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灣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在22地方政權僅拿下6席,直轄六都僅存一都,臺灣藍天變綠地,國民黨遭遇1949年以來的最大挫敗。馬英九被媒體稱為“國民黨敗選的頭號戰犯”,不僅政治生涯被判死刑,就連國民黨也讓他帶入很難超生的深淵,甚至很可能在臺灣的政治版圖中消散。而隨著臺獨勢力增強,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準備出手--統一臺灣!
一、從紅地毯走來的“小馬哥”
馬英九1950年出生香港,兩歲隨家來臺灣定居。其父馬鶴凌曾官至國民黨臺北市黨部副主委、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副主任。馬鶴凌教子以嚴厲著稱,不準哭、懶惰或撒嬌。馬英九這個“官二代”的政治發跡,同蔣經國密不可分。
1、從翻譯到最年輕的“部會級首長”。1981年,馬英九獲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回臺,被蔣經國選為英文秘書。蔣經國對馬英九的工作很賞識,贊其“沒有缺陷的年輕人”,馬34歲被蔣經國破格提拔為國民黨中央副秘書長兼“總統府”秘書,風頭一舉蓋過當時國民黨中生代領軍人物錢復和宋楚瑜。之后,任“行政院研考會主任委員”兼大陸工作會(陸委會前身)執行秘書,升遷“就像坐直升機”,成歷來最年輕的“部會級首長”。
2、“法務部長”豎“青天”形象。1993年,連戰出任“行政院”院長,馬英九任“法務部”部長,大力提倡“反毒”和“肅貪”,并提倡獄政改革。可因辦案力度過猛,成黨內箭靶,當時李登輝曾言:“差點把國民黨搞垮!”但馬“法務部長”的表現,成其在臺灣政壇崛起的重要資本。
3、當選臺北市市長成人生關鍵節點。馬英九身高1米78,在臺灣女性與同志的票選活動,曾被評為政治人物類的“夢中情人”,有些調查認為馬英九的英俊斯文,是他于臺灣政壇崛起的最大因素。1998年,馬英九代表國民黨參加臺北市市長選舉成功。
4、當選臺灣地區最高領導達到人生巔峰。民進黨執政八年,是臺灣經濟大蕭條萎縮的8年,還是臺灣最為腐敗的8年,尤其陳水扁一家帶頭貪污,以致紅衫軍百萬人大游行抗議貪腐。就在臺灣人人心思變中,2008年3月22日,馬英九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以765.87萬張票(58.45%得票率)擊敗民進黨的謝長廷,于2008年5月20日就任“總統”。
二、馬英九的十大致命弱點
作為幕僚,他或許無可挑剔;作為市長,他也是個政治明星,但他當了國民黨主席,特別當了臺灣地區領導人后,需要自己獨立處理各種事物時,他的光環漸漸褪盡,他的破綻漸漸露出,真理的相對性就是這樣無情!
