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觀察者網、春秋綜合研究院和華爾街資本

巡夜人 · 2015-01-05 · 來源:馬寧的博客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www.guancha.cn),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創立于2010年,依傍春秋綜合研究院與各行各界領軍人士進行線上及線下的溝通互動。”但是該網網站上的自我介紹是這樣的:“2012年4月16日,觀察者網www.guancha.cn正式上線,新聞理想正式啟航”。

  雖然時間上相差兩年,但是春秋綜合研究院的重要性是得到承認的。“觀察者網(www.guancha.cn)攜手上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旨在為全球華人讀者提供集新鮮、熱點、深度、趣味于一體的時政資訊。”

  觀察者網曾經是《社會觀察》的網絡平臺,《社會觀察》刊登一些比較嚴謹、中庸的文章,相對輕松或者較為敏感的文章,放在觀察者網上。對《社會觀察》,百度上的介紹是這樣的:“《社會觀察》雜志是由春秋綜合研究院、上海社科院等機構聯合主辦的政經時評類雜志,與網絡平臺觀察者網一起著力打造具有‘中國關懷 全球視野’的新媒體。社會觀察可以理解為人們有計劃、有目的地運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對有關社會事實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進而做出描述、解釋和提出對策的社會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它是一個由系統的理論和方法組成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類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則等。”

  《社會觀察》本是上海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刊物,后來由上海社會科學雜志社和上海觀察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版,春秋綜合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百度百科上所謂觀察者網創立于2010年,可能實際上是指2010年春秋綜合研究院接辦《社會觀察》。該雜志2011上半年更改為“《社會觀察》編輯部出版”,“上海觀察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運營。保留了春秋綜合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的內容。再后來,改為“上海社會科學雜志社”出版,“《社會觀察》編輯部出版”編輯,并沿襲到2014年。

  當時《社會觀察》編輯部的地址為:上海市番禺路300弄3號B座。而這正是觀察者網的編輯部地址。《社會觀察》與觀察者網的編輯部是一個。這足以說明當時《社會觀察》與觀察者網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的真實情況。當然觀察者網與《社會觀察》的風格有很大不同,這是傳統紙媒和新媒體的區別。

  從2014年6月起,《社會觀察》與觀察者網脫離關系。觀察者網方面曾有其解釋,但是真實原因顯然只能是上海社會科學院與其終止了合作關系。至于上海社科院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外人自然無法揣測。

  運營方上海觀察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7日,經營范圍是:文化藝術交流策劃,設計、制作、代理、發布各類廣告,禮儀服務,投資管理(除股權投資和股權投資管理),公關活動策劃,圖文設計、制作,企業形象策劃,會務服務,展覽展示服務,企業管理咨詢,計算機信息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 【企業經營涉及行政許可的,憑許可證件經營】。

  其中并不包括雜志的經營。上海觀察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是金仲偉。此人曾任《東方早報》副總編輯,現在的偽春秋綜合研究院研究員。2010年一篇文章中,曾經提到過他是春秋綜合研究院的執行董事。還有另一家公司上海觀察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金仲偉為法人代表,注冊于2012年11月6日,注冊地址為上海市長寧區番禺路300弄7號2幢403室,與觀察者網編輯部近在咫尺。觀察者網的域名就歸這個公司所有。

  所以觀察者網與《社會觀察》的共同的實際主辦方為:春秋綜合研究院。上海社科院只不過是掛了個牌子。現在上海社科院不給他們掛這塊牌子了,或者說他們不需要上海社科院這塊牌子了。正是以主辦《社會觀察》為契機,觀察者網出現了。現在觀察者網已經壯大了。

  春秋綜合研究院

  觀察者網和《社會觀察》經常提到春秋綜合研究院。但是實際上并沒有這么一個合法的研究院。它至少是到目前都并沒有完成注冊,但是卻已經在多年前就已經以春秋綜合研究院的名義活動了。這本身恐怕就是一種非法的行為。

  偽春秋綜合研究院的理事長是張維為,副理事長分別為金仲偉、沙燁、馮紹雷,曹錦清,可能還有其他一些人。在觀察者網上的諸多文章中等處零散提及到的春秋綜合研究院的研究員,還有:李世默,韓竹(韓杼)、陳平、宋魯鄭、金仲偉,張文木,張軍,沈逸,吳新文,羅崗,肖功秦等人。

