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任何國家的社會形態,無非就是一個國家權力結構的表現形式。在這里暫且不用具體的階級分析方法,以免過分刺激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經,只不過就事論事,談一談權力結構本身的形態變化,如何影響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不斷轉移的方向。看一看中美俄三大國權力結構的社會形態,有什么不同點。
首先回顧一下歷史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權力結構的演變過程。
封建主義階段是皇權至上的,純粹是標準的個人獨裁,所謂的民主自由,完全是皇帝的個人專利,皇帝高高在上,官僚體系的官權,和不太發達的金權,都必須完全聽命于皇權的發號施令,老百姓的民權是可有可無的,就要看皇帝的興趣所在了。有一些皇帝還能夠體恤民情,盡可能約束官權的私欲膨脹,和金權的過分剝削,老百姓的日子就會相對好過一些;有一些皇帝自己就是荒淫無度,當然就必須緊緊依靠官權欺壓百姓,緊緊依靠金權剝削百姓,皇權和官權、金權是同流合污興風作浪的,老百姓的民權就必然徹底消失了。實際上,整個封建社會里面,能夠體恤民情的皇帝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壓迫剝削老百姓民權的皇帝是絕大多數。
資本主義階段是金權至上的,經過了社會革命,封建皇帝退出了歷史舞臺,皇權至上就消聲匿跡了,日益壯大的資本實力金權,具有了操縱控制國家的能力,在前臺活動官僚體系的官權,就不得不聽命于在后臺操控的資本實力金權,所謂的民主自由,表面上是官僚體系官權在前臺的政治表演,實際上是受控于資本實力金權,為他們的壓迫剝削服務,而老百姓的民權,只不過是一個稀里糊涂參與其中,被人操控進行政治游戲的棋子,是體現民主自由輿論氛圍必不可少的陪襯角色。老百姓的民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官權的統治,決不可能威脅金權的牢不可破。因為官權是金權的奴仆,老百姓民怨沸騰了,隱居幕后的金權,就可以來一個走馬換將,讓前臺活動的官僚體系吐故納新,換一批新面孔的官僚,老百姓的民怨沸騰就只好暫時平息了,只能夠再繼續看一看這些人的政治表演,是不是有利于老百姓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運行狀態,又有了喘息之機,又可以得過且過了。
社會主義階段是民權至上的,既沒有皇權至上的皇帝,也沒有隱居幕后的金權。由于管理國家的專業限制,老百姓的民權,不能夠直接的管理國家,官僚體系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行政機關,其能夠興風作浪的官權,因為老百姓民主自由的最大化,也最大限度受到了民權的約束,因為是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私有經濟就只能夠逐步減少,決沒有私有經濟發展壯大的活動舞臺,也就絕不會形成尾大不掉資本實力的金權。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來一個普遍規律,從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一個國家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利,就是一個從上至下、從少數人手里面向多數人手里面,持續不斷轉移的歷史過程。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利,在封建皇帝皇權一個人的手里面,就是封建主義歷史階段;在資本實力金權少數人的手里面,就是資本主義歷史階段;在社會底層老百姓最大多數人民權的手里面,就是社會主義歷史階段。因為一個國家里面,老百姓是最大多數的人口組成,為了人人平等的社會穩定,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就必須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不能夠由少數人壟斷,才能夠達到人人平等的最大效果社會形態。否則的話,就會發生逆歷史潮流而動的現象,出現社會主義公有制不斷削弱,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持續不斷從下至上的轉移過程,這就是人們經常提起的復辟倒退歷史現象,社會主義被分化瓦解,資本主義又卷土重來,封建主義在蠢蠢欲動了。
封建主義經歷了幾千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當然是一個人的私有制;資本主義經歷了幾百年,金權至上呼風喚雨,當然是少數人的私有制;真正的社會主義只不過經歷了幾十年,民權至上當家作主,當然是公有制了,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越來越趨向于人人平等,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優越性,就必然能夠最大限度的體現出來。有些人故意攪混水,把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基本上的人人平等,等同于人人都必須當官作老爺,等同于不分青紅皂白的絕對平均主義,純粹是心懷鬼胎另有他圖。
