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糧食是日常必需消費品,國家有義務保障糧食安全,民眾有權了解與糧食安全有關的信息?,F實卻是,農業部罔顧民間反對聲音,不斷推進轉基因主糧商業化,和轉基因作物的產業化。主流媒體至今仍步調一致地宣揚轉基因對身體無害的消息。本文作者則竭力收集信息,通過詳實的案例證明,轉基因存在著種種安全隱患,造成生態災難,同時威脅中國的糧食安全乃至經濟安全。
本文有破有立,有批評也有建議。文章最后指出,弘毅生態農場的“六不用”是更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新興之路。同時,為避免種植轉基因主糧對我國種族安全、國家安全、經濟安全、環境安全帶來的巨大禍患,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
正文
“糧食武器”早在遠古就已經顯示了它的威力!若強行推進轉基因主糧商業化,必然導致我國的糧食命脈被美國政府及跨國公司扼住咽喉。
中國是世界最大產稻國(產量占世界1/3)、稻米消費國(每年消費1.7億噸),數億農民以種植水稻為生。因此,保證中國稻米的品質和安全性,是有關國之命脈的大問題。
由于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存在很大爭議,全世界沒有國家對自己的主糧實施轉基因,為轉基因主糧輕易發放安全許可證。然而,2009年11月,農業部貿然向華中農業大學研制的兩種轉基因水稻頒發了安全許可證書。鑒于種植轉基因主糧對我國“種族安全、國家安全、經濟安全、環境安全”等方面構成風險和危害,為避免將來的巨大禍患,應當立即叫停。
轉基因作物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轉基因”是不同的類群之間跨界轉換基因[1],如將深海里的魚的基因轉到西紅柿上。國內外的許多動物實驗早已表明,轉基因作物具有潛在危險。
案例一:
1998年,轉基因研究的頂級專家、英國科學家阿派特教授發表研究,用轉基因土豆喂養小白鼠110天后,老鼠個頭比普通老鼠小很多,老鼠的肝臟、心臟甚至腦部都比正常老鼠小,免疫系統被損壞。2005年5月,英國Monsanto公司的研究表明,食用了轉基因玉米的老鼠腎臟變小。
案例二:
200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列舉了世界各地轉基因出現異常的試驗報告:食用了轉基因玉米的豬,在美國中西部農場出現假孕或不育;食用了轉基因玉米飼料的母牛,在德國實驗農場非正常死亡;食用轉基因飼料的雞的死亡率比使用自然飼料的死亡率高出兩倍;英國市場出現轉基因大豆食品后,居民的過敏癥上升了50%……
案例三:
第一種大批量進入市場的轉基因食品是含有rBGH人工生長激素的牛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4年宣布rBGH中含有過量的有毒物質,孟山都公司宣布將供應減少含有rBGH的Posilac產品。
案例四:
2007年,法國科學家證實:孟山都公司出產的轉基因玉米對人體肝臟和腎臟具有毒性。法國生物技術高等委員會2009年稱,種植轉基因玉米“弊大于利”,禁止轉基因作物在法國種植。
案例五:
201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用16年的實踐事實和統計數據明確說明,長期種植轉基因作物會給農業經濟帶來無法糾正彌補的副作用。
中國案例:
我國非法種植含有杜邦先鋒轉基因PH4CV的玉米“先玉335”的許多地方(如山西和吉林)報告,經過3—6年種植后,當地發現了前所未有的生態異?,F象,最常見的是體型較大的田鼠急劇減少,老鼠竟然絕跡,母豬生育異常,許多飼養母豬的農戶反映母豬產崽數大減,仔豬養不大就莫名死亡。糧農專家顧秀林分析,轉基因作物僅三五年即已表現出對生態系統的強大殺傷力。在5—6年的時間內,老鼠可以傳遞20代以上,老鼠生命周期最短,因而表現最突出,出現了絕跡。三五年按照豬的自然生命周期可傳3代,已顯示出生養能力下降和存活率低。而6年不到人的生命周期的1/10,人沒絕跡只是因為時間周期還不夠長。鼠類耐受逆境的能力超過人類,如果中國人吃轉基因糧食延續3代的話,瀕臨滅絕的可能并非不存在。
基因污染將致生態災難
轉基因作物在種植中會通過花粉授粉等環節,在風力作用下發生基因“漂移”,污染四周的農作物和植物,還會通過區域內的動物將變種基因攜帶到四面八方,引發更大的生態危機。例如,轉基因玉米中的BT毒蛋白,毒素會進入食物鏈而到達其他植物和農作物中。
案例:
轉基因作物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基因污染)已在許多地方發生。2001年發生的“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2002年的“轉基因玉米混進美國大豆事件”、2006年“轉基因大馬哈魚逃逸事件”都是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以及轉基因動物實驗過程中,基因污染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典型案例。
值得關注的是,不管美國政府是出于商業利益還是戰略考慮支持轉基因作物開發和向外出口,但美國政府始終有個底線:嚴防轉基因作物侵入現有的天然農業生產系統和天然食品供應系統。美國法律規定,在種植轉基因和傳統農作物的兩類農地之間必須有500米寬的隔離帶。我國人多地少,屬于插針種植式的小規模農業,方圓500米之內可以有兩個村莊,上千人生息。如果改成50米隔離,那就是一個紙糊的柵欄,完全無效!所以,轉基因水稻一旦合法化,根本無法有效執行按任何標準距離規定的隔離種植法,使得基因污染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之百。
