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21日和家里領導參加了一個“朝鮮金剛山六日游”,感觸頗深,遂寫些文字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交完預付款,我家領導就告訴旅行社她吃素食要旅行社安排。旅行社工作人員不耐煩地告訴領導說“不用”——朝鮮基本沒有肉。還特別囑咐飯菜可能不夠要帶點吃的,方便面面包之類。方便面易碎買了面包點心。當時心情就不好——雖然早知道朝鮮鬧饑荒,但游客還是應該讓吃飽嘛。北京旅行社的一個胖子在北京機場候機樓2號口送我們這個團。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很嚴肅的說:到朝鮮要注意,不能離開酒店,不要隨便議論,不經允許不要亂拍照,否則會引起麻煩,千萬千萬!有人說聽朋友說沒這么厲害,胖子告訴她那是以前,今年中國投票支持聯合國制裁,就嚴了。心情一下子壞到極點,后悔不該去了。胖子說他們社不隨團,由朝鮮方面接待。
到朝鮮第一頓飯就讓領導犯了愁:除了酸菜以外其他菜都有肉,而且領導一點辣的不沾,酸菜也享受不了。這下旅行社要帶的面包餅干還真起作用了(圖一為兩人份的飯菜,圖二為一人份朝鮮族特色“銅碗飯”)。領導只好告訴朝鮮的金導安排一個素食。由于任務單里沒有,一些路上的就餐點就只好吃餅干將就了,于是第四天面包餅干就吃完了。
圖一、圖二
朝鮮肯定缺糧少肉,但并不會因此慢待游客。朝鮮旅行社是不把利潤放第一位的國企,克扣游客對自己壞處肯定大于好處。2012年我和領導參加過南朝鮮六日游,吃得明顯比朝鮮差——除了最后一頓烤肉平時飯菜真的不用考慮素食不素食,但人家南朝鮮利潤至上天經地義!
一直到返回,并沒有北京胖子說的那樣可怕。我們去的兩個主要地方是靠近日本海的金剛山地區和開城地區,屬于“前線地帶”,敏感地方比較多。金導在我們剛下飛機時也交待了注意事項:軍事敏感地區不要拍照,導游會告訴大家;同時不要對軍人拍照。還告知在對方不同意情況下不要有意拍攝普通人,朝鮮人不習慣不樂意外國人對自己拍照。僅此而已,而且執行極不嚴格。在板門店有人與軍人講解員合影拍照,他就很配合(其他武裝軍人不合影)。一路上每次到軍事管制地區金導都提示不要拿出手機、照相機(因為有時會忘記。在金剛山通向南朝鮮、電網封閉的路上金導囑咐不要拍照,一個北京老頭忍不住用錄像機對路邊山坡藏在隱蔽蓬里的戰備汽車錄像,連他老伴都覺得不合適罵了他,但導游也只是口頭制止)。確實,對人進行特寫拍照往往會碰上對方扭臉不配合,其實這種情況中國少數民族地區也會這樣。我也拍了一些普通人的照片。
回國后把在朝鮮拍的一些農村的房子的照片發在微信上,有人說會不會是朝鮮把旅游路線兩邊特意搞得很漂亮。在旅館電梯里一個北京年輕人神秘地告訴其他人:“看不到的地方很可怕的!”開始覺得有可能,不過認為這很正常——客人來我們家領導也是叫我馬上收拾屋子倒掉垃圾。后來發現還真不是這樣:我們去開城的那一天正是朝鮮試射三顆導彈的那天,而且射擊位置就在我們去開城公路的黃州地區。所以一出平壤就讓下路了,回來又在這個路段相反一側下路。下路后走的常是狹窄顛簸的小路,而且不斷因大巴太寬過不去退回改道。有的地方司機開得比走的還慢!這些小路周邊肯定無法事先“布置”。但拍到的人、農舍和建筑與其他地方沒差別。由于大路離村子較遠,我拍的農舍基本是小路上拍到的。在平壤通往元山港和開城的公路兩旁都有一行漂亮的格桑花,我還以為這只是在大路上有。但是到了崎嶇的小路,兩旁也有一行格桑花——只是塵土落滿沒了色彩而已。(前面是小路邊,后面是“國道”邊)
朝鮮顯然并不刻意打扮——不必要,沒幾個客人!
