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油戰(zhàn)略(微信號:zgsybwx)
調查探尋真相,《穹頂之下》注意用事實和數據說話,其中涉及的油氣數據值得關注,有的確鑿無誤,有的出處不詳,有的沒有注明時間段。雖然瑕不掩瑜,但本著理性探討交流,一些小伙伴嘗試對其中的油氣數據再作調查分析。
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2月28日,柴靜所作的霧霾調查演講紀錄片《穹頂之下》在人民網(53.71, -3.02,-5.32%)首播,一天之內,在各類視頻網站上的播放量突破1個億。新任環(huán)保部長陳吉寧說,這對喚起公眾關注環(huán)境健康問題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調查探尋真相,《穹頂之下》注意用事實和數據說話,其中涉及的油氣數據值得關注,有的確鑿無誤,有的出處不詳,有的沒有注明時間段。雖然瑕不掩瑜,但本著理性探討交流,一些小伙伴嘗試對其中的油氣數據再作調查分析,供大家參考,為共同推動治理霧霾共同作建設性的探討交流。我們相信,關注和交流也是一種前進的力量。
數據較多,內容較長,煩請多些耐心。
(一)實錄:“穹頂之下”中的油氣數據
103分鐘的《穹頂之下》,原文摘選部分油氣數據——
●根據環(huán)境保護科學院的數據,中國最好油品比發(fā)達國家低2個等級。北京加的柴油,基本是最好的油品了,硫含量是歐盟國家的25倍。我們國家的油品長期比發(fā)達國家低兩到三個等級,只要提高一個等級的話我們排放可以減少10%。
●我們看上去有好油,我們有國Ⅳ以及以上的油,但是這部分油只占3%的比例,這就是杭州的痛苦,杭州有錢,想買好油,但是2013年之前就是沒有。
●現在世界平均的天然氣占能源結構的比例大概24%,因為天然氣是相對清潔的能源。而中國只有5%。中國并不是煤多、貧油、少氣的國家,我們石油探明率是38%,天然氣探明率占22%,這意味著我們還有大量的天然氣埋葬在中國大地之下,黑暗不知名的深處。在每年探明這些儲量當中,比如說天然氣探明9000億立方米,我們只開采了1000億立方米,有大量的資源我們知道它在哪兒,但卻沒有去開采。
●在中國,除了我們的油品標準低之外……我們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的。全球十大港口現在有七個在中國,遠洋貨輪帶來的污染之大,在靠近海岸線400米的地方它排放的污染相當于50萬輛大卡車,所以在深圳60%的二氧化硫是來自輪船的。中國二十多萬艘這樣的船,它用的都是最差的重油。
(二)“穹頂之下”的數據校驗
片中的油氣數據看上去似乎很有說服力,但是細究起來,還有一些疏漏之處,值得考證校驗。
●《穹頂之下》:中國最好油品比發(fā)達國家低2個等級。北京加的柴油,基本是最好的油品了,硫含量是歐盟國家的25倍。我們有國Ⅳ以及以上的油,但是這部分油只占3%的比例。
如圖所示,現階段我國油品質量的確總體低于發(fā)達國家,不過并不存在量級的差別,并且未來目標上也將與發(fā)達國家看齊。
2012年5月7日,北京市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標準正式推出。同年5月開始,中國石化(6.03, -0.23, -3.67%)、中國石油(10.93, -0.39, -3.45%)在北京開始置換提供京V標準成品油。京V汽柴油的硫含量相比京Ⅳ油品中的硫含量從50ppm降到了10ppm,主要指標符合同階段歐V油品標準。
至于國Ⅳ以及以上標準的成品油占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可以肯定地說,不是3%。
據國家發(fā)改委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是26928萬噸,如果按3%算,就是807.8萬噸,實際上這只是國Ⅳ及以上標準的成品油銷量的小小零頭。僅以中石油2014年銷售的中石油煉油廠國Ⅳ以上成品油就達4876萬噸,超過全國成油品年銷量的18%以上。而這還不包括中石化[微博]的國Ⅳ以上油品,中石化的高標號油品銷量比中石油還要大。
2013年,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出《關于油品質量升級價格政策有關意見的通知》(1845號文),提出按照合理補償成本、優(yōu)質優(yōu)價和污染者付費原則,根據油品質量升級成本調查審核結果,在企業(yè)適當消化部分升級成本的基礎上,確定車用汽、柴油質量標準升級的加價標準。
