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建設的藏木水電站11月23日正式投產發電.據稱中方還計劃在雅魯藏布江新建至少3座水電站。為此,印度媒體強烈指責,宣稱中國在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境內的名稱)上游建水電站是個威脅,不但會給印度帶來“洪災”和“泥石流”,影響地區生態環境,而且中印一旦發生沖突,中國還可能會用“截流”控制印度。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回答是軟弱無力的。她說:“中方對跨境河流開發利用一貫持負責任態度,實行開發與保護并舉的政策,會充分考慮對下游地區的影響。規劃中的有關電站不會影響下游地區的防洪及生態。”中國可以與河流下游國家進行勾通,聽取其意見,這是一種善意的表示,但是,中國在自己境內建設水電工程是中國的主權,不需要任何國家同意。中國可以做出承諾,不會嚴重危害下游國家,但是,沒有必要承諾不影響下游地區的生態。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上建大型水電工程,特別是大量引水,是不可能不改變下游地區的生態的,這是常識。做這樣的承諾是愚蠢的,只會束縛自己的手腳。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4日稱,中國曾承諾水電工程不會減少雅魯藏布江的水量,因為中國設計的都是徑流式水電站(無調節水庫的電站),不包括蓄水功能。法新社24日報道稱,印度外交部去年曾敦促中國方面“保證下游地區的任何活動都不受上游建壩的影響”。如果,中國真的做過“不減少雅魯藏布江水量的承諾和同意印度“保證下游地區的任何活動都不受上游建壩的影響”的要求,就太愚蠢,大錯特錯了。中國用得著在印度面前如此軟弱,出賣自己的主權嗎?
印度媒體所說,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上建水電站會給印度帶來“洪災”和“泥石流”,是毫無道理的。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上建水電站和大規模引水只會減輕印度,特別是孟加拉國的洪澇災害,不會造成“泥石流”。“泥石流”是江水上漲,長期浸泡或大暴雨造成的,上游建壩,可能會對大壩以上江岸地區造成“泥石流”,而不會對下游造成“泥石流”,這是常識。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境內的名稱)只經過印度很邊遠、落后的東北地區,中國真的對其“截流”也不會控制印度。所以說印度媒體完全是在無理取鬧。
在雅魯藏布江上興建水電站意義不大,有一個藏木水電站就基本夠用了。因為西藏人口很少,工業很少,如果向外輸電,距離過遠電耗過大,并不經濟。雅魯藏布江最大的作用是引水。雅魯藏布江年徑流量為1400億立方米,次于長江、珠江,居中國第三。中國北方嚴重缺水,所以國家不惜巨額投資進行南水北調工程。黃河作為北方最大河流,年徑流量竟然只有500億立方米,并且季節差異極大,非汛期多次出現斷流。黃河下游的山東、河南、河北都是人口大省、工業大省、農業大省,但發展受制于水源稀缺。河南、山東黃河引水工程的引水能力遠超過黃河的徑流量。長江雖然水量極其巨大,但季節變化過大,汛期水過多,非汛期缺水,造成三峽水電站等大型水電站達不到經濟水位,發電出力大打折扣,造成長江下游湖泊出現干枯,航道水位過低。所以,引雅魯藏布江的水濟長江、黃河很有必要。雅魯藏布江的年徑流量高達1400億立方米,全部流入境外,并很快流入大海,甚為可惜。這巨大的水流對印度沒有多少用途,對孟加拉國更是洪澇災害的重要來源。中國完全可以把雅魯藏布江年徑流量的一半引入長江、黃河。長江引入200億立方米,黃河引入500億立方米。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處修建高壩,形成巨大的水庫,蓄水量應在700億立方米以上,實行汛期蓄水,非汛期引水。向北修建引水渠道,隧洞、渡槽,部分江水在玉樹附近注入金沙江。再向北穿過巴顏喀拉山注入黃河上游湖泊。這條引水工程長度大約六百公里。在長江,主要在非汛期引水,以解決三峽和其他大型水電站發電之用,解決長江下游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缺水和長江中下游航道水位過低問題。這樣,一下子就搞活了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沿江經濟帶。黃河年徑流量為500多億立方米,并且還在減少。如果能引入500億立方米水量,將使黃河年徑流量增加一倍。黃河兩岸的甘肅、寧夏、內蒙、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省、區將因此受益,每年增加GDP應在數萬億元。