1、不狠心痛打落水狗,偏要沽名學霸王。阿扁貪腐躋身“世界三甲”,還全家貪腐、集團貪腐,激惹的臺灣天怒民怨,馬當“總統”本應除惡務盡,堅決清算民進黨的禍國殃民。因無科學總結過去,就絕無光輝未來。可“小馬哥”當上“總統”后,為顯現自己的“仁德”,反綠黨貪腐戛然而止,對綠黨貪腐至極的一些罪惡,不往下追究,不擴大追究,甚至閉口不提。這讓綠黨一些特別壞的壞蛋,既沒罪有應得,還能全身而退,又得到休養生息,以致養虎為患。馬英九上臺后,對陳水扁編撰的臺獨思想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也不修改,繼續讓“臺獨”思想洗腦臺灣年青人。
2、政治想法像純情少女,幾近愚蠢之極。馬英九說:“許多人批判我不夠權謀,太過拘泥法律,但我真心的認為,臺灣過去的混亂,正是由于部分政治人物太過權謀,把法律當成可以恣意操縱的權力工具的結果。我怎么可以重蹈覆轍呢?” 你聽聽:“小馬總統”將臺灣的亂象原因竟歸結為“政治人物太過權謀”。“政治人物應存誠去偽,以拙樸取代虛巧”,“官可以不做,但人不可以不做”。可他想拒絕權謀,坦誠待人,但樹欲靜而風不止。面對金錢的收買,面對“綠黨”的死拗,面對綠黨的江湖,小馬這份初中女生般的政治單純,簡直就是愚蠢。結果他坦誠的好心,全被綠黨當成了驢肝肺,被“綠黨”當猴耍,遭綠黨反復“強奸”。
3、想當“全民總統”更是天大的荒唐!馬英九當選,竟幻想當一個藍綠共擁的“全民總統”。為撇清馬政府是國民黨政府,馬英九組織的政府人員,一方面不分藍綠的組閣,將一些綠黨中的死敵也攬入揆閣;一方面不以藍營的鐵桿骨干為主,用了一些知識型學者入閣。這造成三點惡劣后果:不僅傷了國民黨“戰將”的心,更在于這些學者根本沒有戰力,在藍綠惡斗時,幾乎都觀戰看熱鬧,讓馬政府顯得特別無能;而綠黨這些刀尖上舔血的江湖油子,對馬的這套把戲,那是油鹽不進。馬的“全民總統”,就成了爹不疼,娘不愛。任何國家的議會選舉,都以本黨為主組成政府,就是美國的總統選舉,也不能當跨越兩黨的總統。可小馬哥就像不食人間煙火,偏偏要當個跨越藍綠的總統!
4、廣泛重視啟用技術官僚“組閣”。要用知識型人才,更要用有政治智慧的知識型人才。政府絕對不需要純經濟人才,因經濟里有分配、有階級、有占有,有政治。馬英九標榜的精英治國,弄了一群不食肉糜,沒政治智慧,只會紙上談兵的無用書生。這些人多是學閥代表人物,學術著述特多,平常一副道貌岸然模樣,講話總刀切豆腐兩面光,論及道德操守尤正義凜然。江宜樺原是臺大政治系教授,被馬提拔到“行政院長”;馬英九的心腹倚重金溥聰未入政界前是政大新聞系副教授等等。可沒經政治歷練的學者,政府偶爾有幾個尚可,若超過一半,那這個政府很快完蛋,馬英九再次做出證明。陳水扁主政8年,有6任內閣。馬英九執政不到6年,已任命五任閣揆,閣揆任期之短,比肩民進黨執政。
5、自毀階級基礎讓“鐵票”流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阿扁執政臺灣,敗光了臺灣積蓄,還累計負債13萬億新臺幣,讓臺灣民眾每人身背63萬債務,那也拼命給“草根”發各種補貼,以籠絡人心。馬英九執政雖不能這樣胡來,可也不能不分里外,專拿中產階級開刀。中產階級在臺灣階層最大,是國民黨賴以生存的基礎,特別在臺北等大都市更是如此。可馬英九就任國民黨主席后,立即清退黨內“多余”工作人員。很多人為國民黨搖旗吶喊一輩子,收到一個裝遣散費的信封,就被“清”出黨部大樓,讓他們極為寒心。又如,臺灣從蔣經國到陳水扁時代,一直有軍公教年終慰問金,軍公教70%到80%都是藍軍,可小馬上臺就砍掉了。馬英九就這樣每出一個政策,就削弱一點“鐵票”。與此相反,馬英九和馬政府見綠就軟,對民進黨的無理取鬧一味討好。特別政府那些技術官僚,以為國民黨是自己人,怎么都無所謂,讓國民黨的支持者軍心思散;而看民進黨兇悍,就答應民進黨的要求,可綠黨這幫人得了便宜還賣乖。
