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韓媒評中國首播抗美援朝電視?。翰辉倥麓碳っ绹?

參考消息網 · 2016-06-07 · 來源:參考消息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參考消息網6月6日報道 韓媒稱,中國播出了第一部以韓國戰爭(即朝鮮戰爭——本網注)為主題的電視連續劇《三八線》,引起人們熱議。

  韓國《中央日報》網站6月3日發表題為《中國打破禁播韓國戰爭電視劇的禁忌》的報道稱,該劇打破了多年來中國為避免刺激美國而禁止制作并播出韓國戰爭相關電視劇的禁忌,是第一部以韓國戰爭為題材的電視劇。有分析認為,這一情況也反映了中國領導人不再看美國臉色行事的全新外交姿態。中國將1950年10月中國參戰之后的韓國戰爭稱為“抗美援朝”,即幫助朝鮮對抗美國。

  《三八線》于今年4月在云南和陜西等多個地方電視臺首先播出,從5月28日開始在北京衛視、遼寧衛視和安徽衛視播出。這些地方衛視全中國均可收看,收視率也較高。北京衛視與遼寧衛視還將該劇安排在黃金時段播出。

  共計38集的《三八線》耗資超過1億元人民幣制作,拍攝耗時數年,是一部鴻篇巨制。該劇講述了韓國戰爭時期生活在鴨綠江邊的漁民李長順在美軍轟炸中失去父親后,為報仇而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故事。

  電視劇開頭即介紹了美軍戰機飛越邊境轟炸中國村莊,導致安靜漁村的村民不幸死亡的背景。該劇將李長順描寫成一名上甘嶺戰役中的英雄,據說當時中國軍隊曾冒著慘重傷亡死守高地,這次戰役被中國人視為抗美援朝的象征性戰役。

  中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制作過《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三八線上》等以韓國戰爭為題材的典型影片。2000年中國中央電視臺曾制作30集電視連續劇《抗美援朝》,原計劃在次年播出,但最終未能播出。

  原標題:韓媒:中國首播抗美援朝電視劇《三八線》引熱議

  【延伸閱讀】“上甘嶺戰役二級英雄連隊”祭掃抗美援朝烈士墓

  第39集團軍某炮兵旅九連官兵——

  祭掃抗美援朝烈士墓

  本報沈陽4月1日電 楊世侃、特約通訊員海洋報道:今天,第39集團軍某炮兵旅九連組織官兵前往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奠犧牲在朝鮮戰場的志愿軍烈士。

  抗美援朝戰爭中,該旅九連鏖戰上甘嶺,以86發破甲彈擊毀美軍11輛坦克,創造了炮兵戰爭史上的奇跡,被志愿軍政治部授予“上甘嶺戰役二級英雄連隊”稱號。

  “犧牲在朝鮮戰場的先輩們,感謝你們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九連指導員王平將手中的花籃擺放在特等功臣金耳世墓碑前,用手撫摸著墓碑上的碑文。今年是上士陳靜第6年參加祭掃活動,他熟悉烈士的英雄故事,如同熟悉近幾年連隊全面建設取得的成績。陳靜深有感觸地說:“連隊建設之所以能取得喜人成績,與革命先輩的精神激勵密不可分!”第一次參加祭掃活動的列兵李縉平對筆者說:“能到這里祭奠革命先輩,讓我更加體會到連魂‘英勇頑強,再創輝煌’這8個字的深刻含義。我們一定要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在強軍路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2016-04-02 13:16:16)

  戰地記者憶抗美援朝戰爭:陣地上尸積如山

  【延伸閱讀】戰地記者憶抗美援朝戰爭:陣地上尸積如山

  1953年7月27日一早,志愿軍23軍《戰地報》記者洪爐,得到了上級的通知:朝鮮戰爭停戰協定將在今天上午10點簽訂,12小時后,也就是晚上10點(北京時間晚9點),雙方正式?;?。

  洪爐立刻意識到,一個歷史時刻到來了,他要立刻趕到前線的最前沿去。作為記者,他應該在現場見證這個歷史時刻。讓他無比興奮的是,此刻領導不但派出了他,同行的還有攝影記者等幾人,他們各揣了幾個饅頭馬上出發,火速奔赴前沿石硯洞北山陣地。

  死尸堆成的慘烈陣地

  北山陣地離軍部有一百多華里,他們是步行前往。白天走在這條交通線上是非常危險的事,因為美軍的飛機和炮火隨時可能轟炸,而在7月27日這天,轟炸炮火就格外猛烈,簡直到了瘋狂的程度,到了距離前線只有十幾里時,炮彈到處開花。“我們很幸運,沒有被打到,但是身邊就眼看有運送彈藥糧食的戰友,就在這停戰前的最后時刻倒下。”洪爐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回憶說。

