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哀思訴衷情 繼承遺志永向前
——民族復興網舉辦馬賓同志追思會
2017年4月16日下午,民族復興網在北京香山雙清別墅舉辦馬列毛的堅定信仰者馬賓同志追思會,部分離退休干部、專家學者、紅色文化團體負責人、紅色網友等30余人到會。會議由民族復興網總編梁長江同志主持,著名左翼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中國紅色歷程研究會會長馬青柯,北京華夏文化交流促進會研究員蘇詮,原總參宣傳部副部長、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王立華大校,原國史學會副秘書長蘇鐵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品廠著名導演、紅色藝術家艾辛,河北灤縣三中校長佟明晶,紅色文化學者許玉杰,作家陶冶,北京論壇秘書長張清等同志作了發言。
中國紅色歷程研究會會長馬青柯同志首先發言,詳細介紹了馬賓同志的生平并作了高度評價,稱馬賓同志既是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功臣,也是批判修正主義、復興科學社會主義的領軍人物;馬賓同志干一行愛一行,不僅是領導干部,還是專家,精通幾國語言;他的艱苦樸素很值得我們學習,家具都很陳舊,家里幾十年不裝修,中央領導要給他十萬元裝修,他堅決拒絕;馬賓同志是始終如一的徹底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非常值得我們追思。
北京華夏文化交流促進會研究員蘇詮同志沉痛回憶了與馬老認識近30年的重要經歷,對馬老總結出四大閃光點。他深情地說:
我對馬老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93年,我們那次是研究關于產權的一個研討會,想請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來批一下科斯定理,所謂產權越明晰,企業越私有化,勞動效率越高。當時可以說如果把它批了,對西方經濟學產權理論就作了一個釜底抽薪。我就找了西方經濟學權威高鴻業教授,有人提出一定要請馬賓來。馬老根據書本和他在蘇聯的所見所聞,以及過去他在國企幾十年的經歷,批了科斯定理所謂的越產權明晰,產權越小,越把它賣給私人,效率越高。高老師和馬老兩支生力軍合起來,可以說非常成功。由此我感到:馬老精通馬列,又對西方的很多東西非常熟悉,確實是懂馬列博覽群書的專家。他的共產主義信念建立在對理論的深入理解上,這是第一點。說到我跟馬老的歷史淵源,跟馬老的情意一步一步加深。后來我們開會去請馬老,馬老跟我們的聯系越來越多,經常請我們到他家里去深談。第二點,是馬老堅定的理想信念。馬老的理想信念,在民主革命時期應該說是戰果輝煌。他實際上有中將軍銜,在張愛萍的部隊里,張愛萍是師長時,他是旅長,所以他也是經歷過戰火考驗的,理想信念更堅定,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第三點,馬老的人品高尚。他始終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對人對事從沒出于個人的好惡。第四點,低調。他創造出《鞍鋼憲法》這么大的貢獻,卻從不炫耀。這些都確實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現在反思我個人,反思現在堅持毛澤東思想的很多同志,有時候或多或少有患得患失的情緒出現,但馬老在出現了各種各樣困難的情況下,信念是堅定的,路線方向是明確的,革命的傳統道德一絲一毫也沒有減弱。這些方面,我覺得對馬老特別敬佩,特別懷念。聽到馬老去世,我心里非常沉痛。馬老老一輩革命家的風采確實永遠磨滅不了,所以我懷念他,而且要永遠學習他。
原國史學會副秘書長蘇鐵山同志總結了馬老解決的人生的三個問題。他表示:
我跟馬老也是相識多年,到馬老家做客多次,親耳聆聽馬老教誨,受他的精神的感召也好多年。我回憶他、追思他、懷念他。第一,馬老之所以這一生這么輝煌,他首先解決了為什么而活著的問題。他年紀很輕的時候投身革命,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和中國人民的解放,為了這個事業去獻身去奮斗,樹立了這樣一個人生觀。之后,他通過刻苦學習,認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社會主義道路、共產主義方向是救中華民族救中國人民也是救全世界的一條正確道路,這樣才解決了自己的世界觀的問題。馬老這一生之所以從他年輕時開始一直到他的中年晚年,這么十幾年來風風雨雨,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堅持正確的觀點,堅持正確的人生道路,首先解決了為什么活著的問題。第二,為什么人服務?毛主席說為人民服務,這是至高無上的。馬老的一生就是這樣的。第三,他還解決了一個如何為人民服務的問題,從世界觀的角度,找到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社會主義道路、共產主義方向。一方面解決了世界觀的問題,然后始終不渝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堅持了一生,所以才成為非常輝煌的讓大家尊重懷念的老同志、我們敬仰的老前輩。