對于國內旅行社的態度和朝鮮實際情況的差異,我在第三天就覺得不對勁,在從金剛山九龍瀑布下來的時候與女金導(金進慧女士,三十出頭。還有個男金導金成日,顯然是 “安全部門”的人,但確實也主要負責安全——旅客安全)一起走,我問她是不是中國旅行社不了解這邊的情況。她回答說她早注意到這個問題,一直很納悶:中國旅行社的人與這里一直往來不斷,完全了解朝鮮情況,為什么要這樣說?有什么必要這樣?金導介紹說,今年來朝鮮旅游的中國人比去年少多了,比高峰期(世紀初)減少三分之二。還說由于韓國人也不來了,現在很冷清。我問是不是中國政府參加聯合國制裁朝鮮于是對中國客人政策更嚴厲了。她感到很詫異,說沒有的事兒。
我馬上意識到不是中國旅行社說的原因:只要朝鮮歡迎中國游客而不是拒絕,游客突然大幅減少就很難是朝鮮方面的事兒。今年以來赴臺旅游大幅減少應該與赴朝旅游大幅減少的操作者和操作方法應該是一致的。
我當然不會把這個想法和金導交流,于是興致勃勃地給金導出主意:應該開辟一條從新義州開始一直到上甘嶺的“抗美援朝六日游”:從鴨綠江大橋開始,包括志愿軍總部、毛岸英烈士墓地、價川德川的那幾個“里”和長津湖到元山港的幾個戰場、一直到臨津江和上甘嶺。我說會有很多中國人對這條路線感興趣。她說其實早就有了這條線路,是宣傳不夠,還說這條線路如果搞也是中國老年人感興趣。我說其實那條線都是老人來,現在還是暑假,我們團有年輕人么?她說也是。
我給她算筆賬:中國每年赴韓旅游600多萬人,人均消費2000美元,加上旅行團的費用有3000美元。這就是180億美元。朝鮮就算只吸引100萬中國游客,每人只消費1500美元,一年也有15億美元收入。按國際市場200美元左右一噸稻谷,能買差不多750萬噸糧食,朝鮮人不種地也夠吃一年。
正講著突然想起走前看到環球網一則新聞的題目:《韓媒:韓國部署薩德決定未影響中國游客赴濟州旅游》。于是沒了興趣說下去。
——真搞不清楚哪里出了問題!
說到朝鮮,幾乎沒人不說朝鮮人吃飯的問題,最常見的話就是“朝鮮怎么一直養活不了自己!死皮賴臉的向全世界要飯”。
吃飯的問題分兩個層次。一個是制度層面的:朝鮮政府為什么至今不能滿足普通老百姓最基本的吃飽問題。另一個是現實情況:目前朝鮮吃飯問題解決的怎么樣了。由于我對農業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于是在這方面特別留意了一下。
關于朝鮮的農村制度情況和農業政策,剛去的時候不好問。從平壤到金剛山走了差不多一天,一路上觀察朝鮮田野情況,發現很有意思:朝鮮無論平原還是山區,幾乎把每一寸能播種的地方都種上了莊稼。尤其是丘陵山區,一點緩坡哪怕只有幾平米也會種上豆子、土豆或玉米。每條水田田埂上都種有兩行黃豆(朝鮮人愛吃豆腐豆芽),大田所有邊邊角角都會精心種上豆子或土豆。不僅大路兩邊如此,崎嶇小路邊也是如此。
下面六張圖應該一目了然,不過最后一張要解釋一下。路邊種豆子路溝種水稻不是重點,重點是水稻這一行靠上邊一段深綠色是什么?是一種大葉水草。而且這一段的水比水稻的水深。一路上我多次看到路邊這種種法,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不都種上水稻?后來想:這可能是一個旱時澆地澇時蓄水的小系統?
