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使訪問中國,旨在討論美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問題。但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美國總統特使無功而返。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亞投行的創始會員國已經確立了亞投行的基本規則,如果美國強人所難,試圖在亞投行享有支配地位,那么,就意味著亞投行的所有規劃必須推倒重來,這是中國所不能答應的,也是其他創始會員國所無法容忍的。
亞投行決定改變不合理的國際金融秩序,建立平等但有差別的權利義務體系,強調亞投行為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不僅有明確的服務目標,而且承諾建立更加公平的決策機制和治理機構,這就使得美國乃至其他西方國家看到了亞投行潛在的競爭力。
改變不合理的國際金融秩序不可能一蹴而就。亞投行的設立,只不過是發展中國家改變不合理國際金融秩序的一次嘗試而已。亞投行要想發揮自己的作用,還必須與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組織合作,因此,從短期來看,世界金融秩序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些經濟學者分析認為,亞投行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在于,如何形成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正如人們所知道的,亞投行雖然吸收資本金,但是,要想開展大規模的投資活動,必須借助于國際金融市場籌集更多的資金。換句話說,亞投行必須和商業銀行一樣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籌集更多的資金用于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坦率地說,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A設施建設投資規模較大,回收的周期相對較長,如果在資本運作的過程中資金成本過大,或者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出現了胡子工程,那么,亞投行將會出現巨大的呆賬和壞賬。從這個角度來說,亞投行既要廣結善緣,籌措資金,同時又要加強項目管理,確保亞投行的投資項目得到應有的回報。
筆者曾經參與過世界銀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招標投標監督工作,發現世界銀行在招標投標的過程中,往往采取簡單的低價中標原則,這就使得一些中國企業利用低價中標、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提高報價的經營策略徹底失靈。為了防止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變成“爛尾工程”,世界銀行往往選擇地方政府的基礎設施項目作為服務的對象,并且要求地方政府以財政作擔保,這樣做既可以在政治上確保世界銀行貸款項目順利進行,同時又可以確保在經濟上得到應有的回報。
亞投行投資的地區政局不穩定,一些國家的財政規模相對較小,如何在政治混亂的地區開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且確保投入的資金得到應有的回報,這是亞投行必須考慮的問題。假如亞投行的投資項目最終都變成了無償援助項目,那么,亞投行將難以為繼。所以,在亞投行建立的初期,就應該考慮投入產出的問題。絕對不能等到問題發生之后,再來調整規則,因為那樣做將會導致亞投行內部發生分裂,發展中國家的矛盾不斷加劇。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