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制訂“十三五”規劃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兼及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和改革中應注意和解決的一些矛盾與問題
項鏡泉 王千紅 徐珊
據悉,有關部門正在進行“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并從報道中得知主管部門對此的一些設想、安排和征詢意見。據此特提以下意見和建議。同時,2015年即將到來,也兼對2015年經濟發展與改革提幾點的意見
一、關于編制“十三五”規劃的目標和指導思想問題
五年規劃是實現黨和國家長遠發展和最終目標的具體安排,就是堅持和逐步建成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雖然是長遠目標,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實現小康奮斗目標,無疑是當前首要的任務,“十三五”規劃當然要圍繞2021年全面實現小康目標的要求。而小康目標(和包括建國100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只是過渡階段,是實現最終目標的一個步驟和旅程,是為實現長遠目標鋪路和打基礎的。因此,每個五年規劃必須與黨和國家的長遠目標結合起來。但從有關部門編制“十三五”規劃的安排看,看不到這種結合。
這里涉及到編制“十三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問題,是用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還是用別的什么思想為指導。
比如,從“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的課題看,雖然題目不少,而且很多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問題,是須要研究和解決的。但是可以說,這些課題大多是各個國家普遍存在和都需解決的“共性”問題,看不出中國特點,特別是看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也就是看不到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制度區別,如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如何鞏固和加強,包括如何堅持和壯大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如何發展和強化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等這樣重要的問題就沒有專題研究。
又如,從媒體報道的情況看,規劃主管部門仍然是著力于速度和數量訴求,要求GDP保持中高型的發展速度,要努力“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特別強調用世界銀行關于“防止‘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論”(注一)來說教和武裝各地方的規劃部門(注二),片面追求GDP的人均數量來忽略和掩蓋推行新自由主義理論政策必然產生的兩極分化后果。這在“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的課題中,沒有安排我國應如何解決社會分配不公和貧富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的問題得到映證。
再如,五年規劃本是國家的宏觀規劃,通過規劃采取部署和舉措,以期實現社會供給與需求總量之間和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結構之間的平衡,避免相互之間的失調。社會總量之間和經濟結構之間的平衡,是馬克思總結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無序競爭必然發生危機的教訓而發現有計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提出社會再生產理論。據此編制宏觀計劃是社會主義國家遵循馬克思有計劃發展和社會再生產理論而進行的成功實踐,而且我國在毛澤東、周恩來、陳云等老前輩的領導和主持下總結了這方面的經驗與教訓,提出了有效的建樹。然而,在“十三五”規劃編制的安排中,馬克思主義的這些理論和實踐看不到了,看到的只是新自由主義強調的政府放權和市場競爭,如“競爭性領域將少編或不編規劃”等。
總之,馬克思主義不多,新自由主義不少。我們希望改變這種狀況,遵循黨章(我國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是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然要遵循黨的章程和宗旨)和憲法的規定,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十三五”規劃的編制,排除新自由主義的干擾。
二、關于應抓的重點和主要內容問題
按照憲法規定的要求,根據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存在的主要矛盾,我們建議“十三五”規劃應抓住以下問題研究和解決作為突出的重點內容:
1、切實做大做強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這一意見,這些年來,不僅我們上報了二十多期《建言》和專題報告,而且廣大百姓提的意見更多(只要上網搜索就有上萬),特別是廣大工農群眾(只要深入到基層調查就能聽到)。但是并沒有引起政府的重視。相反,看到的只有國企向外企私企“開放”、“再開放”的政府文件和領導講話,讓外資私資越來越多地向國有企業“投資”、“參股”、“并購”,迫使國企出賣產權,退讓市場,致使我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已經降到比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低的水平,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力量嚴重削弱,成為當前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突出矛盾。這是有違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經濟制度要求的。如果繼續下去,社會主義前途必然不保。因此,從現在起,必須調整政策,在繼續保持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礎上,著力發展城鄉社會主義公有制,增強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做大做強現有國有企業,并有計劃發展新的國有企業,增強國有經濟對社會經濟的主導作用;廢止那些限制和削弱國有經濟發展壯大的文件;非公有制的發展不能再通過國有經濟的退讓和縮減來達到,而是走自身改革提高的自我發展之路。
