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初上網時,看到人們普遍認為互聯網是“虛擬世界”, 6月9日發表了《博客,是人民議院;是……》,提出我的網絡觀:民眾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平臺、民眾的大學,民眾自由發表意見,創立新思想的地方,民眾的經濟的、文化的、政治的研討會,人民議院。幾年過去,現在我們看到,互聯網已經拓展到政治、經濟、文化等現實社會交往中,不久前在中國召開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其通過的關于網絡安全、主權及互聯網經濟等方面的九點倡議,表明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的現實生活,改變著傳統社會。
所以,我認同環球時報評論《“中國變左了”是無稽之談》說“今天落實了監管的互聯網空間與現實空間更加接軌了。歷史或將證明,這種新常態才是互聯網與中國實際結合之后的真正常態。”認為互聯網與現實的接軌,不是“或將”,而是已成新常態。
在對互聯網的現實性的認識上,環球時報還落后于實際。它評論說“‘左右之爭’是一種過時的東西,這種互聯網上打嘴仗的標簽,根本拿不到嚴肅探討當下國家治理的層面”,較之于鄧小平退了一大步。鄧小平只是提出“不爭論”,但是他十分重視左右之爭,非常強調反左;而環球時報卻想用模糊它虛擬它來消除左右之爭。
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鄧小平的“不爭論”,結果不是消除左右之爭,而是滅了左派威風,長了右派氣焰,激化了階級斗爭。最近思想界發生的對王偉光《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并不輸理》和《遼寧日報》《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老師的一封公開信》圍剿,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存在‘左’右兩種錯誤傾向的干擾,……但是長期以來,只強調反‘左’,忽視了反右,甚至對右的東西聽之任之”的結果。當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勢頭,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在增強。右的勢力越來越猖狂,矛頭直指共產黨、領袖和社會主義制度,達到肆無忌憚的程度。馬克思主義者常常處于守勢,被動地位,甚至失掉話語權(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4-11-25/68785.html
2014年11月2日,幾個團體在北京舉辦掌握意識形態斗爭主動權理論座談會上,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的發言)
現在,社會主義陣地不斷喪失,左中右都在埋怨社會和共產黨,共產黨領導的合法性受到置疑。媒體不能宣染這個事實,但是嚴肅的政治家不能回避這個事實。現在的情況左派右派都對共產黨不滿意,右派批評共產黨不堅持市場經濟的改革,左派批評共產黨搞改革私有化國有經濟,很像毛澤東在《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中講的:“在最近幾年中間,農村中的資本主義自發勢力一天一天在發展,新富農已經到處出現,許多富裕中農力求把自己變為富農。許多貧農,則因為生產資料不足,仍然處于貧困地位,有些人欠了債,有些人出賣土地,或者出租土地。這種情況如果讓它發展下去,農村中間兩極分化的現象必然一天一天地嚴重起來。失去土地的農民和繼續處于貧困地位的農民將要埋怨我們,他們將說我們見死不救,不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向資本主義方向發展的那些富裕中農也將對我們不滿,因為如果我們不想走資本主義道路的話,就遠永遠不能滿足這些農民的要求。”
媒體要象毛澤東那樣講真話,決不能掩蓋矛盾,歌舞升平。表現為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左右之爭,在互聯網上,在形式上是環球時報評論所說的“打嘴仗”的意識形態的斗爭,但是,絕不是評論說的,“根本拿不到嚴肅探討當下國家治理的層面。一些人用說今天‘左’來表達不滿,很容易在公眾眼里降低自己的理論層次,讓人感覺他并沒有追上今天的時代”,不,這正是“今天的時代”左右兩派對“當下國家治理的層面”的各自主張,都在力圖影響黨和國家的決策。
共產黨人要態度鮮明地進行斗爭,用實事求是的態度解決問題。毛澤東說:“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他們的思想意識是一定要反映出來的。一定要在政治問題和思想問題上,用各種辦法頑強地表現他們自己。要他們不反映不表現,是不可能的。我們不應當用壓制的辦法不讓他們表現,而應當讓他們表現,同時在他們表現的時候,和他們辯論,進行適當的批評。毫無疑問,我們應當批評各種各樣的錯誤思想。不加批評,看著錯誤思想到處泛濫,任憑它們去占領市場,當然不行。有錯誤就得批判,有毒草就得進行斗爭。但是這種批評不應當是教條主義的,不應當用形而上學的方法,應當力求用辯證方法。要有科學的分析,要有充分的說服力。教條主義的批評不能解決問題。我們是反對一切毒草的,但是我們必須謹慎地辨別什么是真的毒草,什么是真的香花。我們要同群眾一起來學會謹慎地辨別香花和毒草,并且一起來用正確的方法同毒草作斗爭。”
在互聯網出現以后,要各種各樣的思想不表現不反映,不僅客觀上不可能,主觀上也不可能了;現在。思想、信息不僅來自官方,更多的是來自民間,而我們的領導者還沒有與時俱進,適應變化了的情況,往往還停留在“我說你聽”的長官意志模式里,用舊的控制和壓制方式,這不僅不能消除意識形態的斗爭,還會有可能促成它轉變為街頭的“顏色革命”。
對意識形態中的、理論上的斗爭,采取禁止的辦法,相當于閉眼不看外界,外界絕不會因此就不存在,這和“不爭論”一樣不解決問題。而且還可能如毛澤東所指出的,妨礙新生事物的成長:“馬克思主義也是在斗爭中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主義在開始的時候受過種種打擊,被認為是毒草。現在它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還在繼續受打擊,還被認為是毒草。”“在社會主義社會,新生事物的成長條件,和過去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壓抑新生力量,壓抑合理的意見,仍然是常有的事。不是由于有意壓抑,只是由于鑒別不清,也會妨礙新生事物的成長。因此,對于科學上、藝術上的是非,應當保持慎重的態度,提倡自由討論,不要輕率地作結論。我們認為,采取這種態度可以幫助科學和藝術得到比較順利的發展。”
由于簡單粗暴的方式,不知道有多少新生力量,合理的意見受到壓抑。我就有不少的合理的意見受到網絡封鎖而發表不出來。事實擺在那里,如果需要舉證,我可以做一個博文集。
我完全支持對于以行為方式表現的錯誤思想,觸犯了法律就必須依法處置;而對于思想上的問題,希望能如毛主席說的,應當保持慎重的態度,提倡自由討論,不要輕率地壓制不讓不同意見發表。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就是:要多商量。用改革的語言,就是要開放。
現在中國社會“多元化”是客觀實際,多元社會必然會表現出多元的思想意識,要輿論一律,就只有使多元社會一元化,那只能是共產主義社會。但即使是共產主義社會,沒有了階級,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工農的差別、城鄉的差別都消滅了,沒有不同利益的對立了,但是人們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還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別,按毛澤東的認識,還是存在左中右。所以,首先,現在否認左右之爭是不符合多元化社會實際的;再說,既然允許社會多元化,就還不能搞輿論一律,要開放,提倡擺事實講道理的自由討論,多商量。
京華時報12月01日消息,全國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柳斌杰結合他最近在人大的工作透露,國家正在研究傳播立法。希望這件事應當與網民多商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