6、新式臺獨的“三不”,背離歷史期待。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于2005年11月5日去世火化,其骨灰盒正面刻著生前寫下的兩行詩句:“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可馬英九一朝權在手,卻搞出個不倫不類的“不統、不獨、不武”,這簡直是新式“臺獨”。一涉及與大陸政治議題,馬英九每每作梗,每每在政治上與大陸切割,在經濟上又吃大陸的奶。臺海和諧加快統一,應是最大政治,也是國民黨最大政績,還是國民黨最能爭取人心,也讓臺灣得到最大實惠。而馬英九頑固堅持“三不”,拒絕談兩岸和平協議,還處處出賣大陸。與日本簽署“漁業協定”出賣釣魚島,南海紛爭看笑話跟美國跑,支持香港非法占中等等,讓藍營民眾大失所望,也讓連戰等藍營大佬心涼。
7、馬英九不會搞團結,導致“三大分裂”。毛澤東曾對班子建設有條要求,“不會團結人,不能進領導班子,尤其不能當一把手”,這話在馬英九身上應驗了。
導致泛藍陣營分裂。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沖天一怒,司法控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妨害名譽,馬對這位絕對心腹的舉動竟支持,宋楚瑜連說三次“馬英九主席,我對您太失望了!這是放馬拿刀來砍我。”結果在2011年的臺灣“總統”選舉中,親民黨放棄對國民黨的支持,宋楚瑜同馬英九、蔡英文三人同臺競選。在臺灣的“立委”選舉,也推出超過10位候選人,國親合作破局,親民黨站到國民黨對立面。
導致國民黨分崩離析。更為嚴重的是,當特偵組向馬英九報告,從電話監聽發現:王金平曾接受民進黨“立法院”總召柯建銘請托,替罪犯陳守煌說情。馬英九對國民黨身居“立法院長”要職的王金平,不做任何溝通,不經集體研商,就親自對媒體發憤慨。又堅持告王金平,結果一審二審馬英九全都敗訴后,那就趕緊收場,搞好團結,可馬英九在“九合一選舉”大戰前,還不顧黨內規勸,死咬不肯放口,竟又提起三告,造成黨內的分裂,政治算計都不如小學生。
導致“府院”分裂。馬英九執政是全天候執政,地方政權藍大于綠,立法院藍絕對大于綠,可令人奇怪的是國民黨的政策卻得不到立法院支持,甚至經常擱淺。國民黨立委吳育昇:我當面跟他建議過,他的團隊一定要把國民黨立委包含進去,才能有堅實的決策系統,但他的思維就認為治國團隊就是內閣部會首長,完成一個精英決策,國民黨立委就應負責推動,他把我們當做執行者,而不是決策參與者。但國民黨的立委是背負民意的,每個立委都是30萬以上的人民選出來的,我們有很充分的民意基礎。不把我們納進去就等于排除了我這個選區的人參與臺灣的政策決策。結果造成府院失和,甚至府院對立。
至于修改黨章讓總統兼任黨主席,奪走吳伯雄的黨主席,也造成黨內裂痕。一意孤行的聽不進連戰、吳伯雄等加強兩岸關系的意見,也讓這些融冰兩岸的國民黨老一代政治家,與馬英九漸行漸遠等等。
8、“不粘鍋”的潔身自好,同抓團隊脫節。馬英九對任何人都保持一定距離,就如女“粉絲”請他在衣服上簽名,他也高懸手腕,以免碰到對方身體;當選國民黨主席后的慶功會,他“一個箭步跳到旁邊”,就是不讓女同事們接近,而同黨內女同事開個玩笑又能如何?馬英九作為領導者,僅自己有“政治潔癖”,自己廉潔,非常不夠。他帶的團隊貪污受賄弊案連連,如,葉世文案、黃景泰案、林益世案等 “部會首長”輪流出事,馬英九清廉的招牌還在?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可馬英九有嚴重的道德潔癖,它不容別人有缺點,就不能有容人之量。2005年,連戰在交接國民黨主席一職時,曾告誡他“獨木難撐大廈”。早在臺北市任職文化局局長就和馬英九共事的臺灣“文化部”部長龍應臺直言:馬英九政治上的道德潔癖,讓他在政壇很難交到朋友。不要拉拉扯扯搞山頭,但不是不需廣交朋友。政治就是爭取大多數的活動,沒有朋友怎么爭取大多數?
