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世界真可謂風云跌宕。
兩次馬航事件讓我們領略了國際政治的詭異,本來并不難找出答案的兩場空難,卻由于當事國某些政客的心懷鬼胎而變得撲朔迷離。
不過先后發生的馬航事件盡管賺足了全世界的眼球,卻不能算是2014年最重要的政治事件。真正讓2014變成21世紀重要年份的是另外三件大事。
一是烏克蘭變局。這次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動亂,顯然是美國人的一次戰略失誤。按照美國人的如意盤算,本想在烏克蘭再一次續寫“顏色革命”新篇章,一箭數雕:既推翻在俄羅斯與西方之間騎墻的亞努科維奇政權,又擋住普京的俄羅斯重新張勢之路,更重要的是,此舉還可讓歐洲局勢更加動蕩,令投資人對其投資環境的不穩定憂心忡忡,從而迫使美國經濟復蘇最需要的資本撤出歐洲,回流美國。不幸的是硬漢普京瞅準時機,果斷出手,一舉拿下克里米亞,完成了冷戰結束后第一次不經美國首肯就發生的地緣政治版圖變化。盡管這一驚天逆轉發生后,美國脅迫歐洲亡羊補牢,加緊對俄羅斯展開軍事打擊以外的多種制裁,包括策動沙特猛降油價,使俄羅斯面臨嚴重困境,但美國人在此事上未達成初始目標是顯而易見的。更讓美國人不爽的,是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成了烏克蘭變局的最大贏家;因為俄羅斯在面對西方強大壓力下除了向中國(哪怕是暫時性的)靠攏,別無選擇。
二是ISIS的橫空出世,標志著美國十一年前武力顛覆伊拉克行動的失敗。在推翻了薩達姆世俗政權之后,美國加快了改造中東伊斯蘭世界的進程,除用互聯網推動了突尼斯、埃及的“茉莉花革命”,又動用北約力量武裝干涉利比亞,殺死卡扎菲,然后又把矛頭對準了敘利亞。眼看就要頻頻得手之際,突然冒出個“黎凡特伊斯蘭國”,讓美國和歐洲大跌眼鏡,始料不及。一番手忙腳亂之后,決定空襲ISIS武裝,但數千個架次的空襲行動,戰果甚微,效果不佳。更令西方神經繃緊的是,打不死的ISIS聲稱要用更血腥手段報復西方世界。使美國及歐盟不得不分心分力去撲滅這場意外之火,結果讓中國和伊朗這兩個美國目標清單上的國家,再次獲得喘息之機。
三是隨著美國經濟在數據上顯示出的復蘇趨勢,美國希望通過結束QE,進而加息,使美元指數走強,從而使資本回流,追捧美國的債市、股市、期市,為美國制造自1971年8月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后的第三次大牛市。為此,美國甚至拋去了在中日釣魚島,中菲黃巖島爭端中不持立場的態度,公開表示支持日本、菲律賓及越南在領土、海權問題上與中國對峙。以期中國與任何一方發生擦槍走火、武裝沖突,都將導致地區環境惡化,從而使投資人將資本從這一地區撤出。在中國政府以克制又不失強硬的手腕成功地避免了地區形勢惡化后,有證據表明,美國人又直接插手策動在香港發起“占中”運動,企圖以釜底抽薪方式,逼走為迎接“滬港通”而進入香港的上萬億美元熱錢。
現在,“占中”運動日漸式微,美元指數已攀上87點以上高位,但美國的目標仍未全部實現。而年關已近,不知美國將如何盤點自己的2014年?可以預見的是,2015年,這三大問題將繼續擺在美國和世界面前,深度發酵,深度演化。中國必須從戰略到戰術都做好因應準備,鹿死誰手,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