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時代國家社會改造之最(四)
社會主義改造是前無古人的事業,雖然蘇聯留下一套改造道路,但是這條改造道路并不是很成功,留下的隱患當時就已經顯現,況且東西方文化有著巨大的差異,中國是古老文化發源地,而且是東方文化的中心地帶,是核心區域,蘇聯的中心地帶在歐洲,它的文化來源于歐洲,是基督教和東正教長期熏陶的思想文化,是西方生活方式和傳統習俗。中國和蘇聯的國情存在著天壤之別,只有毛澤東時代和毛澤東才能做到這樣的規模宏大和觸及靈魂深處的、深刻的、本質的、本性的、人性的、平等的、尊嚴的人類改造和長遠的未來的社會改造。不管從深度上講,還是從廣度上講;不管是從力度上,還是從強度上講;不管是從負能量的阻力上講,還是從正能量的效果來講,都中華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取得了巨大空前的成功和深遠持久的效率和影響。毛澤東的社會主義改造發揮了黨的優良傳統優勢、開創了新的探索,取得了高效成功經驗。新中國的成立是在100多年的戰爭瓦礫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那是中國是一窮二白的國家。在這里只有用形容詞共產黨毛主席“偉大”了!許多方面完全可以列上吉尼斯大全,這些輝煌的成功,是中國人民幾個世紀的驕傲資本。是人類歷史上濃墨重彩的大手筆。
19、醫療制度改造,建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起源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的衛生合作社。當時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為人民群眾服務”為目的和宗旨,以互助合作提供醫藥服務為原則,具有合作社性質。建國后建立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是對老傳統繼承和發展。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毛主席一面批評衛生部是城市老爺部,一面強調把醫療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1968年批示:“赤腳醫生就是好”。全國各地農村涌出了大批合作醫療,并普遍建立了農村醫療衛生防治網。合作醫療對改變當時中國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和農村落后的衛生面貌,對開展預防工作和促進農業生產等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原上海市川沙縣江鎮公社“赤腳醫生”王桂珍與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農村合作醫療創始人覃祥官,可以說他們是中國最早的“赤腳醫生”。40多年前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杜家村,赤腳醫生覃祥官寫出了《關于杜家村大隊試行農民合作看病的草案》,隨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在這里掛了牌。當時覃祥官醫生就想了一個辦法,組織農民、醫生自己種藥、采藥。赤腳醫生常常就拎著一個裝有幾片普通藥片、一支針筒、幾塊紗布和一個聽診器的藥箱,走村串戶給人看病。盡管他們無法治療什么大病,但通過一些簡單的科學治療和土法醫療,他們仍能治好一些疑難病癥,所以在那個時候,他們是農村人心目中最有文化的人之一,被認為是農村人生命的守護者,因而備受敬重。赤腳醫生為解救中國一些農村地區缺醫少藥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半農半醫”的農村醫療人員赤腳醫生,當時來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醫學世家;二是小學初中高中畢業進行醫療培訓;三是對一些是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進行醫療培訓。從1970 年代普遍施行的合作醫療來看,其核心內容是:(1)以生產大隊為單位,通過合作的方式來解決醫療費用問題。(2)培養赤腳醫生等非專業的村民醫務人員來解決醫生缺乏問題。(3)建立村、鄉、縣三級衛生保健體系解決醫療的覆蓋面和技術問題。(4)重視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以減少疾病的發生。(5)赤腳醫生大量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尤其是重視發揮中草藥的作用。到1977年底,全國有85%的生產大隊實行了合作醫療,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成了農村農民醫療保障一道基本屏障。有人拿合作醫療的起源做文章,尋找蛛絲馬跡說三道四,好像要遮掩什么,那些人所找到的都只是毛澤東時代合作醫療的普及和效力,積極作用的皮毛之淺,不能放在一起等量齊觀、相提并論的,最多是個引子。
