凡叛制造事端者,查清身分后,依法究辦或遣返日本,除去害群之馬,以安我家邦。
楊振明教授寫道:我年老體衰,看到不公平事會影響情緒,這篇東西我寫寫停停,寫了好幾天,我不是在投稿,我只是在提供歷史事實,喚起國人記憶,揭穿在臺日本皇民余孽背景,披著羊皮狼的面紗,使現在的臺灣人認清他們的真相,使他們無處遁形。
光滿點評: 一部分臺灣人之所以公開賣國賣臺,不僅是因為他們的政治主張,更是因為他們可能就是一個日本人的后代,就是一個日本的皇民,據楊振明教授計現在這些人在臺灣大約有200萬人,而且他們越來越掌控話語權。由此可見,臺灣問題不宜久拖,在當前和平統一已經完全沒有可能的情況下,盡快作出武力統一的部署,是非常必要的,解放臺灣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
三、中國空軍“繞島巡航”:必要時可以“穿島”巡航
12月11日,中國空軍再次出動轟-6K等軍機展開“例行性常態化體系遠洋訓練”,并首次進行“繞島巡航”,“空軍發布”還俏皮地發了一條微博:“繞島巡航!巡航什么島?大家說說看!”路透社稱,中國空軍此次行動是與此前中國外交官表示“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相呼應。報道稱,中國始終堅持臺灣是轄內的一個省,并從未放棄使用武力來統一臺灣。英國《國際商業時報》則認為,此次計劃內的“繞臺灣巡航”是為了展示中國空軍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能力。
這次訓練,空軍出動了轟-6K、蘇-30、殲-11和偵察機、預警機、加油機等多型多架戰機。轟-6K等戰機成體系飛越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實施了“繞島巡航”等訓練課題,提升了遠洋機動能力,檢驗了遠洋實戰能力。
臺灣媒體報道說,“臺灣網友紛紛感嘆中國軍機只敢繞島,完全不敢試試看切西瓜或飛進領空。”中國專家對記者表示,“我們既然具備‘繞島巡航’就具備‘穿島’能力。”他強調說,個別“臺獨”分子挑釁的話最好少說,不然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臺灣是中國固有的領土,解放軍現在的訓練是非常克制的,在必要情況下,解放軍戰機真有可能會從“繞島巡航”變成“穿島巡航”。
光滿點評:關于臺灣問題我已經寫過很多文章,我認為現在可以逼臺灣當局發瘋后做觸及底線的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雷霆之勢攻取臺灣。空軍、海軍和火箭軍不僅要繞臺巡航,而且戰機要敢于飛越臺灣島上空,海軍要進入臺灣海峽中線臺灣島一側,抵近航行,頻次越來越多,離臺灣島越來越近,最后形成東西兩側夾擊、隨時解放臺灣的戰斗狀態。
四、日本核爆幸存者代表ICAN領取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委員會將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以表彰該組織在普及核武器給人類造成的巨大災難和爭取實現以條約為基礎廢止核武器方面做出的努力。廣島原子彈轟炸幸存者、ICAN活動家節子·瑟羅12月9日在奧斯陸舉行的記者會上發言。節子·瑟羅是1945年廣島原子彈轟炸的幸存者之一,12月10日,她將與“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的行政總監菲恩一起,在挪威奧斯陸領取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節子·瑟羅在一場記者會上表示,“沒有任何一個人應該承受我們曾經經歷過的苦難”。
光滿點評:節子·瑟羅是1945年廣島原子彈轟炸的幸存者之一,是核武器的受害者這不假,但正如美國投放原子彈的那位軍人所說:“原子彈下無冤魂。”一方面當初幾乎整個日本進行戰爭動員,全民參戰,絕大部分日本人的手上都沾滿了鮮血。另一方面日本在中國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大量使用了生物和化學武器,造成了3800萬中國軍民死亡,中國人民所遭受的災難比日本人要深重得多,可現在發動戰爭的日本人卻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不能不說十分荒謬。
五、特朗普簽署2018財年7000億美元國防授權案