  為什么選擇石硯洞北山陣地?不僅是這個陣地位置處于戰線最前端,而且這里發生過極為殘酷的戰斗。洪爐雖然當時只有22歲,但已經是入伍9年的老兵了。他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參加過淮海戰役和解放杭州、上海和舟山群島等戰役,然而在朝鮮戰場所經歷的戰斗,卻是有生以來最為慘烈的。

  朝鮮戰爭爆發時,洪爐所在的23軍正在東南沿海準備打臺灣。戰事的爆發使得攻臺作戰停了下來,1952年他們的部隊開到了朝鮮。這時候,五次戰役早已經打完,上甘嶺戰役也將進行,當23軍到三八線上接手38軍防線時,雙方的戰線已經相對固定了。

  石硯洞北山,本來是由美軍占領著的,那里駐守著美七師的一個連。志愿軍23軍上了陣地以后,決定把它拿下來,就開始了反復的爭奪。一般來說,都是志愿軍在夜里發起攻擊,以避開敵人的飛機轟炸和炮火,將陣地攻下;到了白天,敵人又憑著強大的空中優勢和炮火掩護把陣地奪回去。到了1953年4月的一天,當志愿軍第三次攻上北山時,陣地上發生了壯烈的一幕。

  那次攻上北山的志愿軍中,有一名叫做蔣慶泉的步話機員。所謂步話機員,我們在反映抗美援朝的電影中已經看得比較熟悉了,他本身不帶武器,是通過步話機在陣地調動炮兵的炮火來消滅敵人。那一天,打到最后,陣地上除了蔣慶泉,只剩下幾個傷員,而敵人卻越來越近,在指揮所與蔣慶泉聯絡的另一名步話機員陸洪坤親耳聽到蔣慶泉在步話機中呼叫:“敵人離我有50米,30米,10米……向我的碉堡頂開炮!”

  戰斗期間,洪爐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前線。這場戰斗一下來,陸洪坤就告訴洪爐,咱們這里出了一個英雄。洪爐根據蔣慶泉的事跡寫了一個報道,部隊也準備為蔣慶泉請功他們都以為蔣慶泉已經犧牲了。

  “實際上蔣慶泉才是后來電影《英雄兒女》里王成的最早原型。”洪爐說。

  在志愿軍第四次攻上石硯洞北山后,這塊陣地才真正為我方占領。這時的北山,用洪爐的話說,“已經是一座人肉堆成的山”,每一次反復爭奪,各方都在這里留下尸體,一層又一層。“那個陣地,土都挖不下去,每一鍬下去,不是土,都是死人。戰士沒辦法修筑工事,就把比較完整的美國兵的尸體,幾個尸體堆成坎坎。戰士就趴在死尸上,打仗,吃干糧,喝水……那是夏天啊,還離陣地幾里以外,臭味就熏過來了,到了那個地方,人的嗅覺都沒有了。那個蛆到處爬……這真是刻骨銘心的記憶。”

  7月27日傍晚,洪爐冒著炮火抵達了石硯洞北山的陣地坑道,與戰友們一起等待停戰的一刻。

  戰友犧牲在和平到來的前一刻

  “我們聽得坑道外頭全是一片火海??煲酵;饡r刻時,我們看著表,開始了倒計時。突然間,原來不停地響著的槍炮停了,突然世界靜止了,什么聲音都沒有了,我們連氣都不敢出,好像出氣聲大了就影響停戰了似的。”洪爐回憶說,“我記得我身邊有位老排長,默默地就哭了。他知道我們死不了了,活下來了!”

  “后來,我們聽到外面的哨兵喊,美國鬼子全出來了,在那歡呼呢!我們也就一個個出了坑道,爬到了山頭上。天色開始亮了,平時我們一出洞,總得彎腰低頭躲避炮火,從來沒有好好打量過這里,這回居然也可以抬頭看了,也可以大聲說笑了。這些平日最普通的動作,那時讓我們感覺真是無窮地幸福啊。人的日子能這么過多好!”

