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 張志坤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要一分為二,改革開放也不例外,歷時三十多年的改革既取得了歷史性的成績,同時也給中國社會帶來諸多消極影響。現在的問題是,對改革開放的成績已經說得夠多了,講句不客氣的話,各種贊歌唱的已經足夠到位了,但是,對于其不足與錯誤,迄今為止并沒有充分的討論,有的地方甚至諱莫如深,只許說好話,不許有疑義,這是完全不對的。筆者以為,時至今日,只有充分認識改革開放以來缺點與不足,進行一番深入的反思,中國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首先,必須對改革開放缺點錯誤的部分敢于正視
這個話題說起來非常復雜,但概括起來有三大要點。
一是禮儀道德大滑坡。這里不說思想價值,因為這個問題容易引起爭論。單就禮儀廉恥道德操守而言,三十年間中國在這方面是一個大滑坡,這并沒有什么數字指標可以衡量,但可以人人感知。現在有些人還空談什么雷鋒精神,雷鋒經常幫大娘提籃子,幫大嫂抱孩子,這在當今中國根本不行,雷鋒如果活在當今,他如果繼續這樣做的話,一定要被當做賊人報警。有人辯解稱,當今中國禮儀道德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似乎是經濟進步與社會進步之間不可避免的不平衡。我們說,這完全是狡辯,當今中國禮儀道德的滑坡不是一般的滑坡,而是大滑坡,是絕對而非相對的滑坡,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二是腐敗泛濫成災。
當代中國的腐敗不只在官僚隊伍里嚴重,而且呈現全民腐敗、全面腐敗的態勢,嚴重的腐敗蔓延到社會各個角落,滲透各個行業,無孔不入,如同人體里的癌細胞一樣吞噬著中國的肌體。這也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三是貧富分化嚴重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樣的話語中國人差不多人人都耳熟能詳。應該說,這也是對中國經濟改革最通俗同時也是最經典的描述。但是,現在看來,這個目標基本上已經破產,“先富帶后富”沒有實現,“共同富裕”漸行漸遠,如果不加人為干預或者強有力的政策修正,所謂的“共同富裕”就是一場海市蜃樓。當然,在這個問題上可能永遠也不會有全面的詳盡的數據分析,但中國極少數人占據全社會的大部分財富則是不爭的事實。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貧富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無論是中國自己做縱向比較還是與世界各國做橫向比較,中國的貧富分化問題都已越過紅線達到危險的高位。
對于上述這樣三個問題,估計沒有什么爭論,所爭論是誰應該對此負責。有人認為,這不是改革開放造成的,而是改革開放不夠徹底造成的。
我們說,這完全是在狡辯。作為左右中國前進方向三十年的歷史主線,上述問題的責任不能上推到改革開放以前,也無法與改革開放撇開,或者是其直接的產物,或者是其間接的結果,二者必居其一。
其次,必須對上述缺點錯誤的嚴重性充分認識
改開以來,經常有人說,中國的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最終解決問題要靠發展,并且經常拿鄧小平“發展就是硬道理”來搪塞敷衍。但現在誰都知道,按照此前的趨勢與慣性,中國越是這般改開下去,貧富分化的問題就越發嚴重,腐敗就要更加蔓延,道德滑坡就要出現潰堤之勢。也許正是因為認識到問題有些嚴重了,所以現在才有點羞答答地提出什么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社會轉型轉型的發展思路,雖然不能說這個提法不正確,但這其中對尖銳問題有濃厚的回避之嫌,有明顯的避重就輕的痕跡。
事實上,道德滑坡、貧富分化、腐敗蔓延,這一系列問題其性質是嚴重的。這是文明的倒退,是民族的沉淪,也是歷史的坍塌;其前景是危險的,其中的任何一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或者不能很好地得到解決,都足以顛覆中國,都足以葬送所謂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為只要經濟高速發展,存在上述問題就無傷大雅的想法是典型的歷史機會主義,必將遭受歷史的嚴懲。
最后,必須進行改革的再改革
任何進步都是在修正錯誤中實現的,現如今的中國深化改革不是要修正建國前三十年的錯誤,而是要修正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錯誤,要對既往的改革進行一次全面徹底地修正,這應該成為所謂深化改革的真正內涵。通俗地講,就是要對改革來一次再改革。這體現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革命的邏輯曾經是“革過去革命者的命”,改革的邏輯也應該是“改革改革者”,通過否定之否定而進行自我修正和歷史揚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