封建主義經過了社會革命,進入資本主義階段,也有一個發展過程,原始的血淋淋資本主義明目張膽的壓迫剝削,變成為時至今日表面上的溫情脈脈,暗地里的花樣翻新,從主要是依賴于內部的壓迫剝削,變成為主要是依賴于外部的經濟掠奪,這就是資本主義走向帝國主義的歷史階段。
資本主義經過了社會革命,產生了社會主義,由于是新生事物,沒有現成的發展模式可以模仿,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處于摸索階段,不完善不完美是必然現象,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那些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片面認為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的人,要么是資本主義的孝子賢孫,甘心情愿充當資本主義的馬前卒吹鼓手,要么是霧里看花不明就里,稀里糊涂為資本主義歌功頌德鳴鑼開道。
時至今日的國際社會,中美俄三大國的社會形態,具有不可否認的標桿意義,很多國家都會作為參照系,經過反復比較和取舍,看一看到底是應該向哪一個國家學習取經。
美國人的資本主義,經過了不斷的社會改良,原始血淋淋的壓迫剝削,變成為溫情脈脈比較文明的壓迫剝削,主要是依賴于內部的壓迫剝削,變成為主要是依賴于外部的經濟掠奪,金權至上花樣翻新的民主自由,官權也不得不受到限制,讓世界上其他國家那些頭腦簡單,只會霧里看花不明就里的人們,不約而同的十分佩服頂禮膜拜,卻沒有看清楚所謂的民主自由,只不過是隱居幕后金權控制下,由官權前臺表演的政治游戲,無論如何花樣翻新五彩繽紛,都不會徹底改變老百姓被壓迫剝削的階級地位。所以,在其他國家盲目效仿美國人的時候,越來越多的美國老百姓,卻已經是逐步覺醒不感興趣了,逐漸認識到老百姓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的民權,不能依賴金權和官權的良心發現普渡眾生,只能夠奮起反抗勇敢斗爭奪取勝利。
因為蘇聯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當然會把蘇聯作為參照系的,進行大同小異的社會改造。實際上蘇聯的社會主義,老百姓的民權雖然是有了很大提高,官僚體系的官權仍然是比重過大,隨著官僚體系官權的私欲膨脹,在里外勾結的主客觀因素作用下,資本主義又卷土重來了。由于美國人心懷鬼胎的戰略欺騙,讓葉利欽夢醒時分以后選擇了普京,作為對抗美國人愛國主義的強硬派,最大限度壓縮了國內資本寡頭的金權,最大限度保留老百姓的社會福利民權,就逐步緩和了階級分化矛盾沖突,形成了比較團結外御強虜的政治局面。
中國的社會主義,并不是建立新中國就自然形成了,而是有一個循序漸進化私為公的發展過程,公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物資層面的社會結構上很快就完成了,但是,幾千年傳統的封建官場文化,或多或少的存在于,從上到下的官僚體系和老百姓之中,公有制并不是一勞永逸牢不可破的,私有化時不時的在某些人頭腦里面冒出來,以至于毛澤東不得不把許多精力,用于大力破除人們頭腦里的私心雜念,防止其私欲膨脹不可收拾,變成為私有化的卷土重來。毛澤東不斷強化老百姓當家作主的民權,最大限度的約束官僚體系的官權,而公有制的社會環境,并沒有私有化資本實力金權的生存條件。所以,古今中外很多國家普遍存在的三權對立(官權、金權、民權),在毛澤東時代變成為官權和民權的兩權平衡,在文化革命群眾運動的某一個歷史階段,官權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于被迫成為民權的附屬品了。
毫無疑問,任何人任何政治黨派,都不會單純的追求政治權利,卻不關心經濟利益的花落誰家,追求政治權利,就是在追求經濟利益分蛋糕的主導權。古代就有“千里當官只為財,不許發財請不來”, 充分說明了,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千百年來歷史進步的意義,就在于每一次社會制度的革命,逐步實現了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從上到下從官到民,同步向老百姓的民權轉移。
封建時代皇權至上,當然是皇帝一個人的私有制,最大限度控制了經濟利益,官僚體系的官權,和不太發達的金權,也必須仰人鼻息,寄望于皇恩浩蕩授與權力,就可以進一步名正言順壓迫剝削老百姓的民權了;資本主義金權至上,是少數人的私有制,資本實力發展壯大以后,形成了尾大不掉的金權,官僚體系的官權就不得不低下頭來,聽命于金權的發號施令了,老百姓的民權仍然是被壓迫剝削的對象;只有社會主義多數人的公有制,才是真正的民權至上,老百姓才會真正的充分享受,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
毛澤東去世以后,官權的腐化墮落,金權的尾大不掉,兩者之間一方面權錢交易利益均沾,一方面爭權奪利各不相讓,卻最大限度形成了,壓迫剝削老百姓民權的統一戰線,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變成為從下到上不斷轉移的逆流而動,是不是向封資修復辟倒退的社會現實呢?