從2015年開始,中石油供應的車用柴油全部升級為國Ⅳ標準。雖然供應的國Ⅳ柴油,但目前絕大地區(qū)仍在按國Ⅲ的價格銷售,價格不到位,油品質量升級改造的成本仍由企業(yè)在承擔。
●《穹頂之下》:“天然氣探明9000億立方米,開采了1000億立方米。”
從國土資源部網站可以查到的數據是,2012年我國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是9612.2億立方米(注意是“新增”),同比增長33%,居歷史最高水平。新增探明技術可采儲量500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6%。
國家發(fā)改委的數據是,2012年我國天然氣產量是10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國家能源局公布的天然氣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中提出,“十二五”期間,新增常規(guī)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3.5萬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約1.9萬億立方米)。
因為技術和經濟條件限制,探明儲量不是都能開采出來的。可采儲量才是衡量天然氣開發(fā)潛力的關鍵數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戴金星等在《天然氣工業(yè)》發(fā)表文章《2000年以來中國大氣田勘探開發(fā)特征》,其中提出:一個國家天然氣剩余可采儲量的多少,是量度其天然氣生產前景、行業(yè)興衰的基礎。
實際上,到2013年底,我國天然氣可采常規(guī)剩余儲量是3.3萬億立方米,當年天然氣產量是1171億立方米,儲采比是28。(這意味著,如果按2013年的年產量來看,現有天然氣可采儲量就能連續(xù)生產28年。實際上每年因為新的天然氣勘探發(fā)現,還要新增一些可采天然氣儲量。)
戴金星等認為,2013年美國、加拿大的天然氣儲采均為13左右,要保持目前年產量長期穩(wěn)定難度大,要提高年產氣量條件欠佳。中國儲采比是28,說明具備保持目前年產量并可提高的條件。
我國油氣勘探總體進入低品位資源勘探階段,沙漠、山地等復雜地表,深層、超深層、低滲、特低滲致密復雜油氣藏成為主要勘探對象,勘探成本隨之上升。2010年-2013年探井平均井深增加了400米,探井成本上漲了15%以上。
《BP世界能源統計(2014)》這樣評價中國的天然氣:中國在實現提高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目前為5.1%)這一既定政治目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2013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費增長10.8%(153億立方米),居世界首位。雖然中國的天然氣生產實現全球第二大增量(9.5%,99億立方米),但仍有巨大的缺口需要通過增加進口予以解決。這一缺口主要是通過進口液化天然氣(增長22.9%)和管道天然氣(增長28.0%)來填補。
此外,竭澤而漁并非是油氣資源開發(fā)的良策。相對于其他資源,石化能源的開發(fā),其更需要的是最大程度上可持續(xù)發(fā)展。探明儲量是經過一定的地質勘探工作而了解、掌握的地下礦產儲量,每年各油企都會進行相應地質儲量評估,以計劃來年的鉆井數、開采量、預算等指標。
隨著2014年油價暴跌,并在節(jié)能減排的大背景下,中國乃至世界開采量或將更加強控制,化石能源不可破壞性高速開發(fā),需要可持續(xù)發(fā)展,盡量提高采收率。
●輪船用的是最差的重油,我們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的
“我們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的”,這個結論有些匪夷所思。根據微信公眾號“新興產業(yè)觀察者”的數據,輪船用的重柴油或者渣油占燃料油的比例接近一半(47%),而燃料油占總油量消耗量的比例是6.6%,也就是說,船舶運輸占石油消耗的比例是3%。3%和一半差太多,而在《穹頂之下》的語境下,失控的是哪類用油的一半有待商榷。
(三)“穹頂之下”認識能源與環(huán)境,不妨再看看這些油氣數據
要實現能源與環(huán)境要和諧發(fā)展,確實需要增加清潔油氣的開發(fā)利用。這方面,中國的石油企業(yè)有責任和義務,看看他們做了些啥?
