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來源:網絡
這一切不是由于機器的崛起,也不是由于創造機器的那群人的陰謀,而是人背后的支配整個社會運轉的制度。
作者 | 馬小析
編輯 | 屐松松
2017年5月27日,人工智能AlphaGo以3:0戰勝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圍棋名將柯潔。
柯潔表示出對自己失誤的懊惱,比賽中幾度哽咽。他認為對手沒有任何缺陷和失誤,而且也沒有任何心態上的波動。
圖片來源:網絡
大家都說這是機器對人的勝利,但我覺得不如說是一群人對另一群人的勝利,后一群人是傳統圍棋界的人,前者是包括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信息科學家以及大量化學、材料、物理、硬件、軟件工程師等在內的,為人工智能貢獻過力量的人。
從17世紀開始,萊布尼茨就提出完成普遍邏輯的機器的設想,并提出二進制;19世紀,康托爾完善了集合論;20世紀初,在集合論的基礎上,希爾伯特提出將整個數學的邏輯基礎進行公理化的計劃,圖靈在攻克希爾伯特計劃過程中提出了圖靈機,為通用計算機的可能性打下數學基礎;量子力學的誕生使人們得以真正理解固體與半導體的性質,這為第一枚晶體管的誕生奠定物理基礎;而晶體管代替真空器件才使得大規模集成電路得以可能;在晶體管數目呈指數增長、尺寸呈指數縮減的過程中,又對材料的可控程度、加工的精細程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離不開無數化學、材料、物理、硬件工程師的努力;之后程序員們一步步將01這種機器語言發展成高級語言,才使得編程不必過多考慮硬件實現上的差異,可以重新回到純數學上的處理;最終才出現了人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以及AlphaGo。
從左到右:萊布尼茨、康托爾和希爾伯特。
圖片來源:網絡
雖然不到四百年的人工智能史比起數千年的圍棋史來說還是太短,但是歷史上真正為圍棋做出實質性貢獻的人,應該比歷史上真正為人工智能做出貢獻的人要少得多吧。這不是機器的勝利,是機器背后無數——不僅為解放人的雙手而且為解放人的大腦而努力的人們的勝利。
然而,我們卻有憂慮,這不僅在圍棋界,而且是在其他各個領域:傳統工作方式的人會被人工智能及其背后的人所打敗嗎?我們不斷憂慮工作是否會被機器取代,憂慮機器是否會驅逐我們。
但這不是機器對人的驅逐,而是機器背后的一群人對另一群人的驅逐,是通用技術對專用技術的驅逐,是死勞動對活勞動的驅逐,是那些已經死去的、將自己的腦力與體力勞動凝結在一篇篇仍被人們引用的論文、一本本仍被人們研讀的著作、一行行仍被人們調用的代碼中的亡魂對大活人的驅逐。為什么本意是要解放我們大腦的先驅們,最終卻變成驅逐我們大腦的幫兇?
當人工智能繼續進步,以至于傳統的編程方式被更加智能的編程方式所取代,程序能以只需極少人手、極快的方式被創造,而人們對于新程序的需求也趨于飽和時,如果人工智能的技術未能公開發表或是代碼未能開源,他們不會被創造代碼的程序員所有,也不會被為創造代碼打下基礎的先驅們所有,更不會被全人類所有,而會被程序員所屬公司的股東所私有,那么傳統的程序員將面臨與其他傳統行業的人一樣的困境——被機器驅逐,或確切地說,被自己的勞動成果,等價于過去的自己所驅逐。
所以,就像19世紀的工人一樣,程序員創造的工具越高效,相比于工具,他們自身就越低效;他們編寫的代碼越多,生產影響和規模越大,作為代碼擁有者的資產者的力量就越強大,而相比于資產者,他們的力量就越弱小;他們創造的財富越豐富,他們自身就越貧困;他們越是去努力創造商品,他們自身就越是會成為廉價的商品。
當然,現實還遠沒有想象的那樣悲慘。我們只不過看到了完全競爭的經濟學童話早已破滅;看到了一個個技術寡頭與資本寡頭之間的廝殺;看到了創業公司最好的歸宿就是被寡頭所收購;看到了寡頭不負監管責任造成的用戶的死亡;看到了寡頭無視勞動法規要求員工簽訂加班協議;看到了電子產品不再能夠像過去那樣每兩年性價比提高一倍;看到了一邊是消費主義鼓吹我們不僅要擁有電腦、手機和平板,還要擁有將身體武裝到牙齒的各種可穿戴設備,以及在房屋里全方面守衛我們的智能家具,一邊是我們連房子都買不起的現實,遑論智能家具;看到了一個個泡沫從商業界吹到傳媒界再吹到學術界……
全世界范圍內已有多家致力于智能家具、智能家居的公司。
圖片來源:Home Control Solutions
也許一個個真實的技術進步,可以讓這些泡沫不斷落實為現實,那么我們將看到的是寡頭力量的進一步強大,寡頭數目的進一步減少。對求職者來說,他們無從選擇,只能接受更大強度的加班和無法與工作強度成比例的工資。對消費者而言,他們無從選擇,只能接受更不負責任與更加昂貴的產品。更有可能的是,泡沫終將破滅,資本終將抽身,寡頭終將裁員,所有的無產者都將加入產業后備軍的行列。
憤怒的我們,真想砸爛這萬惡的機器。但冷靜后我們明白,一切的一切,不是由于機器的崛起,也不是由于創造機器的那群人的陰謀,而是人背后的支配整個社會運轉的制度。所以,當機器勝利時,我們要砸爛的到底是什么呢?
本文首發于土逗公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