原總參宣傳部副部長、昆侖策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王立華大校作了長篇講話,盛贊馬老的高尚品格和他主創的《鞍鋼憲法》,譴責腐敗分子對黨和人民的背叛,痛陳改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他激動地說:
馬老經歷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三個歷史時期:民主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馬老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貢獻,就是主創了鞍鋼經驗,后來被毛主席命名為《鞍鋼憲法》,這一成就永載史冊。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們知道,社會出現了許多問題,黨內包括高層,有相當一批共產黨員背叛了我們黨的信仰。而馬老能夠堅定共產黨人的信念,不是以個人恩怨來認識問題,而是以黨的信念、國家的前途命運來決定自己的社會立場,這一點非??删础?/span>
這些年來,一些同志們在經濟領域推紅色管理、毛澤東的領導管理,對馬老的《鞍鋼憲法》反復學習。有一個搞培訓的領導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人帶著一幫民企領導到外國去學習先進的經驗,到寶馬公司去,結果人家讓大家看了之后說:“其實你們不用向我們學習,我們根本就是按照你們的《鞍鋼憲法》兩參一改三結合來干的,我們之所以不斷進步,也得益于兩參一改三結合。”當那些打拼的民企領導聽到這樣的說法時,欲哭無淚。為什么我們自己領導管理的瑰寶卻要出口轉內銷?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鞍鋼憲法》有五條原則:政治掛帥、黨的領導、群眾運動、兩參一改三結合、大力推進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最重要的毛主席說是前三條。
第一條,政治掛帥,掛的什么政治呢?就是社會主義的政治,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公有制,堅持共同富裕,堅持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我們今天所出現的一切問題,大家最不滿意的恰恰是在這個根本性的方向上出了問題。黨內外有一大批勢力,堅持走資本主義道路,堅持消滅社會主義,而且這樣一批勢力,在蘇聯成功地顛覆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現在社會面臨什么呢?就是國有企業還要不要?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最后那點標志性的遺產還要不要?如果把國有企業搞沒了,還有沒有共產黨的領導?還有沒有社會主義制度?還有沒有共同富裕的任何可能?我們知道政治掛帥掛的是什么?就是把全體人民的利益頂在腦上。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但今天,是以滿足賺錢為目的的生產。這是最根本的大是大非問題。
第二,黨的領導。去年在國企黨建會上提出國企黨建還要不要。毛主席創立的是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而從80年代開始實行一長制,結果呢?90%以上的國企被消滅掉,變成自己的。我們走了三十多年以后,發現這條路是走不通的。搞社會主義就不能讓一個人說了算,應該是黨委集體說了算,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基礎。如果讓一個人說了算,一開始是效率提高,但到最后,私有化的效率非常高,把國有資產往自己家里搞,就如探囊取物。為什么廣大人民群眾辛辛苦苦積累的家底相當一部分就落到那些貪官污吏黑惡勢力手里,沒有黨的領導行嗎?現在從去年開始,要重新恢復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當然阻力是很大的。
第三是群眾運動。群眾運動是被徹底制止了。黨的群眾路線要不要?我們辦一切事業,包括辦企業,要不要依靠群眾?還只是讓少數人管?這些年喊的成了主旋律的什么專家治國精英治國,結果他們治成什么樣子了?不依靠群眾,結果必然是脫離群眾,必然是與群眾背道而馳。在企業也是一樣的。最后,我覺得這三條之所以重要,涉及到根本性的方向問題。我們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現在改的是私有化,再一個資本化,甚至一些國有企業有沒有工人?工人變成了勞務派遣,領導成了發包的了。我們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到底是什么?它不是為了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富裕,生活質量更高嗎?你把它變成奴隸能行嗎?肯定是不行的,肯定不是社會主義的,也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方向。人類社會進步的方向是人人平等,而不是少數人欺壓、剝削多數人。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基本信念,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觀。
