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軍事/航空報道,3月4日,在中航工業舉行的航空界全國“兩會”人大代表的集體采訪中,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航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楓談及民族直升機產業的發展情況以及政策建議。
據透漏,近兩年,國內民用直升機市場呈現井噴態勢;年均引進架數超過100,國內民用直升機保有量達到450架。雖然國內民用直升機市場一片欣欣向榮,但是國產民用直升機卻在這個市場中躑躅不前。
民族直升機產業已經到了背手一戰的局面
余楓談及,隨著國內低空空域的逐步開放,我國直升機的巨大市場需求逐漸顯現,國外頂級直升機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市場已呈國際化競爭態勢,民族直升機產業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局面。相比虎視眈眈的國際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我國的民用直升機產品在性能、壽命可靠性、設計水平、制造技術、質量、機載成品的可靠性、客戶服務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著較大差距,我們的民機研發體系,特別是運行支持體系還有很大差距,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才能真正與市場接軌。
長期以來,國家對民用直升機的研發投入和產業扶植力度相對有限。中國直升機行業站在振興民族直升機產業的高度,在研制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多方自籌研制經費,逐步發展了AC311、AC312、AC313、AC352等民用直升機,初步具備了與國際直升機先進國家競爭的基礎,但較國際成熟的競爭機型,我們整個行業的研發體系和產品支持體系都不足以支撐我們與國際對手競爭,更無法言勝。
余楓表示,國家應加大對國產民用直升機研發的支持力度,加大對國產直升機裝備的采購力度。建議在銷售國產民用直升機環節免征增值稅或給予一定優惠補貼,凡是動用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原則上采購國產民用直升機,并在海洋、公安、交通、救助打撈等公共領域盡量使用國產直升機,同時對進口直升機設置一定的門檻。利用價格優勢和持續服務的優勢爭取國內大部分客戶,保障直升機制造企業的發展,扶持民族直升機工業。
余楓強調,應合理制定產業扶持政策,避免出現反壁壘局面。目前,國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中國民用直升機的政策,但有些內容出現了反定額現象。例如,中航工業直升機公司生產的AC313型直升機已經取得了CAAC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并通過了AEG審查。在執行海上石油平臺支援任務方面,具備與EC225和S92相當的能力,噸位在空載5噸-10噸的范圍內。按政策規定,AC313應與進口直升機同樣享受免稅待遇。但事實上,國產直升機AC313在銷售過程中還要繳納17%的增值稅,此消彼長,必將極大影響AC313型直升機在這一細分市場的銷售,阻礙民族直升機工業,特別是國產民用直升機事業的發展。因此,建議“十三五”期間類似于免稅政策中不再出現空載5噸-10噸的直升機。
在回應關于政策過度保護是否會導致直升機產業停滯不前的質疑時,余楓表示,首先,我們希望通過國家的支持與保護,盡快提升我們自身的研發和創新能力,用自己的品牌去占領市場。其次,航空普及我們才能有市場。中航工業的“愛飛客”飛行表演隊就是在傳播航空文化,普及航空,培養用戶從高端變為低端,讓大眾都對航空有熱情。
很多省把國外一些落后技術被看成高科技引進
面對直升機產業門檻低,魚龍混雜的現狀,余楓指出,目前地方政府都意識到低空開放通航得益,因此很多省都在搞自己的通航制造業,包括直升機產業,國外一些落后的技術被看成高科技引進,大部分產品處于低端水平,這反而會導致國家資源浪費,結果令人堪憂。但我們要清醒認識到,我們最需要的是有創新能力的企業,要把握自己,積蓄能量,勇于面對市場競爭,跳出央企唯我獨尊的怪圈,把自己打造的更加強大。目前民企與國外企業合作的升級產品技術含量較低,不會對我們的直升機產業構成較大危險。(本文綜合自環球網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