我在十幾年前寫過一篇《黃河改造論》的長文,其中講到南水北調工程。在東線、中線、西線引水工程中,我對西線引水工程尤其看好。我認為:“西線引水工程引來的195億立方米水量,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十分巨大,至少在800億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它可使黃河上游和中游的梯級水電站提高發電能力20~30%,相當多建了600~900萬千瓦的水電站,只此一項就價值300億元以上。西線引水工程盡管投資極其巨大,但經濟上是完全合理的。”我曾希望西線工程盡快上馬。現在,我改變了看法,認為西線工程應該撤銷,并以從雅魯藏布江引水的大西線引水工程代替。理由是規劃中,西線工程從通天河引水100億立方米,雅礱江引水45億立方米,大渡河引水50億立方米,而這三條江恐怕沒有這么多水量供引水。
關于投入產出,幾乎不用我再說什么。大西線工程就是需要投資3000至5000億元,建設五年到十年,國家也可以承擔。對大西線工程建設,施工能力、工程技術都是沒問題的。搞大型水利工程的人都知道,最怕的是移民、淹沒耕地,不怕高山峽谷。所以大西線引水工程要比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更少麻煩。中國大型水電站的建設、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它使中國擁有先進的技術和現代化大型機器設備。只要國家上馬大西線工程,肯定可以如期完成。
有個叫朱大鳴的人在2008年曾寫文《將雅魯藏布江水引到黃河是勞民傷財》。這篇文章的幼稚之處就是認為,黃河是條懸河,一旦引入雅魯藏布江的水就會沖垮黃河堤壩和水電站,沿河兩岸城市亦將隨時毀于一旦。花費巨額投資引來的十分寶貴的雅魯藏布江水不會不分時段平均引入黃河。它將采取汛期少引水,出現洪澇災害時不引水,非汛期多引水的做法,所以它不會加大黃河洪水,常年流量保持均衡。什么沖垮黃河堤壩和水電站,沿河兩岸城市亦將隨時毀于一旦,根本不可能發生。
引雅魯藏布江500億立方米水量,主要在非汛期流經黃河,供兩岸引用。雅魯藏布江水不會帶來泥沙,造成水土流失,更不會使泥沙淤積在黃河河道中。黃河的河水運行,汛期水量大,流速快,河水裹攜大量泥沙沖入大海,此時泥沙很少沉積,河道反而被刷深。非汛期水量小,流速慢,水中泥沙大量沉積在河道里。引雅魯藏布江的水,造成非汛期水量也大,流速也快,不但不會有泥沙沉積,而且會更多地沖刷河道。如此,經過十年到二十年,黃河經過全年沖刷,就會由懸河變成地面以下的正常河流了,從此“黃患”永遠消失。同時,它將使大量泥沙入海造地,每年會在黃河口出現幾十平方公里的新陸地。向長江引水也基本在非汛期,同樣不會加重長江洪澇災害。所以,引雅魯藏布江水濟長江,只會有好處,不會有壞處。
中國實行雅魯藏布江引水工程,可以對下游的印度、孟加拉國承諾:主要在汛期蓄水,汛期江水下泄流量將減少,非汛期減少蓄水,江水下泄流量將保證下游合理需要。減少雅魯藏布江年徑流量700億立方米,下游的自然生態肯定會發生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是好的變化,并形成新的生態平衡。汛期江水下泄流量明顯減少,對孟加拉國是很好的一件事。印度的大河—恒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在孟加拉國會合,每年汛期都會造成孟加拉國的嚴重洪澇災害。如果汛期雅魯藏布江江水下泄流量明顯減少,將極大地減輕孟加拉國的洪澇災害。我們應該了解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對印度東北地區的作用。雅魯藏布江穿過喜馬拉雅山進入印度后,坡降明顯減少,水能資源并不豐富,河流通過地區為高山峽谷地區,耕地不多,引水上山很困難,同時本地人口較少,經濟落后,對這條河流水資源利用很少。年徑流量為1400億立方米的水流多數過境而已。減少汛期江水下泄,使布拉馬普特拉河水流全年比較平均、穩定,對兩岸居民生產、生活、航運等應該是有好處的。所以,主要在汛期減少雅魯藏布江年徑流量700億立方米,對印度東北地區沒有壞的影響。中國根本不可能,也做不到通過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的水量對印度進行打擊、控制,這是天方夜譚。印度方面應該真實地說明它對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水流現在利用情況,將來利用設想,不要提出非現實的,荒唐的說辭,無理取鬧。
國家應該認識到大西線引水工程對中國的重要性,盡快上馬建設。完全沒有必要顧及印度的無理反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