  張維為是鄧小平的秘書,除了偽春秋綜合研究院,還是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馮紹雷是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城鄉發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金仲偉來自《東方早報》,曾經是21世紀環球報道上海站負責人,與傳統媒體和南方系有密切關系。沙燁是成為資本的董事總經理。值得注意的是,觀察者網的一篇報道中稱沙燁為“成為基金高級合伙人”,而甚至連李世默都不一定是成為資本的合伙人。當初四月網饒謹事發,也曾有人提到過一個姓沙的出資人。由于沙燁的技術背景,他還很可能是觀察者網的技術方面的負責人。

  陳平是復旦大學新政治經濟學中心高級研究員,是一個號稱“研究經濟的物理學家”。不必過多提醒,這種撈偏門的大多都是信口雌黃的騙子。李世默是復旦大學國際關系及公共事務學院博士。張軍、沈逸、吳新文也都是復旦的人。羅崗是華東師范大學的。肖功秦是上海師范大學的,宋魯鄭說肖功秦拒絕為他的書作序,因為他的書中有批評中國的內容。張文木是北航的教授。宋魯鄭是旅法時評家(據說在觀察者網和四月網上很活躍的邊芹是他的妻子),在2013年接受BBC采訪時,他說有三個作家對他有影響,分別是張維為、肖功秦和鄭永年。前兩個都已與其會師春秋綜合研究院。宋魯鄭的經歷看似平淡無奇,即無學術成就,也無商業成就(雖然被稱為商人),但是卻聯系廣泛,按照百度百科的說法,“現任旅法山東同鄉會副會長、巴黎文化沙龍秘書長、旅法中國同學會副會長、山東省海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法國《歐洲時報》時事撰稿人。四次應邀訪問臺灣,并參加2008、09年大選觀察團。兩次訪問鳳凰網北京總部,包括接受視頻采訪一次。在法國兩次應邀參與鳳凰電視政論節目。”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他有一個很深的背景。

  韓竹、韓杼和寒竹都是一個人,是旅美時評家或者學者。煞費苦心用這么多筆名把自己包裝起來,肯定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因此,所謂春秋綜合研究院實際上就是一個以復旦同學、同事為核心的圈子,整合了高校中的若干人脈和資源,在法國和美國有特派員,利用了復旦的諸多資源,與某些上層勢力有某種說不清楚的關系,與《東方早報》、《文匯報》、《瞭望東方周刊》等媒體有一定合作關系,扎根于上海的一個宣揚國家主義的政治團體。

  偽春秋綜合研究院絕不只觀察者網和四月網這么兩條線。觀察者網和四月網只不過是偽春秋綜合研究院的大眾媒體,面向大眾的造勢的。偽春秋綜合研究院與高校和媒體甚至某些有官方色彩的機構(比如曾經合辦《社會觀察》的上海社科院)的合作很頻繁。早在2010年,偽春秋綜合研究院就與文匯報理論部組織過月度研討會。偽春秋綜合研究院與復旦、清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等等都有過合作。不論他們在大眾中如何造勢,他們的眼睛始終在學術圈和高層。

  李世默

  在所有偽春秋綜合研究院的研究員中,李世默是比較活躍的一個人。他于2013年6月份在TED環球大會上的演講廣為傳播,并成為2013 TED年度最佳演講。這個演講就是于當年6月19日在觀察者網獨家首發的。

  稍微了解一點內情的人都知道,李世默是四月網和觀察者網的出資人,網上這方面的資料也有很多。觀察者網和四月網的人也從不諱言。這也就等于是說,他也就是偽春秋綜合研究院的出資人。四月網的情況大家都比較了解,從開始創建到后來的丑聞,這里就不多說了。

  在百度百科中,對李世默的介紹是這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士,斯坦福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復旦大學國際關系及公共事務學院博士,是一名風險投資家和政治學學者,春秋綜合研究院研究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董及中歐出版集團副董事長,中歐創業營講師、成為資本創始人及執行董事,美國阿斯本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顧問,伯克利加州大學藝術博物館董事,是紐約時報、南華早報、環球時報,外交事務雜志,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以及郝芬頓郵報撰稿人。

  可見李世默主要有這樣幾個身份:伯克利、斯坦福和復旦大學的三重校友;風險投資家(成為資本);偽春秋綜合研究院研究員;中歐集團有頭銜;美國若干機構的頭銜;若干報紙的賺稿人。

  借助這些頭銜,李世默成了一個前臺人物,中美通吃,左右封源,在美國和中國宣揚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撈取政治資本,為成為資本在中國的投資創造良好條件,也就是為美國資本在中國賺錢創造良好條件。