12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額約7000億美元的2018財年國防授權案。根據該法案,2018財年美國國防支出總額約7000億美元,其中約6340億美元用于國防部軍購、軍餉等基本開支,約660億美元用于海外作戰任務,還要求擴大美軍規模、升級作戰裝備等,這一國防授權案11月在美國國會通過。
光滿點評:這是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國會通過的金額最高的國防授權案。新國防授權案使美國軍費開支超出2017財年的6190億美元,也突破了2011年預算控制法案規定的“自動減赤”開支上限。在特朗普大規模減稅,政府經費縮減的情況下,能夠如此大規模增加軍費開支,顯示美國正在重新走上軍事霸權主義道路,也顯示出特朗普的美國戰略觀:通過發動戰爭和制造沖突搞亂世界,實現全球資本流向美國,創造美國繁榮,使美國再次偉大。另外,這也體現了美國的軍工勢力日益強大,這無論是對美國還是對世界都將是重大災難。
六、朝鮮和美國均表示準備對話
英國《衛報》12月8日報道稱,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向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轉達了朝鮮方面的信息稱,朝鮮準備同美國就“核僵局”對話,并且向華盛頓尋找安全保護。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12日在大西洋理事會會議上稱,美國方面已經做好與朝鮮對話的準備,并不設定前提條件:“我們已經在外交層面作出了表態,如果朝鮮方面有意,我們可以‘隨時’對話。” “我們正在準備第一次會面,而且不設前提條件。讓我們先見一面,然后討論一下你們(朝鮮)是否需要些什么,討論一下是方桌會議還是圓桌會議,討論一下你們是否感興趣。不過,至少我們可以坐下來,面對面地相互對視。接著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準備一份計劃,一個將來一起解決問題的路線圖。”蒂勒森還說:只請朝鮮過來談論棄核問題是不現實的,他們已經付出了大量投資,而特朗普總統也是十分現實的。 如果外交手段無效,那他就“失敗”了。外交手段也需要軍事手段的支持。
光滿點評:就在大家都為朝鮮半島會不會爆發戰爭憂慮的時候,朝鮮金正恩主動出手,表示要同美國就“核僵局”對話,其目的是向華盛頓尋求安全保證。美國也積極回應,表示不置前提的準備跟朝鮮對話,這似乎是朝鮮危機向好的方向轉變的信號。這里的維妙處在于:一是朝鮮沒有通過中國傳話而是通過俄羅斯傳話,意味很多。二是在朝美關系最緊張、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美國突然同意對話,是否顯示出美國并沒有對朝鮮發動戰爭的決心,美國制造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只是為了制造借口在半島駐軍并對中國進行威脅?三是無論是美國還是朝鮮現在是否已經把中國撇到了一邊,如果美朝關系改善,而中朝關系惡化,中國的對朝鮮戰爭是否很失敗?四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能夠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朝核問題是否正是中國所需要的結果?既維護了和平,又消除了朝鮮核武器。五是我感覺美朝雙方不過是在進行試探,目前并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
七、中國軍隊長駐洞朗過冬,印度怎么想?
據《印度時報》12月11日報道,約1600至1800名中國解放軍在洞朗地區疑似建造了“永久根據地”,中國軍隊在錫金—不丹—西藏三地交界處的洞朗地區建立的駐扎站,已經建好了兩個直升機平臺,多間棚屋、臨時安置所和商店。前幾天,印度一架無人機進入中國領空墜毀,中國官方高調抨擊印方“侵犯中國領空”,印方解釋僅為“技術故障”。
光滿點評:印度這個國家雖然有抱負,但卻十分的不聰明,甚至有些愚蠢。今年夏天印軍明目張膽地進入中國領土阻止中國在本國領土上進行道路施工,雖然中國著眼于大局,暫停了道路施工,但中國卻開始了在整個邊境地區大規模修建道路,并在邊境上修筑了過冬設施,今年干脆就不離開了,這讓印度傻眼,中國是退一步,進兩步,相信中國很快就會恢復在洞廊地區邊界的道路施工。這次印度無人機說是墜毀,實際上是中國將其捕獲,摧毀,這次沒有任何猶豫,而是直接摧毀,不留任何后患,顯然中國在處理這類事件時已經更有經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