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見三:如果未來經濟進一步惡化,“政左”很可能成為“經右”的替罪羊。
現在還有個流行語,叫“政左經右”。就是說,在新常態下中國的大政方針是:政治上“左”,經濟上“右”。這個說法引發了群毆,甚至原本屬于同一戰壕的戰友也反目成仇:“沙老太婆和阿慶嫂打起來了”。
“政左經右”準確與否,當然還會繼續爭論下去。不過,與其說“這是一盤很大很大的大棋”,不如說這是新常態下中國頂層設計的基本思路。“政左經右”這個說法,至少在若干年內,我估計不會太離譜。
問題是,在當下經濟下行的趨勢中,“政左”和“經右”的貢獻份額究竟孰重孰輕?
但凡有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明白,就如同女人的生理周期不可避免一樣(除非你做變性手術或進入更年期),眼下產能嚴重過剩經濟下滑原本就是市場經濟內在規律所致,也是“偏右”的經濟政策的必然結果。可笑的是,一旦增速下滑經濟趨冷,“政左”就被牽出來成為“經右”的替罪羊。
這叫什么事?這叫“經右有病,政左買單”。
最近聽不少人說,現在為什么經濟衰退下滑?就是因為現在的政策“太左了”。比如,八項規定,打壓了消費;關閉高檔會所,傷害了資本積累熱情;群眾路線教育,抑制了經濟活力??,等等。
“政左”真有那么大能耐嗎?真是高看了“政左”也。就說北京的那個文藝座談會吧,除了讓莫言這類用下半身寫作的低俗大師很是郁悶外,和要死不活的實體經濟扯得上邊么?跟瘋瘋顛顛的虛擬經濟有半毛錢關系嗎?新古田會議倒是讓一門心思想把軍隊資本化了的法律黨棍們流了鼻血,可資本家不是仍然熱火朝天地“混合所有”,汗流浹背地“分田分地”,正忙活著嗎?
地球人都知道,如果用函數關系來表示,那么,經濟走勢是因變量(Y),而現行的經濟制度和政策——“經右”才是自變量(X)。至于“政左”嘛,自從“特別是”以來,在上面的函數關系里,就沒有它的位置。
順便說一句:“政左”沒有位置不等于無用。當年唱紅歌能給黑社會添堵,能讓平頭百姓順氣,說明正能量還是有的。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當下,“政左”雖然也就是“show and show”而已,卻能把汪精衛常凱申的徒子徒孫搞得寢食不安——這是另一個話題。
要說“政左”對經濟全然沒有實質性影響,也不盡然。在已經出臺的“政左”里面,八項規定對經濟確有實質性的影響。至于什么影響,什么說法都有。在我看來,八項規定對經濟是良性影響,而非負面影響。我的證據很簡單,也很明確:因為八項規定抑制了畸形的腐敗消費,對經濟發展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如果展開來說,反腐的確壓制了消費,但反腐不是要壓制正常消費,而是要壓制腐敗消費。進一步說,反腐不僅僅是要抑制腐敗消費,更要把少數人的腐敗消費,轉換成多數人的健康消費。
什么是健康消費?全體人民的基本消費、必要消費就是健康消費,多數人都能共享的正常消費就是健康消費。總之,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的消費,就是健康消費,這樣的消費多多益善。至于那些“少數人的腐敗消費和奢侈消費”,別看它攪拌出了多少繁榮昌盛的“雞的屁”,也只能以損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為代價。這種畸形消費有害無益,必須殺無赦、斬立決。
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如何才能把“少數人的腐敗消費”轉化成“大多數人的健康消費”?這個“轉化”怎么強調都不過分,應當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視。若這個轉化實現不了,或實現不好,那么,倒真有可能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限于篇幅,我不展開說了。
撇開市場經濟內在的周期波動不說,經濟衰退的殊榮只能歸功于已經發揮并正在發揮作用的“經右”,怎么好意思讓八竿子也打不著的“政左”來替自己的嘚瑟背黑鍋呢?
不過,莫言黑著臉轉鉛筆,任志強破口罵大街,左翼低頭打醬油,這個責任,“政左”當然是難辭其咎滴。
(未完待續)
參考閱讀:趙磊:現象很豐滿,本質未必然——我看“新常態”(之一)
趙磊:“新常態”能超越“老境界”嗎?——我看“新常態”(之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