看看這幾張圖片,哪里有一點像集體經濟搞出來的!坐在車上我就與黑龍江的兩個老兄爭論起來,我說我當過知青,朝鮮一定允許開小片荒,集體不可能搞得這么細。因為這包括探查、計劃、布置、實施、檢查等幾個環節。如果是個人家庭,一下子就搞定了。如果是國營集體,整個過程干部都要親臨一線,干活的還要真愿意干,才能搞成這個水平。而黑龍江的老兄說朝鮮不允許搞自留地。
問了金導,發現我們都沒猜對。金導說,朝鮮有自留地,每個農戶有100坪(約半畝)自留地。但不允許自己開小片荒。我說金導“你確定”?!她說朝鮮市民干部學生軍人每年收種季節都要到農村勞動總計半個月,她知道這里的政策。后來我注意到一些插空種的莊稼就在大田里面,個人種,收的時候就有瓜田李下之嫌,也就相信了。
我為什么會特別注意“朝鮮人竟然把每一寸能種的地都種上了”?因為這里面學問大了。
朝鮮政府為什么不能喂飽朝鮮人?道理很簡單,朝鮮耕地少人口多,政府很難單純依靠種地讓朝鮮人吃飽肚子。短期實現,長遠也難。
金導(男)認為,朝鮮如果達到人均每天1公斤糧食的產量就沒問題了。他說的很對,中國八十年代初就是達到人均360公斤時不再發愁吃飯問題了。每人每天1公斤,2500萬人就是900萬噸。
朝鮮約12萬平方公里,80%以上是山地,且多為大山,世界糧農組織認為其可耕地占18%(3240萬畝)。1996年朝鮮耕地近200萬公頃(3000萬畝),其中水田約60萬公頃(900萬畝)占30%。目前總人口約2500萬,人均耕地1.2畝,人均水田3.6分。朝鮮寒冷一般只能種一季。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玉米、大豆、土豆。
這些數據可得出這樣結論:首先,朝鮮土地資源基本到了天花板(耕地開發了92%);其次,要想吃飽糧食單產必須達到300公斤以上(人均1.2畝,還要全種糧食不種經濟作物。中國糧食播種面積占全部播種面積約70%。好在朝鮮似乎很少種經濟作物,棉花靠進口,主要穿化纖衣服)。
單說農業,實際朝鮮上世紀八十年代糧食總產即達到900萬噸,按當時人口計算接近人均500公斤,自給有余。1985年南朝鮮大災,朝鮮還贈送南朝鮮糧食。朝鮮早在60年代就實現了農村電氣化、機械化。年化肥產量達到300萬噸。農業現代化比中國和南朝鮮都先進得多。
先不說為什么發生了變化,只說當前情況。目前朝鮮田野里已經看不見農業機械,看到過一個農民在玉米地里撒化肥,倒是看見幾次牛車拉著糞桶幾個人用水瓢撒人糞尿的場面。女金導說市民也有積肥支援農村的義務。網上有大量的“朝鮮出現化肥荒民眾相互偷糞便”,2013年4月4日鳳凰衛視呂思寧主播也表情深重地告訴大家:“朝鮮規定每人造數百斤人工肥料民眾被迫偷糞“。
在同樣條件下,每0.6噸化肥可以增產1噸左右糧食。中國糧食產量在八十年代前后實現溫飽,與這一時期化肥產量激增關系很大(從七十年代初的1公斤/畝到1980年的7公斤/畝到1985年的10公斤/畝)。這些年朝鮮化肥產量大約有30多萬噸(10公斤化肥/畝。按總施用量/耕地面積計算,下同),農業生產條件大約相當于中國八十年代中期水平(中國1985年:10公斤化肥/畝)。
我們可以用中國情況測算一下朝鮮農業產出潛力(中國水稻播種面積約為總播種面積30%,與朝鮮相當。但中國氣候溫暖,復種指數高得多)。
85年中國畝均化肥使用量大約十幾公斤,糧食單產194公斤。按此標準朝鮮也只有不到600萬噸的總產,人均233公斤,相當于中國60年代中期水平,略高于印度現在水平。目前朝鮮的糧食問題還沒解決。