20、立法司法公開,人民民主與監督的立法司法及社會效率改造。當時的社會缺德的少,社犯罪率低,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與當時的立法司法民主監督和立法司法透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體制緊密相連。毛澤東時代首先教育上“以德為先”,真正做的切實實行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是素質教育,使人們的綜合素質有了空前的提高,達到了社會有效水平。社會教育也是以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中心,進行廣泛宣傳,扎扎實實、實實在在、腳踏實地的生根開花結果,以道德、民主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法治也基本建立起來了。毛澤東時代的案件審判除了涉及國家機密,其余的都是公開審判,而且那個是公開審判還有公開審判的理由:以儆效尤,以警戒社會上那些不穩分子,讓他們及時回頭,懸崖勒馬。是吧,三四十年過去了大家不會那么健忘、不會都得了健忘癥吧?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可是在那個時代耳濡目染了的,就是健忘也不會全忘了吧。這次人大政協會議上那些專家學者高調談論建言獻策、形式,行使他們的提案權,要增加司法的透明度,通過大眾傳媒來實現案件或重大案件公民的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而且起到社會教育作用。我覺得這些專家學者很幼稚、很健忘,毛澤東時代哪個司法案件問題不向全社會公開?只不過那個時代只有平面媒體,公開的條件、公開的能力有限,效果沒有現在好,但是依據當時的條件盡了最大努力,公開化了,保證了人民民主監督。只不過后來被一些專家學者以暴露隱私、侵犯隱私權,或者是文革的大民主造成動蕩給擋了回去,以致現在重提舊事、重操舊業罷了。司法制度面向人民、依據社會主義內涵進行改造。建立一個以道德為基礎,人民監督為導向,人民、社會需求為需求,精簡法律程序,精簡法律機構和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法律條文。談改革,不如重翻舊賬,再加完善改革,減少中國社會有限的資源浪費。在建立社會主義法治上,在司法改革上不要以為美國等西方國家就是大爺,我們就是學徒、學生,就必須交學費,我們也能也要根據國情自己改造創造,這樣才有中華民族、中國夢的自信,傳遞正能量。最可悲的是最可憐的是沒文化的東施效顰、鸚鵡學舌人云亦云。一個社會最可怕也是最可悲的是走向極端自私自利,或者是認為的將自私自利放大、擴大化,那樣最終必然導致社會走向崩潰、走向滅亡。世界上三大宗教和中國的道教產生與發展全都基于此目的,莫不是用來遏制、控制人的過度的物欲和情欲,減少社會會內訌和不必要的內耗,讓人類能正常發展,長久安定。進入近代以來,社會向著大社會、小政府發展,以減少社會負擔,減少底層勞動者的壓力,由此大社會、小政府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毛澤東時代的社會改造基本上都是體現了這方面人民意志,大社會、小政府從來就是社會的導向。文革將政府部門從中央這個頂層開始,進行自上而下逐層進行精兵簡政,當時周恩來說中央部委幾乎縮減了一大半工作人員,地方更是精簡得精干有效。堵資產階級產生的渠道,社會治理平等,大家共同提高生活水平。實際上那個宗教的教義教規和那種思想主義都主張平等共享,而毛澤東時代經過驚天動地的社會改造,這些方面經得住衡量和實踐的檢驗。共產黨取信于民,增加公信力,最大程度增強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
21、完整科學體系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改造。根據當時的就有條件,實現了世界上最公平公正教育。通過業余教育、無償職業培訓,夜校、掃盲班見縫插針的教育補充,采取依據當時條件能夠采取的各種教育形式,對工人農民個各類底層勞動人民進行各種必需的文化教育和專業知識培訓,以期提高勞動效率和改善社會環境、提高社會效益。以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教育方針,以德育為先,進行平等的綜合素質培養提高教育,符合現代社會文明科學的現代教育,走在世界教育潮流的前列,培養了中國合格的、能建設好社會的勞動者。為社會為人民培養教育人才,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建設培養人才和社會合格公民教育,倡導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同工人農民的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擴大生于憂患,縮小死于安樂的社會環境,培養勞動光榮的理念和培養人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意志。
22、以基礎教育為主的大量普及及民辦教育的配合改造。本人作為小學生初中生親歷了那個時代的普及教育。那是五六十年代打基礎,六十年代開始普及推廣。我之前初中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才能讀,到了我們讀書,開始了教育普及下放,開始時各公社辦初中,后來是許多大隊辦初中,公社辦高中。教師隊伍師資力量首先是把集中在城里的教師甚至其他知識分子下放到農村當老師搞教育,教師不夠就到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去選拔抽調,這些城里人自己生活上個人生活享受做了犧牲,但是卻給農村、給邊遠山區、邊疆地區帶來了文化和教育,尤其是農村基層的孩子提供了最佳最實惠的受教育的機會,最實際最根本性人民教育權的保障。那時候,真正實現了最好最新的房子是學校,各級黨政部門、農村集體敢于投資、急于投資、投資最多的的是教育,那可傾社會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大辦社會主義教育。實行了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最平等、最公平、最正義、最道義的教育。