第四條,兩參一改三結合。這個確實是誰都能用,它本質上是要求民主管理,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與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干部、技術人員與工人三結合來解決一切重大問題。寶馬公司學了一點這個,就不得了啦,就保證了這樣一個企業往前走,而我們呢?我們學來學去卻把我們最寶貴的弄丟了,能行嗎?所以說現在需要重新認識《鞍鋼憲法》。
最后一條是大力推進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說國企不重視技術不對,恰恰毛主席時代原創性技術是最多的。這些年來我們認識到那種爬行主義的不堪、無能之后,開始自主創新了,我們的科研成果就越來越多了。這些年來的實踐證明:花錢買不來技術,市場換不來技術,合資合不來技術。如果依靠這些東西去做,只能是跟在別人后面爬行,永遠是二流三流國家。中華民族要崛起,要走在世界的前沿,要對人類有更大的貢獻,必須集中全民的智慧,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所以說,經過這些年來的實踐,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當年馬賓參與創造的《鞍鋼憲法》閃爍著智慧的理性的先進的民主的光芒,具有永恒的價值。我們紀念馬賓,不光是懷念他的那些高風亮節、革命信念,我覺得在各個領域,尤其在經濟領域,怎么創造中國特色的領導管理科學,應該說馬老是一個開拓者,而且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河北灤縣三中校長佟明晶同志表達了對馬老深深的敬意,表示要以馬老為表率,教育學生,引導教師,樹立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的信仰。佟校長指出:
馬賓同志在民主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直到改革開放時期,都能夠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所以從這點上,我就更加敬佩這位老人家。信仰可以說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如果沒有信仰,生活就沒有力量,就會渾渾噩噩?,F在改革開放,我的感覺就是全民族都沒有信仰,尤其是我們共產黨內出了這么多貪官,他們喪失了共產黨人的信仰。整個社會道德滑坡也是我們全民族沒有信仰,如果有了信仰,我們可以為了信仰而去戰斗,甚至為了信仰可以去犧牲自己的一切。所以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只能教育我們的學生,引導我們的老師,一定要樹立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的信仰。因為我感到中國離不開毛澤東思想,脫離了毛澤東思想,你就會走上邪路,這個國家遲早就會亡國,這個黨遲早要亡黨。今天聽了以上幾位同志介紹的馬賓老人的事跡,我就更加敬佩他老人家,回去以后我會把他老人家的事跡講給我們的老師和同學們聽,要讓我們師生共同來紀念馬賓同志,共同來學習他那種無產階級的立場,那種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學習他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忠誠,為了信仰而去奮斗,所以,我覺得信仰不能沒有?,F在有些博士生導師居然也跳樓,已到了高級知識分子怎么就自殺呢?根本原因就是他沒有信仰,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活著,也不知道為誰活著,更不知道怎么活著,所以我認為我們的老師和學生一定要堅定立場,樹立遠大理想,堅定信仰,以此來紀念和懷念我們的馬賓同志!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品廠著名導演、紅色藝術家艾辛女士盛贊馬老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是一個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她動情地說:
聽了以上幾位老師的講話后,我特別感動。我們小時候沐浴過毛澤東思想的燦爛陽光,在紅旗下長大。馬賓老參加過中共特科,在上海還曾保護過魯迅,還參加過新四軍,經歷了皖南事變,還有個中將軍銜,最后去搞工業,主創出《鞍鋼憲法》,我覺得很偉大。他對事不對人,鄧小平、江澤民等大領導都有恩于他,但他評判問題的對錯只以黨和國家人民的利益為標準,真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個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我覺得這樣的人就是我們應該關注的。我覺得如果我有機會,我一定要拍這樣一個人。我們在今天怎么寫一個“人”字?我覺得馬老應該能教我們后來人怎么去寫這個“人”字,怎么做人,怎么去樹立自己的信仰,怎么去把握自己的信仰,怎么去把握自己為人的原則。就像剛才佟校長說的回去要跟學生說,我們要記住馬老這樣的人,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學馬老。