  “我身邊戰友就問我:不打仗了,以后想干什么?我說,我沒上過學,在部隊都是靠自學,戰爭結束以后想有機會認認真真學習一下。”就這樣,在那一刻,大家各談各的理想。

  然而在洪爐憧憬著戰后生活的同時,他也特別為那些就在和平到來前夕犧牲的戰友悲傷。他最要好的一個戰友,名叫仇天,才華橫溢,酷愛讀書,洪爐說,他走上這條道路,受仇天影響很深。而仇天就犧牲在7月6日,停戰前的20天。

  那是停戰前的最后一戰“金城戰役”。當時,朝鮮戰場的談談打打已經拖了數年,到最后,“是李承晚不想停戰。后來志愿軍把李承晚的部隊教訓了一下,消滅他幾個師。李的部隊主要在金城一帶。而我們的任務,是配合主攻部隊作戰。”洪爐說。本來,腳上有傷的仇天可以不用參戰,但他堅決要求上戰場,說再不參加就沒有機會了。結果,倒在了敵人的炮火中。

  “只要仗沒有停下來,就要死人”,洪爐說,但他特別痛惜的是,仇天就像他所熱愛的捷克作家伏契克一樣,死在了勝利前夕的最后一場戰斗中,留給洪爐的,是從安東新華書店寄來的一封購書的郵件,一張寫下他親人名字地址的卡片,那是為自己犧牲后通知親屬留的。其中的一個名字,是他心愛的女友,他剛剛在上戰場之前,向她表白了心跡。

  金城戰役中南朝鮮軍隊傷亡5.2萬余人,志愿軍傷亡2.3萬余人。對于今天的讀者,這也許只是一個不含感情的數字,但對洪爐來說,這里永遠包含著一個23歲的年輕生命。仇天,將終生在洪爐的心里活著。

  “王成”說:他們為什么不向我開炮?

  回到祖國以后的歲月里,洪爐果真實現了自己上學讀書的愿望,他后來成為一位軍旅作家。以后的日子里,他又經歷過抗美援越等等重大事件,但是,朝鮮戰爭的記憶,已經永遠地銘刻在他的腦海中,成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犧牲了的戰友們在他心中揮之不去,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為他們做些什么。而蔣慶泉昔日的戰場英雄他也許還活著,這讓他多少年來無法釋懷。

  當年他寫完關于蔣慶泉報道后,還沒見報,上級就來了通知:不要再宣傳蔣慶泉了,他被俘了,他的名字出現在戰俘名單之中。

  以當年人們的觀念與規定,不管這個人曾經做出過怎樣的功績,只要他被俘了,所有的以往就一陣風吹散了。

  當年,在蔣慶泉喊過“向我開炮”兩個多月后,1953年的7月,洪爐所在部隊又出了一位相似的英雄,名叫于樹昌。這名步話機員,也是在敵人攻上自己的陣地后,向指揮所喊出了“向我開炮”,在炮火中與一百多名美軍同歸于盡。

  于樹昌犧牲以后,洪爐拿出原來為蔣慶泉寫過的報道,修改了里面的部分內容,以《向我開炮》為題,將于樹昌的事跡發表在了報刊上,影響巨大。后來,電影《英雄兒女》在拍攝時,采用了里面的部分情節,王成這個實際上結合了蔣慶泉、于樹昌和楊根思三位英雄的形象,成為了一代中國人心中的偶像。

  然而,幾十年來洪爐一直想找到蔣慶泉,像大海撈針似的,他遇有機會就會向人們說起這個人,雖然他心里也知道希望渺茫直到今年4月的一天,他的一位在媒體工作的朋友告訴他,人找到了。

  蔣慶泉回國后,先在專門接收管理志愿軍戰俘的管理處接受審查,然后,回到了他的遼西農村老家,當了幾十年的農民。當記者循跡找到了這個小村,找到已經全然一副老農模樣的蔣慶泉時,他竟然一開始還想否認,他就是那個最早喊出“向我開炮”的志愿軍戰士。

  “他受的苦太大了,那是三重的苦啊”,洪爐說,“他在戰場上經歷了整個連隊一百多人打到最后就剩幾個傷員的殘酷戰斗;當了俘虜后,又在戰俘營里受到非人的折磨;最后回來,馬上又受審查……我在錦州的民政局,查到的戰俘管理處的材料,他寫的檢討,認罪書一大堆啊,他認為自己給祖國丟了人,不配當共產黨員。那段受的屈辱痛苦,別的人體會不到的。”

  1965年的時候,已經在遼西農村娶妻生子的蔣慶泉看到了電影《英雄兒女》,他一看就明白,那里說的實際是自己做過的事。但他不敢聲張,只是默默地流眼淚。他回家哭了一晚上,第二天又在地里干活時悄悄掉淚,他不能讓別人看見,更不能讓人知道,因為他心中壓著那個“戰俘”的重負,他認為,王成是英雄,但那是別人,不是他。

  2009年,蔣慶泉跟著兒子到丹東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這么多年一直沉默寡言的老人在現場突然犯了倔脾氣,他非要把一張炮兵陣地的照片扯下來,兒子費了好大勁才把他攔住。后來老人道出原委:他一直對當年的炮兵們滿腹怨氣:當時我喊“向我開炮”他們為什么不開炮?開了炮我就死了,就不再會當戰俘了!

