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跌破50美元大關,感受到寒意的不僅有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國家,還有美國、加拿大的頁巖油生產商。
頁巖油革命遭到了低油價的阻擊
1月4日,美國頁巖油企業WBH Energy宣布破產,也許這只是頁巖油氣企業破產重組的開始。
自2010年以來,美國能源企業的債務增長55%,同時標普1500指數中的能源板塊迅速下跌。
北美的頁巖革命不僅遭到低油價的沖擊,還有投資者們的“落井下石”,流動性枯竭,經過這場低油價的寒冬之后,中小頁巖油企將會破產或者被兼并。
作為一個產業來說,頁巖油氣還會存在,當然前期是必須降低生產成本,以與歐佩克這樣的低成本石油生產商進行競爭。
油價暴跌的原因已經越來越明朗了,供大于求,但是生產商都不會輕易減產,油價跌勢還將繼續。加拿大的精選重質原油已經跌破35美元,為2009年2月以來最低,在過去6個月來已經跌掉了60%。
可以說,頁巖油革命遭到了低油價,尤其是沙特為代表的歐佩克產油國的阻擊。就在油價跌破50美元的時候,歐佩克又開了一個會,保持了不減產的共識。
歐佩克成員國的平均開采成本在40美元左右,而頁巖油的成本在60美元或以上,也就是說油價在40美元以上,歐佩克成員國還可盈利,但是頁巖油企則有可能會被擠出去。
高盛稱,美國油價需在今年上半年跌到每桶40美元附近,才能遏制頁巖油投資,因該行已放棄OPEC可能減產讓市場恢復平衡的預期。
“我們認為價格要在更低水平保持更長時間,才能使頁巖油投資下降,直至市場恢復平衡,”高盛在報告中寫道,”油市還在尋找新的平衡點。”
2014年年底,美國商務部放開了凝析油的出口禁令,為美國的石油生產商開辟市場,尤其是亞洲市場。美國結束保持了40年的石油出口禁令,參與到生產商的競爭中來。
一方面說明美國的確成為世界級的生產商,另一方面說明世界石油市場的確出現了產能過剩,而頁巖油的加盟使能源格局為之大變。
頁巖油氣于美國來說,不僅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增加了美國在與產油國進行博弈的籌碼,因此,美國政府當然會為頁巖油提供必要的幫助。
但市場的事情真不是由一兩個國家就能主導的,美國需要油價適度下跌,為美國經濟復蘇提供助力,也可以修理一下不聽話的產油國,但油價跌起來也是勢不可擋,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的頁巖油企的生存。
頁巖油企大陸資源(Continental Rsource)的老板哈羅德•哈姆因收入大跌,而準備就支付前妻近10億美元的事宜進行上訴。
頁巖油企在生存與毀滅的邊緣徘徊
油價跌跌不休,開采成本相對較高的頁巖油企可以說提前入冬,除非各產油國攜手限產,實現供需的再平衡,否則油價短期難以逆轉。
沙特等海灣國家認為油價暴跌的主要原因來自非歐佩克產油國不負責任的行為,其實就是針對頁巖油。
全球石油產能的增量主要來自北美頁巖油企,而此前沙特是主要剩余產能的擁有國。
沙特現在的強硬態度一方面來自70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家底以及低成本開采的底氣,另一方面是決意將那些“不負責任”的生產商擠出市場。
沙特可以容忍低油價一段時間,但是這種堅持也很難長久持續下去,沙特要實現財政平衡,油價需要在80多美元。
沙特富豪王子阿爾瓦利德對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的強硬態度感到“震驚”,提議沙特政府將外匯儲備投入到一個主權財富基金中,以對沖油價對國家財政的沖擊。
無疑,沙特的態度成為石油市場的風向標,這場產油國之間的消耗戰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報道綜合自BWCHINESE中文網、華爾街見聞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