著名左翼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同志贊頌馬老的無私無畏關注民生,并分析《鞍鋼憲法》的偉大之處。他談到:
剛才艾老師說要拍一部馬賓的劇,我感覺很好。馬老的人格確實超出我們常人,鄧小平、江澤民、朱镕基、胡錦濤、溫家寶等都找過他幫過他,他的政治資源非常豐厚,對一般人來講,稍微有點私心就能升官發財,但馬老沒這樣選擇。確實,這個真正能達到無私境界的高尚品格,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我也是從這一點最佩服他。我寫馬賓的文章有幾篇,在其它各種文章中提到馬賓的文章有好多。他是我發自內心尊敬的一個共產黨人,一個老前輩,真了不起。再一個是他的無畏。他是部級干部,90年代就開始反思改革,那時候有多大的風險?據整理他文章的同志講,馬賓的文章有2900多萬字,確實看出一個大義凜然的共產黨人形象,真了不起。他還關注民生,為下崗工人的安置問題呼吁和建言。
《鞍鋼憲法》這五條,現在想想越往前走,越顯得偉大。主席當時講,第一條,政治掛帥,為什么要政治掛帥?是因為現在企業是全體人民的,不再是資本家個人的。資本家個人叫利潤掛帥。政治掛帥是這個企業要為全體人民服務。第二條,黨委領導,就是要保證政治掛帥。第三條,群眾路線,就是保證黨委必須要政治掛帥,而不能利潤掛帥,如果偏離了這條,群眾就要糾正,所以叫群眾路線。第四條,兩參一改三結合,社會主義企業和資本主義企業都會走這條路,主席的眼光,主席的自信,真是了不起,越往前走看得越明白,實際證明都在走這條路,包括今天美國搞的員工持股制度,日本搞的工人產業管理,不都是這些東西嗎?第五條,技術革新技術革命……。我們今天紀念馬賓,其實是在追思我們向往的和要堅守的一種精神,一種真正的人生,這點馬賓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如果哪天咱們的紅色藝術家想拍部馬賓的劇,我跟你當馬前卒。(艾辛:我一定努力。)
紅色文化學者許玉杰贊揚《鞍鋼憲法》是無價之寶。他強調:
馬賓同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除了他堅定的信仰、高尚的品德、忠于黨堅持共產主義信仰之外,尤其給我們留下一個無價之寶——《鞍鋼憲法》?!栋颁搼椃ā肥邱R賓同志摸索出來后由毛主席總結出來的。后三十年國企按照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經營管理辦法去搞,搞到今天,走不下去了。問題很多,就是拋棄了原來我們國有企業的一整套管理思路,也就是毛主席批示的《鞍鋼憲法》的有關內容,堅持政治掛帥、黨的領導、兩參一改三結合、發動群眾、技術革新技術革命,這些東西全部丟掉了。國有企業當前主要問題,我覺得一個是不要黨的領導,個人說了算,很容易走邪路,很容易決策失誤。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個領導,董事長說了算,缺乏黨的領導,沒有集體領導,沒有群眾監督,很容易造成資產流失,變相私有化。不少國有企業,領導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變相私有化了?!栋颁搼椃ā肥俏覀儑衅髽I恢復的方向。如果國有企業堅持按《鞍鋼憲法》五原則辦,肯定能搞好,因為前30年就是靠這套東西把我們國家從無到有,發展成為有兩彈一星、有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工業體系的社會主義強國,所以《鞍鋼憲法》是無價之寶,我們今天追思馬賓同志,就是要把他的思想繼承下去,把他的事業推向前進,把國有企業的工作搞好。
作家陶冶同志講述了與馬老交往20多年的一些難忘的故事,稱贊馬老愛憎分明,頂天立地。他深情地說:
《鞍鋼憲法》是毛主席時代的產物,是毛時代管理企業的一個法寶。我為什么能跟馬老往來20多年?因為我跟他的性格相似。馬老是寧折不彎,從不低頭,真正的革命者。馬老太了不起了,他對人,觀點不贊成的嫉惡如仇;觀點一致的引為同志,不管你什么階層,熱情接待,談不完的話。我是1994年認識馬老的,當時任政策研究室辦公室主任。去馬老家拜訪,送兩瓶鹿茸血酒被拒。馬老是扎根群眾,頂天立地的人。
北京論壇秘書長張清同志表示我們追思馬老,更要著眼于今天。他表示:
今天各位老師介紹的馬老的生平、事跡,使我心靈受到很大震撼。我一直在反思:為什么改開以后,我們13億人沒有出現幾個馬老這樣的人,而毛澤東時代遍地都是馬老這樣的人?毛澤東時代,六億神州盡舜堯。馬老自稱是毛主席的戰士、學生,如果說那個時代是個圣賢的時代,毛主席就是我們歷史上最偉大的圣人,馬老就是圣徒。我們追思馬老,更要著眼于今天,要繼承馬老的遺志,學習他對共產主義堅定不移的信仰,學習他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心,學習他艱苦樸素不忘初心的共產黨本色。
個人發言完畢后,到會者展開討論交流。大家一致認為馬賓同志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私無畏的共產黨人,一定要繼承他的遺志,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繼續革命永向前。
2017.4.2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