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15日)上海與深圳股市小幅高開后,上海綜合指數在房地產、銀行等權重板塊帶領下震蕩走高,大幅抽升,走出了幾個月以來難得上漲行情。
昨天上海綜合指數上升了74點,收報3125點,升2.44%,創兩個半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也創下了7個月以來的新高。深圳成分指數收報10822點,升2.79%。創業板收報2193點,升3.27%。兩市成交額達7511億元,比上一個成交日增加76%。也就是說,昨天的中國股市出現了一個近一年來價漲量增的少有局面。
對于昨天中國A股突然出現股價大幅上漲,成交量大增,不少分析者認為這是由于當前中國利率水平極低、市場流動性充裕,及英國脫歐公投后國際市場的資金開始流向美國及新興市場的結果。而深港通開通預期則成了這次A股上漲的催化劑。
不過,中國金融市場的利率水平低,市場流動性泛濫,及國際市場的資金又開始流向新興市場國家,這樣的事情并非是這個月才發生的事情。無論是2015年,還是今年1-7月,國內市場的利率水平低和流動性寬松早就是不爭的事實。有人估計去年以來中國金融市場有近30萬億的熱錢在全國市場流竄,無論是炒股還是炒房,及炒作商品等,都是與這些資金快速流竄有關。
2015年這些熱錢流竄到中國股市,從而在半年多的時間里就把中國股市炒得四腳朝天,最后以暴跌收場。然后這些資金又開始流向深圳及其他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也把這些城市的房價炒得瘋狂。接著又炒作商品期貨,炒作一些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把房價炒作得瘋狂。但是,2015年6月中國股市暴跌之后,市場利率同樣很低、流動性同樣泛濫,由于中國股市投資者對股市信心喪失,市場泛濫的流動性根本就不流入股市,而是流入房地產市場。在一年多的時間,上海綜合指數一直在3000點之下徘徊,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就是不流入股市。所以說當前金融市場利率最低、流動性最充裕,如果投資者對中國股市沒有信心,要讓這些資金流入股市來推動股指上漲是不可能的。
還有,從當前中國的實體經濟來看,7月份的整個數據都不是太好,遠遜于市場預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社會銷售額增長、出口增長、信貸增長等方面都是如此。而且7月份的數據更是顯示,7月份的銀行信貸基本上是通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在這種情況下,當前這些因素都不是中國A股突然上漲的動力。
那么,昨天的中國股市突然上漲,只能歸結到“深港通”啟動的預期可能成為推動當前中國A股上漲的催化劑了。記得在兩年之前,當時市場對“滬港通”開通也充滿著期望。盡管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之后,已經有近兩年的時間,由香港流入國內股市資金大致在1500億左右,而由國內市場流入香港股市的資金也只有2000億左右。有關股市每日在兩地成交金額普遍不超過30億,在兩地成交金額中所占的比重實在太微小。所以,“滬港通”開啟之后,其直接對兩地股市的影響有多大是遠低于預期的。
但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投資者則會記憶猶新,而且這是巧合還是其他因素,是無法清楚的。這就是2014年11月“滬港通”的啟動則是上一輪中國股市上漲的重要契機。從2014年11月“滬港通”開啟之后,上海綜合指數由2400點開始出現一波大漲行情。直到2015年6月12日上海綜合指數上沖到5178點。當時這波的中國股市行情,當時有分析認為主要是中國央行連續降準降息,在于股市投資者對國有企業改革等概念的憧憬,在于政府希望繁榮股市來保證中國經濟增長來打造國家牛市等。但是,不管這些分析如何,怎樣也無法否認“滬港通”開啟成了這一輪中國股市上漲最為重要的契機。所以,昨天中國股市突然間快速上漲,并走出一波7個月以來難得行情,同樣與市場預期“深港通”的開通會有很大的關系。
不過,中國股市投資者要清醒地看到,“深港通”的啟動能夠對當前兩地的股市起到多少作用,是不是如“滬港通”那樣呢?其資金的雙向流動很少,其成交量占兩個市場微小。在這種情況下,“深港通”啟動對中國股市的上漲所起到作用肯定是有限的。所以,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對此也不應抱有過高期望。
還有,現在的問題是泛濫的流動性是否能夠重新流中國股市,這里既有中國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問題。而2015年股市暴跌后信心的確立并非在短期內能夠得以恢復的,肯定有一個較長的修復期。再就是流入房地產市場的資金會不會流入股市?這根本上就在于政府的房地產政策,是不是要改變當前以投資為主導的房地產。當然,對于已經沉寂多時的中國股市來說,對于當前精致極端的個人主義為主導中國社會來說,“深港通”這樣一個股市的重大事件,不失于消息炒作的重大題材,但是對于一般投資者來說還是要格外小心。因為,就當前的條件來說,除了“深港通”開啟之外,沒有多少讓中國股市突然快速上漲的題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