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新浪軍事發布微博:【臺軍方回應左權首入抗日殉國將領:忠于史實】因將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的高級將領左權列為殉國將領,臺灣軍方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而發布的“勇士國魂月歷”備受關注。臺灣軍方人士對此強調,左權雖加入共產黨,但是在對日抗戰期間為“國軍”犧牲,這是歷史真相。詳細:http://t.cn/RZavBtU 。此條微博引發@書房點兵和@復旦大學馮瑋的言語交鋒。
@書房點兵轉發微博并稱——“兩岸在互相承認對方抗戰歷史上能有此進展,當為民族之幸!就是委屈那些海峽西岸的遺老遺少們,看了這條新聞恐怕是要頓足捶地了——尼瑪,我們在海峽這邊堅守,連左權‘戰死’都堅決不認,你們在那邊直接就給上“殉國”榜了,還親口說“陣亡”,這不是公開打臉嗎?這西岸的地下工作,今后我們還怎么做?”
或因微博中含有“連左權‘戰死’都堅決不認”的內容,被曾稱“左權不是戰死,而是找死”的復旦大學馮瑋攻擊“房大笑眼小心眼也小”,隨即書房點兵回應稱//@書房點兵:剛說了詆毀抗日先烈的瘋狗幾句,就有人坐不住了?我又踩了誰的尾巴這是?左權并非戰死——這幾個字太敏感,以后還不能提了。
@馮瑋并沒有關于左權陣亡事件作出回應,而是指@書房點兵爆粗并諷刺房兵大校為“房笑”,稱“又爆粗?房笑惱了?”進而又轉移話題稱@書房點兵以前所說的驅離美軍機的語言是“硬傷”,對此有網友回應,如@書香滿心反駁道:難道對入侵的他國戰機還要客氣?隨后,馮瑋辯稱“我這么做不是和房笑過不去,而是為了維護官方媒體的信譽,特別是堂堂央媒,總不能經常傳播錯誤知識吧?”,并@央視新聞等官方媒體似為自己撐腰。下圖為微博截圖
其實早在2011年馮瑋就曾連發微博造謠詆毀左權,稱左權“并不是‘戰死’”,他說“@主持人楊銳不了解抗日戰爭歷史,上我這兒來補補課。先告訴你國軍是怎么抗日的:自盧溝橋事變至1945年6月,國軍少將以上軍官共犧牲115人。其中上將8人,中將42人,少將65人。共軍除了并不是“戰死”的左權,還有誰?我讀到那些被歪曲得不成樣子的“抗戰史”就想掉眼淚!愧對先人啊!”
當時@書房點兵、@平民王小石等人均用史實資料與馮瑋辯論,為左權正名。如@平民王小石撰文并援引河南商報報道《抗戰時期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之死》駁斥馮瑋,文中援引歷史史料再述了左權將軍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堅決要由自己擔任掩護和斷后,及帶領總直機關、北方局機關及北方局黨校突圍的重任,但在指揮突圍過程中不幸被敵人炮彈擊中的過程。左權為國捐軀后,黨內軍內主要領導人題詞撰文記念左權。朱總司令就曾賦《吊左權同志在太行山與日寇作戰戰死于清漳河畔》詩紀念左權,詩曰:“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文中最后,@平民王小石怒斥道,“朱德總司令都賦詩紀念左權將軍是與日寇作戰戰死,馮瑋有什么憑據誹謗左權將軍并不是“戰死”呢?” (參見文章《王小石:@復旦大學馮瑋 造謠詆毀左權不受法律約束?》)
當事人簡介
@書房點兵:
房兵,國防大學軍事教官,副教授,軍事學博士,大校軍銜。1988年~1992年,就讀于總裝裝甲兵工程學院指揮系“坦克指揮與車輛運用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94年~1997年,畢業于國防大學研究生院“聯合戰役學”專業,獲軍事學碩士學位。代表著作《大國航母》。
@復旦大學馮瑋
馮瑋,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日本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因多次在公開場合為日本辯護而被稱為“親日派”、“漢奸教授”。主要觀點有:九一八事變的原因是中國推行民族工業;日本當年是“有條件投降”,其條件是保留“天皇制國家的內核”,因此日本保留軍國主義有合法性;日本擴軍修憲因中國民眾“宣揚仇恨”等美化日軍甚至為南京大屠殺辯護的言論,故此也有人稱其為“日本右翼軍國主義勢力的傳聲筒”。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