9、性格軟弱缺乏霸氣,腐儒拘泥缺乏血性。在“政客”和“書生”的雙重作用下,從政30多年來,馬英九形成優柔寡斷的性格,常常備受詬病。國際知名期刊《經濟學人》發表題為《Ma the bumbler》的文章,被譯為“笨蛋馬英九”。隨后,該雜志稱,標題意指馬英九行事猶豫不決。此言一出,就有人笑稱,馬英九的“猶豫型人格”已被“國際認證”。表現最明顯的是2004年臺灣地區最高領導人選舉中,陳水扁憑“兩顆子彈”翻盤。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憤而率眾包圍了陳水扁官邸。面對一個玩陰謀嚴重破壞選舉法的行為,馬英九卻以臺北市長身份,下令出動防暴警察,用高壓水槍和鐵絲網驅離反抗!眼睜睜看著國民黨“丟失江山”也無一怒沖冠。2006年5月,陳水扁一家涉嫌貪污腐敗的黑幕層層曝光,國民黨大佬紛紛批扁,泛藍群眾也打電話希望馬英九“硬起來”,但馬一直態度曖昧不出聲。直到6月初,“倒扁”民眾沖到國民黨中央黨部扔臭雞蛋,馬才改變主意。相比“綠黨”的死纏爛打,無所不用其極,經常搞旁門左道,馬英九瞻前顧后固守條條框框,不敢放手一搏。這種不接“地氣”的書生型善良,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愚蠢、迂腐。
10、經濟政策連連失誤,經濟乏善可陳。馬英九競選“總統”時,做出當選后的“六三三”許諾:經濟成長率6%、人均GDP3萬美元、失業率低于3%,皆成泡影。臺灣經濟急轉直下,就業萎縮,失業率飆升。尤其,馬英九政府宣布大幅調漲島內油、電價格,力圖讓油價、電價恢復到市場正常水平,增加了民眾日常支出,引發民眾不滿。馬英九對炒股、炒期貨賺錢的人進行“證所稅”征稅,令臺灣股市3個月內蒸發2.63兆新臺幣,平均每位股民損失29萬新臺幣(5.7萬人民幣)。一些股民大呼:“現在想到馬英九,血壓就升高”。在同一陣營內,馬英九的經濟政策也飽受批評。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長子連勝文在采訪中表示,值此經濟成長遲滯之際,任何現任官員頂多只是“丐幫幫主”而已。
阿扁在最喪失人心時,還有18%的支持率,可現馬英九支持率都不到8%,真是個難堪大任的“爛仔”。連78歲的無黨籍拾荒老人趙衍慶參選臺北市長,都得到僅次于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的第三高票。老百姓寧可將選票投給拾荒老人,也不投給國民黨,馬英九帶領的國民黨真是做的太爛!
三、人民解放軍必須準備解放臺灣
為反對臺獨,為惠及臺灣民生,為支持馬英九施政的經濟形勢好轉,大陸傾情相助。大陸幾乎所有省和直轄市,都由主要領導帶隊到臺灣掃貨進口;開放大陸游客赴臺6年,給臺灣創造5000多億收入;給臺灣很多優惠政策都突破性的讓利;對臺灣經濟上的張嘴相求,大陸幾乎有求必應。馬英九真是愧對大陸支持,“九合一選舉”竟遭如此空前挫敗,讓臺海局勢增加更大的變數,為此,人民解放軍必須做好一切解放臺灣的準備。
1、“臺獨”形勢越加嚴峻。這個嚴峻性主要表現三點:
一是藍綠兩黨都搞臺獨。原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劉精松上將指出:國民黨其頑固的堅持三不原則(不獨、不統、不武),柔性的阻礙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進程。香港專家阮次山:以前的國民黨是中國國民黨,現在的國民黨是臺灣國民黨。國民黨是“暗獨”,民進黨是“明獨”,國民黨和民進黨以便榨取更多錢財,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演雙簧騙大陸團團轉。特別是國民黨中有一部分人抱著對中共敵視態度,攜洋自重,一直將美日等外部勢力當國民黨仰仗。不僅馬英九宣示的“三不”是柔性臺獨,國民黨內的王金平更是典型的“臺獨瘋子”,是親日的日本代言人。暗中支持民進黨大鬧立法院,長期癱瘓議事日程等等。
