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是希望發文件把什么問題都解決了,那是不可能的,那是文牘主義。落實主體責任不需要再發文件,關鍵是敢不敢、愿不愿意把這個責任真正擔起來!”王岐山同志在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分組討論中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各級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以來,“兩個責任”深入落實、步步推進,但一些地方和部門的落實情況仍讓人堪憂。
可以說,一些地區和部門存在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現象,一些地方甚至發生塌方式腐敗和破壞選舉案。如何落實主體責任?一些單位的黨委書記提出,中央紀委是不是可以多發一點文件,告訴落實主體責任該做些什么;或者列出一個責任清單,下面好“照單”辦事;或者搞出一套辦法、設計一套指標,規定主體責任的權重比例,對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績效考核。等政策、等文件,這是一種依賴心理,是文牘主義。背后折射的是官僚主義與形式主義的僵化思維。
落實主體責任不需要再發文件。列寧說過,生氣勃勃的工作不能淹沒在公文的海洋里。華而不實的文牘主義,與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主體責任要落到政策執行上、落到黨風廉政建設實際上,而不是落到一堆文牘上。凡事都要有實踐做支撐。我們一定要堅持理想,但不能理想化。
落實主體責任不需要再發文件,關鍵是敢不敢、愿不愿意把這個責任真正擔起來!我們黨搞革命、建設和改革,解決13億人的溫飽和小康,哪一件事不是硬碰硬做出來的!沒有擔當,哪敢負責,又怎么能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如果各級黨組織再不警醒,還躲躲閃閃、遮遮掩掩,不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何談起?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是請客吃飯,必然會得罪人。如果各級黨委對形勢缺乏清醒認識,沒有把管黨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當作自己的主責,就必然有負于黨和人民。現在一些領導對干部身上出現的作風問題、腐敗問題不愿提、不愿管,怕得罪人,怕承擔失察、監督責任,甚至一些地方窩案串案叢生,成為腐敗重災區,有的領導干部連一點反思和愧疚都沒有,連自我批評都沒有。這實際上就是不敢擔當!
敢于擔當是我們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擔當就要不怕得罪人。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既然承擔主體責任,就要在干事上敢于擔當,在管人上敢于擔當。不能因為怕得罪人、丟選票、傷和氣,就當老好人,對違紀行為、腐敗現象視而不見,愛惜自己的羽毛。關鍵時刻要敢于站出來、敢于亮劍,堅決同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作斗爭。自己做了好人,那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到什么位置上了?
各級黨委站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高度,把落實好主體責任作為當前最突出的大事、要事,務必抓住、抓緊、抓好,自覺肩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的政治責任,我們就一定能從嚴峻復雜的形勢中走出來,迎來海晏河清的那一天!(詹福滿)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