實現了中國社會當時力所能及人民教育運動,普及了社會最底層能普及的教育,實現了其它類型的難以實現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教育,實現了全人類,特別是中國對幾千年封建社會文化教育革命性的轉變,真正做到現代人類各種社會環境所需要的“德育為先”的教育。說起那個時代的民辦教育與民辦教師與這個時代有著本質不同。現在民辦教育、民間資本或社會資本指的是私人資本或個人資本,美其名曰“民間、民辦”,可那個時代的民辦教育和民辦教師實質上不是“私辦”而是“公辦”,只不過是不是“國家辦、國營辦”而是“集體辦”,是以那個時代的“大隊”為單位的“集體辦”教育,教室、操場、教師宿舍甚至包括老師和學生的菜地的供給除了少量的國家政府撥款,絕大部分是“大隊”這個集體提供、動員生產小隊和它的社員參加建設和提供集體勞動記工分幫助建成,連師資力量不足,也由大隊集體(甚至生產隊集體),選拔到外地去請,由大隊出工分在分攤到生產隊,這些教師的勞動報酬不是拿國家政府的工資,而是拿生產隊的工分年底分紅,這就是當年教育民辦教師來源和實質,與現在講的民辦教育和社會力量辦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那時為了普及教育為農民子女和工人子弟及時受教育,也為國家提高人民的素質,而采用的動員國家政府集體以整合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所有力量來辦教育,為國家教育普及和提高國民素質服務,所以那個時代以當時社會條件普及教育和提高國民素質達到的程度恐怕是古今中外都不能辦到,都沒有辦到的。那是真正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執政為民、科學執政,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23、通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對青年一代進行磨礪鍛煉同時又能接地氣的改造。通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建設了祖國邊疆、保衛了祖國邊疆,加強了少數民族或基層農民同城市青年、城市文化的聯系協同,促進了他們之間的團結協作和感情交流,促進了民族文化交融,中華民族大家庭建設和國家的統一事業。同時對青年知識分子也是一個很好地磨礪機會,前幾任或前幾屆參加競選的美國總統多是越戰老兵,小布什是、克里也是,這些共同點反映了他們通過越戰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磨礪了意志,成為能勝任總統的合適人選。我們的習近平、王岐山也是通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磨礪了意志,能挑起重擔,堪當大任。否認這樣的就是不敢承認矛盾,不敢直面社會現實,不能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也不可能真能解決好中國的問題。還有一點不能不提,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通過城市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帶來城市先進文化,對農村的落后文化進行了改造開發,這一文化開發和融合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文化素質的極大提高。本人是個那個時代的農村小學上,對這方面感受尤其深刻,深受其熏陶和感染,許多事情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24、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和農業機械化改造。這是我十幾歲時每年冬季在生產隊都參加的勞動或農閑時在生產隊參加的勞動(活動),親自參加的農業社會實踐活動,那熱情,那精神至今記憶猶新,尤其是是那集體勞動勞累辛苦又熱情奔放的幸福場景還能歷歷在目。平整田地,改小田為大田(后來,為了“分田到戶”分等級、分好差搭配來分田又將便于實現農業機械化大田分成了小塊的田),為即將到來的機械操作(機械化)種田做準備(田小了用農業機械操作不了),改旱地為水田,挑修水壩,挑河壩防澇,修水庫,修河渠水溝,以期實現旱澇保收的農業糧食安全能力。保證戰勝不靠天吃飯、戰勝自然災害的能力,與自然奮斗其樂無窮。光是大中型水庫全國便修建了82700多座。修路,小路改大路,彎路改直路,壞路改好路,這是中國的歷朝歷代都是望塵莫及的,也是改革開放時期難以望其項背的。這是送給改革的巨大紅利,沒有這個紅利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就無法啟動。但改革開放后,形成不了集體力量來修理,基本上是無人問津,幾十年的荒廢,農業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以及大大降低,甚至報廢。
睜著眼睛說真話,而不應該睜著眼睛說瞎話,簡單通俗易懂的道理,在我們這個時代要是能做到不容易,尤其是為毛澤東時代說真話要勇氣,敢擔當,不容易,極有可能是不隨大流而遭致周圍人的白眼與責難。相反要是造謠誹謗則方便得多,甚至可以不負法律責任,一路有綠燈。
而毛澤東時代中國所進行的社會改造哪一項都算得上是抓鐵有痕的創舉,是人類解放事業,享譽國內外,許多為世界歷史所創,開人類之先河。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只有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才能實現,讓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都是在留取丹心照汗青之舉。
石臺中學張新國 2014-3-12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