中國單產超過300公斤是2010年。但必須知道,中國復種指數高,化肥施用量世界第一,各類糧食品種單產在全世界都是頂尖水平,朝鮮農業生產條件短期內不可能達到中國目前水平,因此只靠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朝鮮人基本沒有希望吃飽。即使實現了單產300公斤,但人口一增加就又不行了。
在網上看到批評朝鮮政府沒讓朝鮮人吃飽的帖子到處都是,話說的都很難聽。不少人拿南朝鮮做例子嘲笑朝鮮。其實他們不清楚,南朝鮮糧食自給率只有30%,一大半靠進口,因為南朝鮮人均耕地面積比朝鮮還小很多(人均6分地,但平地較多人均水田面積與朝鮮相同)。只要有充足的外匯,5000萬人口的南朝鮮當然餓不著。就算南朝鮮一粒糧食都不生產,5000萬人口人均360公斤糧食,無非1800萬噸糧食。按照芝加哥糧食期貨價格,每噸稻谷略多于200美元。36億美元的事兒。網上說一個國慶就有20多萬中國人到南朝鮮旅游, 花出去6億美元能買300萬噸糧食。
因此,朝鮮人吃不飽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朝鮮被“國際社會”封鎖,沒有石油做化肥,沒有柴油開農機,出口被限游客稀少外匯短缺。更主要的是,“國際社會“曾經凍結了朝鮮的外匯很多年。人均耕地1.2畝,這種封鎖既讓朝鮮難以生產足夠的糧食,又無能力進口。
上面的賬美國人肯定也算過,他們知道只要封鎖和制裁朝鮮,凍結朝鮮外匯,挑唆朝鮮傳統盟國不再搭理朝鮮,朝鮮就一定發生饑荒。時間長了,政府很可能因嚴重饑荒自行崩潰。因此,挑動南北朝鮮關系緊張,加大對朝鮮軍事威脅,迫使朝鮮做過頭反應,在利用“國際輿論”丑化朝鮮,策動聯合國對朝鮮制裁,就是這十幾年來美國對朝的基本國策。美國和南朝鮮當局都在等待朝鮮支持不住的那一天。
貧道為什么特別在意朝鮮人見縫插針種莊稼?因為這里可以看出朝鮮人的表態:我們會千方百計撐下去,絕不投降!
估計朝鮮這樣做實際播種面積擴大了不少于10%。
第二個關于吃飯的問題是:現在怎么樣了。
根據女金導介紹,朝鮮市民(朝鮮城市化率應該在50%以上,因為80年代就達到70%)每人每天600克主糧,其中80%是大米。小孩少一些,但也有有的工種每天1000克的情況。朝鮮計劃經濟搞得很細,婦女懷孕一個月后會每天增加100克糧食供應,直至孩子出生。金導說農村各村獨立核算,收獲物完全按工分分配。我馬上問金導:完全按工分分配,小孩兒和老弱病殘怎么辦?她說,不能勞動的人按另外政策,即按定量標準。我沒好再問標準是多少。
假定朝鮮現在平均口糧為500克/人/天,就需要糧食450萬噸/年,加上工業用量,總計應該550-600萬噸需求量。這個水平接近朝鮮目前糧食產量,與印度目前水平接近。
朝鮮2014年開始增加化肥進口,2015年前4個月就從中國進口5萬噸化肥,激增數十倍。朝鮮是個“口號國家”,最新流行的是“化肥就是糧食,化肥就是社會主義”。 用煤作原料(朝鮮有煤炭資源)生產化肥的興南化肥聯合企業預計年產化肥恢復到80萬噸。加上進口,朝鮮今后化肥供給能力會接近中國新世紀水平。也就是說,朝鮮缺少化肥的日子快過去了。
這樣看,雖然已經有了更嚴厲的制裁,只要吃飯問題基本解決,壓力會大大減輕。這恐怕讓國際社會很失望。
朝鮮六天,作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見到朝鮮人總有些負罪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