嚴重的是,轉基因危害的風險防控完全要依賴有效嚴格的管理,然而這方面我國有很大問題。例如,雖然中國的法律尚未允許轉基因糧種商業化種植,農業部表示從未批準任何轉基因糧種進口到中國境內種植,然而來自美國杜邦先鋒公司的轉基因玉米“先玉335”借雜交品種之名在中國大規模擴散,國內種植面積已達4000萬畝,大面積污染了中國原生植物的基因,并已造成嚴重生態惡果。當環保部門調查證實“先玉335”確是轉基因玉米后,農業部本應立即采取措施阻斷轉基因的非常種植,然而卻選擇不公布此信息。轉基因水稻多年來從華中農業大學非法散布至華東華中各地。綠色和平組織幾年前就揭示我國有大量的轉基因大米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流入市場和餐桌,然而至今未見對任何責任人和違法機構進行懲治。
此外,轉基因稻米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還包括會培植出令人頭疼的“超級雜草”和“超級害蟲”。印度由于種植孟山都的轉基因棉花,幾年后新的棉花害蟲、抗BT害蟲、新疾病帶來的生態災難橫行,土壤耗盡營養和有益微生物,收成銳減,農民由于破產沒出路而導致自殺潮。
專利缺失威脅糧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轉基因糧食存在巨大的“糧食安全”和“經濟安全”隱患。
轉基因糧食與傳統糧食不同,傳統農業可以從收成中留種,但轉基因種子必須每年都購買新種子。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轉基因作物不穩定會產生退化;二是美國孟山都等壟斷企業為了防止農民留種,發明了“終結者技術”,這種技術能夠自動殺死種子的胚胎使得作物無法留種。
轉基因糧食的核心技術掌握在美國手里,這使中國糧食安全存在巨大隱患!據綠色和平國際組織調查指出:中國正在申請商業化種植及正在研發的8個轉基因水稻品系中,沒有任何一種擁有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相反,上述轉基因品系至少涉及了28項國外專利,分別屬于美國孟山都、德國拜耳和美國杜邦三家跨國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在轉基因糧食方面申請了533項專利技術,幾乎覆蓋了糧食生產的一切環節,這意味著中國一旦大面積推廣轉基因糧食,每年要向美國公司支付昂貴的購買糧種費和專利費。退一步講,即使中國科學家獲得了有完全知識產權的轉基因種子,也難以與美國等轉基因大國抗衡。
案例一:
巴西、阿根廷的教訓可謂慘痛。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威廉在《糧食危機》中披露,上世紀90年代后阿根廷發展到99%的大豆都是美國孟山都的轉基因大豆,孟山都公司通過與阿根廷種子公司簽訂專利使用權轉讓協議,對轉基因種子收取額外的技術費,使當地農民不得不以比常規種子貴2—4倍價格購買轉基因種子。更為嚴重的是讓阿根廷很難再重新走回依靠自己種子種植的道路。
案例二:
春秋戰國爭霸時期,越王向吳國提供了一種被煮過的稻種,結果導致吳國第二年顆粒無收,饑民遍地。緊接著越國只用了800兵?便吞并了吳國。“糧食武器”早在遠古就已經顯示了它的威力!若強行推進轉基因主糧商業化,必然導致我國的糧食命脈被美國政府及跨國公司扼住咽喉。
轉基因主糧產業化不僅把億萬人民的健康和種族延續置于險境,還將直接影響我國的經濟安全。由于目前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對轉基因食品的謹慎和拒絕,我國一旦大面積產業化轉基因糧食,轉基因作物必然污染周圍的許多其他農作物及環境,歐盟、日本等許多國家都會拒絕再進口中國的農產品和食品,大量農民和企業將面臨生存困境!
生態農業是更好的出路
許多農業專家指出,轉基因并不能提高糧食產量。美國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農業技術包括轉基因技術,但其糧食單產反而不如中國,中國糧食單產為278公斤/畝,美國只有125公斤/畝。轉基因作物的方法是為了適合美國那樣人少地多、大規模生產、大面積殺蟲除草的國情開發出來的,而中國的國情與美國完全不同,人多地少,自然經濟,更適合采用生態農業的方法來運作。中科院研究員蔣高明在山東建立的弘毅生態農場,采用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生態防蟲,通過生態循環的途徑,培養和恢復地力,種植出的有機玉米每畝過千斤,走出了一條更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新興之路。
政策建議
鑒于種植轉基因主糧對我國“種族安全、國家安全、經濟安全、環境安全”等方面的風險和危害,為避免將來的巨大禍患,特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立即取消農業部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推廣轉基因水稻和玉米的批準證書,立即停止轉基因主糧的商業化生產,其他轉基因食品的生產要嚴格控制,嚴格規定標識。擬定中國的“生物國防”計劃。重新審查轉基因產業政策。
第二,通過提供優惠政策,支持農民自發的農業合作社,撥款修復水利設施。
第三,2008年國家給予轉基因作物項目研究資金達200多億元,相比于此,國家用于支持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的資金連百分之一都不到,造成國內許多農業研究人員為了要拿到資金都去搞轉基因。建議國家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支持生態農業研究和綠色農業的產品項目上,這才是符合中國國情和長遠利益的康莊之路!
注:[1]此處嚴謹說法應為:“轉基因”是在某物種中強制轉入另一物種或人工合成的基因,這種技術甚至可以跨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