  在這些身份中,最關鍵的就是成為資本的創始人和執行董事。李世默對觀察者網(因此也就是偽春秋綜合研究院)和四月網的投資,就來源于此。復旦的身份,只要看看張維為和春秋綜合研究院與復旦的關系就一目了然了。由于成為資本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也有投資,我們可以認為他在中歐集團的頭銜是花錢買來的。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網上的一篇文章中,直言不諱李世默和成為資本“在中歐的成功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該文中,還指出“李世默本人還參與了我院的非洲課程,擔任顧問委員會成員。這個等式中還有商業化的一面:成為基金是中國最大的私營鉆井服務商安東石油(Anton Oil)的最大股東,安東在非洲有業務。”

  中歐商學院以高額學費,大量在國有企業高管和民營企業主中招收學員,為國有企業腐敗和官私商人相互勾結、私下交易、利益輸送、擾亂市場是做了不少貢獻的。

  關于李世默本人的出身,有這樣一個傳奇故事:李世默出生于1968年(百度百科上也說他出生于文革時期的中國上海);他的父親是上海大學電機工程系的教授,文革中被關押。而他的母親則在被軟禁前逃離中國,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建筑學。李世默本人由其祖母撫養大,1986年其母將其帶往加州。

  成為資本是觀察者網和春秋綜合研究院運作的資本力量。從成為資本的執行董事沙燁擔任偽春秋綜合研究院的副理事長即可看出。

  成為資本

  百度百科上的李世默詞條中有這樣的介紹:“90年代中旬,李世默在斯坦福大學完成MBA學業后回到上海,并于1999年成立成為資本。”

  這與事實不符。成為資本是在美國成立的,創始人是馮波和李世默。當時李世默主要待在國內,所以主要是馮波張羅的結果。是馮波啟發李世默投資于網絡公司。1999年,馮波和李世默共同創建“成為資本”,這個名字也是馮波起的。可笑的是,后來大講共產黨優越之處的李世默,在籌資時回答過美國佬這樣的問題:如果中國再出現一個毛澤東怎么辦?很想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

  1999年成為資本在美國成立,募集資本6000萬美元。出資人中包括許多美國金融資本家、風投資本家,其中也包括Donald Rumsfeld。此人是前尼克森時代的美國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大使,福特總統的幕僚長和國防部長,里根時代的中東地區外交使節。后來他再度出任國防部長,因為他通過成為資本在中國的投資引起國會里的一場風波。

  成為資本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外資風投,是一個合伙人基金。李世默只是發起人之一,甚至很可能不是合伙人。至今在成為資本的官方網站上,也沒有李世默是合伙人的字樣。不過在一些投資咨詢類網站上,倒時常描述李世默是合伙人。在成為資本的許多投資項目中,都有外國人的身影。比如,百度百科上提到的成為資本的唯一一項業務,就是“策劃了土豆與優酷網的聯姻,促成了兩大視頻網站最終實現合并。”現在優酷土豆網,有一個叫作George Leonard Baker的人,擔任Independent Director(獨立董事), Member of Audit Committee and Member of Compensation Committee(審計委員會和薪酬委員會成員)。而George Leonard Baker正是成為資本的重要投資人。

  對這個George Leonard Baker,我們后邊還會談到。

  成為資本的中國關系網

  成為資本在中國有一張非常復雜的關系網絡。偽春秋綜合研究院的網絡我在前邊已經介紹過了,由成為資本支撐,在學術圈子和媒體圈子里廣播人脈。成為資本自身的關系網則更加復雜許多。

  馮波之父馮之浚是第九屆民盟中央副主席。馮波的妻子姓卓,是某人的外孫女。他的哥哥是著名投資家馮濤,目前是上海永宣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永宣創業的網站很有特色,有興趣的人不妨去看看。永宣創業“的投資人眾多,國內有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和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經濟基金委員會;海外投資者有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嘉里集團、K.Wah集團、SUNeVision、JAFCO、摩托羅拉、阿爾卡特以及一些知名公司。上海永宣是國內首家同時管理境內及離岸基金的風險投資管理公司,目前管理的基金規模大約為5.2億美金。”

  馮波離開成為資本后,經他父親的老朋友介紹,和某一個姓江的合作成立了上海創聯和聯創策源。馮波與馮濤兄弟倆都與新浪有淵源,曾任新浪CEO的茅道臨是成為資本的高級顧問,茅道臨的老婆姓胡。