二是主張“臺獨”的民進黨已綠地變藍天,2016民進黨執政臺灣已無懸念,屆時會更加推動臺獨。蔡英文在“九合一”選舉之前就放出豪言:只要民進黨取得2016年選舉的勝利,大陸方面自然就會調整對民進黨政策。這次“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取得空前勝利,國民黨輸的就剩下“總統府”。下一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極可能是一位類似陳水扁、李登輝之流的“臺獨”死硬分子。
三是臺灣學生中新一代臺獨壯大。香港專家阮次山:從李登輝開始,陳水扁去“中國化”教育做的很徹底。“當提到李白時,不說是‘我國詩人李白’,而說‘中國詩人李白’。在這種教育制度下,學生不會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反而對‘中國’字眼充滿敵意”。現在30歲以下都是李登輝時代成長的。現在臺灣最大的危機是不認同中國人, 不要說年輕人不認同,包括很多大陸過來‘綠化’的二代精英,天天罵大陸,罵國民黨,罵馬英九。反對服貿協議的“太陽花運動”,沖擊立法院癱瘓服貿協議審批,就是新一代臺獨勢力的充分表演。
四是美國一直支持臺灣分裂。無論冷戰和現在,美國一直視“臺灣”為不沉的航母,用來牽制中國大陸的一張王牌。美國售臺武器從未停止,12月4日美國國會又通過決議批準向臺灣出售4艘佩里級驅逐艦。特別是在兩岸軍力對比徹底導向大陸時,美國或許會提高售臺武器的質量,甚至放開對臺灣武器發展的限制。
2、解放軍必須做好隨時準備解放臺灣。在如此情勢下,推動兩岸關系的良性發展將更加困難,指望用和平手段統一臺灣將不可能。
劉精松上將重提“武力”解決臺灣。近期,原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劉精松上將發表主旨演講,明確表示臺灣問題不會久拖不決。劉精松上將說,“我們絕不會放棄使用武力這一條,必要時將依法用軍事手段解決臺灣問題,也是選項。”劉上將表示,“作為軍人,我們為統一祖國而戰而感到無上光榮。”而劉精松主旨演講的內容,絕對不是代表個人在發言!建國65年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所以還叫解放軍,其排名第一的戰略使命就是統一臺灣。不論是和平還是危機時期,解放軍對臺動武的軍事準備從來沒有停止。
宣布“臺獨”就是宣布戰爭。統一臺灣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是憲法賦予中國政府的神圣使命,特別臺灣當局在民進黨的陳水扁主政,“臺獨”傾向非常嚴重,為應對這一危局,也為構建統一臺灣的法理基礎, 2005年3月14日,中國人大公布了《反分裂國家法》。臺灣只要宣布“臺獨”,就意味武力解放臺灣的開始,宣布“臺獨“就意味戰爭,這是絕對不能動搖的底線,對這條底線中共幾任領導都做了明確宣示,而且,只要和美國總統會晤,都反反復復告誡美國,這個意志絕對不能動搖。美國布什總統說,聽清楚了,不用再說了。
解放軍完全有能力統一臺灣。 以往的臺海危機,美國動則就出動航母隔斷臺灣海峽,這種恥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大陸的遼寧號航母戰艦群東出太平洋,用核潛艇、航空母艦群在臺灣東海岸以外,就能阻止美軍進入干涉。而且,武力統一臺灣屬于中國近海范疇,在這一區域美國早就沒有任何優勢。以千枚導彈鎖定目標,八百架戰機南北夾擊,東西對進!這是大陸實現武力攻臺的最完美方案。如果這事擱在20年前,想都不敢想。可如今的解放軍三軍實力已可傲視東亞,就連美軍也要忌憚三分。退一步講,就是用武力封鎖臺灣,臺灣也是不戰自亂。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