  “他是不知道,當時炮兵沒開炮僅僅是因為炮彈打光了”,洪爐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

  2010年夏天,洪爐,陸洪坤,蔣慶泉,這三個當年的志愿軍老兵,終于在那場戰爭過去60年后又見面了。蔣慶泉曾對來采訪的媒體說,“他(指洪爐)是將軍,我是戰士,差多少級呢”,但洪爐說,蔣慶泉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后來跟地方民政局的人,包括村里的人說,你們這個地方藏著一個大英雄!”

  “戰友啊……”分別近60年后,出生入死的老戰友們擁抱在一起,痛哭失聲。

  “希望我們不要在戰場上再見”

  讓洪爐沒想到的是,這一場朝鮮戰爭,不但把他與他的戰友們永遠地聯在了一起,而且也讓他當年戰場上的對手找上門來。

  “幾年前,一個香港的朋友到了北京,給我打電話。他說,他認識美國內華達州的州長,麥克·卡拉漢。他是一位殘疾人,香港朋友一次問他,怎么只有一條腿,他說是參加朝鮮戰爭時打掉的。他說,1953年時在三八線,我們攻上了共軍陣地,只看到了一個小兵還活著,他沒有武器,我按照戰爭游戲規則,讓大家不要打死他。沖到他跟前時,見他拿著步行機在喊,也不懂在喊什么,喊著喊著,炮彈來了,連這個中國兵,連上去的一百多美國兵,全部炸死,只活下來三個,也成了殘疾,他便是其中一個。”

  “我一聽,那美國兵說的正是于樹昌喊'向我開炮'的那次戰斗啊”,洪爐說。

  “香港朋友告訴我,卡拉漢曾經對中國人非常憤恨,他覺得,當時我們不打死你,你卻調來炮火把我們的人全打死,中國人怎么這樣不講道理?后來香港朋友把《英雄兒女》的碟帶給他看,向他解釋說,你見到的中國兵在中國是個英雄。最后,卡拉漢說,看來這個中國兵有他的道理。我們僅僅是思想立場不同,價值觀不同。他堅持他的立場是對的,確實是英雄。”

  洪爐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位美國州長和他的一家人后來都成了中美友好的積極分子,他也想以這段經歷拍一部電影,但與《英雄兒女》完全不一樣,是以反戰為主題的。他想告訴世人,人和人應該是朋友,互相交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他設想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就從聯合國大廈前那個著名的打了結的槍管的反戰雕塑開始。這樣,洪爐開始了與卡拉漢一家的交往,而且這種友誼還發展到兩個家庭的下一代孩子們之間。前幾年,卡漢拉去世了,去世前他交待了副州長和家人們,這部影片必須要完成。

  這其實不是洪爐第一次與自己的戰場對手交往。洪爐的腦海中總是清晰地記得,1953年7月27日朝鮮戰爭停戰后的第一個白天,在朝鮮石硯洞北山陣地上發生的那一幕:

  洪爐和一個攝影干事先下到溝底,也就是兩軍陣地的中間地帶。只見美軍那邊也陸續下來了人。雙方士兵人越聚越多,美國兵把一盒中華煙一搶而光,紛紛珍藏進口袋里,連煙盒也要走了。這時,洪爐就把自己筆記本中一幅“熱愛和平”的木刻畫片作為禮物送給一個美國兵,而那美國兵搜遍口袋也沒找到可以回贈的禮品,就掏出一張美元鈔票,在上面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地址,送給洪爐。雖然僅僅在一天前,他們之間還在拼死廝殺,但此刻卻都感覺到了洋溢在相互間一種渴望和平的人類共同情感,這一瞬間,他們都還原成了淳樸的年輕人。

  洪爐他們在送給美軍畫片時,寫上了一句話,就是“希望我們不要在戰場上再見”,當翻譯把我們寫的話告訴他們時,美軍士兵們一下子會意,把這句話一遍遍地重復,直到他們的軍官下來,令士兵們回陣地去。

  多少年了,洪爐總是忘不了這一幕。

  他知道了,對于戰爭的意義和戰爭的記憶,在決策者、歷史研究者和親歷戰斗的普通士兵間,是不一樣的。作為普通一兵,可能他對于戰爭的進程影響甚微,但是作為一個個體生命,每個人會有每個人的獨特記憶,并不等同于歷史教科書上那些冷冰冰的數字和刻板的記載。(2015-03-13 06:17:33)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云風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到底誰“封建”?
  6.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到底誰“封建”?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精品在线中文视频 | 亚洲色国内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色妞在线视频网址免费观看国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