  前文提到過,成為資本是“安東石油的最大股東”。安東石油發家于90年代末的新疆,在迪拜設有國際總部,在伊拉克有多項投資,在香港上市,是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安東石油的老板羅林,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這樣的履歷,強烈暗示該公司及個人與某位周姓人士有某種關系。

  所有這些錯綜復雜的關系中,李世默的出身最為清白,因此一些事情由他出面最為安全,這是可想而知的。風投資本家就政治問題大發議論,這種反常的現象能夠出現,當然不會是沒有原因的。

  李世默去年6月那篇著名的演說,把中共成功全部歸功于神奇的組織部。從政治正確的角度講,這種說法是不妥當的。因為,按照我黨一貫原則,當說到成績時,只能歸功于兩者:要么是黨中央、要么是黨主席或總書記的正確領導。把功勞歸于組織部這一具體部門是非常規的做法,這不禁讓人想到這是有某種原因的。這里邊的深意,恐怕只能從中央組織部長及其派系的角度去理解了。神奇的是,由于成為資本與本任和上任中央組織部長及其派系都能扯上關系,所以無從猜測起李世默到底是在挺哪一位。要是再算上和觀察者網關系曖昧的一些泛左派,算上對茅于軾的專訪,再算上偽春秋綜合研究院的各色人等,觀察者網簡直是濃縮了這三十年來中國的一切主要派系了。

  成為資本的海外關系網

  1999年成為資本成立時,美方投資人很多。不久后又有臺灣人邵仰東加入。現在的成為資本中,還有代表臺灣風投的康霈,代表麥肯錫的平蘋。

  成為資本的主要投資還是來自于美國。成為資本的一個“合作合伙人”是裴一凡,看似一個非常中國的名字,實際是美國人,真正的名字是Griffith Baker,2002年畢業于耶魯大學。Griffith Baker的父親就是我前邊提到的George Leonard Baker。成為資本還公開提及一個美方合作伙伴,SUTTER HILL VENTURES。SHV的網站上也公開顯示它投資成為資本。George Leonard Baker也是促成SHV對成為資本投資的關鍵人物。

  G.L.Baker與李世默是老相識,在成為資本草創階段就幫助過李世默和馮波,而且是第一批投資人之一。

  G.L.Baker是美國著名的風險投資家。他與美國諸多風投都有錯綜復雜的關系,有很多投資。G.L.Baker 與耶魯大學有密切關系,他1964年畢業于耶魯大學,曾是耶魯大學顧問委員會成員,耶魯大學財務委員會主席和投資委員會成員。正是通過G.L.Baker 的運作,李世默和馮波獲得了一筆耶魯1000萬美元的投資,而耶魯的投資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其他投資人決定投資。

  G.L.Baker 非常活躍,除了投資之外,還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國際顧問委員會的成員。據說他與新加坡方面關系密切,有部分原因在于耶魯意圖與新加坡合作辦學。除了耶魯,他與斯坦福也有關系。G.L.Baker 還是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Incorporated的受托人,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Incorporated注冊為外資非贏利企業,但是它有一項收入是政府撥款,2013財年政府及其他撥款為3934539美元。

  春秋綜合研究院與華爾街

  有了上邊的介紹,觀察者網、春秋綜合研究院鼓吹國家主義的緣由也就一目了然了。對于成為資本國內網絡中的那些人來說,“國”與“家”還真差不多是一回事。我們同樣能理解,為什么斯諾登事件后,偽春秋綜合研究院大批極端自由主義,反對網絡過分自由。

  李世默是個合適的前臺人物,沒太多的故事可挖,因此長期以來被推在前邊。李世默的主戰場在國外,不念其煩地謳歌中國特色,組織部的英明、一黨制的優越、民主制度的無效率和不為中國人民接受,中國腐敗現象的根源是官員收入太低,解決腐敗問題靠得是儒家道德,等等等等。這些長久以來國人耳熟能詳的陳詞濫調源源不斷地出現在境外媒體上,再出口轉內銷出現在觀察者網和四月網上。

  李世默能夠在國外媒體上這么風光,當然不是因為他見識超人。李世默所有文章加起來的分量也超不過半兩豬油,連駁斥的必要都沒有。李世默作為一個風投資本家大反常態,到處曝光,顯然是有人在后邊運作的結果。不論是TED,還是《紐約時報》,還是別的什么媒體。他的風投資本家的身份,他的美國留學背景,他的體制外身份,使其特別適合在國外從容胡說八道。而轉回國內之后,則有了一層“受到外國人重視”的光環。

