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國資委[微博]新聞中心主辦的首屆國企改革發展前沿論壇在廣州召開。國務院國資委官員透露,明年春節前“1+N”十項改革措施多數將出臺,明年國企改革面臨七大任務,其中發展混合所有制將明確優先中國投資者、優先鼓勵IPO上市發行進行混合,必須進場交易、競價交易,禁止協議出售。
文、表/廣州日報記者耿旭靜
明年國企改革面臨七大任務
1.準確界定不同國企功能
2.穩妥規范有序發展混合所有制
3.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4.推進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5.加快推進四項試點改革
6.推進薪酬制度改革
7.改革完善國資監管體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搞倒計時
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在發言時表示,混合所有制的企業改革一定不能搞倒計時,防止大轟大嗡,防止“一混了之”。
楚序平說,明年亟需研究混合所有制的政策細節。混合所有制需要高度重視明確:一是央企總部最好保持國有獨資,對絕大多數重要國有企業,政府要保留51%以上控制權;二是混合所有制優先考慮包括社保基金、保險基金等公眾基金,優先中國投資者;三是搞混合制出售的國有股權收入,必須用于發展國有經濟的新投入,不能吃光分凈;四是混合所有制要一企一策,不刮風、不搞倒計時、不搞運動,防止犯顛覆性錯誤;五是混合所有制操作,優先鼓勵IPO上市發行進行混合,必須進場交易、競價交易,禁止協議出售。
據了解,在推進薪酬制度改革方面,本次薪酬制度改革重點對象是中央和國資委管理的領導班子成員。
楚序平指出,2014年1~11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業每100元營業收入納稅率,國有工業企業納稅率為8.53元,私人企業納稅率為3.02元,外資企業納稅率為3.03元,國有工業企業稅負為其他企業的2.6倍。亟需研究建立分類后的國有企業分類考核問題,解決考核中的過于重視當期利潤、中長期考核激勵不足、考核標準“一刀切”、董事會考核權不足等問題。亟需研究企業分類后的分類改革、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問題。
監管方式應從家長制到“放風箏”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巡視員李魯云表示,國有企業監管的方式應該從家長制轉向放風箏式。
李魯云說,廣東省屬國企2711戶,混合制企業占50.76%。其中深圳、廣州占比分別超75%和70%。實現“三個轉變”,創新國資監管方式,實現從管資產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實現從審批企業重大事項為主向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為主轉變,實現從管企業為主向管董事會為主轉變出臺“三份清單”,創新國資監管手段。
廣州市國資委副主任陳雄橋透露國企統一監管的推進情況,明年年底前,廣州65戶委托監管企業將被納入國資委直接監管。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認為,國企改革不能為了改革而改革。他提出了全球化視角下國企改革發展的三個目標:到2020年“創建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知名品牌的世界一流跨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數量比現在翻一番;世界500強50個行業中的“中國兵團”分布數翻一番;世界品牌500強中的“中國品牌”翻一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