●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速世界第一
過去十年,世界天然氣消費平均增速2.2%。2014 年世界天然氣消費增速1.4%。
2004-201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平均增速17.4%,在十大消費國中增速最快。2014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速8.9%。
2004-2013年,美國天然氣消費量平均增速1.7%,2014同比增長4.3%;2004-2013年,俄羅斯天然氣消費量平均增速 0.7%,2014同比減少3.2%。
我國天然氣利用結構變化趨勢圖:
●中石油十年來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速10%
2013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在世界的排名由2004年的第17位上升到第 6 位;2013年中石油,在世界石油公司中天然氣產量排名第 7 位。
十年來,中國石油連續(xù)8年年增天然氣探明儲量超過4000億立方米。天然氣產量由2004年285億立方米快速增長至2014年950億立方米左右。約占全國總產量的75%。年均增幅近10%。
●天然氣冬供缺口較大
2014年我國冬季保供天然氣總需求為882億立方米,總供應量820億立方米,缺口62億立方米。中國石油2014年冬季保供,將向市場供氣60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5.7億立方米。
●天然氣管道與LNG接收站建設促進天然氣進口增長
我國天然氣進口通道繼續(xù)完善,隨著中俄東線供氣協議的簽署,我國已初步形成西北、西南、東北、海上四大天然氣進口通道格局。
目前,中石油已經形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連接四大氣區(qū)和主要消費市場,覆蓋全國的天然氣管網體系,已投運的油氣管網占國內長輸管道的80%左右,其中天然氣管網里程超過4.7萬公里,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qū)、特別行政區(qū),惠及5億人口,天然氣銷量占國內市場份額的70%左右。
中國石油覆蓋全國的天然氣管網體系
目前,全國共有LNG接收站10座,年接收能力3670萬噸LNG工廠113座,年產能1600萬噸。2014年,受卡塔爾進口高價LNG增量和一季度高價現貨進口的影響,我國LNG進口均價漲幅較大。進口LNG現貨到岸均價為3.66元/立方米,同比增長5.6%。
其中,管道氣進口310億立方米,占進口總量的52.5%;LNG進口2016萬噸(約280億立方米),占進口總量的47.5%。
按照國家規(guī)劃,2015年天然氣消費量預計為2300億方,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預計為3600億方。到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將從現在的5.9%提高到10%。但根據《2014年國內外油氣行業(yè)發(fā)展報告》推測,2020年我國天然氣需求可達3000億立方米,遠低于政府的3600億立方米的規(guī)劃目標。若沒有新的鼓勵措施和手段,2020年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將富余300億-500億立方米。
●油品升級中國油企已開始行動
2013年2月6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會議明確了油品質量升級時間表,即2015年底前,確保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qū)域內重點城市供應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2017年底前全國供應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中國油企在國家啟動國四標準時,已經提前進行了國五標準的改造。
根據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微博]的數據,在2013年底,兩家公司就已開始全面供應國Ⅳ汽油,北京,上海和江蘇8地市及廣東6地市,汽油質量標準已達到國五標準,中國石油2013年供應的高標號汽油比例達到99.67%。
根據《2013年中國石油社會責任報告》(2014年的報告尚未發(fā)布),國內成品油銷售量11833萬噸,占國內市場份額40%以上;全年中國石油國內生產天然氣888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1.2%,其中致密氣產量占比28%。
天然氣在公司國內油氣當量產量中的比重達38.6%;全年供氣超1106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3.6%;按期完成了大慶、蘭州、錦州等石化企業(yè)14套汽油裝置和14套柴油裝置的改造工作,向市場供應的車用汽油全部達到國Ⅳ標準,高標號汽油比例達到99.67%。
根據《中國石油報》2月10日報道,僅在過去8年就投入500億元以上用于油品質量升級。目前,中國石油在國Ⅳ車用汽油標準升級中已累計投入超過200億元。歐洲國家從歐Ⅲ標準升級到歐Ⅳ標準,整整用了5年。而中國石油從國Ⅲ標準升級到國Ⅳ標準僅用了不到一年。
根據中國石化的《2013年社會責任報告》,2013年5月,中國石化提前一個月完成國III標準普通柴油的升級工作 2013年10月,提前3個月全面供應國IV標準車用汽油。
根據中國質量新聞網報道,過去十年,中國石化在煉油板塊累計投入了近2000億元,用10多年走完了西方國家二、三十年的油品升級路,今后每年還要投入300億元進行升級改造。北京,上海和江蘇8地市及廣東6地市,汽油質量標準已達到與歐五相當的國五標準,屬世界最高質量標準。下一步,中國石化計劃于2015年起供應符合國Ⅳ標準的車用柴油。
根據中國海油《2013年可持續(xù)發(fā)展報告》顯示,旗下的惠州石化已完成國Ⅴ標準的升級改造,中海油的天然氣發(fā)電裝機容量位居全國第一。
表:美歐日中達到對應或相當汽油標準的年份及所用時間(單位:年)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產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撰文指出,中國油品質量升級與發(fā)達國家油品質量升級進程相比,步伐相對較快。我國完成汽油無鉛化進程要明顯快于美歐日等發(fā)達國家。
其中,美、歐、日實現汽油無鉛化分別用了21年、27年和12年左右的時間,而我國汽油實現無鉛化僅用了7年左右的時間。按照國家規(guī)劃,2017年底前全國供應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中國人民用上符合國際標準的油品已指日可待。
●石油企業(yè)的節(jié)能減排
中國石油2013年十大節(jié)能工程與十大減排工程
作為生產企業(yè),2013年,中國石油全年投入15.71億元專項資金實施65項重點節(jié)能工程。節(jié)能量118萬噸標準煤、節(jié)水量2440萬立方米;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比上年分別下降6.05%和9.4%;2013年,中國石化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2%,相當于節(jié)約182萬噸標煤,相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48萬噸;中國海油2013年節(jié)能29.9萬噸標準煤。
(此文來源中國石油報新媒體中心)
(本文作者介紹:來自中國石油業(yè)內人士的觀察和思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