  這種對外宣傳,也是一種國家戰略,文化輸出、軟實力輸出的一種方式。近些年來,代表中國在國際上,特別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往往是一些民間人士。比如要在尼加拉瓜挖運河的王靖,在北歐投資買地的黃怒波,在美國辦企業的三一,等等。除了經濟領域,在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也是如此。像李世默、宋魯鄭這種在國外培養起來的為中國說好話的人,當然是寶貝了。反過來李世默們也在中國宣傳來自國外的類似垃圾貨色,比如李世默命令觀察者網翻譯刊登的西奧多·羅斯福1899年《奮斗不息》的演講。

  也因為成為資本與中外金融資本的聯系,偽春秋綜合研究院的各位研究員們,雖然大吹中國模式,但是對華爾街資本卻是推崇備至。比如韓杼的《“占領華爾街”救得了美國嗎?》就寫道:“美國的經濟身體中已然流動著金融的血液。抽離了金融,意味著美國經濟的遲早死亡。”

  成為資本的美國金主、風投家G.L.Baker 雖然在投資上很是活躍,但絕不像李世默這等出頭露面。但這并不意味著G.L.Baker 不從事政治活動。和所有金融資本家一樣,G.L.Baker 是共和黨的堅定擁躉。在2012年,G.L.Baker 對共和黨的競選捐款6萬美元。在政治家中,G.L.Baker 捐獻最多的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59200美元。在他的政治家捐款列表上,唯一一個民主黨人是Max Baucus,此人是民主黨中的溫和派,與美國商界和華爾街有關系,巧的是,他還是現任美國駐華大使,網友稱其中文名為“沒咳死?包咳死”。

  美國共和黨主張新自由主義政策,主張經濟自由化,政治精英化,反對國家干預,一向代表美國大資本家的利益。同時,共和黨也是美國的親華派。雖然中國的經濟體制從哪個方面來看,都不太符合共和黨的理念;但是那套精英政治觀念,與共和黨心里所望八九不離十。而且隨著中國金融自由化的發展,美國大資本家、金融資產階級在中國收益頗豐罷了。只要有錢賺,管它三七二十一。

  類似G.L.Baker 這樣在華搞風投的金融資本家還有很多。這些金融資本家與中國國內的金融資本家緊密合作,而中國國內的金融資本家,又多半身份復雜,血統高貴。鼓吹國家主義、民族主義、開明專制那一套,對所有這些中國外國的金融騙子們都是皆大歡喜的事情。老外出錢辦網站,拋出投名狀,土鱉接招,鍤血為盟。很好的故事。

  至于說,G.L.Baker 的背后是不是還有更多的故事,有更多的、更加隱蔽、無從查起的背景,有美國政治任務,借觀察者網和偽春秋綜合研究院在中國形成一個中外資產階級和政治力量的同盟,那就是誰也說不準的事了。

  從80年代以來,國內一直有勢力主張以美國為鑒,全面向美國學習。當然不排除,如今在美國有另一股勢力,在美國的國內斗爭中,假借推崇中國模式、反思美國衰落,以求在美國實現保守主義的反動。

  觀察者網有很多撰稿人,這些人當然不會全是同謀,我給你寫稿子你給我錢而已,表達的觀點也各樣。觀察者網有許多工作者,有這樣那樣的政治理想和抱負,未必與觀察者網或春秋綜合研究院一致,但確實是在為其“事業”添磚加瓦。許多左翼小團體與觀察者網關系密切,目前對此我不置一詞。風傳有大人物對觀察者網感興趣,亦有重量級單位謀求與之合作。我不禁要問:難道他們真的不知道觀察者網背后的美國資本力量?還是本身就是沖著這個力量來的呢?幾個小小的風投家能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嗎?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e271df0102v0a7.html

  參考閱讀:

  習近平選擇性反腐?--且看奧巴馬與《紐約時報》的險惡用心

  財新捏造 觀察者宣傳“令薄同盟” 網友:財新造謠誤導、給人打掩護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4.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5.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6.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7.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子午|是誰在鼓吹用連花清瘟防治流感?
  10. 中美共治?中美國?G2?要認清中美正在加速脫鉤與對抗的現實,勇敢地直面碰撞!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免费观A视频网 |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 亚洲美女午夜在线 | 亚洲欧美码在线H播放 |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观看 | 亚洲日本香蕉520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