2、扭轉兩極分化,切實走共同富裕之路。我國GDP增數雖快,總量位于世界第二,但分配不公、貧富兩極分化相當嚴重:基尼系數,無論官方公布的數據(接近0.5),或是民間的測算(0.6-0.7),都大大超過了國際警戒線(0.4以下);財富占有,全國0.4%的富有者人口,掌握全國70%的財富(世行2006年報告),全國80%低收入人口,只占有全國20%的財富;私人擁有5千萬元以上財產的,全國有2 .7萬多人,而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尚有1.5億人;薪酬的年收入,高者達數百萬至數千萬元,而一般勞動者只有兩三萬元。這種狀況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極不相符。長此下去,GDP再多,即使達到世界第一,除了外資賺得盆滿缽滿和再出現一批資產階級而外,對中國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有什么意義呢!鄧小平同志提出先富帶后富,實現共同富裕的方針已經三十多年,早該提到日程上了。因此,從現在起應當大力抓好社會收入分配工作,扭轉兩極分化,切實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
3、堅持內需為主的方針,調整外經格局。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是世界最大的國內市場,內需無限。但是,現實的內需卻長期不足,特別是廣大農村,生產力發展嚴重落后,農村購買力非常低下。之所以如此,在于我們的發展沒有根據我國的這一國情,偏離了內需為主的方針。另一方面,又把有限的資源過多用于滿足外需上。誠然,我們發展外向型經濟是必要的,要擴大對外開放無疑是對的,要發揮我國對世界經濟影響力也不錯,問題是要把握好度,既要掌握分寸,依情而變,又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由于過度,以致發生了對外依存度過大,使我受外需波動的制約多,耗費的資源過量,出口退稅的負擔重,而換來的外匯只能買美國國債,并落入美元陷阱,加大了貨幣發行和通貨膨脹。增加了國內許多經濟社會矛盾。這是難以為繼的。因此,堅持內需為主,調整外經政策和格局,勢在必行。
4、加快西部地區的發展,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盡早建成。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有高瞻遠矚的戰略意義,應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這里的關鍵在于西部地區的發展。而西部地區后進又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加快西部地區的發展。這就要求改變當前各地區都爭著加快發展的齊頭并進做法,按照毛澤東同志抓主要矛盾的思想,集中力量,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首先加快西部地區的發展。
5、進一步克服GDP掛帥,切實把經濟調整到位;同時大力治理污染,恢復生態平衡。這是我國持續發展的根基所在。而調好經濟,治好污染,必須進一步克服GDP掛帥,否則,必然是句空話。
以上既是我們對編制“十三五”規劃的意見,也是我們對2015年經濟發展和改革的建議。
三、關于規劃的編制依靠誰的問題
看到媒體的報道,對此有兩個問題令人不可思議:
一是“亞洲開發銀行與發改委合作編制‘十三五’規劃”(見今年9月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與此相聯系的,有媒體還報道有的地方和部門將他們自己承擔的“十三五”規劃編制任務承包或委托給外國咨詢公司來編制。
二是規劃主管部門邀請反共反馬列反毛澤東的頑固份子茅于軾作高級專家聽取他對編制“十三五”規劃的“意見”。(見該部門的官方網站)
這關系到我們規劃的編制究竟依靠什么人的問題。
我們的規劃是反映共產黨意志的文件,是建設社會主義的階段性實施綱領。非馬克思主義指導、非共產黨領導的外國銀行和外國公司能贊同我們的主張嗎?更不要說頑固的反共份子。這是起碼的階級常識。這樣做,不僅不能編出反映黨和廣大人民群眾要求的正確規劃,而且會造成思想混亂,不利我們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這是一種不講黨性和領導失職的錯誤,應當立即糾正,明文制止,永不再犯。
編制規劃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工作,應當由黨性強的同志來組織和參加。
不能只資本及其代言人的意見,要真正依靠廣大人民,到基層去聽取意見。
不能光聽那些崇拜新自由主義的學者們的意見,要多聽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專家意見。
——————
注一:這種“理論”早已遭到各國反對新自由主義學者們的批判,指出它是“偽命題”和“偽理論”;“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既非一個國家從低收入階段向中等收入階段過渡的必然結果,更非一切國家都會必然產生的普遍規律”;“拉美一些國家之所以發生經濟停滯而出現所謂‘中等收入陷阱’現象,實際的主要原因乃是由于受新自由主義的沖擊和影響所造成的”。我國學者還進一步指出:世界銀行佐利克們向我們拋出“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不過是企圖我們不要對新自由主義的抵制,用以引誘中國接受其私有化的毒計而誘導我們改革離開社會主義方向的一束‘橄欖枝’。”(以上引語均見百度搜索。)
注二:請見今年4月各媒體關于國家發改委召開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新聞發布會的報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