毛澤東完成了公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并且竭盡全力進行了,完善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理論創新和社會實踐,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但是由于毛澤東生命有限,這個完善鞏固的歷史進程,并沒有能夠堅持下去,老百姓的民權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在毛澤東去世以后,很快的就被別人徹底顛覆了。
很多人對美國人民主自由的三權分立輪流執政津津樂道,認為資本主義私有制,才是非常先進的社會制度,寄望于中國人能夠邯鄲學步照方抓藥。當然,從封建主義的皇權至上個人私有制,變成為資本實力的金權至上少數人私有制,是一個歷史進步,但是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被隱居幕后的金權完全控制,前臺表演的官權還必須仰人鼻息賴以活命,這個民主自由的三權分立輪流執政,絲毫沒有徹底改變老百姓的民權,始終處于被壓迫剝削的階級地位。
那么當今中國的社會形態權力結構,到底是官權至上還是民權至上呢?
當今中國的權力結構,表面上仍然是毛澤東規劃的社會形態,人大會議是立法機構,國務院行政系統是執行機構,在國家層面上,還沒有形成真正完全統一,能夠令出必行專門的的監督機構,輿論監督審計監督和法律監督,分布于黨政機關各部門,人大會議的監督職能政形同虛設,更何況,人大會議變成為官僚體系社會精英的富人俱樂部,立法機構變成為私有化頂層設計的權力結構,官權和金權達到了最大化,老百姓的民權被徹底邊緣化了。而全國政協會議只是參政議政的民主協商機構,不具有國家權力結構的性質。
讓經歷了社會主義公有制,老百姓民權至上的人們,反過來向資本主義少數人私有制的金權至上看齊,到底是歷史進步還是歷史倒退?只要是良心未泯的人們,都會有一個正確判斷的。那么,如何實現老百姓民權的最大化?一黨專政是不是必然獨裁?三權分立有沒有借鑒意義?人們不妨靜下心來認真考慮,就會發現一黨專政、輪流執政、三權分立三者之間,并沒有太大的根本區別,或者是官權至上,或者是金權至上的政治游戲,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花落誰家,和老百姓的民權都毫不相關。可是為什么還有必要加以研究其借鑒意義呢?
毛澤東進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完善鞏固,依賴于人民戰爭的群眾運動,是為了沖破官僚體系私有化潛意識的官場文化和既得利益,沒有來得及進行社會形態的醫療整形,也就是說,毛澤東沒有來得及進行權力結構的重新塑造。既然一黨專政和輪流執政三權分立,都不是真正的民權至上,那么就必須來一個移花接木,用老百姓的三權分立底層設計,達到完善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最終目的。
什么是老百姓的三權分立底層設計呢?
當然首先必須是恢復和堅持,共產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政治信仰,恢復和堅持工農兵群眾的階級屬性,恢復和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社會制度不能改變,而怎么樣完善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讓老百姓的民權最大化,就大有文章可作了。老百姓的三權分立底層設計,就是黨的領導必須堅持,群眾路線必須強化,官權必須讓位于民權,全面恢復工農兵代表在人大會議里面,占據最大多數的比例,或者是專門成立人民監督委員會,國務院系統從上到下的官僚體系官權,只有管理國家的執行權力,所有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制定,和輿論監督審計監督法律監督,民主選舉民主罷免,都歸于人大會議或者是人民監督委員會。
相比較而言,如果專門成立人民監督委員會,那么人大會議是純粹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立法機構,國務院從上到下的行政體系是純粹的執行機構,人民監督委員會是全面實現輿論、法律和審計的監督機構,可以對人大會議和國務院進行全方位不留死角的監督,能夠具有直接罷免和撤消職務的政治權利,當然經濟利益的分蛋糕,是不是公平合理,也是人民監督委員會的監督權力,黨的領導是高屋建瓴的協調平衡。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國家層面三權分立的三大權力結構,人大會議是中央集權的立法機構,國務院行政體系是官權有限的執行機構,人民監督委員會是權力下放給老百姓民權的監督機構。
這就是老百姓底層設計的三權分立,是不是達到了老百姓民權的最大化呢?是不是實現了毛澤東民主集中制的優越性呢?是不是最大限度的把官權和金權關進籠子里呢?是不是能夠完善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呢?如此一來,一個國家的社會穩定長治久安,不就是指日可待了嗎?
古往今來,就是人類社會不斷的自我覺醒過程,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從上到下從官到民,向老百姓不斷轉移,是一個歷史前進必然發生的自然現象,當然官權和金權絕不會主動的退出歷史舞臺,只有全世界老百姓聯合起來共同奮斗,才能夠真正的讓官權和金權低下頭來,乖乖的為老百姓的民權服務,這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卻是歷史進步不可阻擋的必然現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